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容簡介: |
读者对象:哲学等专业的学习者和研究者。
内容简介:技术霸权时代,意识形态的出场方式发生了显著变化,科技意识形态是西方主客二元对立思维方式与工业资本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产物,是国家合法性危机的补偿程序。该书认为西方的科技意识形态理论对中国现代化有启示的作用,可以借鉴西方理论解决中国问题,克服科技意识形态可能带来的负效应。
|
目錄:
|
导言 技术霸权时代,意识形态出场方式的变化
一、问题的缘起
二、研究视角的转变
第一章 科学技术成为意识形态的历史演变
一、科学技术的价值中立性与作为生产力的科学技术
1.追问工业社会以来科学技术的本质
2.马克思的科学技术观
二、作为科学对立面的意识形态
1.马克思意识形态概念的演变及重新定位
2.科技与意识形态的对立
三、科技与意识形态在发达工业社会新的本质联系
1.发达工业社会科学技术的双重特征
2.科技成为意识形态理论的提出
3.科技是怎样成为意识形态的
四、科技在何种层面和意义上成为意识形态
1.作为显性层面的技术统治论
2.技术“座架”与“知识/权力”关系
第二章 科学技术何以成为意识形态
一、理性自身发展的内在逻辑
1.作为完整理性的古代理性
2.近代理性主义的内在危机: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分裂
3.工具理性的无限扩张与价值理性的日益萎缩
二、社会生活的逻辑
1.工业资本的逻辑:资本的无限增殖性
2.政治统治的逻辑:国家合法性危机
三、科技参与了意识形态的构造
1.科技参与了世界的构造
2.科技影响和改变着人类的存在方式
3.科技对意识形态的构造
第三章 科技意识形态与传统意识形态之比较
一、两种意识形态产生的社会基础不同
二、两种意识形态建立的理性基础不同
三、两种意识形态的特点不同
四、两种意识形态的运行机制不同
1.政治统治机制与技术经济机制的区别
2.意识机制与无意识机制的区别
五、两种意识形态的功能不同
六、科技意识形态对传统历史唯物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
冲击与挑战
1.冲击与挑战
2.从知识论到生存论研究视角的根本转变
第四章 科技意识形态的破解与超越
一、科技意识形态的作用
1.科技成为意识形态的积极作用
第五章 控制技术
第六章 科学技术成为意识形态的中国语境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