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谁是窃书之人 日本文坛新锐作家深绿野分著 无限流×悬疑×幻想小说
》
售價:NT$
254.0
《
一个经济杀手的自白 第3版
》
售價:NT$
505.0
《
8秒按压告别疼痛
》
售價:NT$
398.0
《
津巴多时间心理学:挣脱束缚、改写命运的6种时间观
》
售價:NT$
352.0
《
大英博物馆东南亚简史
》
售價:NT$
806.0
《
纯粹·我只要少许
》
售價:NT$
367.0
《
经济史的趣味(全新增订版)(经济史与思想史丛书)
》
售價:NT$
383.0
《
中国古代鬼神录
》
售價:NT$
866.0
|
編輯推薦: |
这里没有教条的中药讲解,也没有抄书般的人云亦云;
有的只是精研与深思的结晶,实践与感悟的碰撞。
这是一本别具一格的中药书,展卷细细读来,
方惊觉:中药原来如此动人!
|
內容簡介: |
目前国内中药类书籍均以介绍性味功用案例等形式为主。本书独辟蹊径,以独特的陈述手法,夹叙夹议,通过对每味药物的性味分析以及对药性的思考,深入探讨药物的性味和使用。全书叙述手法生动,让读者阅读全无乏味之感,对100多味药物都做比较详细的药性分析,每味药都理出一条主线。全书广博、生动、学术性强,出版后相信可成为本草类书新风气,适合广大中医药界人士及中医药爱好者阅读参考。
|
目錄:
|
上篇 药性感悟
【导读】药物的各种作用不是偶然发现的,是古人通过观察它的习性而推论出来的。中医的每一条结论背后都有一个理存在,绝对不是一些人说的经验医学,那就太小瞧我们的祖先了。所以学习中药仅仅知道它能治什么还不行,更要深究它为什么有这种作用。本篇虽说是谈药物,也并不是想给朋友们提供一本药物使用手册,而是以药物为载体来进一步探讨医理。因此,书中的药物都没有全面的记载其主治范围,而是通过琢磨药物的生长习性,试图对每一味药物都捋出一条主线。朋友们可以顺着这条线推论出一些东西。
从张锡纯用黄芪得到的启示
黄芪与表证
人参与表证
桔梗与载药上行
茯苓与猪苓
地黄
玄参
何首乌
泽泻
石菖蒲
补气药物与阴火
小议补肾药物
麦冬
天麻与息风
桑白皮与升降
杏仁与麻子仁
白术
半夏
半夏与射干的区别
四味百合科药物的比较
辨黄芩与黄连的区别
薄荷与辛凉解表
柴胡与少阳
柴胡与前胡
天花粉与葛根
荆芥与薄荷
紫苏
辨析芍药的酸苦之争
桂枝调肝作用的分析
肉桂引火归原析
麻黄的破坚积聚作用
析酸
辨酸与涩
论中药的明暗两性
用药应注意性味分离
茅根
细辛
牡丹皮
远志
酸枣仁
龙胆草
当归与川芎
白芷
补骨脂
白僵蚕
蝉蜕
姜黄、郁金与莪术
香附
藿香与香薷
菊花
枸杞子与地骨皮
阿胶
艾叶
青蒿与茵陈蒿
夏枯草
旋覆花
牛膝
款冬花
紫菀
连翘
车前子
女贞子
地肤子
菟丝子
桑寄生
龟甲与鳖甲
天南星
五味子
牵牛子
威灵仙
秦艽
白芥子
吴茱萸
地龙
薏苡仁与缓急
浮萍
骨碎补
石斛
白扁豆、赤小豆与黑豆
薤白
葱白
桃仁
乌梅
木瓜
山楂与柿子
陈皮与青皮
枳实与枳壳
柏子仁
诸香集
经方五虫
栀子
五倍子
桑螵蛸
山茱萸与杜仲
竹
牡蛎与文蛤
下篇 医话杂谈
【导读】在学习过程中常常有些想法,就随笔记下来,时间长了也积累了不少,现集结在一起供朋友们参考。内容杂乱无章,如有对教育方法的讨论,对经方时方的定位等,这些文章虽然没有讨论药物,但和上篇论药的文章风格一致,即力图用通俗的语言或比喻来表达比较深奥的医理。这样在形式上是科普的,在内容上是专业的,适合更广泛的读者。
辨厥
“左升右降”的又一解释
从微观角度看水火升降
从“博”与“专”的角度看中西医
区别
动者为真还是静者为真
元气与火
论理法与方药
论排病治疗与排病反应
论消与补
从正邪斗争论营卫
