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註冊 |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EMS,時效:出貨後2-3日

2024年05月出版新書

2024年04月出版新書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2023年1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0月出版新書

2023年09月出版新書

2023年08月出版新書

2023年07月出版新書

2023年06月出版新書

2023年05月出版新書

2023年04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图解道德经(插图本)(权威校本、无障碍阅读家藏四库系列全新增订版)

書城自編碼: 1900376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哲學/宗教哲學
作 者: 老子, 李克
國際書號(ISBN): 9787550612129
出版社: 凤凰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2-04-01
版次: 1 印次: 1
頁數/字數: 214/150000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141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1200年希腊罗马神话(特装版)
《 1200年希腊罗马神话(特装版) 》

售價:NT$ 874.0
汗青堂丛书135·绥靖时代:希特勒、张伯伦、丘吉尔与通往战争之路
《 汗青堂丛书135·绥靖时代:希特勒、张伯伦、丘吉尔与通往战争之路 》

售價:NT$ 614.0
可可·香奈儿:我没时间讨厌你
《 可可·香奈儿:我没时间讨厌你 》

售價:NT$ 291.0
逐利而生:3000年公司演变史
《 逐利而生:3000年公司演变史 》

售價:NT$ 510.0
直面种植治疗失败
《 直面种植治疗失败 》

售價:NT$ 510.0
国学与汉学——近代中外学界交往录
《 国学与汉学——近代中外学界交往录 》

售價:NT$ 463.0
数学的历程:从泰勒斯到博弈论
《 数学的历程:从泰勒斯到博弈论 》

售價:NT$ 338.0
群体智能机器人:原理、建模与应用   [德] 海科·哈曼
《 群体智能机器人:原理、建模与应用 [德] 海科·哈曼 》

售價:NT$ 463.0

建議一齊購買:

+

NT$ 275
《 鬼谷子(插图本)(权威校本、无障碍阅读家藏四库系列全新增订版) 》
+

NT$ 298
《 史记(插图本) 》
+

NT$ 283
《 图解周易(插图本)(权威校本、无障碍阅读家藏四库系列全新增订版) 》
+

NT$ 266
《 诗经(插图本)(权威校本、无障碍阅读家藏四库系列全新增订版) 》
+

NT$ 217
《 诗经(插图本)(权威校本、无障碍阅读家藏四库系列全新增订版) 》
+

NT$ 227
《 图解周易(插图本)(权威校本、无障碍阅读家藏四库系列全新增订版) 》
內容簡介:
《道德经》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也是道家最著名的经典之一,它思想深邃,内容极为丰富。本书共八十一章,选字注音,将生僻字读音一一标注,使读者诵读经典顺畅无碍。读解心得,紧扣今人面临的心灵困惑,用独特的视角以及今人的标准,重新解读国学经典。
關於作者:
老子,又称老聃、李耳,春秋时期楚国人,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
目錄
上篇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第十六章
 第十七章
 第十八章
 第十九章
 第二十章
 第二十一章
 第二十二章
 第二十三章
 第二十四章
 第二十五章
 第二十六章
 第二十七章
 第二十八章
 第二十九章
 第三十章
 第三十一章
 第三十二章
 第三十三章
 第三十四章
 第三十五章
 第三十六章
 第三十七章
下篇
 第三十八章
 第三十九章
 第四十章
 第四十一章
 第四十二章
 第四十三章
 第四十四章
 第四十五章
 第四十六章
 第四十七章
 第四十八章
 第四十九章
 第五十章
 第五十一章
 第五十二章
 第五十三章
 第五十四章
 第五十五章
 第五十六章
 第五十七章
 第五十八章
 第五十九章
 第六十章
 第六十一章
 第六十二章
 第六十三章
 第六十四章
 第六十五章
 第六十六章
 第六十七章
 第六十八章
 第六十九章
 第七十章
 第七十一章
 第七十二章
 第七十三章
 第七十四章
 第七十五章
 第七十六章
 第七十七章
 第七十八章
 第七十九章
 第八十章
 第八十一章
內容試閱
经典,应该说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典范之作,充分体现关心社会和人民群众的“经世治国”精神。它包含的范围十分宽泛:有古人关于天人合一的哲学思考、探索与总结;有历代史学大家对当世政治军事、社会生活等各方面的真实记录;也有古人抒发真情而传唱至今的诗词歌赋;还有那些汇集自身与前人经验而成的、对后辈子孙的谆谆教诲之言。它们或蕴含着古圣先贤们的智慧深见,或承载着古人对人生、世态的感悟感慨,或记录着曾经一幕幕真实的历史过程……品读这些经典,如同饮啜醇酒,回味无穷。读者可以从中收获心得,换种角度重新品味当前的生活;也能够从中欣赏到古诗文的优美,陶冶自己的性情;可以还原那些尘封已久的历史场景,了解历史的真相;甚至可以学习古人行文中的美意巧技,应用到自己日常的遣词造句之中,别有一番趣味。
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造就了一代代倾心尽力、总结提炼人类智力成果精粹的学子。因此整理与复原中国经典原籍,磋商旧学,培养新知,应是我们今天的文化责任。我们应该传承与创新文化,引领可持续的发展。
显而易见,经典的价值的确无可厚非。但它们产生的时空毕竟离我们已过遥远了,远的有数千年以前的,近的至少也有一二百年。这就意味着,我们在阅读古代经典的时候,有必要进行思索和选择,选择最适合我们阅读、最有审美价值的部分,这样才能让阅读更有收获,让读书的体验更为舒心。
“家藏四库系列”丛书就体察到了读者的这种需求。在各位读者面前的这套丛书,本着选取经典、还原经典的原则,从经典中选取最适读的典籍,保留下最为精华的篇章,以高水平的文本质量,将这道经典大餐原汁原味地展现在读者面前。轻松展卷,就开始我们品味经典的阅读时间了。原文解读既葆有古典的韵味,又让读者品读原意;栏目安排既有作者简介、题解,交代作品背景,又有注释、译文、评析,深入地解读作品;版面设计上则讲究让读者赏心悦目。这套丛书对自己理念阐述得十分清晰:典籍中的经典,精粹中的精华;原汁原味地将先贤智慧清晰呈现,做到真正地便于阅读,加深理解。
阅读经典,普及经典,关注中国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为了中华民族文化的伟大复兴。
谨为这套丛书作序,以表致我们对文化发展前程的远望。
上篇
第一章
【题解】
老子在《道德经》的第一章中,就提出了“道”这一概念。“道”作为老子哲学的专有名词和核心概念,在《道德经》全书中频频出现。本章的第一个“道”,指的是宇宙间万物存在的本源与实质,任何事物的发展,无不依靠“道”这一原动力。老子指出,这种“道”是不能用任何语言完美地表述出来的,故“道可道,非常道”。从今天的辩证唯物主义哲学角度来看,这恰恰反映了语言、思维和客观存在之间的关系。
