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全球化的黎明:亚洲大航海时代
》
售價:NT$
500.0
《
危局
》
售價:NT$
383.0
《
穿裙子的士:叶嘉莹传
》
售價:NT$
245.0
《
财富方程式
》
售價:NT$
352.0
《
知识社会史(下卷):从《百科全书》到“在线百科”
》
售價:NT$
454.0
《
我读巴芒:永恒的价值
》
售價:NT$
602.0
《
你漏财了:9种逆向思维算清人生这本账
》
售價:NT$
254.0
《
我们终将老去:认识生命的第二阶段(比利时的“理查德·道金斯”,一位行为生物学家的老年有用论
》
售價:NT$
418.0
|
編輯推薦: |
为了能够让读者们更亲密地接触到哲学的美妙,《哲学原来这么有趣:颠覆传统教学的18堂哲学课》以一种虚拟的方式将不同时代的伟大哲学大师聚集到了哲学的课堂上,并以平淡易懂的语言讲述他们的智慧遗产。在课堂的巧妙互动中,将那些哲学原理和当今的社会现实联系起来,即使是平时很少接触哲学的读者,也一定能够轻松地读懂其中的道理。在这18堂神秘的哲学课堂里,几乎囊括了我们生活、工作、沟通中的各种问题,人生的意义、幸福的向往、爱情和婚姻的烦恼、工作的倦怠、对自由的渴望、对正义的追求、对爱的执着……本书由麦客文化(化学工业出版社旗下大众文化图书出版品牌)出品,王芳著,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博士生导师李萍教授亲自审订并评注。
|
內容簡介: |
这是一本介绍哲学大师及其思想精华的图书。它虚拟了18堂神秘课堂,每堂课都围绕一个主题展开,并挑选一位合适的哲学大师讲授。在授课的过程中,听课人与大师们还有互动和交流。虽然,那些大师们是带着“任务”前来授课的,但他们可不是如此“听话”的嘉宾,还会时不时说些自己的趣闻、趣事,如果你喜欢听这些方面的故事,可千万别错过了本书!
|
關於作者: |
王芳,毕业于江苏省某师范大学哲学系,现为中学教师。闲暇时多有一些哲学散文见诸报端,颇受好评。
|
目錄:
|
第一堂课 苏格拉底老师主讲“自己”
哲学是什么 002
苏格拉底之前的哲学有什么 005
你幸福吗 008
认识你自己 010
第二堂课 柏拉图老师主讲“理念”
“恋爱—结婚”是绝对的真理吗 014
婚姻是永恒不变的吗 019
是否存在不朽的灵魂 021
理想国——哲学之国 024
第三堂课 康德老师主讲“理性”
不要问知道什么,而要问能知道什么 028
时间和空间于人类而言是什么 032
因果律是自然的法则吗 034
什么决定是与非、对与错 037
第四堂课 黑格尔老师主讲“真理”
实体即主体 042
世间真的没有永恒真理吗 046
哲学唯一能掌握的就是历史 048
绝对精神应该朝着什么方向发展 052
第五堂课 亚里士多德老师主讲“与生俱来”
我们脑海中的概念是天生的吗 056
现实世界里的实体是怎样构成的 058
存在的存在是何原因 061
人如何活得快乐 063
第六堂课 海德格尔老师主讲“生死”
人为什么活着 068
生与死正是一枚钱币的两面 070
真正意识到时间才会更加珍惜生命 073
如何正确地面对死亡 075
第七堂课 叔本华老师主讲“悲剧”
世界是痛苦的还是快乐的 080
为什么世界是痛苦的 082
是什么导致悲剧的发生 084
第八堂课 萨特老师主讲“自由”
你怎样选择,你就怎样生活 090
我的存在决定它们的存在 093
有选择的“存在”,有选择的责任 095
何为“爱” 099
第九堂课 阿伦特老师主讲“生活”
政治和社会不能混为一谈 104
我们为什么要工作 107
“劳动”与“工作”有什么区别 108
平衡工作与生活 111
第十堂课 尼采老师主讲“人生”
上帝被我杀死了,你们还在信仰什么 114
人生的意义到底在哪里 117
追求更强的意志才能活下去 119
第十一堂课 洛克老师主讲“经验”
我们头脑中的概念从何而来 124
感官的经验能否信赖 127
为什么我们容易产生怠惰情绪 129
第十二堂课 笛卡尔老师主讲“怀疑”
为了打好地基,就要先怀疑 134
存在完美的实体吗 137
人与动物的区别在哪里 139