论病机中的“蓄力”
论浊邪
万物所归,无所复传
为时方鸣不平
胸痹治疗当注意排出外邪
析燥
析独处藏奸
中医治疗与调控基因的相似
性
论肌肉即“筋”
变异型心绞痛与厥阴病
析“肝阳虚亢”
辨析虚风
……
|
內容試閱:
|
上篇 药性感悟
中医开出一张处方来,需要考虑四个环节,即理、法、方、药,表面看来这是四个步骤,其实也不尽然,它们之间是相互包涵的。比如说我们想用某味药物,不能局限于知道它的主治功效,还要考察它的作用机制,适合于什么样的病机,这就要牵扯到理法了。所以说中医有全息的特点,从任何一个环节深究下去,都可以涉及中医的全体。本篇虽说是谈药物,也并不是想给朋友们提供一本中药使用手册,而是以中药为载体来进一步探讨医理。因此,书中的中药都没有全面地记载其主治范围,而是通过琢磨药物的生长习性,试图对每一味药物都捋出一条主线。朋友们可以顺着这条线推论出一些东西。
中药发挥作用和化学药物不同,不着眼于具体的化学变化,而是通过它们有史以来的遗传习性对机体的气机起作用。比如夏枯草夏季枯萎,它就有一种强制收藏的习性,这种习性影响到人体,就可以对治失眠;地黄的封闭能力强,与肾同功,它就可以固肾,这些都是古人用药的依据。药物的各种作用不是偶然发现的,是古人通过观察它的习性而推论出来的。中医的每一条结论背后都有一个理存在,绝对不是一些人说的经验医学,那就太小瞧我们的祖先了。所以学习中药仅仅知道它能治什么还不行,更要深究它为什么有这种作用。这和学西药需要懂得药理一样,不过西药的药理和中药的药性还不是一回事,药理是把药物看成一种死的工具,药性则认为药物是“活”的,有性情、有灵性。因此不能张冠李戴,用研究化学药物的方法来研究中药,那样得出的结论没有医理的基础,将成为无本之木。
教材是基础,但学中医必须学得活泼才能保持兴趣,如果仅满足于对教材的记忆背诵上,总有一天会觉得乏味而厌倦。讨论这些药物的价值不在于告诉朋友们什么具体的学问,而是分享一种学习方法,希望大家展开自己独立的思考,并对书中的错误给予指正。
从张锡纯用黄芪得到的启示
张锡纯喜用黄芪配知母治疗虚热。曾论:“凡遇阴虚有热之证,其稍有根柢可挽回者,于方中重用黄芪、知母,莫不随手奏效。黄芪温升补气,乃将雨时上升之阳气也;知母寒润滋阴,乃将雨时四合之阴气也,二药并用,大具阳升阴应,云行雨施之妙,膏泽优渥烦热自退,此不治之治也。”
从这段论述我们可以看出,黄芪配伍知母似乎是简化的大青龙汤法。黄芪类似于麻、桂、杏、甘、姜、枣,能够协助阳升;知母类似于石膏,能协助阴降。因无发表作用,可以说适合治疗“内伤的大青龙汤证”。对于大小青龙汤方名有很多不同的理解,由张锡纯的启示我们又可以得出一个新的解释:大青龙汤证因内有郁热,使患者感到烦躁不安。
上篇药性感悟在古人心中解决天气闷热最直接的方法就是下一场雨。可是要想下雨首先应该有云。大青龙汤中以麻黄汤加姜、枣起到一个升腾云气的作用,麻黄汤无疑有升的作用,加姜、枣补益中焦是为了有水源。这样天空中有了云以后就可以“人工降雨”了。现代人是在云里洒碘化银,使水蒸气凝结成水。古人治病就在药方里加寒性的石膏,我们常说云翻雨覆,云首先要翻,雨才能覆,“翻”是指有一个转折,石膏这里让上升的药势转折向下,起到了翻云的作用。这样云升雨降的过程就算完成了。
因此大青龙汤重视的是一起一落,但不是简单的一起一落,更确切的说法是一起一翻。仅说“起落”是注重了两个独立的过程,用“翻”字可以突出起落的转折过程。所以说只知道起落还不够细化,能够降下的药物很多,为什么单选石膏呢?牛膝行吗?有人说牛膝虽然下行,清热力量不够,所以不用它。那栀子呢?栀子既能下行,又能清热,引热从小便而出,而且治疗烦躁也很对症,既然这么合适,我们师仲景意,创一个新大青龙汤,把石膏换成栀子行吗?效果当然不会太好。为什么呢?因为栀子是往下拉,而不是往下翻。降雨是一个自然天成的过程,硬往下拉能降雨吗。石膏色白、质重、性寒、味辛,种种都是金象。像锅盖一样,凝结在上面的水滴,靠自身的重力自然落下来。栀子显然不具备这种性质,因为栀子的降是“水性”的降,不是“金性”的降。所以古人组的方不是我们容易仿造的。
