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我可以近乎孤独地度过一生
》
售價:NT$
440.0
《
二十四节气生活美学
》
售價:NT$
340.0
《
古文观止(上+下)(2册)高中生初中生阅读 国学经典丛书原文+注释+译文古诗词大全集名家精译青少年启蒙经典读本无障碍阅读精装中国古代著名文学书籍国学经典
》
售價:NT$
440.0
《
问物:可触摸的意义
》
售價:NT$
375.0
《
宠物革命:动物与现代英国生活的形成
》
售價:NT$
360.0
《
世界杂货店:罗伯特·谢克里科幻小说集(新版)
》
售價:NT$
340.0
《
(棱镜精装人文译丛)蔑视大众:现代社会文化斗争的实验
》
售價:NT$
275.0
《
皇家宫廷中的保健秘方 中小学课外阅读
》
售價:NT$
290.0
|
編輯推薦: |
百家讲坛超人气学者钱文忠讲述江南人文历史以江南气质的优美优雅,讲述江南的传奇人物传奇历史。钱文忠教授的讲述,摒弃了传统说史的傲慢与偏见,平视历史的一个个细节,让真实的历史记忆就这样鲜活地诗意地呈现在我们面前:《江南?人物传奇》里有江南人杰穿越江南烟雨的美丽与记忆;《江南?国宝传奇》带我们触摸跨越千百年的江南瑰宝与深邃美感;《江南?家族传奇》则让我们对最牛的江南大族、最牛的财富人生产生由衷的惊叹与敬佩……
|
內容簡介: |
本系列以浙江卫视“江南”栏目内容为蓝本编定的图文书,全面介绍江南的人文风貌与神采。本书讲述海宁查家、沪上李家、海上盛家、德清俞氏、南浔刘家和张家、吴越钱家、收藏人家等江南名门世家的兴衰故事。
|
目錄:
|
海宁查氏(上)
海宁查氏(下)
藏书人家(上)
藏书人家(下)
沪上李家(上)
沪上李家(下)
海上盛家(上)
海上盛家(T)
德清俞氏(上)
德清俞氏(下)
南浔刘家(上)
南浔刘家(下)
南浔张家(上)
南浔张家(下)
上海“地产大王”(上)
上海“地产大王”(下)
吴越钱家(上)
吴越钱家(下)
|
內容試閱:
|
海宁查氏(上)
从现在开始,我们将讲述江南世家大族的传奇故事。
我们知道,中国拥有非常悠久的家族传统、特定的礼仪,也从中演绎孕育出一些非常特别的道德法则,它所表达的一些道德规范和伦理规范即使在今天还是非常有价值的。按照家族的观念,每个人都只是家族血脉中的一环;换句话说,家族是个体生命的一种延续。
当然,传统中国社会的家族制度在现在的社会条件下已基本解体,但这并不等于说家族制度或者家族制背后所蕴藏的文化含义在今天就没有任何价值了。我们相信,在古代江南地区,许多耕读传家的大家族,其所演绎出来的传统,其所经历过的风雨,对今天的人们依然有着非常重要的借鉴作用。
一、海宁望族查氏
那么我们的《江南?家族传奇》就以姓氏为切入点,因为“姓”恰恰就是家族的一种标志,当然本书所涉及的姓氏、所讲述的大家族,并不意味着就代表这个姓氏的整体,而是这个姓氏中比较有名的一支或几支。我们不仅要探寻一个家族的兴衰,更想揭示其背后的历史文化内涵,乃至江南地区的文化、经济、社会的发展脉络。
海宁查家是个非常有声望的家族,它的声望高到什么地步呢?康熙皇帝曾经赐给这个家族一副对联:“唐宋以来巨族,江南有数人家。”意思是说,海宁查家自唐宋以来就是名门望族,是江南地区数一数二的大家族。可见,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家族。
