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自由,不是放纵
》
售價:NT$
250.0
《
甲骨文丛书·消逝的光明:欧洲国际史,1919—1933年(套装全2册)
》
售價:NT$
1265.0
《
剑桥日本戏剧史(剑桥世界戏剧史译丛)
》
售價:NT$
918.0
《
中国高等艺术院校精品教材大系:材料的时尚表达??服装创意设计
》
售價:NT$
347.0
《
美丽与哀愁:第一次世界大战个人史
》
售價:NT$
653.0
《
国家豁免法的域外借鉴与实践建议
》
售價:NT$
857.0
《
大单元教学设计20讲
》
售價:NT$
347.0
《
儿童自我关怀练习册:做自己最好的朋友
》
售價:NT$
316.0
|
編輯推薦: |
★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历时三年采访、整理、编写
★具有针对性与专业性的访谈设计,解决拍摄现场的实际照明难题
★一线电影摄影大师独家分享多年创作经验,如吕乐(金鸡奖最佳摄影)、赵非(金马奖最佳摄影)、黄岳泰(九次获得金像奖最佳摄影)等
★涉及最新片例,如《画皮2》、《一九四二》、《富春山居图》,难得一见的幕后资料
★图文并茂,全彩印刷,包括大量灯位图、效果图、片场工作照
|
內容簡介: |
本书是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历时三年采访整理而成的电影摄影创作访谈,受访者皆是当下最一线的电影摄影师、广告摄影师、灯光师,如吕乐(《一九四二》)、赵非(《让子弹飞》)、黄岳泰(《画皮2》)、邵丹(《富春山居图》)等等,通过极具专业性和针对性的访谈设计,介绍一线创作者的创作观念,以及多年来积累的个人经验与实用技巧,帮助业内工作者、影视或广告制作专业的学生处理实际创作中可能面临的问题。
本书最大的特点是独家性和务实性,编者汇集了国内最一流的资源,针对电影照明领域中最迫切的问题发问,对第一手的创作资料和经验进行整理和挖掘。第二个特点是案例新颖、图文并茂,大量说明性的灯位图、效果图和难得一见的片场工作照,生动阐释了具体的布光方法。无论对电影教学还是创作实践,或者作为一份当下电影创作的文献资料,这本书都有着十分珍贵的价值。
|
關於作者: |
何 清,1982
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曾任八一电影制片厂摄影师,现为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摄影系艺术教研组组长、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中国电影摄影师学会会员,曾担任中国广播电视协会全国电视栏目剧大赛评委。先后开设有电影摄影技巧、电影照明技巧、电影照明分析、影片分析、故事片电影摄影创作等课程,参与编写《摄影手册》《现代影视技术辞典》,发表学术著作和研究文章若干,主要作品有《女儿楼》《虎年奇案》《梦断楼兰》《太阳山》《青春冲动》《西楚霸王》《浴血太行》(电影),《宰相刘罗锅》《康熙微服私访记》(电视),以及大量商业广告,导演作品有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栏目《电影传奇》(2005—2009)。
|
目錄:
|
推荐序 经验总结与创作书写 张会军
第一章 吕 乐
第二章 赵 非
第三章 蔡全永
第四章 徐 欧
第五章 黄岳泰
第六章 温德光
第七章 丁 豫
第八章 邵 丹
第九章 3D 电影摄影中的布光
编者后记
出版后记
|
內容試閱:
|
对于电影摄影师来说,影片的光线照明设计是其实现影像魅力的重要手段。电影摄影师在照明和光线设计方面,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更大的精力,从而完成“用光线绘画”的工作。这是我们编写《光色留影:当代电影照明创作实录》这本书的初衷。
电影摄影和影视光线设计的研究具有它自身的特点,需要在一定理论基础上进行大量的具体实践。但是,过往总结的理论是有时滞的,与时俱进的电影摄影和照明经验又很难在第一时间转化为有体系的、理论的学术研究成果,让广大从业人员和学生们得以分享。更为重要的是,作为主流摄影师和灯光师,他们很难有时间和精力针对电影摄影照明的实践经验作出系统的总结。本书所采用的访谈方式,让这些创作者们有了表达理论见解、创意和想法的渠道,也为读者们提供了一个跟一线摄影师、灯光师近距离交流的平台。并且访谈中所涉及的问题、所选择的影片案例都是十分鲜活的,有些问题对于我们所处的传统电影摄影到数字电影摄影的过渡时期有着非常及时的指导意义,有些案例要么是荣获国内外诸多影展奖项、广受好评的影片,要么是即将登上银幕还未公映的影片。总而言之,我们所采访到的摄影师和灯光师都十分慷慨地把自己的最新创作心得或者多年的创作经验毫无保留地拿出来和大家分享,所以本书既有比较详实的理论阐述,又兼备非常高的实用价值。
本书由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何清教授策划编写,课题的研究工作自2009 年启动,2012 年9
月收尾,历经四届研究生的薪火接力,从访谈资料查阅、提纲拟定,到现场采访、录音整理,以及其他相关影像和图片资料整理工作,参与的有:2008
级电影摄影创作研究生张桥、刘晨,2009 级电影摄影创作研究生马小刚,2010 级电影摄影创作研究生颜代尧及2011
级电影摄影创作研究生高杨、刘大鹏,由其中两位2011
级的硕士研究生同学主要执笔整理成书。此外,在本书的资料整理过程中虞思聪、许波、蒋李易、王嵩、李清源、张文强等同学亦对成书做出了贡献,在此向他们的辛勤工作表示感谢。本书共包括九组访谈,平均每组访谈书稿都是整理了三次以上的采访内容,跨度历时两年。经过反复校审,日日夜夜的工作终于有了成果,希望这份沉甸甸的访谈书稿能积累一些当前国内电影摄影领域的先进经验和实用技巧。完成这样的一部著作,对于为此付出辛苦劳动的工作人员来说,也是十分欣慰和有成就感的一件事。
在此特别感谢接受采访的电影摄影师、灯光师,他们分享的第一手的宝贵经验是一种传承和发展,同时也是对中国电影文化和教育的卓越贡献。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北京电影学院的各位领导以及老师都给予了很大的关心和帮助,衷心感谢他们在百忙之中仍旧能够慷慨相助。正是在他们的大力帮助下,才使得本书能够尽早成形。
由于策划文案的局限性和采访的时间安排,以及更多电影摄影师、灯光师的档期冲突,我们落实的人选仍有缺憾,难免有遗漏之处,对此表示歉疚。更由于文学底蕴修养浅薄,文章的行文和体例的把握多有不准之处,也请专家和读者原谅,欢迎各界人士来函批评指正,提出您宝贵的意见。
当前的中国电影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充满了机遇和挑战。我们作为中国的电影人,对中国的电影仍然充满了希望。同样对比国外电影行业的发展,我们更有理由不断精进自己的技艺,争取早日赶上国外电影行业的脚步。希望电影摄影和影视照明创作作为电影行业中一种特殊的又不可或缺的艺术创作形式和手段,将会更加发展、丰富和多样化。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