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小时光 油画棒慢绘零基础教程
》
售價:NT$
403.0
《
可控性混乱
》
售價:NT$
301.0
《
篡魏:司马懿和他的夺权同盟
》
售價:NT$
296.0
《
狂飙年代:18世纪俄国的新文化和旧文化(第三卷)
》
售價:NT$
806.0
《
协和专家大医说:医话肿瘤
》
售價:NT$
500.0
《
潜水指南 全彩图解第4版
》
售價:NT$
602.0
《
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设计——从工具到实例
》
售價:NT$
403.0
《
村上春树·旅(一本充满村上元素的旅行指南,带你寻访电影《挪威的森林》拍摄地,全彩印刷;200余幅摄影作品)
》
售價:NT$
301.0
|
編輯推薦: |
★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小说家奖得主
英仕曼亚洲文学奖提名作家
贾樟柯执导武侠巨制《在清朝》特邀编剧
★第三代诗歌代表诗人,文学网站“他们”的核心人物,“断裂运动”发起人
★他的诗歌被收入中学教材
绝大部分中短篇小说是当代汉语小说名篇
★长篇小说《扎根》让汉语文学达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
★每两年创作一部长篇,其创作激情让人惊叹
|
內容簡介: |
在本书中,韩东穿透自我坚硬的外壳,冷静而执著地审视爱情,揭示其虚妄和荒诞,对一见倾心、本能的爱、偶像崇拜、爱情中的自我、爱与恨等等爱情活动中的心理定式或者成见,给予了颠覆式的分析。这是心理分析,更是哲学思辨。它是个人化的,带有几分偏执、极端,但更为直接和坦诚,并且由己及人,揭示爱情是人类普遍的难题和困境。
|
關於作者: |
韩东,1961年生,山东大学哲学系毕业。著有诗集:《白色的石头》(1988)《爸爸在天上看我》(2002),中短篇小说集:《我们的身体》(1996)《树杈间的月亮》1997《我的柏拉图》(2000)《明亮的疤痕》(2004)《美元硬过人民币》(2006),长篇小说:《扎根》(2003)《我和你》(2005)《小城好汉之英特迈往》(2008)《知青变形记》(2010),诗文集:《交叉跑动》(1997),随笔集:《幸福之道》(2011)《夜行人》(2011)《一条叫旺财的狗》(2011)等
|
目錄:
|
一见倾心
本能的爱
自我和爱
爱与恨
偶像崇拜
投入感情
交谈
无是无非
对不顺手工具的恨
被伤害、爱与甜蜜感
注意和爱
读《性到超意识》
性是牺牲
我和你
再版后记
|
內容試閱:
|
本能的爱
没有本能的爱,或者,爱皆出自本能。本能的爱渴望一种区别,以明确自身的优越性。它不可能承认与性意识有关,因为那是向下的运动。在爱的范围内本能意味着什么?只能意味着爱自身,意味着爱。在爱之内没有质量区别,爱之所以是爱并永远是爱,仅在于它的这种纯粹性。
具体的爱并非是不可比较的——它们确有各种数量关系上的不同,但就爱这点而言它们是同质的,绝无优越或低劣的爱可言。我们或者承认有爱,或者承认爱并不存在,无法做到的是:肯定一种爱而诋毁另一种爱。
亲情、友爱、恋物和博爱即便不从严格的意义上说也不是一种爱,它们与爱情(男女私情、同性恋)有着质量上的区别。我们之所以使用相同的概念,只因为词语贫乏,但谁都知道某种根本的差异所在。在一个广大的范围内,所有这些情感的趋向都具有一致性。而在相对狭窄的范围内,爱情的特质是排斥其他的。这里所指称的爱限定在恋人们之间,但并不是故意缩小范围,而是,不可替代和混淆的品质规定它必须如此。在这一规定下,本能的爱没有它可能的立足之处,既不可能向下陷入性本能的泥淖,也不可能向上超越爱情本身。
本能的爱是一个完全不必要的概念,它的发明者或为了感动自己,或有某种现实的企图(包括解释的企图),但它(本能的爱)无法从爱自身得到支持,其根须也不可能深入到爱的深奥莫测处——像它愿意宣称的那样。本能的爱只能从爱之外得到阐释,但这又是与它表现的内敛深入的状况自相矛盾的。
本能的爱借助于爱的自发性,启动之时的开端对它的确立如此重要。这里的强调类似于一见倾心,本能的爱可能是在同一对象之上发生的不断的一见倾心。如果它执意保持幻觉状态,一见倾心的次数一定是有限的,相隔的时间理应较长,与对象的接触也不便深入。表面和限制滋养了幻觉,使得每次的倾注都那样急不可待。与对象长期纠缠的结果必然是主动性的丧失或降低。