“查”这个字作为姓,本来常被人念错,但是最近几十年来,大家很少念错,因为我们都喜爱的一位武侠小说名家金庸就姓查。金庸先生原名查良镛,是海宁査氏的第二十二代孙,他的十四部武侠小说刊行量达三亿多册,并且不断被改编成电影、电视以及动画作品,华人世界几乎无人不晓。读其书,自然想知其为人,许多人禁不住对金庸先生的出身以及这个家族的背景产生了浓厚兴趣。那么我们就来说说金庸,也就是查良镛先生的家族—海宁查氏。
2004年,著名爱国实业家、海宁查氏第十九代孙查济民先生决心续修家谱,他找到海宁博物馆的地方史研究者吴德健等人,通力合作,开始了这一次繁琐而又庞杂的重修工作。明嘉靖三年(1524)甲申,海宁六世查约第一次纂修海宁查氏族谱,初名为《龙山查氏宗谱》,后改称为《海宁查氏宗谱》《海宁查氏家谱》。清宣统元年(1909)由二十世查燕绪主持第九次纂修《海宁查氏族谱》,共二十四册并刊刻。这次重修就是以此为基础,历时两年半,通过在全国各地查阅资料、寻访查氏后人(金庸先生还为草稿做了修订),海宁查氏家谱续修完成,断裂了百年的家族史被再次连接。家之谱犹国之史,一部厚厚的《海宁查氏族谱》,记载着这个家族所经历的风风雨雨。
二、“查”姓来源
那么“查”这个字是怎么成为一个姓氏的?为什么会念“zhā”?关于查姓的起源有很多种说法,最流行的一种说法,认为查姓是从别的姓氏改变过来的,这种情况在中国比较普遍。我们现在的姓氏都是从古代少数几个姓氏逐渐衍变而来的。春秋时期,“姬”姓是周王朝的国姓,分封到各地的诸侯就有很多是姓“姬”的。当时比较普遍的做法是,一个诸侯(本来姓姬),到了他的封地,往往就将封地的名称改作自己的姓氏。
春秋周惠王的时候,鲁国鲁庄公之子姬延,被封为子爵,“食采于查邑”。什么意思呢?就是说把查这块土地封给了他,他可以享用查邑这块地方的租赋,是这儿的大地主了。于是他“以地为氏”,把自家的姓氏改成了查,姬延就成了查延。现存查氏族谱的记载中,都比较认可这一说法,都把查延看成查氏始祖。
当然这里边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古时的地名用字和现代是不一样的。当时查延食采的查邑的“査”,有写成“槎”(chá)的,也有写作“樝”zhā的,前者意思是竹木筏子,后者是指一种野果子。当时的很多古地名都带有木字偏旁。
那么现在使用的“查”姓,又是经历过怎样的更改,才最终定型的呢?这和一位皇帝有关,那就是宋真宗赵恒。
宋代有一部书叫《古今姓氏书辨证》,里面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宋)真宗与查道(龙图阁侍制)语及姓氏,谓曰:宜求音之近而美者称之。又问姓所起,引《春秋》会吴于槎以对,自是改之。”
意思是说,一个叫查道的人(那个时候的查姓还不是现在这个“查”字),曾在北宋时期担任过龙图阁侍制,就是侍奉皇帝、管理公文的,他和宋真宗关系不错,时常在一起聊聊家常。有一次,宋真宗觉得这个龙图阁侍制的姓字形不好,读音也怪怪的,就问起了关于查姓的起源。
宋真宗一定是觉得这个姓读起来也不怎么美,所以认为应该改改。如果根据封地易名的这个起源说,那么我们来猜测一下当时的“查”姓是用什么字的,如果是“槎”字,去木则为“差”了,字音、字意当然均不好。如果是“樝”字,字音上是挺有特色,但是去掉木字偏旁后的字,字形则很奇怪。
