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輯推薦: |
深刻影响萨特、贝克特、马尔克斯、博尔赫斯、米兰·昆德拉、村上春树、余华、残雪……的文学大师关于卡夫卡目前世界上最具权威的说明在我想象力和情绪力日益枯竭的时候,卡夫卡解放了我,使我三年多时间建立起来的一套写作法则在一夜之间成了一堆破烂。
— —余华
|
內容簡介: |
这是卡夫卡的好友、奥地利著名作家马克斯·布罗德撰写的一部关于卡夫卡生平经历的长篇传记。
本书以详尽的篇幅,生动细致地再现了卡夫卡平凡而又伟大、孤独而又奋斗的一生,其中包括他的学习、工作、生活、创作,以及他的曲折的爱情、婚恋和年轻生命的匆匆的终结。与此同时,作者以大量的笔墨,详细阐述了卡夫卡的文学经历、文学成果、文学风格和文学思想,并对此进行了深刻具体的演绎、诠释和评判。由于作者的亲历者、第一者的身份,使得这些介绍无疑成了上前世界上最具权威的说明。
|
關於作者: |
马克斯·布罗德(1884—1968)1884年生于今天捷克共和国的首都布拉格(当时属于奥匈帝国),著名作家、评论家、学者。
毕业于布拉格查理大学法律系,获法学博士。毕业后先后在布拉格财政局、邮政局和法院工作,同时进行文学创作。主要作品有《为真理而斗争》(历史小说
|
目錄:
|
第一章 家世与童年
第二章 大学
第三章 为职业和使命而斗争
第四章 短篇小说集《观察》出版前
第五章 订婚岁月
第六章 宗教观的发展
第七章 最后几年
第八章 补充:卡夫卡形象的新特征
卡夫卡年谱
关于卡夫卡的“简历”
第二版后记
第三版后记
附录一 布雷齐亚的飞机
附录二 回忆弗兰茨·卡夫卡
附录三 对弗兰茨·卡夫卡的一些回忆
附录四 关于卡夫卡的《城堡》的一点说明
附录五 杀害一个名叫弗兰茨·卡夫卡的玩偶
|
內容試閱:
|
第二章 大学
“说出来的话像从嘴里吐出来的一根棍棒。”——这是我记录在我的日记中的第一句卡夫卡的言论,卡夫卡用这句话来形容某个人今天我早已不记得是谁了说话不容人打断的特征。
今天我还能从我的笔记中感受到对卡夫卡的风格的赞叹惊奇之情,对他来说没有平凡事,他时时处处都用他特有的精确观察和比较才能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而且全然不受拘束,毫不矫揉造作,典雅而质朴自然。
见过卡夫卡的人丝毫感觉不到强制、阴沉的少时印象造成的任何精神负担.感觉不到原本可以适合于作为摆脱这种消沉情绪的出路的颓废或附庸风雅,感觉不到心灵的揪扯、悔恨。在《致父亲的信》中写下的那种东西在外人看来似乎并不存在——或者不如说只是隐约地以及只在与很亲近的人的交往中才显现出来。我慢慢地才了解并理解了这种痛苦。乍一眼看上去卡夫卡是一个健康的年轻人,不过却沉静得出奇,观察着,态度拘谨。他的精神志向不是有趣味而带有病态、怪僻、怪诞的东西,而是自然的伟大、向上、强健、健康、町靠、简朴。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