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註冊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物流,時效:出貨後2-4日

2024年11月出版新書

2024年10月出版新書

2024年09月出版新書

2024年08月出版新書

2024年07月出版新書

2024年06月出版新書

2024年05月出版新書

2024年04月出版新書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2023年1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0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新托福iBT词汇分类突破(附MP3光盘)(畅销经典全新修订,托福名师李笑来力作)

書城自編碼: 1926775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外語英语考试
作 者: 李笑来
國際書號(ISBN): 9787119076447
出版社: 外文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2-05-01
版次: 1 印次: 1
頁數/字數: 266/311000
書度/開本: 大32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371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同与不同:50个中国孤独症孩子的故事
《 同与不同:50个中国孤独症孩子的故事 》

售價:NT$ 301.0
开宝九年
《 开宝九年 》

售價:NT$ 250.0
论僭政:色诺芬《希耶罗》义疏(含施特劳斯与科耶夫通信集)
《 论僭政:色诺芬《希耶罗》义疏(含施特劳斯与科耶夫通信集) 》

售價:NT$ 500.0
传播与流动:移民、手机与集装箱(新闻与传播学译丛·学术前沿系列)
《 传播与流动:移民、手机与集装箱(新闻与传播学译丛·学术前沿系列) 》

售價:NT$ 500.0
《证券分析》前传:格雷厄姆投资思想与证券分析方法
《 《证券分析》前传:格雷厄姆投资思想与证券分析方法 》

售價:NT$ 612.0
当我点击时,算法在想什么?
《 当我点击时,算法在想什么? 》

售價:NT$ 356.0
服务的细节136:提高成交率的50个销售技巧
《 服务的细节136:提高成交率的50个销售技巧 》

售價:NT$ 296.0
变法与党争:大明帝国的衰亡(1500—1644)
《 变法与党争:大明帝国的衰亡(1500—1644) 》

售價:NT$ 439.0

建議一齊購買:

+

NT$ 1121
《 托福考试官方指南(第4版)(附CD-ROM光盘) 》
+

NT$ 482
《 7天搞定托福单词(第二版)(附赠光盘一张,附赠镇魂单词包手册一本) 》
+

NT$ 466
《 TOEFL托福 iBT高分作文(附MP3光盘)(畅销经典全新修订,托福名师李笑来力作) 》
+

NT$ 532
《 慎小嶷:十天突破新托福 Essays(附赠1MP3光盘+便携手册) 》
內容簡介:
近两年,我一直在尝试以“细分专题+精简篇章+短词汇表”的模式,帮助学生打造“扎实的基础词汇量”,效果非常明显——因为传统词汇书仅仅提供了“砖头”词汇;分类词汇书不仅提供了“砖头”,还提供了“钢筋”分类,但在—定程度上,它并没有提供“水泥””逻辑、意群。在本书的模式中,砖头、钢筋、水泥一应俱全,英语学习的“房屋”才能得以建成。很多学生往往在一个月内就可以基本掌握两千左右的核心词汇,并且掌握了词汇与词汇、概念与概念之间的联系,了解词汇在不同语境中、概念在不同领域中的区别。
这本书用192个小专题完整覆盖了ETS《新托福官方指南}中所给定的话题范围。书中所有的短文改编自微软百科全书,文字地道流畅。每个单词的释义经过精确的筛选而不是盲目收录,减少了很多“其实并不常用、并不常考的词义”。书中每篇文章都请外教通篇朗读。因为背单词的一个重要技巧就在于“尽量动用一切感官”——用眼睛看,用手写,用嘴说,用耳朵听……只有这样,大脑才可以真正活跃起来,精力才可能真正集中,效率才会真正提高。
本书的重大优势就在于所有的词汇都包含在短文之中,而非孤立存在。反复跟读短文mp3,一来可以把生词以“有机、有序的方式”安全高效地存储在记忆之中,另一方面也可以顺带锻炼了自己的听力,打磨了自己的发音,可谓一举多得!
關於作者:
李笑来,原新东方老师,现为艾德睿智国际教育咨询合伙人。他,经历丰富,与众小有不同。东北人,就读普通高校,本科学财会,毕业干销售,惯于洞察他人心理,一不留神,成了新东方教写作的名师,授业解惑,乐此不疲。他写书,而且畅销。著有畅销书《TOEFL核心词汇21天突破》、《TOEFL高分作文》常年位于同类图书销售排行榜首,《把时间当作朋友》出版一年之内,重新印刷11次。授课风格以朴实、有效见长,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在观察学生的成长过程中,他也在探寻自己的心智成长,写作之路由此延伸。他的个人独立博客中,“想明白”和“我要问笑来”等系列文章深受读者欢迎,http:www.xiaolai.net的日点击量突破2万人次,订阅量突破万人。
胖兔子粥粥,男,79年生。生在苏州,现居北京。普通插画工作者。座右铭是:爱画画,爱生活,爱老婆。喜欢老罗、韩寒和李笑来。家里最值钱的东西有一个老婆、一台电脑、一辆高级敞篷后轮驱动跑车二轮。06年得过msn博客大赛的冠军。07年因为沿街贩卖自创环保袋被国家领导人叫到钓鱼台国宾馆谈话。08年出了本漫画集《依然饭特稀》,卖得还行。09年起陆续服务过世博会、绿色和平、万事达卡、三星电子、固铂轮胎、百事可乐、科学松鼠会等好多听起来很高级的单位……
目錄
前言
如何使用这本书
正文(UNIT001-UNIT192)
WORD LIST
附录一 Word List
附录二 常见元音的拼法
附录三 常见辅音的拼法
附录四 TOEFL常见熟词僻义表
內容試閱
如何使用本书