老子进而认为世界本生于无,“道”从“无”中创造并主宰世界,这与古代西方哲学认为上帝是世界创造者的观点相比,更具有唯物主义的理性光辉,这也正是老子哲学的精妙之处。
道可道①,非常道②。名可名③,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④;有名万物之母⑤。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jiao3⑥。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⑦,玄之又玄,众妙之门⑧。
【注释】
①道可道:第一个“道”是老子哲学的专用名词和核心概念,在《道德经》中多次出现,但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含义,主要意思有三种:一是指形而上的实存者,即构成宇宙万物的最初本源;二是指宇宙间万物的发生、存在、发展、运动规律;三是指存在于人类社会的准则、标准。此处的“道”是第一种含义,即指宇宙万物的本源与实质。它可以感知而不可见,无影无形却又是真实存在着的;他是产生宇宙万物的本体,确定了宇宙间万物的运动、变化,而它本身却是永恒不变的。第二个“道”,作动词,描述、表达之意。
②非常道:这句话以否定句阐述了作为宇宙万物本源的“道”是不可名状的。非,表否定,不是。常,恒常、永远。
③名可名:名可以说出来。第一个“名”,是老子哲学的专用名词,是对“道”的具体称谓,具有名称与内容相统一的意义。第二个“名”,动词,称呼、称谓之意。
④无名天地之始:可以称它为“无”,因为它是天地的本始。名,动词,命名、称呼。天地之始,天地形成的开端。
⑤有名万物之母:可以称它为“有”,因为它是万物产生的根源。有,万物竞相生成的状况。母,根本、根源。
⑥徼:界限,踪迹。
⑦玄:老子哲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幽昧深远的意思。老子研究的是“道”,“道”的形而上性质决定了它神秘幽昧、深不可测。
⑧众妙之门:万千事物变化的总门,也是通往宇宙本源之门。
【译文】
“道”这种东西可以表述出来,但表述出来的就不是永恒的“道”。“名”也可以说出来,但说出来的就不是永恒的“名”。我们可以称它为“无”,因为它是天地的本始;也可称它为“有”,因为它是万物产生的根源。因此,从欲望消解的角度,能够揣摩出它的奥妙;从功利性的角度,可以探寻它的踪迹。这二者实际上出于同一源头而名称不同,它们都是很玄秘的,它们玄秘至深,这正是宇宙间一切奥妙的源头。
【读解心得】
首先,老子触及了一个在中国古典哲学中相当重要的概念,即“名”。与“名”相对立的概念是“实”。“名”与“实”之争在中国古典哲学中占据了十分重要的地位。“名”与“实”之争甚至产生出一个哲学流派—名家,也是百家中的一家,名家所讨论的问题,实际上就是西方形式逻辑的内容。相传战国时期有个公孙龙,他想牵着马过关。但当时国家有规定,不允许将马带出关外,公孙龙牵着马走到关口时,有守关人拦住他说:“不能把马匹带出关外。”公孙龙回答说:“我牵的是白马,并不是马,白马不是马,规定中说马不许出关,并没有说白马不许出关。”公孙龙巧舌如簧的辩解,最终使他牵着白马大摇大摆地出关去了。名家的这段“白马非马”论是中国哲学史上一段著名的公案。
老子认为“有”与“无”同出而异名,其实“有”与“无”实际上是一回事,这个观点确实惊世骇俗,但其意蕴深邃超远,也不是西方的“否定之否定”哲学原理能简单涵盖的。老子的“有”与“无”只能说玄之又玄,只可意会,难以言表。的确是“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老子的“道”中同时又包含了“无”和“有”。他认为可以通过“无”和“有”两种方法去认识“道”。“常无欲以观其妙”中的“观”是认知的意思,“其”代指“道”。意思是从“道”的本体“无”为切入点认知世界,就可以得到“道”的奥妙精髓。“常有欲以观其徼”从“道”的作用“有”入手认知世界,就可以得到“道”的广大精深。
相对于物质匮乏的古代社会,人们却有着非常丰富的精神世界,许多人都能从“无”的角度为切入点去感受世界、认知世界,从而产生了许许多多的哲学家,但实验科学却相对薄弱。古人常以哲学、数学的方法去感悟事物和真理。因为哲学是起源于哲学家的感悟,并以此为依据建立起一套理论去认知世界,并没有实践作为基石。数学也与哲学相类似。所以老子认为首先用感性的方式,既哲学、数学的方法去认知世界,就会得到“妙”也就不足为奇。同时对以“常有”的方法去认知世界,老子也表现出极大的宽容和理解,并没有一味的否定。不仅没有否定,而且郑重其事地把它写在了第一章,他说的“常有”,按通俗意思讲即是使用实验科学的方法,如物理、化学、生物、医学等方法,用实践为基础的手段去认知世界,就会得到“徼”。不过可惜的是,后人却太重视以“常无”的方法去认知世界,而忽视以“常有”的方法去认知世界。这不得不算是中国古代先人智慧的遗失。
……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