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容簡介: |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读到中国传统文化中最经典的著作,怎样才能尽快领略到经典的核心要义,减少在茫茫书海中不得要领的辛苦?“中华经典精粹解读”丛书正是为适应当代读者需求特别编写的国学经典普及丛书。
选目“精粹”:所选典籍均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著作。
选文“精粹”:所选文段均为经典中的精华部分。
原文后附“扩展阅读”:参照原文选段,从其他经典著作中选摘出内容、思想与本段相关的语段,从而更加全面深入地理解选文。
“点评”精到:从当代人的视角出发,对文段精髓加以解读,以唤起读者更多的思索和体悟。
|
目錄:
|
卷上
计篇
作战篇
谋攻篇
形篇
卷中
势篇
虚实篇
军争篇
九变篇
行军篇
卷下
地形篇
九地篇
火攻篇
用间篇
|
內容試閱:
|
卷上
计篇
兵者①,国之大事,死生之地②,存亡之道③,不可不察也。
【注释】
①兵:可作兵器、军队、战争等解释,这里指战争。
②死生之地:指地形上的死地、生地。
③存亡之道:指战场上的存亡胜败。
【译文】
战争是国家的大事,地形上的死地、生地,战场上的存亡胜败,不能不认真考察,仔细研究。
扩展阅读
古之用兵者,非利土壤之广,而贪金玉之略①,将以存亡继绝,平天下之乱,而除万民之害也。凡有血气之虫,含牙带角,前爪后距②;有角者触,有齿者噬,有毒者螫,有蹄者跌③。喜而相戏,怒而相害,天之性也。人有衣食之情,而物弗能足也,故群居杂处。分不均,求不澹,则争。争则强胁弱而勇侵怯。人无筋骨之强,爪牙之利,故割革而为甲,铄铁而为刃。贪昧饕餮之人⑤,残贼天下,万人搔动⑥,莫宁其所有。圣人勃然而起,乃讨强暴,平乱世,夷险除秽,以浊为清,以危为宁,故不得不中绝⑦。
【注释】
略:夺取。
距:雄鸡、雉等爪后面突出像脚趾的部分。
跌ju6:用后蹄踢人。
澹:充足,满足。
饕餮t60tie:贪残。
搔:通“骚”,扰乱。
中绝:中途绝灭。
《淮南子》:又名《淮南鸿烈》,西汉时淮南王刘安组织编纂。
【译文】
古代用兵的人,不是为了谋取土地的广阔,也不是贪图糟夺别人的金玉珍宝,而是以战争为手段来保卫将要灭亡的国家,继续绝灭的世族,平定天下的叛乱,为万民除去祸患。凡是有生命的动物,嘴里含牙,头上长角,前肢有爪,后面有距。有角的抵斗,有牙齿的撕咬,有毒的螫叮,有蹄的踢蹬。欢喜时相互嬉戏,愤怒时相互攻击,这是天然的本性。人类有衣食之需,但物质不能满足人们的这种需要,所以成群地杂居在一起。分配不均匀,需求不能满足,于是出现争斗;在争斗中强者威胁弱者,勇敢者侵犯怯懦者。人没有强劲的筋骨,锐利的爪牙,因此割下皮革制成甲衣,冶炼铜铁制成兵刃。贪利凶残之人,残害天下,万人骚动,使他们的生活无法安宁。于是便有圣人愤怒地站了出来,讨伐强暴,平定乱世,夷平危险,清除污秽,使浑浊转变为清彻,使危险转变为安宁,所以贪利凶残之人不得不中途绝灭。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