或有人问:栀子豉汤也是一升一降,为什么用栀子来降呢?首先说,栀子豉汤已经和“龙”“雨”没什么联系了,不再强调“降雨”的过程了。另一方面,大家不难发现,栀子豉汤是水火的升降,大青龙汤是金木的升降。水火升降类似于北京、上海各发一辆车对开,金木升降类似于从上海发一辆车,到北京拐个弯再回上海。再比如说我们打出右拳时,左拳一般回收,这是水火升降的例子,这种升降注重维持平衡;而打出一个拳头,不停顿地再把这个拳头收回来,这是金木升降的例子,它注重的是一个顺利的转折。所以中医里一般水与火配对,金与木配对。如果交叉一下,把石膏放在栀子豉汤里,或把栀子放在大青龙汤里,肯定疗效不会太好。
有人说,体内的气机是木→火→金→水,完成一个循环,以对应春、夏、秋、冬,这里为什么要分为金、木与水、火两对呢。首先说,机体的气机运行是复杂的,不可能用一个圆圈就完全概括;其次,木火金水这个完整的循环或许是反映了机体正常的生理状态,而治病时如果再这么按部就班地进行,就会有些呆板,所以说治疗时需要更直接一些,这样就把一个大循环分为两个,在外围的大圈是金木循环,在里面有一个近似于直上直下的圈是水火循环。在古方中,如栀子豉汤、交泰丸等是调整水火的,周慎斋常用补中益气汤加麦、味,无疑是调整金木的。可见古人治病也经常把这两个循环分开来应用,基本上没有哪个方子能把木、火、金、水全照顾到。
我们需要注意这样一个事实,傻瓜相机照相的效果永远比不上手动专业相机,因为傻瓜相机的适用范围太广了,方剂可能也是这样,想创出一首面面俱到的方子肯定是不明智的。
我们继续讨论大青龙汤,在三大内家拳之一的形意拳中,有一个术语最能体现大青龙汤的作用趋势:“起落钻翻”。“起落”是说总的走向;“钻翻”是具体说明怎样起落。凑巧的是,形意拳中恰好有一个龙形,龙形就是先往上蹿,是一个升劲,然后把劲一翻,用劈劲劈下来,正好是一起一落,一钻一翻,可见这种起落之势反映了古人对龙的认识,看民间的舞龙表演,总是在起落翻腾。我们暂且这么认为:大青龙汤证,体内本没有水饮,通过大青龙汤的一升一降,竟然形成了“降雨”,是龙的一个完整“作业”过程,因此叫“大”;小青龙汤本有水饮,通过小青龙汤的散,将水饮除掉,只是半个“作业”过程,因此叫“小”。这种解释不太严密,聊备一说吧,主要是为了说明大青龙汤的这种“机势”。
古方,特别是经方,不像现代医家的方子,它不斤斤计较于每味药对机体的具体作用,而是更注重药物组成的“阵法”,组成这种阵法之后会在体内产生什么样的作用趋势,因此个人认为,分析大青龙汤不能只重视麻黄、石膏这个药对。张锡纯黄芪与知母的配伍可以说非常类似于大青龙汤法,因为他自己就解释说:大具阳升阴应、云行雨施之妙。只是因为没有外邪,他巧妙地用了一味黄芪。凑巧的是,现代医家治疗消渴经常用到黄芪、知母两味药,张锡纯的这段论述可以说为这样用药提供了理论根据。
黄芪与表证
有医家认为表实无汗时不能用黄芪,因为担心黄芪能助表邪,使表邪更难驱出;又有医家持相反意见,认为黄芪无汗能发,有汗能止,如《本草汇言》就说:“伤寒之证,行发表而邪汗不出,乃里虚而正气内乏也,黄芪可以济津以助汗。”两种说法不能统一,有必要进行一下分析。
