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血色帝国:近代英国社会与美洲移民
》
售價:NT$
265.0
《
海外中国研究·王羲之:六朝贵族的世界(艺术系列)
》
售價:NT$
811.0
《
唐宋绘画史 全彩插图版
》
售價:NT$
449.0
《
海洋、岛屿和革命:当南方遭遇帝国(文明的另一种声音)
》
售價:NT$
485.0
《
铝合金先进成型技术
》
售價:NT$
1214.0
《
《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国有企业条款研究
》
售價:NT$
449.0
《
银行业架构网络BIAN(全球数字化时代金融服务业框架)(数字化转型与创新管理丛书)
》
售價:NT$
449.0
《
金托邦:江湖中的沉重正义
》
售價:NT$
275.0
編輯推薦:
86岁女子大学理事长,特蕾莎修女随身翻译
跟迷茫浮躁的年轻人聊聊 那些艰难安放的前途与希望
你在哪里,就把哪里当成你的家
前面的路还很远,你可能会累,但请一定要坚持下去,直到终点
全亚洲持续疯狂热卖,畅销2000000册,牢牢占据各大排行榜榜首
送给所有经济以及心灵处于无根状态的年轻人
內容簡介:
在这个动荡浮躁的社会,你还能找到坚持30年,20年,或者哪怕是10年,5年以上的人或事吗?
几乎没有人觉得自己大学读对了专业,没有人觉得正在做自己喜爱的工作,没有人满意现状,也没有人肯安心下来,在一个地方长期停留。
今年86岁高龄的渡边和子,在圣心女子大学已整整工作50年。
36岁时,她从国外修习归来。初来乍到的城市,毫无准备的任职,困难重重的任务,这一切与她想象中的生活相去甚远,苦不堪言。不知不觉中,她成了委屈一族,抱怨连天。
正当她考虑退出时,一位传教士送给她一首英文短诗,第一句便是:就在你所在的地方生根开花。
撑不下去的日子,不能入眠的夜晚,诗中的话激励着她,让她受益。
在所在的地方活出自我,就会有一种“被守护”的安心感。
工作,事业,恋爱,结婚,育儿,或许一生中,残酷无情的事太多太多,拼尽全力也无法绽放,那就深深向下“扎根”吧。
无论身处何方,请保护好你渴望绽放的心。你在哪里,哪里就是你的家。
關於作者:
渡边和子(watanabekazuko)
生于1927年。1951年毕业于圣心女子大学,1954年上智大学研究生毕业。1956年加入圣母修道女会。1974年获冈山县文化奖(文化领域),1979年获山阳新闻奖(教育领域),另获由冈山县社会福利协议会主办的济世奖。1986年获兰馨交流协会日本总会主办的千嘉代子奖,1989年获三木纪念奖。任圣母清心女子学院(冈山)教授,1990年3月前任学院校长。目前是圣母清心女子学院理事长。
主要著作有《用爱和祈祷养育孩子》、《366天,爱与鼓励的话》、《幸福的所在》、《特蕾莎修女 爱与祈祷的话语(译作)》等。
目錄 :
前言
第1章 与自己对话
无论身处何方,总能寻得幸福
忘我工作固然重要,休息也不能少
没有谁能独自生活
艰辛的日子总与欢笑相连
上天不会给我们力不能及的考验
抱怨不如行动
纯粹、温柔地活着
倾听良心的声音
为了保持微笑
第2章 面向明天而活
无愧于心的活法让心灵生辉
父母的价值观决定孩子的价值观
以母亲为人生榜样
为了作为独立的人而活
培育“美丽的邂逅”
用微笑抚慰对方的心
给心灵通通风,吹走沉闷的空气
直达心灵的爱语
没有一帆风顺的人生
紧着活不如悠着活
相信自己深藏的潜能
为了靠近理想中的自己
再痛苦的长夜也会迎来黎明
为爱的人找寻生命的真谛
上天不会拒绝有信念的人
第3章 美丽地老去
旧银生辉
从岁月中学
感谢岁月的恩泽
与没用的自己和平相处
循着那道光前行
变衰老为机遇
道路必为你展开
老去是神的礼物
第4章 关于爱
你最重要
九年,父亲为我倾注了一生的爱
母亲的教诲指点我迷津
2% 的余地
爱从近处开始
让祈祷变成一束花
爱就要说出来
将“渺小的死亡”献给神
內容試閱 :
虽说我是修行之人,却也有撑不下去的日子,和不能入眠的晚上。每当此时,我便安慰自己,让自己冷静。不知何时,我习得了能让自己的心稍稍安稳的方法。
