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星地融合移动通信系统与关键技术从5G NTN到6G的卫星互联网发展
》
售價:NT$
968.0
《
妈妈,你好吗?(一封写给妈妈的“控诉”信,日本绘本奖作品)
》
售價:NT$
194.0
《
保守主义:为传统而战
》
售價:NT$
704.0
《
不同境遇的36岁:无尽与有限+人生半熟
》
售價:NT$
510.0
《
小时光 油画棒慢绘零基础教程
》
售價:NT$
403.0
《
可控性混乱
》
售價:NT$
301.0
《
协和专家大医说:医话肿瘤
》
售價:NT$
500.0
《
潜水指南 全彩图解第4版
》
售價:NT$
602.0
|
編輯推薦: |
☆民国名人的小闲事与微生活
☆厅堂上的独立精神 闺房中的耳鬓厮磨 院落里的家长里短
☆全彩图 展现故居中最美的人
☆新京报专栏连载 腾讯大家频道推荐
☆史量才、萧军萧红、沈从文、阮玲玉、林觉民、胡蝶、张爱玲、周瘦鹃、吕美荪、梁实秋、台静农、杨唤、周璇、蔡元培、王度庐、老舍、赛珍珠、闻一多、洪深、拉贝、曹禺、林语堂、章太炎、严复、康有为、潘天寿、顾颉刚……名人故居背后历史的印记,是一个城市的体温。那个逝去的时代,其实从未离开。
|
內容簡介: |
建筑是盛满了历史的容器,名人故居虽已风流不再,但蛛丝马迹间也可见钩沉,隐约间绽放着华彩。
本书采取散文配彩色插画的形式,选取青岛、上海、杭州、厦门、天津、台北等城市的数十处名人故居,以此为切入点,写故人旧事。
名人故居背后历史的印记,是一个城市的体温。那个逝去的时代,其实从未离开。
|
關於作者: |
叶克飞,以玩为生,但工作颇认真,间中码字,出版有《金庸政治学(第一卷)》,《金庸政治学(第二卷)》、《残酷世界和最爱的你》。
周彧,插画师,摄影师,合作出版有《残酷世界和最爱的你》。
|
目錄:
|
自序
一、情事
1.杭州秋水山庄
2.青岛萧军萧红故居
3.青岛沈从文故居
4.杭州风雨茅庐
5.上海阮玲玉故居
6.福州林觉民故居
7.上海胡蝶故居
二、避世
1.上海张爱玲故居
2.苏州周瘦鹃故居
3.苏州程小青故居
4.苏州范烟桥故居
5.青岛吕美荪故居
6.盖叫天故居
三、客居
1.青岛梁实秋故居
2.青岛台静农故居
3、青岛杨唤故居
4.上海周璇故居
5.青岛杨振声故居
6.上海蔡元培故居
四、传世
1.王度庐故居
2.青岛老舍故居
3.南京赛珍珠故居
4.青岛闻一多故居
5.青岛褐木庐
6.青岛洪深故居
五、旧事
1.杭州春润庐
2.青岛赵太侔故居
3.台北素书楼
4.南京拉贝故居
5.青岛曹禺故居
6.杭州林风眠故居
7.青岛王统照故居
六、终老
1.台北林语堂故居
2.苏州章太炎故居
3.福州严复故居
4.青岛康有为故居
5.杭州潘天寿故居
七、初生
1.绍兴蔡元培故居
2.福州林纾故居
3.苏州顾颉刚故居
|
內容試閱:
|
绍兴蔡元培故居
盛极一时后的凋零
地址:绍兴笔飞弄13号
别人去绍兴,总说鲁迅故居不可不去,我倒是专为蔡元培而去。
蔡元培是绍兴人,青少年时代都在这里度过,故居在著名的笔飞弄,是典型的江南宅院,与极度喧闹嘈杂的鲁迅故居相比,这里倒算清静,不过因为也已辟成景点,亦有几个游客。
我一向不喜欢喧闹的故居,最好是仍作民宅使用,清静惬意,有生活气息,若能与老住户们唠唠家常,问问陈年旧事,更是乐事,唯一隐患就是保护问题,生怕它哪天被好大喜功又短视的城市建设者拆掉。若是弄成小小展览馆,与旅游团绝缘,只有慕名而来的背包客,倒也是一种保护的好办法,起码少了被拆之虞。至于搞成景点,甚至变成“一条龙”旅游项目,边上还弄一排商店,卖各种无美感纪念品,那就为我不喜。我一直认为,大师名家的身后事,高悬光耀的应是作品与思想,至于那些生活痕迹,应淡了无痕,越寂寞越好。
