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容簡介: |
本书以23篇论文,试图探讨中国文化的近代转型,具体内容涉及:从元典的忧患意识到近代救亡思潮;近代民主主义的民族文化渊源;《新青年》“民主”诉求之特色;唯物史观在中国的早期传播及其遭遇;从梁启超对东亚传统现代意义的两极评议说开去等。
|
關於作者: |
冯天瑜,1942年生,湖北红安人,武汉大学历史学院教授,专门史博士生导师,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中心主任。长期从事中国文化史研究,著有《中华文化史》合著、《中华元典精神》、《明清文化史散论》、《张之洞评传》、《晚清经世实学》合著、《解构专制——明末清初
|
目錄:
|
文化转型刍议——兼论现代中国多层级变革交叉互叠
探索近代文化轨迹的新创获——耿云志主编《近代中国文化转型研究》读后
从古典到近代:略论中西人文精神的演进
元典的近代诠释:经史同异论
对“冲击—反应论”与“中国文化本位论”的反思
“文化重演律”短论
从元典的忧患意识到近代救亡思潮
从明清之际早期启蒙文化到近代新学
《明夷待访录》“近代性”考辨
道光咸丰年间的经世实学——“古学”通往“新学”的桥梁
道成经世派的“开眼看世界”
“变易”与“不易”的二律背反——洋务派“变法”观平议
张之洞从清流党到洋务派的转变
两种近代化方略的论战——《劝学篇》与《书后》评析
日本幕府使团所见1862年之上海
简议武汉早期现代化
近代民主主义的民族文化渊源
《新青年》“民主”诉求之特色
“革命”“共和”:近代政治中坚概念的形成
“科学”:语义的古今转换与中外对接
走出单线直进史观误区——以中国“封建社会”定位为例
唯物史观在中国的早期传播及其遭遇
从梁启超对东亚传统现代意义的两极评议说开去
作者主要著述列表
后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