首先,黄芪主补阳气,作用主要在体表,这一点基本没有异议。因为芪有长和老的意思,太阳也为老阳,黄芪药材黄芪应该和太阳有一定的联系,而太阳又主体表,所以黄芪的作用部位也主要定位在体表。那么太阳受邪出现太阳病时,用黄芪直接达到太阳所主的部位不是正合适吗?可有医家认为它到体表恰恰是帮助邪气。看来分析黄芪到底是“投敌”还是“抗战”成为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外邪侵袭人体,正气马上进行抵抗,如果正气本身不能驱邪外出,就要有药物帮助,药物要想起到协助正气的作用,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作用方向向外;二是与邪气性质相反,即以热治寒,以寒治热。而所谓助邪也无非两种情况,一是引邪入里,太阳病下之过早,可以看做是助邪;二是药物与病邪性质相同,如用辛温法治风温也是助邪。
我们来看黄芪作用向外,这一点上肯定不会助邪;性温对于风寒侵袭来说也不会助邪(对于风温来说,当然助邪,但一般医家所说的黄芪助邪,是指风寒实证,风温证没有人会糊涂地用黄芪)。所以说黄芪助邪的说法似乎是没有根据的。但又有人说了,黄芪的使用都在《金匮要略》里,《伤寒论》中不用黄芪,岂不是外感病不用黄芪的证据吗?张仲景确实于表证不用黄芪。我们认为这是因为黄芪的特长是其建设能力,不是其战斗能力。黄芪被誉为外科圣药,因为它能温分肉,肥腠理,使阳气和利,充满流行,自然生津生血,体表有疮痈时,可以凭借黄芪的“托”力而痊愈;体表过虚汗出多时,可以用玉屏风散建成一堵围墙。因此黄芪与麻、桂等解表药虽然作用都在体表,却可以说是一文一武,外邪入侵时,要靠“武将”厮杀,而不是在边关建造围墙。另一方面,战争时期在边关设一文职,作为“监军”,往往对武将有“掣肘”的负面作用。所以说张仲景于表证时不用黄芪,并不是因为黄芪要“叛国投敌”帮助邪气,所以在此要为黄芪鸣冤。在表证时用上黄芪,估计病程要拉长一些,并不至于使邪气更加旺盛,或邪气留连不出。
但不止一位医家认为黄芪能助邪,也不能视作空穴来风,肯定是这些医家实有所见,而不是一拍脑袋凭空想出来的。应怎样理解“助邪”说呢。我们说解表祛邪一定要根据邪气的力量来选择方药。邪气本来不太强,选择了强力的解表剂,就会药过病所,对正气有损伤;邪气很强,选择的解表力量不强,就会把药力和正气郁住而不能透发,产生一些不良的变化。药力能透出去,才算真正作用于邪气了,透不出去就会作用于机体自身而产生伤害。就像手榴弹能扔出去才炸敌人,扔不出去就炸自己的人。《伤寒论》中说:“桂枝本为解肌,若其人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不可与服之,常须识此,勿令误也”。后人总结为表实不可用桂枝,就是因为桂枝汤的解表力量不够强,可能被邪气闷住,导致郁而化热,使发热更加剧烈。张仲景惜墨如金,在这里却近乎唠叨地叮咛嘱咐“常须识此”,可见如果药力不足,被外邪郁住的危害是非常大的。那么试想,在表实的情况下,桂枝汤尚且力量不足,黄芪就更不用说了,可能有一些医家看到用黄芪后发热更剧,就认为黄芪能够助邪。
表实证真的应该对黄芪畏如蛇蝎吗?请注意,前面说的黄芪能使表实证发热加剧,是在解表力量不足的情况下发生的,如果配以足量的麻黄汤,黄芪大不了会使解表过程变得缓慢一些,并不至于使病情加重。我们可以这样来说,对于表实证,黄芪不适合使用,但也不是绝对禁忌的药物,有没有害处,关键看配伍的解表剂力量如何。不过如果因为方中有黄芪再加大解表力量,明显是画蛇添足的行为,所以说表实证没有用黄芪的。那么表虚证呢?应该说没有单纯的表虚证,表虚都是里虚造成的,是实力不足的表现。如果正气很足的话,一般都是表实证,或者邪气被拒于体外根本不发病。正气不足时就会形成脉缓、汗出的表虚证。进一步细化,正气不足又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是虽然弱,还可以一战,就像桂枝汤证,可以直接解表外出。既然要作战,那就没有必要用黄芪。桂枝汤补虚的力量有生姜、大枣、炙甘草、热粥等,这些都是从中焦而发,从中央往前线增兵;正气不足的第二种情况是,虚弱已经不足以一战,一战就有崩溃的危险,这时候确实是“攘外必先安内”。