三十多岁时,我出乎意料地被派往冈山,第二年被任命为大学校长。心慌意乱时,一位传教士赠给我这样一首英文短诗:Bloom where
God has planted you.(就在你所在的地方生根开花。)
诗中继续写道
:“不要因为难过,就忘了散发芳香。要绽放,让生命满载欢笑,让福祉传播四方。”“你在哪里,哪里就是你的家。”
在所在的地方活出自我,那种“有人守护着”的安心感就一定能让起伏的心平静下来。
也有拼尽全力也无法绽放的日子。这时,就深深地向下扎根吧。希望这本书能够给读者的心带来哪怕是一点点的安宁。
无论身处何方,总能寻得幸福
快到30 岁时,我决心加入修道院,并在修道会的安排下去美国修习。修习结束后,又按照修道会的指示考取学位,35
岁时回国。再后来,修道会派我去位于冈山的圣母清心女子大学任教。任教的第二年,这所大学的第二任校长匆匆离世,出乎意料地,我被修道会任命为学校的第三任校长。那时我36
岁。
我从小在东京长大,冈山对我来说,是一块充满未知的土壤。更何况,学校的第一任和第二任校长都是年过七旬的美籍老先生。一来我并非毕业于这所大学,二来我的年龄还不及前任校长的一半。对于修道会的决定,不只校方感到惊讶,就连我自己都陷在震惊与困惑之中。
尽管觉得勉强,但在那时,修道会的命令谁都不能忤逆。我只能把这看作“神的旨意”,硬着头皮走马上任。
初来乍到的城市、毫无准备的任职、考验阅历的任务接踵而至……这一切与我想象中的修道生活相去甚远,不知不觉中,我竟成了“委屈一族”。“没人愿意和我搭话”、兢兢业业地操劳却“得不到一句安慰”、“换不来一个理解”。
我失去了信心,甚至开始认真考虑该不该退出修道院。正当此时,一位传教士送给我一首英文短诗。诗的第一句,便是“就在你所在的地方生根开花”。
那位传教士大约是听说了我来到冈山这片陌生的土地,又不得已被架上校长的位子这件事。也许是我苦不堪言的样子让他于心不忍,他才将诗送给我的吧。
这首诗改变了我。是的。为自己的处境愤愤不平,任外界左右自己的幸或不幸——这样的我只配成为环境的奴隶。我下定决心:既生而为人,无论身处何方,我都要做环境的主人,绽放属于自己的那朵花。
传教士赠我的诗告诉我,“在哪里存在,就在哪里绽放”。诗的下文是这样的:“不要因为难过,就忘了散发芳香。要绽放,让生命满载欢笑,让福祉传播四方。要绽放,证明神指引了最宝贵的土壤。”
就这样,我告别了那个“委屈”的自己。我主动向学生问好,做一个面带微笑、温雅有礼的人。让我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教职员工和学生待我都变得热情而真挚。
“就在你所在的地方生根开花”——这一人生信条不仅影响了我,也感染了从这所学校毕业的学生。
在圣母清心女子大学就读的学生中,同样有些人没能遂了自己的心愿。我告诉这些“情非得已的入学者”:“你怎样把握时间,就相当于怎样把握人生。就在你所在的地方生根开花吧!”也许因为话中包含了我的亲身感受,学生们立刻就心领神会,产生了共鸣。
结婚、工作、育儿,或许这一生中“不可思议”的事太多太多,即便如此,也请你面对困难,努力“开花”。
但也有时,我们拼尽全力也无法绽放。有时候我们遭遇狂风暴雨,还有时候阳光太过暴烈。这时也不必勉强自己,好好利用这段日子,深深地扎根,张开你生命的脉络,为了下一次绽开更大、更美的花朵。
英年早逝的基督教诗人八木重吉有这样一首诗:
像神一样宽恕
我愿用胸口温暖世人投来的憎恨
把开出的花朵献给天父。
——《安静的清晨》,“宽恕”
“你的处境”或许困难重重,或许残酷无情,或许荒诞不经,令你深恶痛绝。遭到信赖的人背叛,也会令人身陷泥沼。
有的人像摆放在花坛正中的花朵,备受呵护;也有的人上了年纪,大家都认为你“不中用”,可能会把你的花挤到墙角。即便如此,也请保护好你渴望绽放的心。
给心灵通通风,吹走沉闷的空气
曾经,我的一位学生自杀了。因她和我一同探讨过人生,得知消息我备感悲痛。此事发生后的第一堂课上,我带大家做完默祷后便为死去的学生祈祷冥福,并与在场所有学生约定,“既然人生艰难,就试着再活下去看看”。