可这个国度却恰恰相反,若一个名人是中小学课本里常出现的主流人物,便往往成为后世的推广工具,故居被弄成景点,俗不可耐。来往游客都知道这里住过个大人物,可说到这大人物到底干了什么,有何成就,却往往一知半解。至于将思想学术拿来为今所用,更是免谈——有时不但不拿来所用,甚至还背道而驰。
蔡元培便是一例。岁月不减其声名,动荡无损其根基,但多年后的北大,却再也找不出一个像他这样的校长,人们甚至根本说不清他的思想。
绍兴笔飞弄13号的蔡元培故居是蔡家祖业,为其祖父蔡嘉漠在道光年间所置。笔飞弄之名,源于另一位绍兴名人王羲之的传说,相传王羲之曾为一位老婆婆写字,结果写了一张,对方还要一张,王羲之便不高兴,将笔掷出窗外,结果穿过弄堂,落于桥背,后世称那条弄堂为笔飞弄,桥为笔架桥。故居大体是砖木结构,共有三进,第一进坐西朝东,第二进和第三进则拐了个弯,坐北朝南。走进第一进,天井极宽阔,竟有篮球场大小,阳光洒在地面上,更显空间之大。曾有人说天井大小与宅子的气象息息相关,这种旧时风水之说倒也并非无稽,甚至可以跟心理学拉扯上关系,毕竟环境会潜移默化地影响人,长期在逼仄空间里,人不免束手束脚,可若厅堂阔大,终日见阳光,心情自然也会不同。
第二进如今是陈列室,有蔡元培雕像,两侧有“学界泰斗,人世楷模”等对联,最抢眼的自然是美国学者杜威的那句话:“拿世界各国的大学比较,牛津、剑桥、柏林、哈佛、哥伦比亚等等,这些校长中,在某些学科上有卓越贡献的不乏其人。但是,以一个校长身份,而能领导那所大学,对一个民族,一个时代起到转折作用的,除蔡元培而外,恐怕找不出第二个。”第三进则是蔡元培出生和少年时居住的地方。
院内都是青石路面,屋墙为青砖,开有雕花木棂窗,院墙上的砖雕颇为精细,但不少已经残破,想是多年前所毁。
站在冷清的院内,忽觉感慨。陈列室里那些赞誉、对联、摆设,真的可以说清蔡元培这一生?何况,又有几个人会来看看这故居里的陈列室?那些来绍兴的游客,若非背包一族,恐怕只会在导游的小旗下如赶鸭般聚集在鲁迅故居的那条街上,叫叫嚷嚷,拍照留念,然后在门口立着孔乙己雕像的咸亨酒店里吃一顿并不地道的绍兴菜,随即拍屁股离去。
没来由想起了杭州,那里有他牵头创办的国立艺术院,也就是如今中国美术学院的前身,他虽非校长,但首任校长林风眠也坚持兼容并包。那时,林风眠要“融合中西”,潘天寿欲“传统出新”,艺术之树就此分叉,却同样挂满了可载于史的师生名字。可如今我漫步于西子湖畔时,心里感应到的依然是盛极一时后的凋零。
蔡元培的思想,其实已经丢了。
当年,蔡元培大有用武之地,哪怕只是昙花一现,已绚烂如斯。他入主前的北大,思想僵化,制度混乱,不问学术,换过五任校长,仍局面难改。1917年1月9日,蔡元培发表就任北大校长的演说,提出三点要求:抱定宗旨、砥砺德行、敬爱师长,“入法科者,非为做官;入商科者,非为致富”。
在他治下的北大,保守派、维新派和激进派共存,拖着长辫穿着长袍的老先生与一身西装的新派人物并坐讨论,还有《新潮》与《国故》打对台戏。他选择教师,只看学问不看资历,梁漱溟当年投考北大落选,但发表《究元决疑论》后得蔡元培赏识,聘其讲授印度哲学,做不成学生,反倒成了老师。
这一切,早已不再。
在绍兴街头,我还曾见到蔡元培广场,旁边还有“孑民电影院”,“孑民”是蔡元培的字。以名人元素装点城市,已成俗例,只是,故人想必孤独,恰如那个“孑”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