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权力的图像——近代的中国海图与交流
》
售價:NT$
840.0
《
中亚民族史
》
售價:NT$
840.0
《
人工智能与智能制造:概念与方法 [美]马苏德·索鲁什 [美]理查德·D.布拉茨
》
售價:NT$
640.0
《
中平:东汉王朝大崩溃(184—189)
》
售價:NT$
245.0
《
基于鲲鹏的分布式图分析算法实战
》
售價:NT$
495.0
《
中国历史研究入门(全二册)
》
售價:NT$
1290.0
《
夺回大脑 如何靠自己走出强迫
》
售價:NT$
299.0
《
夏天,19岁的肖像(青鲤文库)岛田庄司两次入围日本通俗文学奖直木奖的作品 ,同名电影由黄子韬主演!
》
售價:NT$
225.0
|
編輯推薦: |
梁林编写的这本《雷州民居》共分为九章。首先阐述了雷州半岛的自然地理、历史沿革、人文奇观等,探讨了雷州半岛特有文化产生的种种原因及在各方面的影响。在此研究基础之上,又针对雷州半岛民居聚落及建筑进行了深入浅出的描述与分析,从不同的切入点将调研考察过的村落进行特征归类叙述,本书以知识介绍为主线,以期给读者一个较为全面的雷州民居印象。
|
內容簡介: |
岭南建筑经典丛书之岭南民居系列,以《广府民居》、《客家民居》、《潮汕民居》和《雷州民居》四册建构,就是希望能通过图文并茂的编撰方式向读者介绍这四种最具代表性的岭南民居建筑,使读者对岭南传统民居建筑文化特色有一个大体的认识。本书是其中的《雷州民居》一册,由梁林编写。全书共分9章,包括:。
|
目錄:
|
v1 天南重地
自然环境
历史沿革
人文环境
雷州奇观
2 天造门户
军屯制度
雷州所城
3 红砖大蹯
文化探源
兼容并蓄
4 赤地彤屋
海陆聚落
城镇聚居
村落格局
公屋大厝
5 三雷古堡
潮溪村
东林村
青榈洋村
昌竹园村
周家村
6 广厦连绵
邦塘村
东岭村
鹅感村
禄切村
苏二村
庐山村
7 南陲宽院
潘家宅
那练村
林宅村
8 碧海南珠
滨海茅屋
渔耕秀景
9 山墙锦绣
样式多变的山墙
含义深远的装饰
|
內容試閱:
|
秦灭亡后,楚汉相争,战乱连年。在中原没有建立统一中央王朝的情况下,赵佗一举统一了岭南地区,以番禺为都城,建立南越国,自立为南越武王。赵佗统一岭南后,继续在南越实行“和揖百越”、“汉越一家”的民族融合政策,要求所有中原官兵和移民要尊重越人。他还自称“蛮夷大长老”,身穿越人服装,结发头顶,一副越人的装束。他不仅起用了一批少数民族杰出人物拜相将兵,而且大力倡导中原人与越人通婚,带头让自己的儿女与越人结姻,开创了中原人与岭南百越少数民族亲如一家、自然融合的局面,从根本上克服了民族分裂、民族仇视的隐患。
西汉王朝建立以后,为了国家的统一,稳定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汉高祖十一年公元前196年五月,刘邦委派大夫陆贾携带诏书南下番禺,奉劝赵佗归顺汉朝,封赵佗为南越王。汉高祖在诏书中高度评价了赵佗治理和开发岭南地区的功劳,赞扬他
“居南方长治之,甚有文理。中县人中原迁徙到岭南的移民以故不耗减,粤人相攻击之俗亦止,俱赖其力”。
岭南自成为汉朝的疆域后,并没有出现稍具规模的移民,其主要原因是不存在移民的来源。南越远离人口稠密地区,其周围的今福建、江西、湖南、贵州等地都是人口非常稀少,尚未开发的地方,不可能有大规模的移民输出。而中原人口稠密区南迁的人口至长江流域就已定居,难以越过这大片未开发区到达岭南。
交通的不便也限制了人口的迁入,虽然秦朝时就已开辟了几条越过南岭的道路,并通过开凿灵渠沟通了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但路途遥远,状况艰险,利用率很低。“旧交趾七郡贡献转运皆从东冶泛海而至,风波艰阻,沈溺相系。”可以了解到当时交趾七郡对朝廷的贡献品和物资转运,都是从海路通过东冶今福州市转达的,很不安全。所以岭南便成了贬官罢黜流放罪犯及其家属的地方,而且以合浦郡为主
今广东徐闻县南。史书记载,阳朔元年公元前24
年,京兆尹王章被杀,妻子被迁合浦今广东徐闻县南。此后有罪官员、外戚及其家属多被迁合浦,仅少数有返回的机会。
而另一方面,岭南“处近海,多犀、象、毒冒、珠玑、银、铜、果、布之凑。中国往商贾者多取富焉”。地方官吏会以此牟利,就连被徙的官员家属也因此致富,如汉成帝时京兆尹王章被杀后,妻子徙合浦,居然因从事珍珠生产而成为巨富。因此,岭南不仅会增加一些流动人口,如商人,也会吸引一些人定居。
西晋“永嘉八王之乱”后,东晋十六国与南北朝时期,历时一百多年的移民高潮,使得大批中原移民迁徙南方,此次迁徙基本分东、中、西三条主线,而大多数移民定居于秦岭江淮一带,越岭南之地者为数不多,但也有一些记载,如梁大同年间
535—546年,冯业曾孙、高凉太守冯宝与当地俚族首领、高凉州刺史冼挺之妹结婚,从此得到了冼夫人和俚族地方势力的全力支持。
汉族北方移民与本地民族相结合,冯氏也发展为岭南最显赫的豪族,历经陈、隋和唐初不衰,直到唐高宗后才没落。
唐天宝十四年755年十一月,正是唐代开元、天宝盛世的鼎盛阶段,身兼范阳、卢龙二节度使的安禄山,发所部兵及周边民族部众反于范阳今北京市区南;“时海内久承平,百姓累世不识兵革,猝闻范阳兵起,远近震骇”。安史之乱爆发不到一年时间,战火便燃遍黄河中下游的主要地区,并愈演愈烈。为了躲避战争灾难,黄河流域人民纷纷向战火未烧到的地区迁徙,寻找保全性命的安全场所。避难者“不南驰吴越,则北走沙朔”。
因叛军未能进入秦岭以南和长江以南,甚至在淮河以南的活动也相当有限。广大的南方地区得以避免战争侵扰,从而吸引了无数的北方移民,形成一股又一股的南迁洪流。顾况说:
“天宝末,安禄山反,天子去蜀,多士奔吴为人海。”李白诗:“
三川北虏乱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这些诗文都展现了安史之乱以后北民南迁之多之乱的社会大动荡。
不过战乱并不是北方人民迁移的唯一原因,农民处境的日益恶化也是重要的原因。至德二年756年,肃宗诏书说:“诸州百姓,多有逃亡,或官吏侵渔,或盗贼驱逼,或赋敛不一,或征发过多。
俾其怨咨,何以辑睦?”
唐广德元年763年,安史之乱结束,估计八年间有250万北方移民定居南方。
唐大和八年834年,诏岭南、福建、扬州地方官对蕃客常加存问,不得征收重税,安史之乱后,经海路前来贸易的外商日益增加,故有是令。
唐开成元年836年,士大夫流放岭南后代未北归者达数百家。
唐乾符二年875年,王仙芝、黄巢分别起义,继之而来的是军阀混战,再次引发了大规模北民南迁的高潮。
P8-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