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不结婚的社会:双亲如何成为特权,以及家庭为何很重要
》
售價:NT$
296.0

《
怎样决定大事
》
售價:NT$
510.0

《
蓝色机器:感受海洋引擎的深沉脉动
》
售價:NT$
449.0

《
美元霸权的兴衰:它将如何影响全球经济、金融市场和我们的财富(梳理美元发展历程,剖析崛起与衰退的根源)
》
售價:NT$
296.0

《
纸上博物馆·文明的崩溃:庞贝+玛雅+美索不达米亚(法国伽利玛原版引进,450+资料图片,16开全彩印刷)
》
售價:NT$
1295.0

《
郭实猎与“开放中国”——19世纪上半叶的中西碰撞(精)
》
售價:NT$
347.0

《
海外中国研究·中国古代的身份制:良与贱
》
售價:NT$
398.0

《
国色(《寻色中国》首席色彩顾问郭浩重磅力作,中国传统色丰碑之作《国色》,探寻中国人的色彩世界!)
》
售價:NT$
1010.0
|
內容簡介: |
本书提出的改革“渐进论”认为对于基础教育改革首先要深刻认识到人的理性的有限性,基础教育改革只是一种“有限理性”行为;其次是要深刻认识到改革过程是一个不断适应的过程,要放弃改革会“一帆风顺”、“一蹴而就”的想法;再次是要深刻认识社会系统对于改革的制约性,改革并不能随心所欲;最后要深刻认识到改革过程的复杂性,改革过程会受到多种复杂因素影响,改革出现问题,出现非预期的结果,都是改革的常态。改革“渐进论”的理论主张,具体揭示了改革需要遵循的行动策略。
|
目錄:
|
总序
前言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一、研究思路:概念、方法与观点
第一章反思基础教育改革“突变论”倾向
一、关于改革“突变论”的一般认识
一、基础教育改革“突变论”的主要表现
二、基础教育改革“突变论”存在的问题
四、基础教育改革“突变论”之慎思
第二章基础教育改革“渐进论”的理论主张
一、基础教育改革是一种“有限理性”行为
二、基础教育改革是一个不断适应的过程
三、基础教育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
四、基础教育改革是一个不断生成的复杂过程
第三章基础教育改革“渐进论”的行动策略
一、树立系统性的基础教育改革观
二、基础教育改革设计体现“有限理性”意识
三、基础教育改革推进遵循“共同适应”原则
四、正视基础教育改革过程中出现的“阻抗”
第四章“渐进论”: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优化选择
一、教育发展过程的两种形态
二、我国现行基础教育体系的基本定位
三、我国基础教育“渐进”改革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
內容試閱:
|
三改革是“就事论事”
改革是“就事论事’’指的是一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缺乏系统分析的改革认识。这种“就事论事”的改革认识,在当前社会发展过程中确实存在着。其行为背后往往有这样的逻辑支撑:改革发生往往是因为现实状况出现了问题,只要对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这个过程看似合理.而且有较强逻辑性.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往往对于问题的分析缺乏系统眼光.缺乏全局考虑,不究其根本,只是什么地方有问题就在什么地方解决。这种改革认识的出现,往往遵循的是简单的因果关系分析。
近代科学在兴起与发展过程中给后世留下的不良思想遗产之一就有“单向因果联系”。在高举“分析就是一切”的旗帜下,整体作为一个系统被分成若干组成要素,作为一个有机整体的生命,也被分解为细胞来分析。相应的因果关系,也就是一种单向度的线性关系。作为一个系统而言,也只是由孤立单元组成的单因果系统。这时,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以及各要素之间,往往难以发生相互联系,甚至可以忽略这种联系,而要素间的相互作用更是无从谈起。这种单向度的因果关系所遵循的就是一定的原因必定引起一定的结果。而因果系统就是所谓的线性系统。改革是“就事论事’’的认识背后正是这种对待因果关系的理解。这种简单认识显然忽视了某种问题的出现,其背后往往并不是一个原因,即所谓“一因一果”,而是“多因一果”,即引起问题的原因往往很复杂,根本不可能用一个简单的怎么办的手册指南来解决问题。辩证唯物主义就认为,因果联系复杂性是由客观事物之间及其事物组成要素之间联系的多样性决定的。虽然有原因才可能有结果,原因在前,结果在后,这是人所共知的道理,但是原因和结果之间的关系,往往是“在此之后”并不代表“由此之故”。一个问题的产生,其背后肯定有多个引起这个问题产生的原因。
……
P2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