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国家豁免法的域外借鉴与实践建议
》
售價:NT$
857.0
《
大单元教学设计20讲
》
售價:NT$
347.0
《
儿童自我关怀练习册:做自己最好的朋友
》
售價:NT$
316.0
《
高敏感女性的力量(意大利心理学家FSP博士重磅力作。高敏感是优势,更是力量)
》
售價:NT$
286.0
《
元好问与他的时代(中华学术译丛)
》
售價:NT$
398.0
《
汽车传感器结构·原理·检测·维修
》
售價:NT$
500.0
《
怪谈百物语:不能开的门(“日本文学史上的奇迹”宫部美雪重要代表作!日本妖怪物语集大成之作,系列累销突破200万册!)
》
售價:NT$
296.0
《
罗马政治观念中的自由
》
售價:NT$
230.0
|
關於作者: |
星云大师,江苏江都人,1927年生,为禅门临济宗第48代传人。12岁于宜兴大觉寺礼志开上人出家。1967年开创佛光山,以弘扬“人间佛教”为宗风。星云大师著作等身,总计二千万言,于大陆出版的有《佛光菜根谭》、《释迦牟尼佛传》、《佛学教科书》、《往事百语》、《金刚经讲话
|
目錄:
|
《心经》的人生智慧
——济群法师讲解
般若般若处处在
——星云大师讲解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讲记
——净空法师讲解
《心经》讲记
——圣一法师讲解
《心经》修证圆通法门
——南怀瑾讲解
般若门里智慧歌
——弘一法师讲解
如来藏心于《心经》
——圆瑛法师讲解
愿解如来真实义
——太虚法师讲解
佛在灵山莫远求
——王骧陆居士讲解
|
內容試閱:
|
《心经》的人生智慧
——济群法师讲解
济群法师(1962— )
济群法师是国内从事佛学研究及教学、弘法的知名法师。法师1962年出生于福建省福安县一个佛教家庭,少年时即在宁德支提寺、闽侯雪峰寺做行者。1979年从鼓山涌泉寺普雨老和尚正式剃度,1981年于北京广济寺受具足戒,1984年毕业于中国佛学院,随后到莆田广化寺等地参学。现任戒幢佛学研究所所长,闽南佛学院研究生导师,并受聘为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兼职教授,厦门大学宗教研究所高级顾问、客座教授,主讲唯识、戒律、阿含等课程。
近二十年来,法师在教学之余发表了百余万字的佛学专著及论文,并积极致力于弘法事业,时常在欧洲、澳洲、港台及大陆各地高等院校、信众团体、寺院应邀演讲,著有人生佛教、修学引导、佛学研究、以戒为师四大系列三十余种书籍。在社会各界影响广泛。
法师继承太虚大师的人生佛教思想,提出佛法是人生智慧、是生活智慧的理念,希望人们摆脱对佛法的误解,使佛法走入生活。近年来,更将弘法重点转向道次第、菩提心、皈依的弘扬,着重佛法基础建设,希望佛弟子们能在菩提道上稳步前进。
《心经》者何
《心经》,具称《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是佛教典籍中文字最为简练,而内容极为丰富的法宝。它和《金刚经》一样,千百年来在社会上广泛流传,影响历久不衰。
在佛教中,《心经》属于般若系经典。按天台宗对《般若经》的判摄,称为通教。所谓通者,具通前与通后之义。通前,是说它与阿含教的关系。在阿含经典中,佛陀对存在现象进行透视,指出其苦、无常、无我的本质。当然也谈到空,但不是很深刻。唯有到了般若经教,才在阿含基础上将空的内涵推向极致。通后,是指《般若》与《华严》、《涅槃》、《维摩》等经的关系。般若经教所揭示的缘起性空,是大乘一切经教建立的理论基石。如实把握般若中观正见,对于闻思经教、指导修行具有重要意义。
通常,经典多由序分、正宗分、流通分三部分组成。而《心经》却与其他经典不同,仅有正宗分。于是,人们便怀疑《心经》的独立性。关于这个问题,当代佛学权威印顺法师在《般若经讲记》中作了说明。印老认为,玄奘大师所译的《心经》,是从六百卷《大般若经》中单独录出的。《大般若经?学观品》中,就有和《心经》基本相同的文句,是佛陀直接向舍利弗所说。也就是说,《心经》是《大般若经》最为精要的部分,古德为易于受持,特摘出流通。
《心经》在中国有众多译本。方广锠先生所编的《般若心经译注集成》中,就收集了18种。其中,在教界流传最广的,是唐代玄奘三藏的译本。至于本经注疏,自古以来更是多达百家,可见此经传诵之盛。
释经题:人生的大智慧
本经全称为《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在佛教典籍中,一部经典的题目,往往是全经内容的画龙点睛之处。因此,在学习经典时,首先要了解经题蕴涵的深意。
先释般若。般若,是梵语音译。佛教经论的翻译,有音译和义译两种方式,音译多是在特殊情况下使用。玄奘三藏在译经时,就制订有“五不翻”的规则:(一)尊重不翻;(二)顺古不翻;(三)多义不翻;(四)秘密不翻;(五)此方所无不翻。“般若”既属于第一种类型,以尊重故不翻。另一方面,汉语中也缺乏与“般若”内涵相应的词汇,故采用音译。
由于般若是梵语音译,我们显然无法从字面上依文解义。那么,般若又具有什么深意呢?古德为了人们理解的方便,有时也将般若释为智慧,但它显然不同于通常所说的世间智慧。因为世间智慧是有限的,有缺陷的,更是夹杂烦恼的,不足以认识宇宙人生的真相。而般若智慧则不然,它是无限、圆满、清净的,能使我们通达宇宙人生的真相,从而彻底超越生命中的无明烦恼。
般若对于生命改善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缺乏般若智慧,人们就会产生认识上的迷惑和执著欲望带来的痛苦。
一、认识上的迷惑
凡夫因无明所扰,总是陷入各种迷惑状态中,既不能透彻了解自己,也无法真正认识世界。或许有人会说:难道我们连自己都不了解吗?这个问题听来似乎令人费解,事实却是如此。试问:你们知道“我”是谁吗?这个问题看似简单,有人可能会不假思索地回答:“我”就是我。其实,这是一个极为深奥的问题。我们以为,“我”就是我。那么,究竟是以身体为“我”,还是以思维为“我”呢?倘若以身体为“我”,身体乃四大假合,四大解体之时,“我”在何处?倘若以思维为“我”,思维乃经验及概念的积累延续,并无独立自性可言。足见,这个问题远不是我们以为的那么容易回答。所以,西方哲学的最高名言就是:认识你自己。
“生从何来,死往何去”,也是人生的一大迷惑。记得有位西方哲学家曾对人生作过一番形象的比喻:人生有如过桥,而这座桥的桥头、桥尾、桥下都布满云雾,人们就从一团云雾走向另一团云雾。以佛教观点来看,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仅仅是一期生命的开端。当我们死亡时,也只是这期生命的终点,并不意味着它的彻底结束。事实上,生命还会生生不已地延续下去。在漫长的生命洪流中,今生不过是其中的一个短暂片段。因此,我们在着眼于现世生存的同时,更应追寻“生从何来,死往何去”的答案,这也是每个人必须解决的切身问题。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