1. 第一件事:“快速通读”
这个阶段建议在三天之内完成。这期间,最主要的任务并不是记忆单词,而是熟悉话题。一定要在最快的时间里了解托福考试所涉及的话题。因为一直以来,国内的种种英语教学材料的文本中——无论是体制内的教科书,还是体制外的“教辅书籍”,以及各种学习杂志,都有意无意地把话题更多地定位在“社科类”领域中——或许是因为很多人都觉得外语属于“文科”吧。最终,很多中国学生(哪怕是“理科生”)平时尽力读的英文内容也很少涉及自然科学。
然而,在TOEFL这个衡量考生英语实用能力的考试中,英语被定义为一个必要工具——到英语国家学习任何学科都必须使用的工具。所以,在托福考试中,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话题几乎是平分天下,各占一半。于是在托福的考试内容中至少有一半会让很多考生“感觉”非常不适应。比如,关于地理地质(冰河、火山)的话题,或者关于微生物(浮游生物)古生物(恐龙)的话题。就算是一些在我们眼里常常被划分到“文科”的话题,实际上也不是中国学生经常阅读的,比如,关于考古学(化石)、人类学(古碑文)的话题。
所以,建议读者在最快的时间完成第一遍的“通读”。在通读的过程中,留意一下那些“一看就头晕”的话题,做出记号;在下一步制定计划的过程中,有意为这些话题多留一点时间。事实上,这些话题只是平时读得少而已,并没有那么可怕。相对其他原本就大致熟悉的话题来说,只不过需要多重复几遍就好。其实,背单词的诀窍只有一个:“重复”;对那些词汇中的“顽固分子”要做的更简单——“重复许多遍”。
2. 确定自我能力,制定合理计划
这个阶段只需要一两个小时就够,但非常重要。认真核算一下每天能够用来学习词汇的时间,是两个小时,还是四个小时?
你拥有的时间最终决定你可能完成的任务最多是多少。
在这里,先要弄清楚一个最重要的常识:“谁都无法百分之百地高效率工作”。你肯定会被电话或者短信打断,如果你不像我一样永远把手机设定为“静音状态”;你肯定会在某个时刻不得不把书放下,因为有人敲门或者你自己需要去一趟洗手间……所以,制定计划的时候,一定要给自己的工作设置“冗余度”,给自己的时间设置“损耗值”。也就是说,如果你确定你每天能够花两个小时背单词的话,一定记得给自己分配的工作量最多应该在一个半小时之内就能完成。
确定自己每天能够用来做这项工作的时间之后,建议把每天背单词的时间划分为一次以上,比如两次——“早上一次,晚上一次”;或“下午一次,晚上一次”。因为这是一项特殊的工作,刚刚才提及到,背单词的诀窍其实只有一个,就是“重复”。
本书配有专题文本和单词的MP3录音,建议每天重复收听多次。建议把零散的时间抽出来做这件事情,比如在路上的时候,比如在等车的时候,比如在健身的时候。听的时候不要只默默地听,要尽量跟读(哪怕读得不准,读得不顺)。为了能够通过跟读慢慢进步,最好只有一只耳朵戴着耳机,而空出另外一只耳朵才可以听到自己的声音,以便多多少少可以随时调整自己的发音。当然,还有个前提,相应的文本已经提前认真阅读过。
实施计划的最后一个建议是,整本书的第一遍记忆一定要在一个月之内完成。没有人能只用一遍就可以牢牢记住所有内容——大家都得靠重复。记住,第一遍不需要过分要求完美,不过一定要快,因为所有人的耐心都是有限的,第一遍拖太久,就很可能再也不想做第二遍了——那就注定要失败了。很多人做不好的原因其实只有一个,第一遍都没有完成,为什么呢?
除了可能是因为本身的惰性之外,更可能的原因是因为他们第一遍就想完美,殊不知那是不可能的!但凡一个正常人(智商超过145的除外),基本上需要起码三遍以上的重复。
3. 最重要的单词记忆工具——拼读规则
“基础很重要”是经常地被忽视的老生常谈。其实,所谓的“基础差”只有一个原因——当初学习的时候缺乏耐心。缺乏耐心几乎是所有人的本性,也是绝大多数人最终未能矫正的习惯。很多人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因为缺乏耐心而处处吃亏却又从不自知;处处吃亏的结果是越来越急于求成,越来越缺乏耐心——于是一生都只能在这个死循环中左冲右撞而后最终混个死因不详。
“英文单词的拼读规则”就是这样一个被大多数人忽视却非常重要的基础知识。如果你从未忽视过这个重要的基础知识,那么恭喜你,可以不用接着读下去了,直接跳过本小节——不过,如果你至今还是个有着那种“学英语也已经很多年了,怎么越学越差呢?
”感觉的人,那么我将吐血推荐你耐下心来继续阅读下去——其实并不需要太多的时间。