第十三堂课 罗尔斯老师主讲“正义”
正确用什么来衡量 144
我们如何达成共识 148
伦理和法律谁更重要 150
怎样才能存在绝对的公平正义 151
第十四堂课 列维纳斯老师主讲“他人与自我”
“他人”究竟是什么 156
“比较”是一件累人累己的事 158
他人就是我们的责任 161
第十五堂课 胡塞尔老师主讲“真相”
一个命题如何成为真命题 166
如何看清事实真相 169
为什么我们看同一事物会有不同的认识 172
不同的心境导致不同的“真相” 174
第十六堂课 柏格森老师主讲“笑”
我们为何哈哈大笑 178
滑稽从何而来 182
滑稽是如何表现的 184
第十七堂课 克尔恺郭尔老师主讲“绝望”
无名书 188
自我存在于痛苦和绝望中 189
无意识的绝望 191
女人式的绝望 193
男人式的绝望 195
第十八堂课 费尔巴哈老师主讲“异化”
是人创造了神还是神创造了人 200
人类如何造神 202
人的本质究竟是什么 205
被异化的“爱” 206
|
內容試閱:
|
“恋爱—结婚”是绝对的真理吗
为了逃离同事们异样的眼光,到了下班时间,林夏就冲出办公室。时间尚早,她不知该去哪里,又不想回家,突然想起昨天的那堂课,想起了“苏格拉底老师”,于是就快步朝昨天的那个胡同走去……
“大家晚上好,我是柏拉图。现在是晚上7点半,看来我迟到了半个小时,我感到非常抱歉。为了表达我的歉意,我会尽量让今天的课更加有趣。哦,对了,不要一直盯着我的着装议论,这是不礼貌的,这件衣服可是我最喜欢的,你们不觉得很帅吗?哦,我忘记了,你们是不是觉得一定要穿上衬衫和西装,系上领带才算是正装?那些穿西装、打领带的男士真的喜欢那样穿吗?穿上了西装,打了领带就一定是绅士吗?似乎,的确如此,因为很多人都感觉穿西装打领带的人很帅。当然,我除外。”突然一个陌生人走进教室,没缘由地说出一段无头无脑的话,令在场的人都面面相觑。
听到这些话,林夏不禁笑了起来——“是呀,每次看到穿西装、打领带的男士我都会忍不住猜想那人是做什么工作的,或者是软件工程师,或者是银行经理,但绝不会往装修工人上面想。”
“现在我想问一个问题,大家说说,恋爱的最终结局就一定是结婚,不管是不是和自己爱的那个人结婚,人最终必须走向结婚这条路,对不对?”柏拉图问道。
“当然如此,‘结婚生子’是每个人的责任和义务,结婚不仅仅是两个人的事,更是两个家庭的事。现在有很多年轻人都不听父母的话,不愿结婚,这都是不负责任的态度。”葛老似乎有些怒气。
“我不认同。现在越来越多的人都选择恋爱,而放弃结婚。我觉得,这是一种进步理念,是一种自由意识,说明人们已经开始突破传统理念的束缚,逐渐走向‘绝对自由’了。婚姻所带来的幸福,恋爱也能够给予,但是婚姻所造成的不幸,却是恋爱可以避免的。所以,为什么非要选择可能会造成不幸的婚姻呢?”说话的是小米,因为最近小米的姐姐和姐夫吵架,两人正在闹离婚,所以小米也受到了影响,原本就不信任婚姻的她对婚姻更加不信任了。
听到这两人的话,林夏心里也泛起了涟漪——“难道我真的是选择恋爱,放弃结婚吗?不,不是。我只是暂时不结婚,是晚婚而不是不婚,最终我还是会结婚,组建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家庭。”
柏拉图老师说:“呵呵,是呀,现在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晚婚,当然也有一部分人坚持不婚,这的确让长辈们很苦恼。随着如今相亲节目的火热和大龄剩女的增多,我们反思晚婚率逐渐飙升的同时也不得不承认,社会离婚率也在增长。那么,离婚率高可以作为不结婚或晚婚的理由吗?不,我相信,大多数人不会如此,而且也不应该如此。人最终还是应该结婚的,因为这是我们每个人都在追求的理想状态,我把它称为‘理念’或者‘理型’,这是我的哲学理论的基本点,涉及很多方面,大家可要仔细听了。”
“我关心的是世间永恒不变的事物,我认为自然界中有形的东西是‘流动’的,所以世间才不存在不会分解的‘物质’。虽然这些物质会受时间侵蚀,但做成这些东西的‘模子’或‘形式’是永恒不变的。”说到这里,柏拉图老师转身在黑板上画了一个矩形,接着又画了一个圆。然后他继续说道:“我想问问大家,我画的是什么形状?”
