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註冊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物流,時效:出貨後2-4日

2024年11月出版新書

2024年10月出版新書

2024年09月出版新書

2024年08月出版新書

2024年07月出版新書

2024年06月出版新書

2024年05月出版新書

2024年04月出版新書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2023年1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0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转型中的亚洲创新系统

書城自編碼: 2050975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經濟國際經濟
作 者: 〔瑞典〕B.-?.伦德瓦尔
國際書號(ISBN): 9787030371553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3-03-01
版次: 1 印次: 1
頁數/字數: 215/350000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818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基于鲲鹏的分布式图分析算法实战
《 基于鲲鹏的分布式图分析算法实战 》

售價:NT$ 495.0
中国历史研究入门(全二册)
《 中国历史研究入门(全二册) 》

售價:NT$ 1290.0
夺回大脑 如何靠自己走出强迫
《 夺回大脑 如何靠自己走出强迫 》

售價:NT$ 299.0
夏天,19岁的肖像(青鲤文库)岛田庄司两次入围日本通俗文学奖直木奖的作品 ,同名电影由黄子韬主演!
《 夏天,19岁的肖像(青鲤文库)岛田庄司两次入围日本通俗文学奖直木奖的作品 ,同名电影由黄子韬主演! 》

售價:NT$ 225.0
图解机械工程入门
《 图解机械工程入门 》

售價:NT$ 440.0
股市长线法宝(第6版)
《 股市长线法宝(第6版) 》

售價:NT$ 640.0
中文版SOLIDWORKS 2024机械设计从入门到精通(实战案例版)
《 中文版SOLIDWORKS 2024机械设计从入门到精通(实战案例版) 》

售價:NT$ 450.0
纯数学教程
《 纯数学教程 》

售價:NT$ 390.0

建議一齊購買:

+

NT$ 405
《 美国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研究 》
+

NT$ 437
《 国家创新体系的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
+

NT$ 1406
《 国家(地区)创新体系:比较分析 》
內容簡介:
本书由研究国家创新系统的代表人物伦德瓦尔等主编,是以处于“转型期”的八个亚洲经济体为研究对象形成的创新系统案例集。全书共十二章,根据研究内容和主题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第一章至第四章,从整体上对亚洲的八个经济体进行了分析,重点研究这八个经济体如何通过不同的机制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以摆脱要素成本竞争,进入以知识为基础的竞争模式;第二部分是第五章至第八章,分别对泰国、香港、印度尼西亚和韩国四个经济体的创新系统进行了案例研究,重点分析了这些经济体在转型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第三部分是第九章至第十二章,选取日本、印度、新加坡和中国为研究对象,在前三个案例中,主要讨论了日本、印度和新加坡如何向以科学为基础的创新模式转型,对于中国的研究,重点探讨了发展中国家在创新系统转型过程中进行政策学习的必要性。
作为案例集,本书的可读性较强,可供政策制定者、各级科技管理干部、科技政策研究者以及相关领域大专院校师生参考。
關於作者:
〔瑞典〕B.-?.伦德瓦尔、〔泰国〕P.茵塔拉库纳德、〔丹麦〕J.万格
目錄
译者前言
前言
第一章 转型中的亚洲创新系统:概述
第一节 简介
第二节 创新系统
第三节 制度与发展
第四节 对创新系统“转型”的理解
第五节 学习型经济的全球化及外部变化的压力
第六节 新兴经济体的含义
第七节 本书结构及各章内容
第八节 以知识为基础展开竞争的亚洲国家地区
第九节 转型期的亚洲国家地区创新系统
第十节 亚洲以科学为基础的创新和政策学习的需求
第十一节 不同创新系统转型面临的挑战
第十二节 值得学习的经验教训
第十三节 发展研究的终结
第二章 亚洲经济体在以知识为基础的竞争中迎头赶上的机会
第一节 简介
第二节 知识与创新在打造竞争优势中发挥的作用
第三节 尽管创新系统薄弱,但仍要迎头赶上
第四节 作为经济治理任务之一的技术追赶
第三章 跨国社群、离岸外包和建立海外子公司:印度IT服务业的案例
第一节 简介
第二节 超越交易成本经济学
第三节 从制度视角看外包和离岸
第四节 印度的跨国社群与印度IT服务和软件业
第五节 讨论
第六节 总结
第四章 国际、国家和区域创新系统的融合:印度和印度尼西亚的案例
第一节 简介
第二节 为连接国家创新系统、区域创新系统和国际创新系统的选择
第三节 促进印度和印度尼西亚发展的不同维度的创新系统
第四节 印度与印度尼西亚超级国家创新系统特性比较:成功与失败的因素
第五节 总结
第五章 泰国:处在转型中的创新系统
第一节 简介
第二节 方法论和研究范围
第三节 泰国创新系统的演化
第四节 总结
第六章 香港:挑战区域整合和发展高技术
第一节 简介
第二节 概念和方法
第三节 香港发展的历史背景简述
第四节 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整合
第五节 香港知识产业的发展政策
第六节 总结
第七章 印度尼西亚:处在十字路口的创新系统
第一节 简介
第二节 处于十字路口的印度尼西亚创新系统
第三节 政治经济
第四节 印度尼西亚创新系统
第五节 展望未来
第八章 韩国:产业创新的绩效与源泉
第一节 简介
第二节 韩国创新系统的研发及企业绩效
第三节 韩国创新系统中的产业创新之源
第四节 韩国创新系统的缺陷与政策问题
第五节 总结与经验教训
第九章 日本:以科学为基础的产业发展及创新系统变革
第一节 简介
第二节 20世纪80年代以前的日本国家创新系统
第三节 同韩国和中国台湾比较
第四节 日本的商业系统和变革
第五节 基于科学的产业的显著特征
第六节 改革
第七节 总结
第十章 印度创新系统和IT能力:对东盟新成员国是否有借鉴意义?
第一节 简介
第二节 国家创新系统和印度IT发展
第三节 东盟新成员国的新技术
第四节 结论及对东盟新成员国的经验借鉴
第十一章 新加坡:积极参与全球竞争的创新系统
第一节 简介
第二节 新加坡的创新和高技术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济发展的转变之路
