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东亚世界形成史论(新版)
》
售價:NT$
490.0
《
奶奶的半个心愿 “课本里的作家” 中考热点作家孙道荣2024年全新散文集
》
售價:NT$
190.0
《
天生坏种:罪犯与犯罪心理分析
》
售價:NT$
445.0
《
新能源材料
》
售價:NT$
290.0
《
传统文化有意思:古代发明了不起
》
售價:NT$
199.0
《
无法从容的人生:路遥传
》
售價:NT$
340.0
《
亚述:世界历史上第一个帝国的兴衰
》
售價:NT$
490.0
《
大处着眼:持久战与《论持久战》
》
售價:NT$
390.0
|
內容簡介: |
自《审计学》第六版出版以来,我国审计行业的法律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一系列新规定、新要求相继出台。根据财政部发布的修订后的38项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审计学第七版》进一步强化了风险导向审计的思想,将风险导向审计理念全面贯彻到整个审计实务中。
本次修订增加了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内部控制评价、内部控制审计、国际内部审计发展趋势、信息技术对审计技术和方法的影响等内容,更新完善了注册会计师的职业道德和法律责任。
|
關於作者: |
秦荣升,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现任北京国家会计学院党委书记兼副院长。发表学术论文360多篇,出版著作30多部,完成研究课题16项。兼任中国审计学会副会长,中国总会计师协会副会长,中国注册会计师考试委员会委员,中国注册会计师独立审计准则委员会委员,多所大学兼职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兼职博士生导师。在《经济研究》、《审计研究》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400多篇,出版著作38部,完成研究课题20多项。
|
目錄:
|
第1章 总论
1.1 审计的产生与发展
1.2 审计的概念和属性
1.3 审计的目标和对象
1.4 审计的职能和作用
第2章 审计的种类、方法和程序
2.1 审计的种类
2.2 审计的方法
2.3 抽样技术在审计中的应用
2.4 审计程序
第3章 我国审计的组织形式
3.1 政府审计机关
3.2 内部审计机构
3.3 民间审计组织
3.4 注册会计师的职业道德和法律责任
第4章 审计准则和审计依据
4.1 审计准则
4.2 审计依据
第5章 审计证据和审计工作底稿
5.1 审计证据
5.2 审计工作底稿
第6章 审计计划、重要性和审计风险
6.1 审计计划
6.2 重要性
6.3 审计风险
第7章 内部控制系统及其评审
7.1 内部控制系统
7.2 财务报告内部控制
7.3 内部控制的描述
7.4 内部控制评价
7.5 内部控制审计
第8章 审计技术和方法的发展
8.1 账表导向审计
8.2 系统导向审计
8.3 风险导向审计
8.4 信息技术对审计技术和方法的影响
第9章 销售与收款循环审计
9.1 分项审计与业务循环审计
9.2 销售与收款循环概述
9.3 销售与收款循环的控制测试
9.4 营业收入审计
9.5 应收账款与坏账准备审计
9.6 其他相关账户审计
第10章 购货与付款循环审计
10.1 购货与付款循环概述
10.2 购货与付款循环的控制测试
10.3 应付账款审计
10.4 固定资产和累计折旧审计
10.5 投资性房地产审计
10.6 其他相关账户审计
第11章 生产与费用循环审计
11.1 生产与费用循环概述
11.2 生产与费用循环的控制测试
11.3 存货成本审计
11.4 存货监盘
11.5 存货计价审计和截止测试
11.6 应付职工薪酬审计
11.7 其他相关账户审计
第12章 筹资与投资循环审计
12.1 筹资与投资循环概述
12.2 筹资与投资循环的控制测试
12.3 借款审计
12.4 所有者权益审计
12.5 金融资产审计
12.6 其他相关账户审计
第13章 货币资金审计
13.1 货币资金概述
13.2 货币资金的控制测试
13.3 库存现金审计
13.4 银行存款审计
13.5 其他货币资金审计
第14章 完成审计工作与审计报告
14.1 期初余额审计
14.2 复核期后事项与或有事项
14.3 评价审计结果
14.4 审计报告的意义、作用和种类
14.5 审计报告的内容和审计意见的类型
14.6 编制审计报告的步骤和要求
14.7 管理建议书
第15章 验资
15.1 验资的范围和作用
15.2 验资的程序、要求和内容
15.3 验资报告
第16章 会计咨询、会计服务业务
16.1 会计咨询、服务业务的特点和范围
16.2 会计咨询、服务业务的程序和要求
16.3 代理记账与代理纳税业务
|
內容試閱:
|
第1章 总论
1.1 审计的产生与发展
1.1.1 我国审计的产生和发展
我国审计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大体上可分为六个阶段:西周初期初步形成阶段;秦汉时期最终确立阶段;隋唐至宋日臻健全阶段;元明清停滞不前阶段;中华民国不断演进阶段;新中国振兴阶段。
我国西周国家财计机构分为两个系统:一是地宦大司徒系统,掌管财政收入;二是天宦冢宰系统,掌管财政支出。天宦所属中大夫司会,为主宦之长,主天下之大计,本为分掌王朝财政经济的审核和监督。《周礼》中记载:“凡上之用,必考于司会。”即凡帝王所用的开支,都要受司会的检查,可见司会的权力很大。而且还说:“以参互考日成,以月要考月成,以岁会考岁成。”即司会每旬、每月、每年都要对下级送上来的报告加以考核,以判断每一个地方官吏每旬、每月和每年所编制的报告是否真实、可靠,再由周王据此决定赏罚。我国政府审计的起源,基于西周的宰夫。《周礼》云:“宰夫岁终,则令群吏正岁会。月终,则令正月要。旬终,则令正日成。而考其治,治以不时举者,以告而诛之。”即年终、月终、旬终的财计报告先由宰夫命令督促各部门官吏整理上报,宰夫就地稽核,发现违法乱纪者,可越级向天宦冢宰或周王报告,加以处罚。由此可见,宰夫是独立于财计部门之外的职官,标志着我国政府审计的产生。
秦汉时期是我国审计的确立阶段,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初步形成了统一的审计模式。秦汉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建立和成长时期,封建社会经济的发展,促进了秦汉时期逐渐形成全国审计机构与监察机构相结合、经济法制与审计监督制度相统一的审计模式。秦朝,中央设“三公”、“九卿”辅佐政务。御史大夫为“三公”之一,执掌弹劾、纠察之权,专司监察全国的民政、财政以及财物审计事项,并协助丞相处理政事。汉承秦制,西汉初中央仍设“三公”、“九卿”,仍由御史大夫领掌监督审计大权。二是“上计”制度日趋完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