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妈妈的情绪,决定孩子的未来
》
售價:NT$
194.0
《
推拿纲目
》
售價:NT$
1836.0
《
精致考古--山东大学实验室考古项目论文集(一)
》
售價:NT$
1112.0
《
从天下到世界——国际法与晚清中国的主权意识
》
售價:NT$
347.0
《
血色帝国:近代英国社会与美洲移民
》
售價:NT$
265.0
《
海外中国研究·王羲之:六朝贵族的世界(艺术系列)
》
售價:NT$
811.0
《
唐宋绘画史 全彩插图版
》
售價:NT$
449.0
《
被误会的孔子
》
售價:NT$
203.0
|
編輯推薦: |
1.李鸿章是中国自有外交以来,最有手腕的外交家之一,中国的现代化转型从他手中起步!
2.上承曾国藩,下启袁世凯,他是晚清自强运动的CEO!
3.梁启超在书中表达了对李鸿章最深刻的惋惜,也对其做出了最中肯的评价。
4.《李鸿章传》开创纪传体文学写作的一代新风,达到自司马迁以来史家从未企及的高度!
|
內容簡介: |
梁启超说:“四十年来,中国大事,几无一不与李鸿章有关系。”从一个人可以看到一个民族的四十年,这样的人物无论如何都应该被重视和铭记。
本书从李鸿章的早年落拓,写到他镇压太平天国,创办洋务运动使其声望达到顶点,再到甲午战争撞碎其强国梦,迅速由盛而衰,最后只能周旋于列强的外交舞台直至死去的悲壮一生。
甲午年洋务运动的破产,让人感到“以一人而敌一国”的无望与悲恸,梁启超也由此发出“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的感叹。
梁先生还把李鸿章与曾国藩、张之洞、俾斯麦、加富尔、伊藤博文等人做了比较,指出李鸿章是怀着忍辱负重、死而后已之心为清政府“修修补补”的,只不过他缺少长远的政治眼光,不懂得为后世立百年大计。誉满天下,未必不为乡愿;谤满天下,未必不为伟人。梁启超凭借其深厚的国学功底和非凡文采,客观而公正地对李鸿章做出了最中肯的评价。
|
關於作者: |
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冰室主人、饮冰子、哀时客、中国之新民、自由斋主人等,广东新会人。戊戌变法(百日维新)领袖之一。
梁启超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政治活动家、宣传家、教育家、史学家和文学家,也是近代中国的思想启蒙者,参与了中国从旧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各种社会运动,更是民初清华大学国学院四大导师之一、著名新闻报刊活动家。他还曾倡导文体改良的“诗界革命”和“小说界革命”。他的文章富有独特的历史视角,发人深思,其著作合编为《饮冰室合集》,代表作有《李鸿章传》《清代学术概论》《近三百年学术史》《中国历史研究法》《少年中国说》等。译者简介:任浩之,1973年生,籍贯安徽宿州,1995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青年史家,大隐于市,潜心研读文史典籍二十余载,致力于弘扬传统文化,从浩繁的卷帙中探究传统文化中适合当下的新观点、新理念。已出版《中国人的精神家园》《国学知识全知道》《局道:中国历史中的博弈术》《王道:中国历史中的帝王术》等。
|
目錄:
|
李鸿章传(白文)
序 例
第一章 绪 论
第二章 李鸿章之位置
第三章 李鸿章未达以前及其时中国之形势
第四章 兵家之李鸿章 (上)
第五章 兵家之李鸿章(下)
第六章 洋务时代之李鸿章
第七章 中日战争时代之李鸿章
第八章 外交家之李鸿章(上)
第九章 外交家之李鸿章(下)
第十章 投闲时代之李鸿章
第十一章 李鸿章之末路
第十二章 结论
李鸿章传(译文)
序例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李鸿章所处的历史位置