第三节 借助科技园构建研发能力
第四节 发挥中小企业优势:反向技术流动与跨国公司
第五节 培育集群发展:裕廊岛化工产业集群
第六节 总结
第十二章 中国:政策学习成为转型的关键环节
第一节 创新系统、经济发展和政策学习
第二节 创新与发展的演化和系统特征
第三节 政策分析需要范式转换
第四节 工业化及政策学习的多种途径
第五节 适应性的创新政策和政策学习的极端重要性
第六节 总结
附录 原书编著者简介
內容試閱
第一章  转型中的亚洲创新系统:概述
Bengt.keLundvall.PatarapongIntarakumnerd.JanVang
第一节 简介
“转型经济体”已成为描述前东欧中央计划经济体、原苏联和亚洲经济体的一个标准术语.这表明.“转型”的内涵是指一个事物、概念或系统从一个状态到另一个状态的变化过程.为了把握在许多亚洲国家正在发生的变化.我们借用这一术语作为本书标题――转型中的亚洲创新系统.尽管我们知道大部分亚洲国家从来都不是中央计划经济体.这样做是因为.我们认为“转型”一词很好地抓住了本书所分析的不同国家或地区创新系统中正在发生的变化.
我们所说的“转型”是指一种制度体系变为另一种制度体系的变化过程.制度在此是指各种正式的、明确的.以及非正式的、不明确的规范、规则和约定.制度存在于组织中.也存在于人们的意识中.制度的变化非常缓慢.本书关注的是与知识的生产、扩散和应用有关的制度.正如对这一术语的标准用法.“转型”也包括在市场、国家规定以及和私有财产相对的集体财产之间建立新的平衡.
但是.转型也可以是指知识生产者与知识应用者之间关系的变化.或一种新的创新模式的出现.在后面的某些国家或地区的案例中.这种变化在过去的十年中已经发生.在另外一些国家或地区.转型已进入政策程序.并且已在努力推进.但也有一些国家.如印度尼西亚.对转型的需求很明显.但依然被已建立的权力结构和制度惯性所束缚.
第一.当我们把“转型”与创新系统结合起来时.不论是从总体上看.还是从特定的亚洲经济体来看.这种结合都有特定价值.总体来看.这丰富了我们对创新系统的理解.其关注的核心问题不是系统在某个特定时刻是如何构建的.而是关注创新系统怎样在外部压力和日益扩大的内部矛盾作用下发生质变.
第二.我们认为.“转型”这一视角可以看做是对当前盛行的“赶超经济增长”理念的一个必要的补充.“赶超”是指数量增长.它可能掩盖了一个事实――为了保持增长.经济体往往要经历一个质变的过程.这种质变会影响到其机构、组织和组织之间的关系.如果这个过程搞不清楚.对某些经济体为什么在原有的发展模式下不断加大资源投入会陷入增长陷阱或遇到严重的可持续发展问题.这将仍然是个谜.
第三.某些亚洲国家或地区的创新系统可以作为“模板”.成为其他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亚洲的发展中国家复制的标杆.转型的视角对这一观点提出了挑战.这些国家的目标在不断改变.决定其未来绩效的主要因素并非其当前的特性.而是其转型为一个新的国家的能力.我们还将说明.虽然这些国家如日本、中国和泰国都处于转型之中.这是其共同之处.但转型带来的挑战却是千差万别.
并不是所有的章节都关注转型过程的这些维度.但各章都给出了有趣的例子.帮助我们理解创新系统中的转型问题如何在现实中自行解决.因此.本书除了对如何理解亚洲创新系统正在发生的情况提出经验之谈之外.还填补了相关理论空白.
第二节 创新系统
形成国家创新系统nationalsystemofinnovation.NSI概念的各要素的组合使这个概念本身具有高度辩证性.创新是非连续的.而“系统”往往有一个稳定的结构.有人认为.这个概念中最令人疑惑的要素是“国家”.因为国家一词事先设定了一个分析水平.而在这个水平上分析创新或许对理解创新过程而言并不是最充分的.与此相反.我们认为.随着全球化成为一种趋势.设定“国家”这样一个明确的维度更有意义.要解决与全球化有关的问题.必须理解国家创新系统的历史角色.在这个背景下.分析各国在支持创新和促进学习的制度安排方面的差异非常重要.
我们认为问题最多的是对“系统”一词的规范使用.“系统”出现在不同的社会和学术话语中.有人倾向于把系统看做是静态的、对组成要素及相互关系进行自我复制的装置.这种观点在许多关于创新系统的文献中都有反映.结果导致很多研究更多地关注当前的制度和结构.而很少关注结构和制度设置方面质的变化.实证分析往往试图描述系统的结构、体制和组织及组织之间的关系.而几乎不关注系统是如何变化的1.
第三节 制度与发展
制度设计是国家创新系统的基本维度.这一点毫无争议.创新系统最早的一些文献把制度设计作为基本出发点Freeman.1982.Lundvall.1985.
