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棕榈油的全球史 : 从奴隶船到购物篮
》
售價:NT$
440.0
《
简帛时代与早期中国思想世界(上下册)(王中江著作系列)
》
售價:NT$
1400.0
《
进化主义在中国的兴起(王中江著作系列)
》
售價:NT$
950.0
《
不废风雅 生活的意趣(汪曾祺风雅意趣妙文)
》
售價:NT$
280.0
《
东亚世界形成史论(新版)
》
售價:NT$
490.0
《
奶奶的半个心愿 “课本里的作家” 中考热点作家孙道荣2024年全新散文集
》
售價:NT$
190.0
《
天生坏种:罪犯与犯罪心理分析
》
售價:NT$
445.0
《
新能源材料
》
售價:NT$
290.0
|
編輯推薦: |
昆曲被确立为世界文化遗产已历十二春秋,期间昆曲界演绎了哪些恩恩怨怨?为复兴昆曲,各文化团体又做了哪些努力?当代艺人们又该如何坚守艺术节操?《赏花有时
度曲有道》将为大家抽丝剥茧、一一答疑……
|
內容簡介: |
《赏花有时·度曲有道:张卫东论昆曲》是著名昆曲艺术家、昆曲教育家张卫东先生的文章、访谈、讲座合集。张卫东先生崇古法、好雅乐,为传统昆曲艺术和老北京文化的传承者。其致力于研究、传播昆曲、八角鼓、古诗词吟诵、老北京美食等传统文化,亦批判当代社会之怪现状,《正宗昆曲大厦将倾》一文之微言大义曾引起很大反响。其文亦有老北京的京味俗语风格,娓娓道来,恰似唐鲁孙、齐如山之遗风余韵。
|
關於作者: |
张卫东,中国国家一级演员,工老生,擅长《草诏》《搜山打车》《写本》《祭姬》《骂贼》等戏。1989年起,在各院校讲授、普及昆曲。著有《喜庆堂会》《昆曲艺术研习课教程》《张卫东演戏说唱牡丹亭》(CD)等。
|
目錄:
|
第一编
正宗昆曲 大厦将倾
这么救昆曲死得更快
昆曲是典型的文人艺术
昆曲的兴盛有赖于儒学复兴
昆曲不能再瞎改了
浅谈昆曲付、丑家门与京剧丑行
昆曲老旦家门的表演点滴
伤心周汝昌
昆曲逢生 百年传瑛
中国戏曲的“十全大师”裴艳玲
“道和曲社”是昆曲传承的脊梁
“子弟书”中的昆曲传奇
古香古色 清雅绝伦
我与吟诵的不解之缘
打击乐的审美启示
今日京城古戏台
第二编
漫话“清代宫廷昆曲”
清末以来北方昆弋老生琐谈
北京昆曲研习社琐忆
陶小庭轶事
《草诏》的表演艺术
谈《胖姑学舌》
附录
妻子心中的张卫东(潘姝雅)
北京民间昆曲的“传奇”(陈均)
|
內容試閱:
|
北京民间昆曲的“传奇”
要谈论近些年来的北京民间昆曲活动,当然少不得要谈到张卫东。张卫东出身于旗人,据说,在很多场合,给人以“京城最后一个遗少”的强烈印象,又有文章戏称他是“想生活在明代的人”。北京的民间昆曲活动,大半都与他有关。譬如昆曲曲社及活动:北京昆曲研习社,张卫东曾担任多年的社委,负责组织同期;北京大学京昆社,张卫东坚持教曲十五年,不但教唱昆曲,还说戏、教戏、排戏,有时甚至还自掏腰包;中国音乐学院,张卫东首度开设昆曲课程;中国艺术研究院,在张卫东的倡导下成立了国艺曲社,一年多时间举办了两次同期曲会;上庄的“西山采蘋”曲社,在张卫东的指导下发展成为“家庭式”的曲社;还有北京城市服务管理电台的昆曲系列讲座……给张卫东打电话,半夜十二点打最为靠谱,因为他不用手机,只用家里的固曲的路上。
在一篇文章中,我曾如此描述张卫东:“他是一个多元身份的复杂的人:演员、曲家、昆曲的保守主义者、传播者,还是老北京文化、旗人文化、道教音乐的传承者……这一身份的多元赋予了他某些迷人之处。”说是演员,他乃是北方昆曲剧院的正工老生,以《草诏》、《写本》等戏闻名;说是曲家,他自幼在北京昆曲研习社向吴鸿迈、周铨庵等曲家学唱昆曲,并被朱家溍收为关门弟子;说是昆曲的保守主义者,其《正宗昆曲,大厦将倾》一文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至今仍是让人怀念的热点话题,是新创大制作昆剧的当头棒喝;说是昆曲的传播者,其十几年如一日地在北京大学、中国音乐学院、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义务教曲、讲座,毅力及热情自是令人赞叹……
在昆曲界,曲家以“糟改”批评演员,以“传统”号召曲友,而演员以“观众”为藉口,并视曲家为业余“票友”,已是常态。张卫东身兼演员和曲家,但这一身份的分歧或对立并未造成两难的局面,而是被他巧妙地整合在一起,从而获得了对于昆曲最有发言权的独特地位置。
对于现今的昆曲,他被认为是“昆曲的保守主义者”,好发新论,但又并非毫无依据。事实上,诸多奇论往往寄托的是更深的期望。譬如,他提出“正宗昆曲,大厦将倾”,不仅是对新创昆剧的批判之言,更是提出了“三五知己,浅吟清唱”这一回归魏良辅时代的理想模式。“昆曲不是戏曲”之论,实则针对时下将昆曲简化为“表演”艺术的流弊,而将昆曲提升到文化层次,扩大了昆曲的内涵。不仅如此,他还将其理念实践于其昆曲表演和传播中。
关于演员的自我修养,他曾提出“三台说”,即“舞台、曲台和书台”,既能表演,又能研究,还能写作,这便是一个好演员的标准。如果再加上既能提出自己的观点,又能通过实践将其理念予以传播——“知行合一”,这便成就了昆曲界的一个“异数”,也“书写”了一个北京民间昆曲的“传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