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赖世雄经典英语语法:2025全新修订版(赖老师经典外语教材,老版《赖氏经典英语语法》超32000条读者好评!)
》
售價:NT$
305.0

《
影神图 精装版
》
售價:NT$
653.0

《
不止于判断:判断与决策学的发展史、方法学及判断理论
》
售價:NT$
347.0

《
人才画像、测评、盘点、管理完全应用手册
》
售價:NT$
254.0

《
跳出猴子思维:如何成为不完美主义者(30天认知训练打破完美主义的困扰!实现从思维到行为的全面改变!)
》
售價:NT$
301.0

《
粤港澳大湾区创新能力与创新效率评价研究
》
售價:NT$
398.0

《
钱生钱:低利率下的银行理财与基金投资手册
》
售價:NT$
352.0

《
西方服饰史:从公元前3500年到21世纪(第7版,一部西方服饰百科图典。5500年时尚变迁史,装帧典雅,收藏珍品)
》
售價:NT$
2030.0
|
編輯推薦: |
汪同三、何德旭主编的《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发展报告(2012)》聚焦中国社会热点,关注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现实问题,力图对所研究的对象进行整体上的描述,对其发展过程中的一些重大问题进行较全面、较深入的剖析,对发展过程中的成就、存在的问题进行较客观的评价。
|
內容簡介: |
汪同三、何德旭主编的《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发展报告(2012)》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推出的系列发展报告。报告聚焦中国社会热点,关注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现实问题。报告力图对所研究的对象进行整体上的描述,对其发展过程中的一些重大问题进行较全面、较深入的剖析,对发展过程中的成就、存在的问题进行较客观的评价。《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发展报告(2012)》旨在发挥思想库、智囊团的作用,为党和政府的科学决策出谋献策,同时为大众了解认识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提供有益的帮助,也为从事经济理论和实际研究的学者提供一定的借鉴。
|
目錄:
|
报告一 中国和谐社会建设发展报告——收入分配与贫困状况专题分析
一 中国收入分配现状
二 收入分配对和谐社会建设的影响
三 贫困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四 结论
报告二 2011年中国投资发展报告
一 2011年我国投资运行特点
二 对投资比重持续上升的定量分析
三 2012年投资预测与 “十二五”时期我国投资形势展望
报告三 中国环境与发展报告——中国低碳产业研究报告
一 低碳产业的界定
二 中国低碳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三 低碳技术分类及中国低碳产业发展状况
报告四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报告
一 2010年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背景和格局
二 东部地区
三 中部地区
四 西部地区
五 东北地区
报告五 中国智能电网建设发展报告
一 智能电网的提出
二 中国建设智能电网的必要性
三 中国智能电网的研究和发展状况
四 加快中国智能电网建设的主要建议
报告六 扩大消费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一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的GDP与消费、投资和净出口
二 应用投入产出表分析居民消费变动
三 政策建议
报告七 2010年中国房地产发展报告
一 2008~2010年房地产市场发展综述
二 2009~2011年抑制房价过快上涨的政策措施
三 关于房地产泡沫的争论和度量
四 房地产调控的效果和导向
报告八 中国电子商务发展报告(2010~2011年度)
一 2010年度中国电子商务发展综述
二 电子商务服务市场发展情况
三 电子商务环境建设
四 电子商务应用情况
五 电子商务区域发展情况
六 国外电子商务发展概况
七 问题和障碍
八 政策建议
报告九 中国房地产金融发展报告
一 房地产金融概述
二 中国房地产金融发展环境
三 中国房地产金融发展状况
四 中国房地产金融发展趋势
五 促进中国房地产金融健康发展的对策建议
报告十 中国人才发展报告——中国劳动者素质指数
一 提高中国劳动者素质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系
二 中国劳动者素质的聚类判别
三 中国劳动者素质评价指标体系与素质指数
报告十一 起步与跨越——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报告(2010)
一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背景与意义
二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内涵、发展目标与任务
三 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现状
四 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五 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相关对策建议
报告十二 中国循环经济发展报告——循环经济“十一五”发展总结和“十二五”发展展望
一 “十一五”循环经济理论研究概况
二 “十一五”循环经济工作进展和主要成效
三 “十一五”循环经济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
四 “十二五”循环经济发展面临的形势
五 “十二五”加快循环经济发展的新要求
六 “十二五”循环经济发展面临的严峻挑战
七 结语
报告十三 中国制造业发展报告
一 中国制造业规模
二 中国制造业的结构
三 中国制造企业与重要行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