几天后,我在走廊里遇到了任大学宿舍长的四年级学生。那时,学生宿舍总是发生各种各样的问题,我想到这些,就向她打招呼:“你也很辛苦吧!”这位学生面带笑容,却是十分爽朗地答道:“嗯,是不容易。因为辛苦,所以打算再努力一点。”语毕,她匆匆而去。我至今仍记得,她身后的走廊中,吹过一阵清澈的风。
我想起一种清凉饮料的广告宣传词:“清澈爽朗”。现如今的世界,用人工方法也能制造清爽的味道。不过,这些可以用钱买到的清爽却不能抚平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烦躁和空洞。
金钱买不来心灵的清澈。当你不逃避生活的艰辛,诚心接受每一个困苦,由衷生出“因为辛苦,所以要再努力些”的勇气时,清澈才会应运而生。只有学会将危机变成机遇、聪慧和开朗,孕育出的刚毅才能令内心的清澈真正显现。
正因困难,才决心要继续活下去看看——这样想的同时,你身边就会吹过清澈的风,给你带来活着的力量和勇气。
没有一帆风顺的人生
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中、心中,都可能毫无征兆地敞开一个空洞,冷风从洞口凛冽而出。这个洞可能是病魔,可能是重要的人与世长辞,可能是与他人的纠纷或事业的失败;洞的大小、深浅也各有各样。填补这一空洞固然重要,而透过洞口望见完好无缺时不曾见过的风景,也是生活中的大事。
一次,我在给女大学生们讲课时,提到了“人生中的空洞”这个话题。那个学期的暑假结束后,当我再站上讲台,一位四年级学生来告诉我:“修女,这个暑假里,我人生的空洞敞开了。”
事情是这样的。女孩突然得知自己必须接受妇科手术,便去了医院。手术虽然成功,她却被医生告知今后可能无法生育。对她来说最残酷的是,以结婚为前提交往着的男友对孩子的喜爱到了无可救药的地步。她本打算向对方隐瞒此事,但想到对方迟早会知道,就下定决心摊了牌。对方听完她的话后,温柔地答道“:
你不用担心。我不是要和能生孩子的人结婚,我是要和‘你’结婚。”
讲到这里,那位学生哭了起来:“如果我的生命中没有这样一个空洞,即使结了婚,终此一生,我也不会知道对方对我的真诚和爱究竟有几分。”多亏这个在她人生中敞开的“洞口”,这位学生才看到了在这之前看不到的景色。感受到了对方犹如神佛关爱一般的“无条件的爱”。有些事情就是这样,我们只有透过生命中的洞口才能懂得。借着从洞口吹来的凛冽寒风,我们才能体会原本感受不到的、来自他人的爱和温柔,我们才能睁眼看清这个世界。
我曾看到过这样的话:
若井又深又暗,即使在正午,井底也能映出天上的繁星。井越是深,当中越暗,繁星的倒影就越清晰。就是说,这时能看到平时肉眼看不到的东西。
迄今为止,敞开在我生命中的洞口已经数不胜数;从今往后,想必也还有一个个洞口等着敞开。说我的人生布满了空洞也不过分,即使如此,我总算活到了今天,我想这多亏了那些我生命中有幸遇到的人们,以及上天馈赠给我的信仰。宗教并非为了填补人生中的空洞而存在,它的存在该是为了赐予我们必需的关怀与勇气,让我们得以透过洞口看到之前看不到的景色。
人生中的这些空洞里,最令我难过的是50
岁时敞开的、名叫“抑郁症”的那一个。除却患者本人,旁人恐怕很难体会抑郁症的痛苦之处。任校长的同时,又不得不在修道会兼任要职,如此这般的劳累可能是我身染抑郁的原因。当时,我完全丧失了自信,甚至想到了死。即使我明明已怀抱信仰30
余年,并度过了20 年的修行生活。
我住了院,也接受了药物治疗,但那依然是痛苦的两年。那时,一位医生安慰我:“这种病和信仰无关。”另一位医生则告诉我:“命运虽然冷酷,天意总是温暖。”“天意”告诉我——这个病便是我人生中的洞,它带来的是我需要的关怀,我要接受它。而我体会的很多事情,都是在没有这个空洞前体会不到的。
就这样,名为疾病的人生洞口让我看到了许多之前未曾见过的景象。那是我之前未曾察觉的旁人的温柔,以及自我的傲慢。生病让我变得比以前更温柔了。因为我懂得了他人的软弱。并且,我开始告诉那些和我同受病魔纠缠的学生们、毕业生们:“在洞口里,你可以看到不一样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