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輯推薦: |
《本草崇原》是由清初医家张志聪及其弟子所著。张志聪,字隐庵,浙江钱塘人,生于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卒于清康熙十三年1674,为明末清初名医。曾师从当时的伤寒大家张遂辰学医,又受名医卢之颐的影响,颇为重视中医理论的研究。曾在侣山堂召集同学及门弟数十人开堂讲学,他们以集注的形式著书,开集体创作之先河。《本草崇原》乃张氏晚年著作,未成而卒,后由其弟子续成。
本册《本草崇原》是“本草经典论著十人书”之一,是原著的注释本。
|
內容簡介: |
《本草崇原》是一部注释《神农本草经》的药学专著,作者张志聪在书中创立了五运六气之原、明阴阳消长之理的药气理论,阐明药性,解释详备,尤其重视格物用药原则。因此,运气的观点是本书的最大特点,也是张氏作此书的最大成就。当之无愧为《本经》以来第一位窥其门径、登堂入室者。
五运六气、阴阳消长为基础的药气理沦是张氏所倡导的,而气化、阴阳正是药物形色气味的总括,是治病用药的关键,是《本经》核心,也是《本草经典论著十人书》所着重体现和阐释的。
本册《本草崇原》是“本草经典论著十人书”之一,是原著的注释本。
《本草崇原》还附录了医学要诀·草诀。
|
關於作者: |
张志聪1616-1674字隐庵,浙江杭州人。出身医学世家,少年丧父,遂弃儒习医,师事名医张卿子,学医行医数十年,穷研医理、医术高明,医学博洽。于《内经》、《伤寒论》、《神农本草经》颇有心得。构侣山堂于杭州胥山即吴山,招同道、弟子数十人,讲论医学,为中医医学教育民间授徒形式之一大发展。著有《黄帝内经素问集注》、《灵枢经集注》、《伤寒论宗印》、《金匮要略注》、《侣山堂类辨》、《本草崇原》等行于世,《针灸秘传》今佚。晚年又著《伤寒论纲目》九卷1673、《伤寒论集注》,书未成而卒,由门人续篆为六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