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日内交易与波段交易的资金风险管理
》
售價:NT$
390.0
《
自然信息图:一目了然的万物奇观
》
售價:NT$
640.0
《
经纬度丛书·州县之民:治乱之间的小民命运
》
售價:NT$
440.0
《
女性史:古代卷(真正意义上的女性大历史)
》
售價:NT$
560.0
《
你当我好骗吗?
》
售價:NT$
550.0
《
跨代伴侣治疗
》
售價:NT$
440.0
《
精华类化妆品配方与制备手册
》
售價:NT$
990.0
《
经纬度丛书:出祁山:诸葛亮北伐得与失
》
售價:NT$
440.0
|
編輯推薦: |
梁衡先生是当代著名的散文大家,也是目前国内作品入选小学、中学、大学教材最多的作家。他的作品阳光向上,富于哲理,文字优美,深受青年学生、知识分子、机关干部等各阶层读者的喜爱,报刊上也常选不衰。
但在作者问世的各种选本中有两点缺憾:一是政论杂文部分,那些观点敏锐、“笑谈真理”的文字,从未能结集出版。二是作者关于生活、生命和人生的文字,轻松愉快又极富哲理,也没有单独结集出版过。为弥补这两点缺憾,本社编选了《栏杆拍遍》和《先方后圆》,在以前此类散文的基础上补入了上述未入选的文字。
|
內容簡介: |
“哲理散文
”是梁衡先生一贯的追求。万物即有其理,合理则通、则顺、则美。他曾提出著名的“三层五诀”说,即文章之美有三个层次:形境美、情境美和理境美。在他的文章中无论写景、叙事、抒情总透出一种哲理之美,有隽永之效。这也是梁衡散文的一个重要特点,
由景到理,由情到理,或由事到理,文章总能上升到理的高度,并给人以知识和美的享受。这也是梁衡先生多篇文章入选小学、中学和大学语文课本的重要原因。
|
關於作者: |
梁衡,1946年生,山西霍州人。著名学者、新闻理论家、作家。长期从事新闻工作,曾任光明日报记者、国家新闻出版暑副暑长、人民日报副总编辑。现为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博士生导师、全国记协特邀理事、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全国中小学语文教材总顾问。著有新闻三部曲:《记者札记》、《评委笔记》、《总编手记》及《梁衡新闻作品导读》。散文集《觅渡》、《把栏杆拍遍》。科学史章回小说《数理化通俗演义》、写作研究集《为文之道》、政论集《继承与超越》等。出版有《梁衡文集》九卷。曾获青年文学奖、赵树理文学奖、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全国好新闻奖和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代表作有《觅渡,觅渡,渡何处》、《大无大有周恩来》等。先后有《晋祠》、《觅渡,觅渡,渡何处》、《跨越百年的美丽》、《把栏杆拍遍》、《夏感》、《青山不老》等60多篇次的文章入选大、中、小学课本。
|
目錄:
|
序
人人皆可为国王 2
参悟人生
你不能没有家 3
人生没有返程票 8
享受人生 9
碑不自立?名由人传 12
匠人与大师 14
书与人的随想 17
节的联想 21
石头里有一只会飞的鹰 24
反求我心?大慧大觉 26
人的外美和内美 29
说兴趣 32
做人如写字,先方后圆 35
与朴老缘结钓鱼台 37
九华山悟佛 41
试着病了一回 47
学问不问用不用,只说知不知 58
年?感 60
人格在上 62
望星空 65
夏?感 68
秋?思 70
海?思 72
美是什么 75
生存线以上的人生色彩 80
触摸人生的坐标 82
我看舞蹈的美 84
肢体导演张艺谋 87
说文风 91
人格之光
梁思成落户大同 97