本能的爱寻求特殊的对象,被“天生的”、“唯一的”、“命定的”这一类煽情的词语所蛊惑。似乎对象的出现不是由某种机缘,而是由与我们内在本性相关的必然性决定的。在感情冲动下,我们大有舍此无他的感觉,就好像世界不仅刻意地产生了我们,并为了安抚我们的孤独还刻意产生了我们的另一个自我。他(她)的到来和存在是确定的,于是我们开始寻觅。这里的荒谬显而易见。变通的说法则是:有一类人是适合于我们的,而其他的人则绝无可能。他(她)变成了他们(她们),我们总算给自己的理智和现实留出一条退路。本能的爱可以针对一群人,针对人的类型,它所强调的深刻程度不禁大大降低了。
本能的爱从相处的经验中得出,相爱双方的和谐一致被认为是爱的非同一般。相似和适应性在这里被神话了。似乎差异、对立和冲突是被爱所排斥的,至少它们的加入使爱的品质降格了。本能的爱寻求的难道仅仅是一种安逸?某种由于冲突造成的紧张难道是不值一提的?被激情所启发的爱情最后被激情的平复所规定,这是何等悲哀的事!本能的爱如此,那它就是不值得炫耀的。当然,相反的激情的投入也不能作为本能之爱超越性的刻度。激情的投入是我们的应尽之责,在爱的状态中它是前提性的。
本能的爱作为一种区别,暗示了较为低劣的爱的存在。这些低劣的爱同样可以从爱的发生状态、爱的对象和相爱过程等方面加以规定。
本能的爱区别于被动的爱,它不是主动进取的结果,不是自发的,而是被动的、被诱导出来的,在最好的情况下开始于被感动。问题在于被感动之后是否有回应,如果有回应,有激情的投入,本能的爱与它所排斥的爱之间是没有任何差别的。我们不可能仅仅因为感动而去回应另一个人的爱,我们不可能用爱的方式去回应仅有的感动,同样,我们也不可能仅仅有爱的方式而没有爱的品质。如何开端绝不构成对过程的否定,倒是在终结之后我们意欲否定过程,于是我们借口开端的情形。如果开始之初我们就像结束之后那样清醒,知道自己仅仅被感动而委身于他人,那是一种不折不扣的罪恶。激情的本质就是迷醉,丧失清醒意识。当我们清醒之时知道迷醉而不是清醒,但并不能因此否认迷醉本身,不能因此否认爱。设想一种在清醒状态下的爱是不可能的。
本能的爱在强调对象纯粹性的同时阉割了对象,认为低劣的爱由对象以外的原因所启发。我们并不是爱上了对象本身,而是贪图某种好处,金钱、地位、名望以及被照顾的需要使我们移情于对方。对象是这一切好处与方便的拥有者,实际上我们并不爱我们所爱之人,我们不过是爱附着于他(她)的这些事物。由于受教育或文明的原因,我们忽略了对象本身的可爱,那附加的背景和虚浮的光华掩盖了本能的爱的冲动。这里需要反驳的有两点。一,对象的纯粹性是否存在?金钱、地位、名望以及某种能力属对象身外之物,那么,我们所钟情的眼神、嗓音和侧影呢?它们同样与对象具体的实在性毫不相干。所有的这一切不过是我们倾注爱情抵达对象的必要形式。如果说漂亮的羽毛之于对象更具真实性,不过说明所谓本能的爱是一种指向性欲的下降运动,因此在爱的天平上毫无优越地位可言。况且在当今世界里
漂亮的羽毛不仅是那些与身体靠得更近的东西(如气质、作风、相貌),同时也是金钱、地位、名望和能力,自我的扩张使这些成为可能。这些不同的事物激发了我们,其有效性至少是不相上下的。二,问题在于是否被激发?是否因此而投入了感情?问题和被动开始的爱一样,关键在于其后的过程。始终是清醒地意识到我们只是贪恋对方的好处而采用了爱的方式,那是不可原谅的罪恶,是欺骗和利用。当然如此一来爱是绝无可能的。
本能的爱否定过程之中的不和谐、冲突,认为以感情破裂而告终的爱是不真实的。本能的爱与一见倾心一样,趋向于一个延续的目的。一旦通往目的地的道路受阻,激情的倾注中断,本能的爱便反过来驳斥自身,贬损和否定在所难免。它将置后的东西移前了,或移往开端,或移往过程。过程之中的种种不洁因素被无限制地放大,而爱的流动则被尽量缩减。这不过是自欺的一种伎俩,它要求证明的是:我们抛弃的东西是值得抛弃的,而我们尚未抛弃的东西是值得坚持的。
本能的爱只是在自我辩护这一点上才是真实的,才是本能的。
而在爱之中绝无那样的质量差别。爱有方式的不同,强弱之别,对象因人而异,结局大相径庭,表达上很可能还是曲折的、反向的,但爱就是爱,人同此心。
爱是对象化的激情启发和激情倾注,是虚构和创造的需要。在爱之中,能量和能量的方向是首要的,其他的则有可能出于我们的自我欺骗。本能的爱暗示它之外的爱是一种自我欺骗,自我欺骗之上的自我欺骗是什么?是真实。唯有自认为真实的本能的爱是一种完全的自欺。
哪里有能量的方向性投入,哪里就有爱,尽管在爱之中混入了多种反对因素,试图将爱挤压回它的源泉,但爱并未受到污染。爱将他物裹挟而去,但并不溶于他物,正是爱的品质这种恒定性使我们有可能谈论它。本能的爱即是在爱之中制造分裂,因而也就取消了爱的确定性本身。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