这两个字有一个共同的同音字,那就是山楂树的“楂”字。“楂”这个字去掉木偏旁后,字形不错,再保留通“樝”时的读音,这样或许就符合宋真宗对于美雅的要求了。
不管改得有没有道理,皇帝“金口银牙”,查道岂敢不“自是改之”?于是在皇帝的干涉下,“查”姓就定型了。
除了这种因封地而易名的起源说外,查姓的起源还有另外一种很有意思的说法,就是和图腾有关。上古时期,每个氏族都有自己的图腾,后来不少图腾演变为姓氏。我们来看几张图,看看一些姓氏的象形文字,这些文字还依稀可见其图腾演变的痕迹:
那么查姓的原始图腾是什么呢?传说炎帝子民中有一分支是以楂树为图腾,所以大家都称呼他们为“查人”。“查人”善造船。西周时期的齐国临海,查人就曾经帮助齐太公姜子牙造船,所以齐国的航海业非常发达,渔业盐业也远超内陆的诸侯国,成了当时的东方大国。那么这一支“查人”,会不会就是现在查姓后人的先祖呢?也有一定的可能性,因为一些零星的资料表明,查氏的先祖最有可能是在齐国(都城在今山东淄博)、鲁国(都城在今山东曲阜)等地居住。
但是在五代前,查姓没有特别出名的人,史书上没有任何记载,各种姓氏书籍上也均未有明确记载,这样就使得我们很难正确把握查姓族人早期繁衍播迁的历史情况。
而且很有意思的是,查姓也有过改成其他姓氏的情况。比如,今天广东有个香姓家族,据说这“香”姓就是由查姓改易而来的。这个故事还和南宋的灭亡有关:当时都城临安失守,南宋灭亡后,文天祥、陆秀夫等人立了一个八岁的小皇帝,这个小朝廷中当时有一位钤辖(管帝印的官)叫査开祥。文天祥后来抵抗失败,被俘,陆秀夫背着小皇帝蹈海之后,査开祥隐居到广东宝安茶山,改姓为香。当地有一首童谣说:“查先生,真奇怪,脚底鞋儿头上歪歪戴。”形象地说明了香氏由查姓改易而来。
当然,今天査姓几乎分布全国各地,其中以安徽、江苏为多。但我们要着重介绍的金庸先生这一支海宁査氏,的确是非同一般,这一支査姓自元朝至正十七年(1357)落户海宁,到今天有六百余年,可以说历经朝代更迭,却兴旺百代,长盛不衰。
三、定居海宁
那么海宁查氏是什么时候迁移过来的?为什么要选在海宁定居呢?
我们如果追根溯源,就会发现,在史书上最早记载的査姓人氏,是五代时期南唐的一位军事将领查文徽,祖籍安徽休宁,他的弟弟带着一支査姓族人居住在江西婺源。
婺源查氏历经宋元两代,一直在那里繁衍生息。直到元末农民起义爆发,婺源查姓分支中有一人叫查瑜的,为了躲避兵乱,在元至正十七年带着妻儿老小,乘船沿着新安江—富春江—钱塘江这条水上通道,离开了皖南山区,来到浙北杭嘉湖平原的嘉兴落脚。不久后,由朋友介绍,来到海宁园花里龙山任西席,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做别的大家族里的家庭教师。
园花里龙山,就是现在的海宁袁花镇一带。查瑜发现龙山一带风水很好,依山面海、土地肥沃,民风淳厚,与故里婺源相似,而且海宁与查氏祖籍休宁的旧名相同,因为安徽休宁在西晋以前也是叫海宁县的,这让查瑜很有一种回故乡的感觉。
而且査氏在江西婺源的居住地叫做凤山岗,海宁这里有一座龙山,龙与凤,都是极其尊贵的象征。这样一来,查瑜就更加坚定了正式定居海宁龙山的决心。同时也恪守祖训,“以儒为业,耕读为务,诗礼传家”,开始了海宁査氏日后的辉煌历史。
在家族的发展史上,还有一个很关键的人物,就是查瑜的儿子查恕。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