“是一个矩形和一个圆形。”家明抢先回答出来。
柏拉图老师等待了几秒钟说:“没有人站出来反对,看来是同意家明同学的回答了。准确地说,我画的不算是矩形或者圆形,因为我没有使用任何三角板或圆规,只能说它们近似矩形或圆形。但是,即便如此,大家还是都会不约而同地认为我画的是矩形和圆形,为什么呢?原因就是在我们的脑海里存在着一个永恒不变的固定的矩形或圆形的理念。理念是不会改变的,它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我们也可以将其称为一种永远的理想状态。与之相反,那些我们能够感觉到的个体则是会改变的,是流动的,是会随着时间的流逝产生或消亡的。而那种永恒不变的理念就好比是做饼干的模子,从模子里做出来的缺一角或少一边的饼干就好比是那些我们能够感觉到的流动的个体,即使那些缺边少角的饼干和模子不完全一样,但我们从一个个‘不完美’的饼干身上还是能看出其‘完美’的模子形状。”
“因此,结婚就是一种不变的理念,只要存在这种理念,就必然会产生出各种不同的结果,比如离婚、晚婚、早婚、不婚等,而这些各不相同的结果的最终来源还是‘结婚’。”
“既然如此,为什么人还是会选择结婚,为什么还要有结婚这种模式呢?”小米的这个问题似乎是很多人都想问的,其他的个别听众也深有感触地点了点头。
“是呀,这个问题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了。很多人结婚的原因都不尽相同,有的人是出于爱情,有的人是出于责任,有的人是为了解决经济问题,有的人是为了获取一种安全感……但是,不管是什么原因,他们选择结婚都是有其共同的理由的,这个理由是婚姻所具备的永恒不变性,其中之一就是婚姻具有法律效力,夫妻双方都在婚姻中受法律的约束。再者就是社会约定俗成对婚姻的界定,夫妻双方必须忠诚,必须承担责任,以及婚姻是家庭构成的标志,如果想要构建家庭,婚姻是必须存在的,想要稳固爱情的人更需要婚姻。
“所以,结婚这个理念在人们意识中还是美好的、幸福的,而离婚等不幸只是结婚这个理念的投影,是流动的,消亡的。‘复婚’便是最明显的证据。不管怎么样,离婚的避免不在于是否结婚,而在于如何经营婚姻,如何把婚姻变成自己所追求的理想状态,这和如何用一个模子做出完美、无残缺的饼干是一样的。”
“哦,我明白了。其实也就是说,‘结婚’是个理念世界,这个世界的本质是永恒的完全的真理世界,但是我们每个个体在这一理念下的行为都有不完全的地方,比如离婚、晚婚,当然也有完美的婚姻或者出于责任而勉强经营的婚姻等,总之各种不同的婚姻模式,都是容易改变的、能被察觉的世界,是理念的投影。对吗?”家明冷静地说出这段话,似乎费了很大的工夫。
“年轻人,头脑反应很快,理解得也很透彻,回答得很好。”柏拉图老师高兴地说道。
婚姻是永恒不变的吗
“听您的意思,在我们感官世界之外存在一个永恒的、完全的、本质的世界。那么婚姻到底是不是永恒的呢?”小米对关于“婚姻”的话题一直都如此执着。
“我相信,一切事物都有一个永恒的本质的东西存在,这个东西存在于自然界各种现象的背后,是永恒不变的模式,这就是‘理念’或‘理型’,并且,真正的真理只有一个——来自于‘理智’。
“你问我‘婚姻是不是永恒的’,大概也是因为不完美的婚姻让你对它的永恒性产生了怀疑,但是,这并不是婚姻的本质,而是婚姻的投射,是你对婚姻的感觉。因为,你的婚姻或他的婚姻都只有你和他体验过,感受过,仅仅存在于你和他的世界里,其他人都不可能体会到、认识到,可以说,那只是存在于你或者他的感官世界里的婚姻,所以,你们认识的‘婚姻’就不可能是永恒不变的,那不是婚姻的理念。
“在我的理论中,人们对于那些不断改变的事物不可能会有真正的认识。人们只有对于那些运用理智来了解的事物才会有真正的认识,对于那些属于感官世界的具体事物只能当做参考意见。举个例子来说,假如你从没有见过做饼干的模子,当你看到一个个成形的饼干之后,你可以非常确定这个饼干的完美模样是什么样的,即使是有的少了尾巴,有的少了耳朵等,你也可以猜到它完整时的模样。因为这是我们的理智告诉我们的。而且,纵然是你亲眼看到了模子,也不一定就能从视觉观察中得到正确的认知,因为有时候感官的认知不一定值得信任,视觉能力也是因人而异和受环境干扰的。但是,理智是人人都相同的。
“我认为,理智是最美妙的一种东西,就像数学是非常吸引人的学科,是我们可以真正了解的状态,是永远不会改变的。我们知道一个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不管我们画得多么不规则或者形状不一,但是我们都知道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我们仍然能清晰地想象出三角形的样子。就好比对于‘3×5=15’,大家永远不会得出‘10、14、18’等不同的答案,但对于‘什么颜色能令人开心’这个问题却会产生各种不同的答案,这就是理性与感觉的不同。因此,真正的知识是来源于理性的,理性永远是宇宙共通的永恒不变的事物。即使这个世界出现了各种奇怪颜色的马,‘理型’的马也一定是有四肢、有尾巴、有毛发的。”
葛老轻轻咳了一声,说:“这就是哲学家的个性吧,总是努力掌握这个世界永恒不变的事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