最早试图把制度经济学和创新系统明确地联系起来的是比约恩Bj.rn.1988.1992.他的一个基本观点是.当关注点是创新或创新系统时.由于创新的不确定性.很有必要把制度列入分析范围.理性选择理论是指明确定义下的替代选择.当产出不能明确预知时.它不能解释这类活动过程会产生怎样的结果.因此.作为规则、规范和习惯的制度.对个体所做出的与创新有关的决定和行为所产生的后果至关重要.2
从事发展问题研究的国际组织有一个倾向.即把制度作为最重要的发展因素.这一倾向很有趣.也很有用.但是关注的焦点仍然比较窄.并且有人或许会质疑:虽然把制度作为焦点问题.但这样一个相对狭窄的研究范围能否真的对发展过程作出解释.
根据世界银行的研究WorldBank.2002.制度有三个主要目的:一是建立关于市场条件、商品和参与者的信息渠道.二是规定和实施产权与合同.三是规范竞争.在这一框架内.决定市场机会的交易成本主要源于信息不充分、对产权的规定和执行不到位.以及进入市场存在障碍.一般来说.这些问题.如过度的交易成本.必须靠完善制度来解决.改进了的制度能够促进市场交易、提高回报并将支撑发展.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其报告中也强调了制度对增长的重要性.某些情况下.制度甚至被看做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因.有时.得到公认的制度的力量相当强大.例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2003认为.如果非洲撒哈拉地区的制度内涵是要达到亚洲的发展水平.其人均收入将提高80%.如果其目的是达到世界平均水平.人均经济增长率将提高2%.和世界银行一样.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关注的是比较狭义的市场支撑制度.这些制度与产权保障、良好的监管及制约腐败的措施相关.
良好运作的市场对发展来说非常重要.同样.公务员的廉洁和对经济的有效监管程序也很重要.问题是.这种狭隘的视角没有考虑到制度如何支撑学习和创新除了正规的学校系统发挥的作用.它属于“已建立的”增长因素这一关键问题.例如.劳动力市场制度、金融制度、经济政策体系对学习和创新的影响.以及支撑或减弱学习文化的一系列规范.都需要进一步分析.我们认为.在当前全球学习型经济背景下.这一点已成为一个严重的制约经济发展的因素ArocenaandSutz.2000.
第四节 对创新系统“转型”的理解
下面我们把“转型”定义为根本性的制度变革.要弄清是什么机制增加了创新系统转型的压力.有必要找到一种方法把系统内外的变化联系起来.有两种同时作用的机制存在或许会削弱创新系统的绩效.
一种机制是指环境变化导致当前的制度设计不适于解决环境变化所产生的新问题:我们可以把这个作为偶发性的不匹配现象.3 另一种机制是指系统内生经济的增长已经达到经济增长的临界:我们可以把这种现象看做内在的、与生俱来的增长极限.成功的赶超过程或许是原有的国家制度设计的外生过程.为克服不匹配现象与增长极限问题.根本性的制度转型是必要的.
前一种机制的一个例子是英国经济获得的成功和出现的停滞.随着技术环境的变化.最有前途的技术机遇从机械工程转向化学和电机工程.原有系统没有适应新的技术机遇.而美国和德国创新系统的特点更易于接近新的机遇.日本的例子说明在一个成功的增长模式中.增长的极限是内在的.日本模式在追赶过程中是非常成功的.但到了需要以科学为基础的技术前沿进行运营的阶段.这种模式就不太成功了.另一种类型的增长极限与可持续发展有关.中国创新系统的增长极限正日益明显.这将影响中国的可持续发展.
这两个案例中.主要障碍是“制度”.即使在政策方面作出了重要尝试.同时成立了科技园和技术机构等新组织.制度设计仍可能跟不上正在发生的变化.泰国在公共政策上作出的努力或许就面临这样的问题.由于正式的组织框架已模式化.原来的做事方式并没有消失.
在本书中使用创新系统概念.是因为我们相信用这种“聚焦装置”来研究转型.对实现理论和实践目标都很有用处.这能帮我们理解为什么转型很困难――转型包括很多变化.不仅是单一制度的变化.而且包括相互关联的有时是相互支撑的制度体系的变化.
所有国家的创新系统都会受到环境变化的影响.这些变化一方面与知识和学习的关系越来越密切有关.另一方面与国际依存度不断提高有关.
知识是经济福利和发展的核心.这一观点越来越得到认同.能够成功地生产和应用知识的国家、地区、产业和企业能够实现快速增长.例如.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始终强调向知识经济迈进ForayandLundvall.1996.但是.我们更喜欢用“学习型经济”LundvallandJohnson.1994.因为这个词能更好地把握我们这个时代的动态.
