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我和抑郁症的3000天
》
售價:NT$
301.0
《
与骸骨交谈:我希望每一个真相都被发现
》
售價:NT$
347.0
《
人体使用手册3:自愈力的逻辑(全面解读身体面对疾病时的反应逻辑,学习更多有效的系列家庭按摩)
》
售價:NT$
281.0
《
素描简史:从文艺复兴到现代艺术
》
售價:NT$
1989.0
《
智慧宫丛书028·神工智能 诸神与古代世界的神奇造物
》
售價:NT$
398.0
《
街头健身训练指南
》
售價:NT$
1214.0
《
留学早规划
》
售價:NT$
347.0
《
文化的演化:民众动机正在重塑世界
》
售價:NT$
403.0
|
內容簡介: |
沈从文不仅是位文学家,而且是思想家、美学家、历史文物研究专家。本书精选了沈从文各个时期关于文学艺术、历史文物的思想性随笔。沈从文先生研究文物器皿,是用他对于民族文化的全部感情积累与知识积累,寻找“物”的背后那可以感知的“人”的存在。他对创造这些“物”的那些遥远的生命,永远表达着无穷的敬意。他的这些物质文化史著述,其文学描述形容增加了文物的色彩与生命,可以当优美的散文来阅读。
|
關於作者: |
沈从文1902年-1988年),湘西凤凰人,作家、文物研究家。14岁投身行伍,1924年开始文学创作,1931年至1933年在山东大学任教,抗战爆发后到西南联大任教。1946年回到北京大学任教,1949年后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工作。代表作有《边城》、《从文自传》、《中国古代服饰研究》等,有《沈从文全集》(32卷)行世。
|
目錄:
|
【题记】 用爱报答无情/刘红庆
第一辑 谈文学与艺术
1.我的写作与水的关系
2.有兴味去看万汇百物所发生的一切 原题:《新年试笔》
3.作家千万别迷信“天才”与“灵感” 原题:《致文艺读者》《元旦日致文艺读者》
4.用我的作品去拥抱世界』原题:《萧乾小说集.题记》
5我应当来写一本《圣经》了 原题:《沉默》
6.从现实学习
7.向鲁迅学习 原题《鲁迅的战斗》.《学鲁迅》
8.书法艺术应向传统学习 原题:Ⅸ谈写字一》.《谈写字二》
9.京戏的改进问题 节选自:《跑龙套》
10.用艺术教育拯救民族精神 原题:《艺术周刊的诞生》.《艺术教育》
11.艺术家应当给人以教益 原题:《云南看云》
第二辑 谈器物的源流
1.中国陶瓷史残章·题记
2.中国古代陶瓷
3.中国漆器工艺
4.镜子的故事
5.扇子史话
6.扇子应用进展·前言
7.中国古玉
8.玩玉的贡献
9.玻璃工艺的历史探讨
10.景泰蓝——中国特种工艺美术品对世界的贡献
11.狮子在中国艺术上的应用及其发展
第三辑 谈图案及其它
1.从龙谈起
2.龙风艺术——龙凤图案的应用和发展
3.鱼的艺术——鱼的图案在人民生活中的应用及发展
4.《明锦》题记
5.陶瓷装饰艺术的进展
6铜镜的图案 原题:《唐宋铜镜·题记》
7.我国古代人怎么穿衣打扮 附:古代人的穿衣打扮
8.花边
9.从文物来谈谈古人的胡子问题
10.故宫的建筑
11.北京是个大型建筑博物馆
|
內容試閱:
|
用爱报答无情
刘红庆
我一直感到一个遗憾,就是沈从文是被割裂着的。我不是说被政治的力量在一九四九年前后割裂,而是说直到现在,他在学界始终被割裂着。
文学界,只是悲叹一九四九年之后,沈从文不再搞创作,遗憾啊遗憾!文物界,或许他们知道先生的文学成就比文学界知道先生的文物研究成就多一些,但是他们也不关心先生的文学思想。政治原因的割裂,这是连先生自己都没有办法的事情,但是文学界和文物界把先生割裂,就是学界的遗憾了。
对民族文化心中始终充满温爱的先生从文学界转移到文物界,虽然外因很大,但也是个自然的事情。如果说一九四八年以前,先生只是满足于编故事,没有对于人的生命、物的生命、民族文化未来的深邃思考与透悟,他怎么可以忍受得了一九四九年之后长久的寂寞,在别人的轰轰烈烈中,于瓶瓶罐罐、花花朵朵中得到乐趣呢?
当年,先生弥合政治力量对他个人生命的割裂,从文学界转身进入文物界。用他自己的话说,是:用爱报答无情。
而今,把他在两个领域写下的文字放置一处,弥合学界这长久的割裂。那么,黏结这些文字的不是别的高深理论,而还是这六个字:用爱报答无情。
先生研究文物器皿,不是靠有高学历把文物拿到从美国进口的冷冰冰的仪器下面测量①,而是用他对于民族文化的全部感情积累与知识积累,寻找“物”的背后那可以感知的“人”的存在。他对创造这些“物”的那些遥远的生命,永远表达着无穷的敬意。
于是,我感受到:沈从文的文学,是“人的文学”;沈从文的文物学,是“人的文物学”!先生的物质文化史著述,可以当做优美的散文来阅读,他所推崇的那些珍玩,都是前人创造的有形的翠翠;这样,《边城》也就成了一本文物学著作,翠翠是山水孕育的最美图案。
张兆和先生去世后,长时间和奶奶在一起生活的孙女沈红,写下了这样感伤而又自足的句子:“人走了,花还在;花谢了,芳香还在。”
沈从文走了,他的书还在;书读过了,于是思想永在!
二○一一年八月一日星期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