很多人(这个比例很可能远远超过80%)记忆英文单词的时候是以字母为单位的,比如exorbitant这个单词,他们要总计记忆10个字母的组合(e-x-o-r-b-i-t-a-n-t);而另外那些少数熟悉
“英文单词的拼读规则”的人记忆这个单词,只须记忆三个音节(exor-bi-tant)。再比如ichthyosaur这个单词,其实一样只需要记忆三个音节(ich-thyo-saur)。
以音节(一个或者多个字母构成的组合)为单位而不是以字母为单位,会使背单词不知道轻松多少倍。尽管并非所有的英文单词都符合拼读规则,但是,根据Hanna、
Hodges、和Rudorf
1966的统计调查,保守估计超过96%以上的英文单词是符合基本的拼读规则的。有些人会反驳说,不符合拼读规则的单词多着呢!但那只是感觉,因为英文的词汇太多,所以,很小的比例也会让人“感觉很多”。
有关拼读规则,要切记以下两个原则:
1 不能把这些规则当作推测单词发音的工具。
也就是说,你绝对不应该看着一个生词仅仅根据拼读规则就去猜测这个单词的发音,你应该做的是先搞清楚这个单词的发音,而后运用拼读规则进行辅助记忆。很多人都常常不经意地违背这个原则,所以才会经常读错单词。比如,很多人可能会读错以下五个单词中的至少三个:“cellist”、“facade”
、“heir”、“niche”、“specific” 。
2 无需死记硬背所有的拼读规则。
花时间死记硬背这些拼读规则的意义其实并不大,其中一个原因是因为它只是辅助工具。就好像木匠在制作家具的时候,更多的时候他的注意力应该放在要制作的家具上,而不是全神贯注在诸如刨子之类制作家具所需要的工具上。最有效的学习方法是这样:先大致了解这些规则,而后再反复复习若干次,再然后要经常在新近习得的生词中反复“发现”这些规则的应用。用得多了,自然而然地就记住了,最终,你就会发现你记忆单词的时候早已经变得轻松许多。
另外,也没必要想一下子搞定所有的拼读规则。比如[ee]非常常见,并且几乎只被读成i:,想记不住都难;[ea]往往要么被读做[i:]要么被读做e,也很容易记住。但另外一些规则不是那么常见。比如,ieu读成e的情况只在“lieutenant”中出现——并且还是在英式英语中,而美式英语中,这个单词中的音节
“lieu”干脆被简化为读成lu。而像[aeéeeeereteé]可能被读成ei,比如(vertebrae,
café,épée,
soiree,foyer,bouquet,dente,saké……),几乎全部是来自法文的词汇——基本可以暂时忽略,先把那些最常见的都搞定再说。
关于常见的元音拼法请参阅“附录二”,而常见的辅音拼法请参阅“附录三”。一般来说,想要一下子记住所有的拼读规则很难,其难度并不亚于想要一下子背下来一本词典。方法是先大致有个了解,而后反复查询参照——同样是通过“重复”巩固记忆。实际上,在阅读过程中,为了能够在下一次阅读的时候有效地提醒自己,通常情况下我最多标注的其实只有两个:1
元音的长短;2 重音所在位置。只要把握这两样东西,往往大部分问题都解决了。
比如之前提到过的单词enamel,第一个音节“e”究竟应该读做e,还是i呢?
第一个音节如果是重音,那么应该是e,如果不是重音,那么就应该是i;n是没有什么其他读法的,同时因为重音是落在“na”这个音节上的,所以,这个音节应该被读做n?;而后面的“mel”只能是m?l——这个单词读做i''n?m?l,于是,我只需要在第一个音节“e”和第二个音节“na”之间的上方标记上一个重音符号,就可以记住这个单词的发音了。再比如,遇到“beak”这个单词,究竟应该读bi:k呢,还是bek呢?
因为“ea”可以读i:也可以读e。查过词典之后,我知道它应该读bi:k,于是,我会在“ea”的上方画一条横线,用来表示这是长元音——甚至没必要标记i:,因为也没有什么其他的读法了。这其实不难,用多了,自然就熟悉了。但是,一旦熟悉了拼读规则,背单词的效率就会大大提升。
4. 学以致用——如何快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认识了一定的单词量之后,就一定要不停地用才可以真正把握。多读文章是扩充巩固词汇量的唯一有效手段。而读文章还是有一点点的方法的,考试(TOEFLIELTSSATGREGMAT)里的阅读文章更是如此。提高阅读理解的方法并不神秘,而真正有效的方法也往往非常简单。
当我们读进来第一句话(标识为S1的时候,任务只有一个,“这句话在说什么? ”(What does S1 mean?