“学习型经济”这个概念是基于这样一个前提.即在过去几十年中.知识创造和知识破坏都在加速进行.由于面对的问题变化更迅速.与过去相比.个人和机构都需要更快地更新能力.同时.随着变化越来越快.社会各部门也快速发展.因此.在广泛的经济活动中.能否获得成功并不特别依赖专业知识的储备.成功的关键更多地取决于快速的学习和遗忘当原来的方法阻碍了学习新方法时.
近年来.世界上处于不同地理位置的地区之间的关联大大增加.这也增加了学习机会.但是.全球化不是一个完整的过程.在某些领域.如金融资本市场已经走过了漫长的发展道路.而在其他与能力建设和创新有关的领域.国家的边界依然存在.构成经济的某些部分成为当前发展趋势的核心.而其他部分已被边缘化.因此.我们喜欢用经济的“全球化”.而不是用“全球一体的”经济.以强调当前世界发展现状远非真正的全球一体的经济和社会.必须强调的是.“学习型经济”和“全球化经济”是相互关联的.并已形成一个循环过程.一方面.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允许各个机构以比过去低的成本从发展较快的机构或区域猎取信息、专业知识和技术.另一方面.新技术孕育了当前的全球化.事实上.在过去的25年中.主要的技术进步出现在能够进行信息生产、交流、传播和存储的领域.换句话说.通信技术充当了促使全球化发生的物质手段.没有新技术.资金、产品、传媒和时尚都无法达到今天的全球化程度.在这个意义上.世界经济的“学习”和“全球化”进程在强烈地相互影响着ArchibugiandLundvall.2002.
在这个新背景之下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竞争和学习已成为更具全球性和更高强度的活动.尤其是在与信息技术相关的市场中.同时.在变化速度较快和竞争异常激烈的领域.竞争和学习也是传播新知识的有效途径.但是.纺织、玩具和船舶制造等传统制造业也经历了异常激烈的竞争.这些产业大部分已从欧洲、日本和北美转移到世界其他地方.航运、软件工程等与服务有关的活动越来越受到全球竞争的影响.如今.传统保护和管制领域.如电信、混合装载运输collectivetransport、公用事业、健康和教育.也面临越来越激烈的竞争.
第六节 新兴经济体的含义
学习型经济的全球化给新兴经济体既提供了新机遇.又提出了新挑战.亚洲的几个经济体逐步融入全球价值链.全球价值链是全球化的学习型经济的重要特征.有助于这些经济体获得高增长率.这与大多数拉美经济体截然不同.从拉美经济的对外开放中看到更多的是能力的摧毁.而不是开放之后经济增长所带来的鼓舞.部分非洲国家已基本上被排除在全球化游戏之外.并且经济陷入停滞或倒退.
这些主要区域对全球化作出的不同反应有多种可能的解释.一个简单的解释是.为了从融入全球经济中获益.需要具有一些特定的前提条件.一是掌握技术的人和技术能力.二是对全球化进程进行一定程度的政治控制.三是在接受特定游戏规则方面的社会一致性.以使社会中不是每个人都去合法地或非法地追求直接的个人利益.这些因素并非充分条件.但却是必要的.
本书所研究的亚洲国家地区并非全部具有以上这些先决条件.如印度尼西亚在这三个方面的条件都不够充分.但是.那些已经具备必要前提条件的国家地区面对机遇作出的反应却各不相同.这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其经济发展的水平不同.但也有其他因素在起作用.经济规模、经济系统以及独特的历史因素对每个国家地区转型的挑战都有不同的定义.
日本转型的挑战是建立新的制度.以支持新兴的、先进的科学领域.如生物和纳米技术领域的根本性创新.中国面临的挑战是要建立新的制度.以帮助企业走出在许多技术领域中的模仿模式.同时.要建立相关制度.使在社会、生态条件制约下的增长成为可持续的.印度面临的挑战在于.要把在软件和信息技术领域成功的制度设计应用到其他部门.
这种转变可以是渐进的或根本性的有时称为非连续的.但是.制度经济学往往强调制度转型的渐进性.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一些亚洲国家地区共同经历了根本性的制度变迁.一方面.这发生在从以农业为主的经济向制造业经济的快速转型过程中有些甚至是在高技术经济转型期.或者是在由封闭到开放的经济转型过程中.另一方面.亚洲金融危机也激起了一轮制度变革.
第七节 本书结构及各章内容
