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母亲的选择:看不见的移民保姆与女性工作
》
售價:NT$
340.0
《
城邦政治与灵魂政治——柏拉图《理想国》中的政治哲学研究
》
售價:NT$
590.0
《
3分钟漫画墨菲定律:十万个为什么科普百科思维方式心理学 胜天半子人定胜天做事与成事的权衡博弈之道
》
售價:NT$
249.0
《
1911:危亡警告与救亡呼吁
》
售價:NT$
349.0
《
旷野人生:吉姆·罗杰斯的全球投资探险
》
售價:NT$
345.0
《
笼中王国 : 18世纪法国的珍禽异兽与社会文化
》
售價:NT$
340.0
《
思考的框架3:风靡华尔街的思维训练法
》
售價:NT$
295.0
《
被记忆的西周史(中山大学中珠学术译丛)
》
售價:NT$
690.0
|
編輯推薦: |
《新闻与传播系列教材:国际财经新闻知识与报道(第2版)》着重将新闻理念、采编技巧与专业财经知识训练相结合,旨在提升新一代中国财经记者与编辑的水平。书中配有详细注释、书目及网上资源索引,可作为财经新闻专业课教材以及国际财经新闻采编人员案头参考书。
新版探讨了2008年秋全球金融危机之后的一些深层次问题,诸如为什么这次危机的严重性如此之剧?用什么样的办法来给脆弱的信心打强心剂以度过难关?全球化的进程是否将要逆转?美元的贬值对持有美元外汇储备最多的中国的影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所面临的改革声浪,以及如何改进财经媒体对风暴报道的缺失?
|
內容簡介: |
《新闻与传播系列教材:国际财经新闻知识与报道(第2版)》着重结合新闻理念、采编技巧与专业财经的训练,旨在提升新一代中国财经记者与编辑的水平,与国际主流财经媒体接轨,建立与中国日益扩大经济实力相匹配之国际新闻传播,培养专业意识,开阔国际视野,加强中国媒体在国际财经市场中对高端受众的影响力。
《新闻与传播系列教材:国际财经新闻知识与报道(第2版)》材料覆盖面广,有详细注释、书目及网上资源索引,并可作为国际财经采编人员案头参考书之用。
|
關於作者: |
周乃蓤,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特聘教授,全球财经新闻项目主任。从事财经报道二十余年,先后任职于路透社、香港南华早报。曾参与能源、外汇、股市、债券、期货、新兴市场等主题的报道。本科毕业于台湾大学政治系,获得华盛顿大学历史系硕士、博士学位,曾在美国大学教授东亚史,并在香港大学讲授财经新闻。
|
目錄:
|
1 财经新闻的兴起与演变
1.1 财经新闻何以升温
1.2 财经新闻的专业性和实用性
1.3 财经新闻水平的提升
1.4 美国财经媒体的整合
1.5 电视财经频道
1.6 世界银行寄望财经媒体推动新闻独立
1.7 数字媒体对财经新闻的冲击
1.8 全球金融风暴后的财经媒体
1.9 回归传统新闻价值
本章内容摘要
建议参考资料
本章思考题
2 财经新闻的性质
2.1 信息不对称性
2.2 前瞻性
2.3 语境与预设前提
2.4 调查研究与信源
2.5 财经新闻的局限性
2.6 财经新闻与公关
2.7 “安然事件”的影响
2.8 金融危机后的转变
本章内容摘要
建议参考资料
本章思考题
附录1:高盛公关沉浮
附录2:“安然事件”十年祭
3 财经新闻的写作要点
3.1 财经新闻的类型
3.1.1 硬新闻
3.1.2 特写
3.1.3 趋势性报道
3.1.4 揭黑报道
3.1.5 解释性新闻
3.1.6 市场情报
3.1.7 市场报道
3.1.8 理财报道
3.2 现场报道与一手材料
3.3 访谈
3.4 写作技巧
3.4.1 导语
3.4.2 正文
3.4.3 引语
3.4.4 核心段落
3.4.5 背景材料
3.4.6 模板
3.5 勇于接受博客的监督
本章内容摘要
建议参考资料
本章思考题
附录1:财经新闻写作与报道的十个技巧
附录2:处处是陷阱,还要理财吗
4 处理数字的常识
4.1 正确性
4.2 可比性
4.3 数字的表达
4.3.1 部分与总体
4.3.2 定量与流量
……
5 宏观经济的报道
6 货币信贷与利率
7 利率市场
8 外贸与国际收支
9 解读外汇
10 公司报道
11 公司财务报表
12 公司分析
13 公司并购
14 跨国公司
15 股票市场
16 原材料市场
17 能源市场
18 金融衍生品市场
19 全球化与金融危机
20 财经记者的职业操守思考
|
內容試閱:
|
计算GDP时,既然价格是市场价格,如果物品与劳务价格攀升而总量不变,那么GDP有没有增长呢?因此,我们引入了实际GDP的概念,实际GDP选择一年作为基年,用当年的价格来计算所有不同年份的价格。与名义GDP(即通常我们所说的GDP)不同的是,实际GDP不是按现期价格评价物品与劳务的生产。
两者之间的差别就在于GDP平减指数(GDP
deflator)。这是一个衡量通货膨胀的重要指标,是指没有扣除物价变动的GDP增长率与剔除物价变动的GDP增长率之差。它的计算基础比我们经常使用的用来衡量通胀程度的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广泛得多,涉及全部商品和服务。除消费外,还包括生产资料和资本、进出口商品及劳务等。因此,这一指数能够更加准确地反映一般物价的水平走向。
我们在上一章提到GDP数据是经常调整的。虽然准确性较低,但是第一次公布的数值最具有新闻价值。美国某一个季度GDP的首次报告在下一个季度的第一个月。举例来说,第一季度的数据会在4月有首次报告,第二个月,也就是5月,会有修正报告,第三个月有最终报告。
中国季度GDP的报道通常在一季度结束后两周出炉,由于速度很快,被外国分析师质疑其真实性。另外,中国宏观经济数据的一个特点就是打包出炉:伴随着GDP,对外贸易、粮食生产、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收入、CPI和PPI等一并公诸于众。
GDP核算(包括虚拟估算)有三种方法: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很少有国家核算到省级以下。地方GDP加起来经常超过全国GDP,而且幅度将近10%。为什么地区汇总数据与统计局核算的全国数据差距那么大?一般的解释有:(1)国内实行独立分级核算制度,容易导致差距;(2)存在重复计算;(3)各地与全国使用的基础资料不完全一致;(4)国家在核算GDP时要从各角度评估主要基础数据,对不符合实际情况或明显异常的基础数据要做适当的修正(多数是下调),而各地区在核算GDP时,掌握的尺度比国家的要宽松;(5)地方弄虚作假使地方统计数据存在系统上高估的倾向①。
长期以来,外国经济分析师不相信中国官方统计数字,于是用所谓“代理”(proxy)指标,如电力使用量、建筑开工量等来相互参照。货币供应、信贷、储蓄的增长,外贸和通货膨胀比较不容易作假,尤其是外贸涉及两个国家和地区间的往来,数字可以查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