标识为M1)其实,有些时候,这并不是一个简单任务。需要两样东西支撑:1语法知识;2概念体系。但是,很多人竟然以为只需要单词就够了。
然而,读进来第二句话(S2)的时候,任务就多了一个:不仅要搞清楚M2,还要搞清楚M1和M2之间的关系(标识为R12)——这是有很多人从来不做的事情。
M1和M2之间的关系,大抵上分为两种:
1)M1被M2支持(当然,也可能反过来,M1支持M2)。这时,M2往往可能从三个角度之一(或者三个角度组合使用)去解释M1——What?
(举例、阐述)Why?(因果、比较、分类、目的) How?(方式、手段、步骤)
2)M1与M2共同支持另外一个句子。这时,M1与M2之间可能的关系分别是:并列、递进、转折。
如果,M1、M2、R1~2都已知,那么即意味着真正的“阅读理解”就已经全部完成。
然而,在考试中,考生往往遇到的情况是:
⑴. M1未知、M2已知、R1~2已知;
⑵. M1已知、M2未知、R1~2已知;
⑶. M1已知、M2已知、R1~2未知;
这其实与简单数学没什么两样(就好像“x+y=z”)——即,一个方程式里面有三个变量,其中两个已知,现在需要推导出第三个变量的值。如果三个变量都是已知的,那也不算是什么考试了。
要知道,设计严谨科学的阅读理解考试中,是不会出现一个方程式里有三个变量,而其中却竟然有两个未知的情况的——那不叫考试,那叫“刁难”。这也是我为什么总是劝诫考生,轻易不要相信什么“模拟题”——反正,我研读过的所有非ETS官方的题目,大抵上都不严谨、不科学,不管作者和出版机构是多么地权威
——不信,谁都可以用刚刚说的简单道理去自己作个判断。
同样的道理,段落与段落之间的关系也是如此。不仅要能够概括出第一段的大意(标记为MP1),然后还要再概括出第二段的大意(标记为MP2),最后还要弄清楚二段之间的关系(标记为RP1~2),后又是解方程式了……
道理都清楚之后,就是平时练习的步骤了:
1)搞清楚每一句话的确切含义。运用一切可以运用的手段——查词典,查语法书,甚至去查Google。“自己动手”比“花钱让别人替自己干活”(比如,报班上课听讲)在这方面不知道要有效多少倍。
2) 理解每句话之间、每个段落之间的关系。之后还有另外一个任务——概括。
3) 整理词汇。要知道,读完一篇文章之后,自己动手整理词汇,远比背单词书效率高出许多——可惜,大多数人并不相信。
4) 反复阅读若干遍。读着读着就可能发现很多第一次读并没有注意到的东西。
5)复述文章。能够书面或者口头复述刚刚读过的文章,实际上需要很多综合能力:记忆力、逻辑能力、转述能力、重新组织能力、再理解能力等等。
6) 养成相隔若干天后复习的习惯。
其实,如此处理50篇左右的文章,就基本上所向披靡了。对于那些准备留学考试的学生来说,随便找来几套真题如法炮制就会有很大的提高。
5. 关于本书的配套录音
本书中总计有192段文字,每段文字和注释词汇都配有mp3录音文件。不妨在一段时间里(比如一个月)把这些录音作为mp3播放设备中的唯一内容,随时听,只要有可能就不要间断。
背单词的一个重要技巧就在于“尽量动用一切感官”——用眼睛看,用手写,用嘴说,用耳朵听……只有这样,大脑才可以真正活跃起来,精力才可能真正集中,效率才会真正提高。很多人背单词之所以没效率就是因为他们永远“默默地背”;只用眼睛看,从来不写,然后就在考场把“principal”看成了“principle”;从来不听也不说,然后就在考场上听到[?t?el?u],全然没想到那是“cello”,想表达“specific”;却读成了[?spesifik]……最终吃了亏却也不知道究竟是怎么回事。
事实上,背句子很可能比背单词更为简单,尽管看起来好像要背得更多。因为在句子之中,词汇与词汇之间是有关联的,这种关联的存在会使大脑不由自主地以“有序”的方式存储这些词汇。本书的重大优势就在于所有的词汇都存在于文本之中,而非孤立存在。对大多数读者来说,大段背诵英文不仅是苦差事,并且也必然“感觉毫无必要”。不过,我们可以“退而求其次”——无需背诵,但必须“熟读”。最初的“快速通读”结束之后,就可以开始“反复跟读文本”,一来可以把生词以“有机、有序的方式”安全地存储在记忆之中,另一方面也可以顺带锻炼了自己的听力,打磨了自己的发音,可谓一举多得!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台灣用户 | 香港/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