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日内交易与波段交易的资金风险管理
》
售價:NT$
390.0
《
自然信息图:一目了然的万物奇观
》
售價:NT$
640.0
《
经纬度丛书·州县之民:治乱之间的小民命运
》
售價:NT$
440.0
《
女性史:古代卷(真正意义上的女性大历史)
》
售價:NT$
560.0
《
你当我好骗吗?
》
售價:NT$
550.0
《
跨代伴侣治疗
》
售價:NT$
440.0
《
精华类化妆品配方与制备手册
》
售價:NT$
990.0
《
经纬度丛书:出祁山:诸葛亮北伐得与失
》
售價:NT$
440.0
編輯推薦:
本书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成果,全国社科规划办组织专家对本成果进行了匿名鉴定,鉴定等级为“优秀”。鉴定专家认为:
——“作者在大量研究的支持下,提出了新的见解,论点突出,论证清晰,引证详实。专著在理论论述和文本细读两方面并进,全篇体现了作者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宽阔的专业视野。”
——“作者对该研究能够宏观把握,具有相当深厚的研究积累……该项研究有相当的理论深度和学术创新,在国内外学界得到了高度关注;具有积极的学术价值,对于推动我国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该项研究“是近年来中国外国文学研究中难得一见的杰构,对国内外国文学的研究具有示范意义”。
——“该成果的作者在将叙事学和文体学有机结合为一种跨学科的互补的批评方法、提出‘整体细读’的方法等方面有相当的创新意义和独特的理论建树;如果该成果能够发表和推广,将对我国相应的学科和研究起到积极的启迪和推动作用。”
——“该成果对于中国叙事学研究和高校文学教学都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內容簡介:
本书分上下两篇。上篇为理论探讨,梳理叙事学和文体学之间既相异又互补的复杂关系,揭示叙事学核心概念和分析模式的实质性内涵,廓清涉及的不同分类与研究视角,为文本分析做出铕垫。下篇为本书重点,聚焦于作品阐释,选择有代表性的英美经典短篇小说美国短篇为主进行文内、文外、文间的“整体细读”,挖掘其中的潜藏文本或深层意义。本研究具有国际前沿性,针对国际学术界的相关探讨,纠正和澄清了一些理论上的误解和混乱,对文本做出了富有新意的重新解读,阐释方法也具重要参考价值。
關於作者:
申丹,北京大学学士、英国爱丁堡大学博士,现为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北京大学人文学部副主任和欧美文学研究中心主任。兼任中国外国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叙事学分会会长、中国修辞学会文体学研究会会长、英国Languageand Literature期刊编委、欧美JLS:Journal of Literary Semantics期刊编委、英美Routledge Encyclopedia of Narnative Theory顾问编委。出版《叙述学与小说文体学研究》、《文学文体学与小说翻译》、《英美小说叙事理论研究》合著,第一作者等专著,《解读叙事》、《当代叙事理论指南》合译,第一译者等译著,在北美、欧洲,以及国内CSSCI源刊发表论文近百篇在欧美发表的论文有20多篇被A&HCI收录,多次获省部级以上科研奖。
目錄 :
绪论
上篇 理论概念和模式
概述
第一章 叙事学与文体学:互补与借鉴
第一节 小说的“话语”与“文体”
第二节 文体学对叙事学的借鉴
第三节 对今后研究和教学的建议
第二章 何为“隐含作者”
第一节 “隐含作者”这一概念的本义
第二节 历史变义之一:偏向“隐含”
第三节 历史变义之二:偏向“作者”
第四节 布思对“隐含作者”的捍卫与拓展
第五节 “隐含作者”的历史价值与现实意义
第三章 何为“不可靠叙述”
第一节 修辞性研究方法
第二节 认知建构方法
第三节 “认知方法”难以取代“修辞方法”
第四节 “认知建构方法”对主流的偏离
第五节 “认知建构一修辞”方法的不可能
第六节 人物一叙述的不可靠性
第四章 叙述视角:界定与分类
第一节 简要历史回顾
第二节 “感知者”与“叙述者”
第三节 话语层还是故事层
第四节 叙述视角之分类
下篇 短篇小说的潜文本
概述
第五章 肖邦《黛西蕾的婴孩》中的隐含作者、结构特征与种族政治
第一节 肖邦作品中的不同隐含作者
第二节 深层种族政治的相反走向
第三节 真实作者、结构特征、阐释定见
第六章 坡《泄密的心》中的不可靠叙述、戏剧反讽与道德寓意
第一节 诗歌的唯美与短篇小说的宽广
第二节 不可靠叙述与道德寓意
第三节 “修辞”与“认知”之分和对认知派研究的补充
第四节 不同“隐含”立场对修辞派标准的挑战
第七章 曼斯菲尔德《唱歌课》中的视角转换与障眼法下的性别歧视
第一节 视角转换与尖刀置换
第二节 视角转换与女性生存悲剧
第三节 全知视角与形象变换
第四节 障眼法与深层社会呐喊
第八章 曼斯菲尔德《启示》中的深层颠覆与反讽置换
第一节 从表层文本走向潜藏文本
第二节 《启示》和《序曲》:虚假自我与真实自我
第三节 《启示》和《玩偶之家》之异同
第四节 西方批评家对《启示》的中性解读
第九章 肖邦《一小时的故事》中的多重反讽与深层意义
第一节 多重反讽与非性别政治
第二节 女性主义框架中的浅读和硬读
第三节 影响阐释框架的三种凶素
第十章 克莱恩《一个战争片段》中的艺术阉割与反战内涵
第一节 “女性化”总体叙事策略
第二节 对敌人的置换
第三节 对主人公“尊严”的颠覆
第四节 对战争意义的解构
第十一章 海明威一短篇:平淡无味后面的多重象征意义
第一节 “说本族语者”的解读
第二节 基本结构与遣词造句
第三节 描写停顿的象征意义
第十二章 休斯《在路上》的及物性系统与深层意义
第一节 内部对照与双重解码
第二节 文体分析与文学批评
第三节 隐含作者与真实作者
引用文献
人名索引
后记
附录1 语境叙事学与形式叙事学缘何相互依存
附录2 关于西方叙事理论新进展的思考
內容試閱 :
上篇 理论概念和模式
第二章 何为“隐含作者”
“隐含作者”是韦恩·布思(Wayne C.Booth)在《小说修辞学》(1961)中提出来的一个重要理论概念。四十多年来,这一概念在国际叙事研究界被广为阐发,产生了很大影响。这一貌似简单的概念,实际上既涉及作者的编码又涉及读者的解码,涵盖了作者与读者的交流,然而西方学界却对之加以不同走向的“单向”理解,这引起了不少争论和混乱。“隐含作者”不仅是一个重要的理论概念,而且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对于阐释作品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若理解运用得当,有助于我们更好、更全面地把握作品,尤其是同一作者的不同作品。本章将追根溯源,阐明这一概念的实质内涵,探讨其在历史上不同走向的变义。通过纠正误解,梳理脉络,清除混乱,来更好地观察其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并更准确地把握作者、文本与读者之间的关系。
第一节 “隐含作者”这一概念的本义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至20世纪50年代,以新批评为代表的西方形式主义文评迅速发展。新批评强调批评的客观性,视作品为独立自足的艺术品,不考虑作者的写作意图和社会语境。布思所属的芝加哥学派与新批评几乎同步发展,关系密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