《普济本事方》有一则著名的医案:“……发热头痛,烦渴,脉虽浮数而无力,尺以下迟而弱。许曰:虽麻黄证而尺迟弱,仲景云尺中迟者,荣气不足,血气微少未可发汗。用建中汤加黄芪、当归冷饮,翌日脉尚尔,其家煎迫,日夜督发汗药,言几不逊矣,许忍之但只用建中调荣,至五日,尺部方应,遂投麻黄汤啜二服,发狂,须臾稍定,略睡,已得汗矣……”。这里用建中汤的同时用了黄芪,是因为要先培补正气,暂不交战,建中汤在中焦搞建设,黄芪在体表建设,阻止外邪入里。试想,如果黄芪真的助邪的话,就会引领邪气趁机体里虚一起入里了,但这里恰恰因为它有固表能力,阻止了邪气的深入,为正气的积累赢得了时间。
总结全文,表实证不用黄芪,表虚证要根据正气虚弱的程度决定是否作战,可以交战的就不用黄芪,暂不交战的可以用黄芪。
人参与表证
论述了黄芪与表证的关系后,就不能不探讨人参用于表证的忌宜。人参能不能实表固邪呢。我们知道黄芪与人参比较而言,人参补气于里,黄芪补气于表。在解表时用黄芪容易掣肘,用人参应该没有这种缺憾。但麻黄汤、桂枝汤都不用人参,麻黄汤是正气不太虚时用的,人参不是必需的药物,经方中从来不放可有可无的药物,而且人参补里气,类似辎重部队,与麻黄汤的轻捷不是一种节拍。桂枝汤证较麻黄汤证稍虚,但所用的补虚药同时也有解外作用,如大枣是配合生姜调和营卫的,热粥除了补充营卫之源外,还要借助其热力,都不是单纯为补虚而补虚,所以桂枝汤也不用人参这种纯补的药物。
如果邪气攻破体表的防线,进入半表半里,表现出正气已经有所不支,这时候的小柴胡汤就用到人参了(虽然小柴胡汤加减法中有去人参加桂枝,那是因为邪气主要还在表),所以说不会助邪气,只要在合适的战场,人参完全能够协助驱邪。伤寒论中“协热利”一条,有“表里不解者,桂枝人参汤主之”的用法,也说明人参不影响解表。
喻嘉言是力主人参能够驱邪的:“若元气素弱之人,药虽外行,气从中馁,轻者半出不出,留连为因。重者随元气缩入,发热无休,去生远矣,所以虚弱之体,必用人参三五七分入表药中,少助元气,以为驱邪之主,使邪气得药一涌而去,全非补养虚弱之意。”所以喻嘉言非常喜欢人参败毒散,《医门法律》论此方说:“方中所用皆辛平,更以人参大力者,负荷其正,驱逐其邪,所以活人千百万计”。
因此,保守点说,表证时用人参没有太大害处。当然,这种表证应该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表证,可能叫做外症比较合适,败毒散症虽然也属于表证,但相对于麻黄汤症来说肯定要偏里一些,因为正气有些不足。小柴胡汤证半表半里也属于外症。
桔梗与载药上行
张元素认为桔梗有载药上行的功能,与甘草同行,为舟楫之剂,诸药有此一味,即不能下沉。这种说法是得到大多数医家承认的,现在临床中也常用它的这种作用。但因《神农本草经》记载桔梗有主“腹满肠鸣幽幽”的作用,《名医别录》有“主利五脏肠胃”,《日华子本草》更是明确提出“下一切气”。所以像张志聪、张山雷等医家都非常反对桔梗上行说。周岩则综合诸家之说,认为“苦先辛后,降而复升,辗转于咽喉胸腹肠胃之间”。但仅凭“苦先辛后”就推论出“降而复升”,总让人觉得不太严密。黄宫绣认为“俾清气既得上升,则浊气自克下降,降气之说,理根于是”。个人觉得这种说法比较合理,下面对其进行具体的分析。