你怎么就是得不到爱 103
百年明镜季羡老 108
跨越百年的美丽 116
追寻那遥远的美丽 123
武侯祠前的沉思 131
青州说寿:一个永恒的范仲淹 135
读韩愈 139
读柳永 145
乱世中的美神 151
最后一位戴罪的功臣 167
生命深处
母亲石 179
忽又重听走西口 181
一个没有被荣誉宠坏的人 191
以后这样的人不多了 194
三十年的草原四十年的歌 198
桑氏老人 202
青山不老 204
山中夜话 207
热?炕 208
事业便是你的宗教 215
看见绿色就想起了你 219
不知你在哪一棵梧桐树下 223
河套忆 228
太原往事 232
千年万里纵横行 235
凌晨就诊记 247
李元茂治印 249
周一波画人物 254
胡顺江写字 257
奉献给死者的艺术 259
在美国说钱 263
到处都伸出一双乞讨的手 272
教材的力量 277
河套日记 282
行万里路
一棵怀抱炸弹的老樟树 307
周总理手植腊梅赋 311
冬日香山 313
草原八月末 316
泰山:人向天的倾诉 320
圣弥爱尔大教堂 326
长岛读海 330
武夷山:我的读后感 335
吴县四柏 339
雨中明月山 342
武当山:人与神的杰作 344
永远的桂林 349
冬季到云南去看海 354
天星桥:桥那边有一个美丽的地方 357
平塘藏字石记 362
人与石头的厮磨 365
和秋相遇在莫斯科 379
迈索尔土王邦寻旧 382
印度的花与树 387
佩莱斯王宫记 390
被缓解稀释和冲淡了的环境 395
平壤的雪 399
在欧洲看教堂 401
乌梁素海:带伤的美丽 405
榆林红石峡记 410
清凉世界五台山 412
苏州园林 417
那青海湖边的蘑菇香 420
|
內容試閱:
|
你不能没有家
读一篇谈烈士后代赵一曼之子境遇的文章,暗吃一惊,阴影在胸挥之不去,并生出许多关于家的联想。
赵一曼受命到东北领导抗日工作时,孩子才出生不久。我们现在能看到的是烈士抱着孩子的那幅照片和那个著名的“遗言”:“宁儿,母亲于你没有尽到教育的责任,实在是遗憾的事情……希望你,宁儿啊,赶快成人,来安慰你地下的母亲!”但是宁儿,就是后来的陈掖贤,成长情况并不理想。因母亲离开之后父亲又受共产国际派遣到国外工作,陈只好寄养在伯父家。他稍大一点,总有寄人篱下之感,性格内向,常郁郁不乐。新中国成立后,生父回国,但已另有妻室,他也未能融进这个新家。
陈的姑姑陈琮英(任弼时夫人)找到陈掖贤,送他到人民大学外交系读书。但他毕业后却未能从事外交工作,原因说来有点可笑,只因个人卫生太差,不修边幅,甚至蓬头垢面。他被分配到一所学校教书。在以后的工作中,应该说组织上对这位烈士子女还是多有照顾,但他有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致命的弱点:自己管理不了自己的个人卫生和每月几十元的工资。屋内被子从来不叠,烟蒂遍地;钱总是上半月大花,后半月借债。组织上只好派人与之同住一屋,帮助整理卫生,并帮管开支。后来甚至到了这种程度:每月工资发下,代管者先替他还债,再买饭票,再分成四份零花钱,每周给一份。但这样仍是管不住,他竟把饭票又兑成现钱去喝酒。一次他四五天未露面,原来是没钱吃饭,饿在床上不能动了。婚姻也不理想,结了离,离了又复,家事常吵吵闹闹,最后的结局是自缢身亡。这真是一个让人心酸的故事。
陈掖贤血统不是不好,烈士后代;组织上也不是不关照,可谓无微不至;本人智力也不差,教学工作还颇受称道。但为何竟是这样的下场呢?是最基本的生存能力、生活能力过不了关!而这个能力又不是学校、社会、组织上能包办的,它只有从小教育,而且只有通过家庭教育才能得到。赵一曼烈士在遗书中已经预感到这种没有尽到教育责任的遗憾。这种情况如果烈士九泉之下有知,一颗母爱之心不知又该受怎样的煎熬?
