|
編輯推薦: |
先生之学从佛家大乘入手,大乘双轮,其宇宙论皆分别性相。一者,不生不灭法,所谓真如,是为法性。二者,生灭法,亦名因缘法,是为法相。性、相,剖成生灭与不生灭之两界,佛法东来千载,大师宿德莫不奉持惟谨。先生初亦承之,卒复怀疑。乃自由参究,仰观俯察于天地,近取诸神,远取诸物,久之自然会通。忽触悟《变经》,启发益宏,始叹此理圣人发之已久矣。遂乃归本孔子,创明体用不二之宗。
——韩元恺
吾儒体用不二、天人合一,此为探究宇宙人生诸大问题者不可违背之最高原理也。
——熊十力
|
內容簡介: |
先生之学从佛家大乘入手,大乘双轮,其宇宙论皆分别性相。一者,不生不灭法,所谓真如,是为法性。二者,生灭法,亦名因缘法,是为法相。性、相,剖成生灭与不生灭之两界,佛法东来千载,大师宿德莫不奉持惟谨。先生初亦承之,卒复怀疑。乃自由参究,仰观俯察于天地,近取诸神,远取诸物,久之自然会通。忽触悟《变经》,启发益宏,始叹此理圣人发之已久矣。遂乃归本孔子,创明体用不二之宗。
|
關於作者: |
熊十力(1885—1968),原名继智,字子真,号逸翁,晚年又称漆园老人,湖北黄冈人。青年时代投身反清革命,武昌起义后任都督府参议,并参预护法运动。三十四岁后慨然脱离政界,专心学问。曾入南京支那内学院从欧阳竟无先生研究佛学,后应蔡元培先生之聘任教北京大学。抗战期
|
目錄:
|
序:读熊十力札记王元化
体用论
题记
韩序
赘语
第一章 明变
第二章 佛法上
第三章 佛法下
第四章 成物
第五章 明心(有目无文)
明心篇
题记
自序
篇上通义
篇下要略(有目无文)
附录
跋:记父亲熊十力万承厚
|
內容試閱:
|
体用论
第二章 佛法上
余欲绳正大乘空、有二宗性相之论,须先将本论体用二词与大乘法性、法相二词,分别略释。
先释体用。体用二字,从来学人用得很泛滥。本论在宇宙论中谈体用,其意义殊特,读者须依本论之体系而索解。体者,宇宙本体之省称。本体,亦云实体。用者,则是实体变成功用。实体是变动不居,生生不竭,即从其变动与生生,而说为实体之功用。功用则有翕辟两方面,变化无穷,而恒率循相反相成之法则,是名功用。亦省称用。
伟哉,宇宙万象。幽深莫妙于精神,著明莫盛于物质。至精运物,而为动始。精者,精神之省称。至,赞词也。始者,主动义,非先时而动之谓。运物者,精神斡运乎一切物质中而为主动以导物也。至物含神,而承化。物者,物质之省称。至字,同上。承化者,物质之动顺承乎精神,而与之俱进,不退坠也。此与上句宜参看《原儒》下卷第三段总论《大易》处。神质互含、交动,其变化万有不齐,是为本体之大用。大者,赞词。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