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16至20世纪知识史中的流亡者与客居者
》
售價:NT$
484.0

《
家庭经济学:用经济学视角解读家庭关系(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加里·S. 贝克尔全新力作)
》
售價:NT$
380.0

《
人间词话汇编汇校汇评(新)
》
售價:NT$
254.0

《
王名扬全集:美国行政法(上下) 王名扬老先生行政法三部曲之一
》
售價:NT$
806.0

《
军人与国家:军政关系的理论与政治
》
售價:NT$
653.0

《
中国雕塑 高等院校艺术与设计类专业
》
售價:NT$
403.0

《
黄帝内经素问集注
》
售價:NT$
321.0

《
大国产业—中国产业现代化转型升级与时代机遇
》
售價:NT$
403.0
|
編輯推薦: |
《中国文学海外传播研究书系总序》根据作者张清华在德国海德堡大学古代学与东方学学院讲述“中国当代文学中的历史叙事”专题课程时的讲稿整理而成。
全书分为15讲内容,适合从事相关研究工作的人员参考阅读。
|
內容簡介: |
《中国文学海外传播研究书系总序》根据作者张清华在德国海德堡大学古代学与东方学学院讲述“中国当代文学中的历史叙事”专题课程时的讲稿整理而成。作者系统梳理了中国当代文学自革命时期的历史叙事,到
1980年代的启蒙主义历史叙事,到之后的新历史主义叙事的流变,涉及大量的文学现象与作家作品。作者由《中国文学海外传播研究书系总序》分析入手,结合对中国传统历史叙事的探讨与对西方新历史主义理论的运用,透析当代中国文学与历史观念的变化轨迹。
|
關於作者: |
张清华,1963年生,山东博兴人。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著作有《中国当代先锋文学思潮论》、《境外谈文:中国当代文学中的历史叙事》、《天堂的哀歌》、《文学的减法》、《存在之镜与智慧之灯》、《隐秘的狂欢》、《海德堡笔记》等。
|
目錄:
|
中国文学海外传播研究书系总序
序言
上篇 理论探讨
第一讲 中国文学中的历史叙事传统
一 中国文学中历史叙事的渊源
二 历史小说的各种典范类型
三 中国传统小说中的历史时间观
第二讲 当代红色叙事中的历史观
一 “红色历史编纂学”的由来
二 “红色官史小说”的一般特征
三 《青春之歌》:一个个案分析
第三讲 启蒙历史叙事的重现与转型
一 寻根文学的出现与历史文化意识的高涨
二 寻根小说中的启蒙历史主义意识
三 向新历史主义过渡
第四讲 新历史主义叙事的现象与特征
一 新历史主义文学思潮的现象与轨迹
二 新历史主义叙事之“新质”
三 新历史主义叙事的类型及特征
中篇 作家例析
第五讲 余华的历史叙事
一 两个时期作品的主要类型
二 “存在主义的历史主义”
三 两个特殊的历史文本
第六讲 苏童小说中的新历史主义意识
一 苏童新历史叙事的范围
二 由性和欲望驱动的历史
三 作为新历史叙事的《米》
第七讲 格非小说中的新历史主义意识
一 历史的偶然论与不可知论
二 文化心理结构的历史宿命论
三 记忆与历史的虚拟论者
第八讲 莫言的新历史主义叙事
一 两个人物与两部历史
二 复调与交响:狂欢的历史诗学
三 新历史主义理念的集合
第九讲 作为新历史主义叙事的《长恨歌》
一 一个人的编年史
二 对传统历史叙事及其美学的还原
三 “女性主义的历史主义”及其他
第十讲 第三代诗歌的新历史主义意识
一 “整体主义”的历史主义
二 “新传统主义”与新历史主义
三 “解构历史主义”与重构历史神话
下篇 专题演讲
第十一讲 由语言通向历史:王朔的意义
一 历史情境与解读王朔的起点
二 语言的狂欢节
三 历史在哪里?
第十二讲 当代小说的精神分析学解读
一 儿童性意识的合法书写
二 “俄狄浦斯情结”的延伸表达
三 精神病理学发病与治疗的形象阐释
第十三 讲民间理念的当代流变及形态
一 小说艺术的民间传统
二 民间理念的当代复活与拓展
三 当代小说中的三种民间美学形态
第十四讲 如何重写革命历史:以《家族》为例
一 “革命”:理念与实践的冲突
二 另一种“家族史”
三 “非常态”的历史叙事
第十五讲 乡村历史叙事中的解构活动
一 关于乡村的“第三种叙事”
二 乡村的“温柔”:对历史的喜剧重构
三 “解构”状态的语言与文化活力
后记
第二版后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