首先在经方系统我们看一下桔梗的应用,好像有两大主要方面:一是治疗咽喉疼痛,一是排脓。治咽喉疾病当然药力要上行,排脓说明桔梗有两个作用,即开破和药力向上向外。所以在经方中可以看到桔梗的上行趋势。在时方中又为桔梗加上了解表的作用,其药性上达更是不言而喻。黄芪也有上升的能力,却没有人认为它能“俾清气既得上升,则浊气自克下降”,两者有什么区别呢,黄芪是升而补,桔梗是升而破,所以解表不用黄芪而用桔梗;同是胸闷气短,宗气不足的用黄芪,胸中有水痰淤等实邪的用桔梗。胸中有一些污浊阻塞,妨碍了气机的正常运行,就好像下水道被堵住一样,我们疏通下水道一般是从上面往下捅,也能疏通开,但有些费劲,如果有条件从下面往上捅开,就会疏通比较容易,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桔梗饮片桔梗上行,正好是从下往上疏通,捅开以后用枳壳从上往下冲刷,污浊还不被祛除了吗?我们常笼统地讲桔梗配枳壳,一上一下调理气机,更应该注意到它们善于通有形的实邪。和无形之邪相比,有形之邪可以在重力作用下自行向下排,只要用桔梗从下面给它松动开,污浊就可以流下去,加枳壳能够起到一个协助作用,不是绝对离不开,本草文献说桔梗能够下气,就说明了这一点。黄芪是升而补,升的是无形之气,气不可能自行往下走,所有的文献也没有黄芪能够下气的记载,以前曾经论述过张锡纯用黄芪配伍知母,它必须有知母的作用,才能云升雨降,让气机转而向下。因此,黄芪与桔梗虽然都能升,具体作用却是完全不同的。
张山雷曾经因为桔梗主“腹满肠鸣幽幽”就否定了桔梗上行,是把作用部位与作用趋势混淆了,桔梗完全可以作用于腹部,但其趋势也是上行,胃肠有东西淤滞不通,照样可以用桔梗疏通,甚至古方里面有些治脚气的方子也用桔梗。
前面提到,解表剂中常用桔梗,甚至有些书直接提出桔梗能“表散寒邪”,可是在我们现在中药学的分类里,好像不把它归到解表剂里,应怎样理解呢,我们认为桔梗虽然不能像麻黄、荆芥等药物直接解表,却可以为正规的解表药提供一个“阶梯”,使解表药在它的基础上发挥作用,或许更有力度。
茯苓与猪苓
古人论茯苓,多认为它能够先上后下,李时珍就持这种观点。但类似于先上后下或先下后上的说法都不太令人信服,李时珍是这么论述的:“至东垣、王海藏乃言小便多者能止,涩者能通,同朱砂能秘真元。而朱丹溪又言阴虚者不宜用,义似相反,何哉?茯苓气味淡而渗,其性上行,生津液,开腠理,滋水源而下降,利小便,故张洁古谓其属阳,浮而升,言其性也;东垣谓其为阳中之阴,降而下,言其功也。《素问》云:饮食入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观此,则知淡渗之药,俱皆上行而后下降,非直下行也。”我们来看,从“气味淡而渗”就推出其性上行,是不是有些别扭呢?因为很难找出淡渗和上行有什么必然联系。又引用《素问》“游溢精气,上输于肺”一段,也只能说明是胃气上行,而不是茯苓本身上行,因为所有的药物都要被胃气运载着上行。在此我们认为茯苓能上能下是对的,但不一定有先后之分。
有些植物四季常青而不凋零,这或是因为它禀受的阳气充足,如松树;或禀受的阴气足,如天冬、麦冬。因为松树阳气足,可以抵御冬寒,所以不会凋零;那么天冬、麦冬怎么来解释呢?我们说冬季阴气盛,但天冬、麦冬禀受的阴气更盛,这么相对一比较,冬季反而成了阳了,也就是对于天冬、麦冬来说四季如春,春夏秋冬四季相对于天冬、麦冬来说都是偏阳的,所以它们四季都不凋零。这也许是它们叫“冬”的含义。因为它们本身就是“冬季”。松树阳气旺盛,茯苓又生长在砍伐后的松树根上,这能给我们提供什么信息呢?没有砍伐的松树其阳气上行,砍伐以后就断了这个去路,阳气只能留在根部。试想松树的阳气本来就很旺盛,现在又都郁阻在了根部,那么局部的阳气更盛了。这一团阳气在这里肯定是不稳定的,我们说孤阴不生、独阳不长,这团过剩的阳气要吸收周围的阴气来维持平衡。药农寻找茯苓有个经验,即下过雨后,有茯苓的树桩周围干燥的快,或不长草,这就说明这团阳气在大量吸收阴津。所以说茯苓长成后就是一个以阳吸阴的复合体。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