第三章 李鸿章未发达以前及当时中国的形势
第四章 军事家李鸿章(上)
第五章 军事家李鸿章(下)
第六章 洋务运动时期的李鸿章
第七章 中日甲午战争时期的李鸿章
第八章 外交家李鸿章(上)
第九章 外交家李鸿章(下)
第十章 赋闲时期的李鸿章
第十一章 李鸿章的末路
第十二章 结论
|
內容試閱:
|
第一章 绪 论
天下只有平庸的人,才既不会挨骂,也不会受到赞誉。如果全天下的人都骂一个人,那他可以说是超乎寻常的奸雄;如果全天下的人都赞美一个人,那他一定是超乎寻常的豪杰。然而,这些所谓的“天下人”,通常自己就是普通人,千百个人里面也找不出一个非常出色的人,用这些普通人来评论那些超乎寻常的人,这是可信的吗?所以誉满天下的人,未必不是趋炎附势、见风使舵的伪君子;谤满天下的人,未必不是伟人。常言道:盖棺论定。我见过有盖棺后数十年、数百年,却仍未有定论的例子。说好的仍在说好,说坏的仍在说坏,让后人无所适从。比如说有这么一个人,赞扬他的人不计其数,诋毁他的人也是不计其数;夸他的人把他捧到极点,骂他的人也把他贬低到极点;他今日所受到的诋毁恰好可以抵消从前得到的赞誉,他所得到的赞誉也恰好补偿了从前所受到的诋毁。像这样的一个人,该怎么评价呢?回答是:可以说他是个非凡的人。这个人是非常的奸雄还是非常的豪杰先不说,单是他处的位置与层次,就不是普通庸人的眼光所能洞察的,也不是普通庸人的嘴所能信口胡说的。只有理解了我这话的意思的人,才可以读懂我这本《李鸿章传》。
我敬佩李鸿章的才干,我惋惜李鸿章的见识不够,我同情李鸿章的遭遇。李鸿章出访欧洲,在德国会见了德国前首相俾斯麦,礼貌地问道:“如果一个做大臣的人,想要尽力给国家做些事情,但朝廷上所有人的意见都与他不合,却联合起来给他制造障碍,在这样的情况下他还要实现自己的志愿,该怎么办呢?”俾斯麦回答:“最重要的是得到皇帝的支持,有了他的支持就能独揽大权,那还有什么事办不了呢?”李鸿章说:“比如现在这个大臣,他的君主无论谁的话都听,君主身边那些近臣、侍从,经常狐假虎威,借君主的名义干涉大局。面对这种情况,这个大臣该怎么办呢?”俾斯麦想了很久才说:“一个当大臣的,假如以赤诚之心替国事操劳,估计没有不被君主体谅的,唯独在妇人女子手底下做事,就不好说了。”(这些话是从西方报纸翻译过来的,普通华语报纸如《星轺日记》所登载的内容,因为有所忌讳而不敢全译)李鸿章听了这话沉默不语。唉!每次我看到这段对话,就知道李鸿章心里的郁闷、牢骚和忧愁,不是寻常旁观者所能理解的。我之所以批评他,是出于这个原因,我之所以理解他,也是出于这个原因。
自李鸿章扬名世界以来,五大洲各国的各界人士,几乎只知道有李鸿章,而不知道有中国。一句话,这是因为李鸿章已经成为中国独一无二的代表人物了。这种以外国人的身份评论中国之事的做法,必然不能了解事情真相,原因不必多说,但李鸿章却称得上是中国近四十年历史中第一关键人物。凡是读过中国近代史的人,自然不能不提到李鸿章,而读《李鸿章传》的人,也必须要拿本中国近代史作参考,这已经成为共识了。因此说,我现在做的这本书,换个名字叫做“同光以来大事记”也未尝不可。
不仅如此,一个国家当今的社会现象,必定与这个国家此前的历史相呼应,所以此前历史是当下社会现象的原因,而当下社会现象是历史发展的结果。既然李鸿章和今日中国的关系如此之深,那么想要评论李鸿章,就一定要目光如炬,深刻地洞察中国几千年来政权变化更迭的大趋势、民族灭亡与兴盛的潮流,以及现在中国外交的内幕隐情。只有这样,才能了解李鸿章在中国历史上的独特地位。孟子说过“知人论世”,社会大事本来就不容易说明白,更何况人,是那么容易了解的吗?
现在中国的庸俗评论家,常常将平叛太平天国起义、捻军叛乱作为李鸿章的功劳,以数次的议和谈判作为李鸿章的罪过。但我认为,这样的功罪评价都不很恰当。从前俾斯麦还曾对李鸿章说过:“我们欧洲人把抵御外侮当成功劳和荣耀,但只为了一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