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美国小史(揭秘“美国何以成为美国”,理解美国的经典入门读物)
》
售價:NT$
352.0
《
中国古代北方民族史丛书——东胡史
》
售價:NT$
576.0
《
巨人传(插图珍藏本)
》
售價:NT$
3289.0
《
地下(村上春树沙林毒气事件的长篇纪实)
》
售價:NT$
332.0
《
偿还:债务与财富的阴暗面
》
售價:NT$
347.0
《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校释(壹):《命训》诸篇
》
售價:NT$
408.0
《
封建社会农民战争问题导论(光启文库)
》
售價:NT$
296.0
《
虚弱的反攻:开禧北伐
》
售價:NT$
429.0
|
編輯推薦: |
十八大前,任何关心中国政治的人都必须要看的书
重庆模式“破产,什邡事件、启东事件接二连三
回到左的”文革“,还是走向右的”民主“?
大转型时期,中国如何突破自身困局?
国家往哪里去?个人如何安身立命?
新权威主义开山之作
《超越左右激进主义》
|
內容簡介: |
《超越左右激进主义:走出中国转型的困境》各篇文章环绕着一个中心问题,即超越左右之争,一方面,既反对激进的左的“文革”思潮回潮;另一方面,也反对简单化的西化自由主义,强调观察与分析中国问题时,要特别重视我们的历史经验与运用我们的常识理性,主张通过渐进的方式,通过发展公民社会与公民理性,在保持现存秩序的历史连续性的基础上,经由多元试错来寻找摆脱转型困局的最佳路径,实现向民主宪政体制软着陆。
|
關於作者: |
萧功秦,新权威主义现代化理论的代表学者,主要研究当代中国社会思潮、二十世纪中国政治史、当代政治发展。
主要著作:
《儒家文化的困境》(1986)
《萧功秦集》(1995)
《危机中的变革--清末现代化进程中的激进与保守》(1999)
《与政治浪漫主义告别》(2001)
《知识分子与观念人》(2002)
《中国的大转型:从发展政治学看中国变革》(2008)
《历史的眼睛》(2010)
《反思的年代》(2010)
|
目錄:
|
总论:为什么要超越左右激进主义 --从中道立场理解中国转型
第一辑 中间道路:从中道与理性视角看转型
中国转型的困境与出路 --警惕两种激进民粹主义
我更担心改革被锁定 --与《南方周末》记者的谈话
中国模式的优势与陷阱
附录:我对“中国模式”的进一步思考
温和、理性与中道比什么都重要
--答《瞭望东方周刊》记者专访
从千年文明史看中国大转型
如何应对“维新模式”的困局 --从千年文明史看中国转型之二
从威权政治到宪政民主的五步逻辑 --大历史视角下的邓小平改革
当元老派成为改革家之后 --三十年后对中俄改革战略的反思
附录:答《国际先驱导报》记者问:“唱红须警惕‘文革’极左思维复活”
只有重建公民社会,才能实现民主政治与善治
我看宪政社会主义思潮
警惕国家主义思潮的崛起 --民族主义是否构成对人文价值重建的挑战?
附录:关于激进民族主义的通讯
高调民族主义非中国之福
第二辑 我们可以从历史困境中反思什么
新时代需要新史学 --在“中国近代史反思与前瞻”讨论会上的讲话
为什么专制帝国改革难以成功 --清末新政失败百年祭
从辛亥革命到民国分裂的历史启示
从迟误的改革到不成熟的革命 --重新疏理从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的近代史
革命的“乌合之众”摘了清王朝的烂桃子
第三辑 我们在过渡时代如何安身立命
传统文化可以给我们什么精神资源 --致一位海外留学生
走出过渡时代的焦虑 --与复旦大学生一夕谈
与青年朋友谈中西文明冲突
我们时代最需要本土思想家 --评李泽厚谈话录《该中国哲学登场了?》
天堂里的高华
寻找我们的精神之根 ---转型时代我们如何安身立命
|
內容試閱:
|
大历史视角下的邓小平改革
人类历史上往往会出现祸福相倚的现象,中国也从文革大灾难中因祸得福,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极左的文革给中国人带来深重灾难的同时,也使中国人提前至少半个世纪,从计划经济乌托邦执迷与狂热中觉醒过来。正是文革这样的时代,才会出现的贵州农村两个强劳动力一天工分抵不上一只母鸡生的蛋的奇闻(一个鸡蛋一角一分线,强劳力日工分仅五分钱)。中国穷到竟然出现陇西等地区一些农村女子没有裤子穿的现象。
这样令人心焦的极度贫困的触目惊心的事实,只有被抛到逆境与边缘的人们,而不是高高在上的当权者,才能感知并产生大彻大悟的反思。从世界历史上看,一般而言,传统体制内的元老派,往往是既得利益的保守派,文革巨大的灾难使革命元老派与普通大众与知识分子一样,受到巨大冲击。他们所处的边缘地位与逆境,使他们脱离了极左的意识形态教义的束缚,与普罗大众一样,能从朴素的常识理性出发,对受极左灾难中国的现状有了真切的认识。事实上,1974年邓小平在复出任副总理之后,他就与江青就在学大寨会议上有过一次对辩。江青听到农村贫困的汇报时,说“这只是个别现象”,邓小平实在忍不住反驳了一句:“即使是个别现象也是严重的问题”。当他这样回答江青时,他的常识理性就开始觉醒了,他从长期束缚他的教条信仰中摆脱出来了。
复出后的邓小平对党的执行的错误路线,是充满自疚感的,他在东北视察时就说过,“我们的人民太好了,我们犯了那么大的错误还原谅我们,换了其他国家人民早就不信任我们了。”根据《邓小平年谱》记载,邓小平在谈到党中央为刘少奇平反的决议时就情不自禁地说过,“我们犯的错误比少奇同志犯的错误多些。”(《邓小平年谱》上,第604页。)可以说,正是毛泽东晚年文革乌托邦膨胀达到了极端,于是历史的“钟摆效应”,使革命元老派相当一部分人从乌托邦思维回归到常识与经验思维,由此大彻大悟。当他们重新掌政以后,中国的历史也从此迎来了新的起点。
邓小平的反思集中地体现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中,这本书中的邓小平思想,概括起来,实际上就是极其朴素的四句话:一,社会主义不是贫困,社会主义就是让人民富起来。二,要生活富起来,就要发展生产力。三,要发展生产力,就要改革开放,四,改革开放的同时,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保持政治稳定。前三句话都是对极左思想的反思的结晶,而最后一句话的政治功能,就是为了维护推行改革开放的新威权政治的合法性。
当元老派一旦成为改革者,就具有了少壮派改革精英所没有的特殊的优势。首先,老马识途的元老派所拥有的权威、个人威望、体制内丰富的组织人脉,这些极其可贵的政治资源,能有效地以开明家长的方式来引导体制变革,从而极大地降低转型的政治成本,并在改革一旦出现挫折以后又有足够的政治回旋余地。而元老派在长期革命生涯中积累的政治经验,则能排除体制外的激进自由派与体制内的保守反对派对改革的抵制与冲击,并维持改革开放过程需要的政治稳定。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