本书由三个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以知识为基础展开竞争的亚洲国家地区.展示的是国家地区创新系统如何通过不同的机制来升级其产品结构.以及摆脱廉价劳动力成本的竞争.其中.第一章强调的是创新和知识的空间维度.第二章着眼于在进入以知识为基础的竞争时.在区域层面建立和发展专业能力的需求.第三章分析了印度移居海外的人在吸引外商投资方进入印度ICT部门所发挥的作用.第四章很明确地讨论了关于建立国际、国家和区域创新系统的战略需求.
第一部分进行了经验分析.而接下来的第二部分关于转型期亚洲国家地区创新系统的四章内容对亚洲四个创新系统进行了深入分析.第五章是关于泰国.这一章描述了政府为转入新轨道而努力创造先决条件的乐观图景.第六章关注的是中国香港地区创新系统的历史起源.并对当前转型的问题和机遇进行了追溯.第七章是关于印度尼西亚.指出了使其转型困难重重的主要因素――社会阶层、经济和政治及种族问题是最严重的问题.第
转型中的亚洲创新系统
八章韩国创新系统特别关注了为什么韩国经济在很长一段时期都能获得成功.同时指出.也正是在这种情况下.韩国更需要创新模式的转型.以确保其创造力.
本书第三部分是亚洲以科学为基础的创新和政策学习的需求.汇集了三个案例.重点是以科学为基础的创新.有一章是关于中国的政策学习.第九章以生物技术为例说明了日本朝着以科学为基础的创新模式的转变.第十章详细介绍了制度框架如何支持印度软件业的增长.并探讨了东盟新成员国越南、老挝、柬埔寨和缅甸从中能够获取什么经验教训.第十一章指出.新加坡公共部门在与跨国公司的互动中如何形成一个促进高技术产业增长的框架.最后.第十二章是关于创新系统概念用于支持政策学习的工具.利用中国的经验来说明中央治理需要辅以地方权威和地方治理.
第八节 以知识为基础展开竞争的亚洲国家地区
第二章是亚洲经济体在知识竞争中迎头赶上的机遇.由蒂尔曼..阿尔滕堡TilmanAltenburg撰写.这一章通过对从电子工业到虾养殖业的材料进行案例研究.说明亚洲欠发达国家地区如何逐渐从低薪竞争和自然资源竞争转向以知识为基础的竞争.他认为.这种转型需要国家地区创新系统中大量私人和公共机构之间的协同努力.中央和地方政府扮演着重要角色.加强本地区产品和能力的专业化建设往往是至关重要的.建设基础设施和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可以有效支持专业化建设.阿尔滕堡指出.在大多数高技术部门.研发投入的壁垒非常高.这是他把渐进主义战略看做是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缅甸等国最现实可行的战略的原因之一.渐进主义战略的出发点是采用占主导的专业化模式.
但是.他同时指出.软件产业或许是个例外.这一点与扬..万格JanVang和麦克尔..卢卡斯..奥尔白MikkelLucasOverby撰写的第三章跨国社群、离岸外包和建立海外子公司:印度IT服务业的案例有关联.第三章也把印度的ICT产业作为案例进行了分析.这一章是关于跨国社群在促进母国经济发展方面的作用.作者对人才流失这一假设及认为跨国社群能够吸引人才的观点提出了挑战.他们提出了一个动态解释.认为跨国社群对减少外商投资其母国的不确定性至关重要.尤其是在工业化初期.但是.由于东道国企业及跨国机构的母国企业制度规范和管理能力都在提高.这一优势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减弱.这一章通过案例.分析在印度IT服务业和软件业进化的过程中.其跨国社群在促进母国经济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
第四章是国际、国家和区域创新系统的融合:印度和印度尼西亚的案例.由玛蒂娜..芙尔胡德..伊莎贝斯MartinaFromhold ̄Eisebith撰写.内容是不同地理尺度的创新系统如何衔接和相互协调.促进经济发展.这一章首先描述了国家创新系统、区域创新系统和国际创新系统方法的概念特征.其次指出.不同尺度的系统如何在逻辑上相互关联.而构成一个由不同尺度相连的系统的复合体.可称为“超级国家创新系统”nationalsupersystemofinnovation.NSSI.超级国家创新系统以互补的方式综合了以上三种概念.最后.这一章又通过印度和印度尼西亚的例子展开讨论.印度或明或暗地从尺度交叉的制度体系中有选择地获利.印度尼西亚则很难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台灣用户 | 香港/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