一个人品德和能力的养成有三个来源,学校的知识灌输、社会实践的磨炼和家庭的熏陶培养。家庭是这链条上的第一环。人一落地是一张白纸,先由家庭教育来定底色。家庭教育与学校、社会教育最大的不同是:无条件的“爱”,以爱来暖化孩子,煨弯、拉直定型。学校教育有前提:讲纪律、讲成绩;社会教育有前提:讲原则、讲利害。家庭里的爱,特别是母爱是没有原则和前提的,爱就是前提,是铺天盖地、大包大容的爱。这种博大、包容的爱比社会上同志、朋友式的爱至少多出两个特点。
一是绝对的负责。父母的一切行为动机都是为了孩子,没有隔阂、猜疑,不计教育成本。大人是以牺牲自己的心态来呵护孩子,就像一只老母鸡硬是要用自己的体温把一颗冰冷的蛋焐成一只小鸡,并且一直保护到它独立。我们经常看到一个小孩子不吃饭,父母会追着哄着去喂饭;不加衣服,父母追着去给他添衣。有不懂事的孩子说:“我不吃难道你饿呀?”确实,父母肚子不饿,但心中疼。同时又因为有了这种无私的、负责的态度,才敢进行最彻底的教育,不必保留,不用多心,坚决引导孩子向最好的标准看齐,随时涤除他哪怕是最小的毛病,甚至用打骂的手段,所谓打是亲骂是爱。我们常有这样的体会,在成人社交场合看到某人吃相不雅,举止太俗时,就暗说家教不好。但说归说,这时谁也不肯去行教育责任,指破他的缺点了。因身份不便,顾虑太多。皇帝的新衣只有在皇帝小时候由他妈去说破,既已成帝,谁还敢言呢?有些毛病必须在家庭教育中去克服,有些习惯必须在家庭环境中培养,错过这个环境、氛围,永难再补。
二是无微不至的关怀。因为有了动机上的无私、负责,才会有效果上的无微不至。孩子彻底生活在一个自由王国中,他所有的潜能都可得到淋漓尽致地发挥,就像一颗种子,在春季里,要阳光有阳光,要温度有温度,要水分有水分,尽情地发芽扎根。孩子有什么想法不会看人脸色而止步,不会自我束缚而罢休。甚至撒娇、恶作剧也是一种天性的舒展。这样,他的全部天才基因都会完整地保留下来,将来随着外部条件的到来,就可能长成这样那样的大家、人才,甚至伟人。但是一进入社会教育,哪怕是最初的幼儿园教育都是某种程度的修理、裁剪、规范统一,是规范教育不是舒展教育、创造教育。家庭教育中的无微不至、充分自由、潜移默化将一去不再。这就是为什么所有的孩子一说去幼儿园就大哭不止。当然,人总得从家庭教育升到学校教育阶段,但绝不能缺少家庭教育。
其实,家庭给人的温暖和关爱,以及由此产生的特殊的教育作用还不止于孩童阶段,它将一直伴随到人的终生。表现为夫妻间、兄弟姐妹间、子女与老人间的坦诚指错、批评、交流、开导、帮助等,这都是任何社会集体里所办不到的。我们细想一下,一个人成家之后在亲人面前又不知改了多少缺点,得到多少鼓励,学到了多少东西。因为家庭成员的合作克服了多少生活及事业上的难题。现在社会上有很多继续教育机构,但常忽略了这个终生家庭教育机构,一个独身的人或寄人篱下的人将失去多少继续接受教育的机会。这么想来,人真的不能没有个家。
马克思说,人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当一个人少了最基本的社会关系——家庭关系,少了家庭教育、家庭温暖,他至少不是一个完整的社会人,不是一个很幸福的人。佛教哲学讲结缘。在人生的众多缘分中,情缘是最基本的,因情缘而进一步结成家庭就有了血缘,进而使民族、社会得到延续。一个人没有爱过人或被人爱,就少了一大缘,是一悲哀;有爱而无家,又少了第二大缘,又是一悲哀。一个社会如果没有家庭这个细胞它将无缘发展。虽然,曾有仁人志士说过“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壮语,但那是特殊情况,甘愿牺牲小家为了天下人都能有一个安定的家。辛亥革命烈士林觉民牺牲前在其著名的《与妻书》中说,“充吾爱汝之心,助天下人爱其所爱,所以敢先汝而死”。赵一曼烈士对儿子说:“你长大成人后,希望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祖国而牺牲的。”乱世舍小家是为救国家,盛世则要思和小家而利国家。历史上也确实有过放大无家思想的实验,但都以失败告终。如太平天国,分成男营、女营,夫妻不得团聚;人民公社搞大食堂,取消小家庭的温馨;“文革”前的干部分配制度,造成千万个家庭的两地分居。近读一则资料,1930年国民党立法院甚至讨论过要不要家庭的问题。可见任何政党都有过“左”的行为,当然都成了历史的泡沫。
最新的一份社会调查显示,人们对幸福指数的认同要素,第一是经济,第二是健康,第三是家庭,然后才是职业、社会、环境等。现在出现的老人空巢家庭、农村留守儿童,都是变革中我们不愿看到的“家”字牌悲剧。但有三分奈何,谁愿做无家之人?恩格斯说家庭就像一个苹果,切掉一半就不再是苹果。独身、单亲、离异、留守、空巢、无子女都不能算是一个完善的家庭。当年林则徐说,烟若不禁,政府将无可充之银,可征之丁。现在如果都由这样的家庭组成社会,国家将无可育之才、可用之才。社会要增加多少本该可以在家庭圈子里消化的矛盾。
《西厢记》说,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我则为天下计,愿情缘血缘总相续,小家大家皆欢喜。
2007年元月4日,《家庭》2007年第5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