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基于语体的语篇衔接方式的选择性研究
》
售價:NT$
347.0

《
美国政治传统及其缔造者:一部美国版《史记》
》
售價:NT$
449.0

《
孤独谱系障碍评估与干预:从理论到实践 国际经典医学心理学译著
》
售價:NT$
1061.0

《
大数据导论(第2版)
》
售價:NT$
352.0

《
帝国时代
》
售價:NT$
959.0

《
现象学的心灵(第三版)(中国现象学文库·现象学原典译丛·扎哈维系列)
》
售價:NT$
500.0

《
近世通儒——纪念沈曾植逝世10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
售價:NT$
857.0

《
光速声波物理学. 1、2、3
》
售價:NT$
2295.0
|
內容簡介: |
《中国志愿服务法制化研究》是志愿服务研究学术文库之一,《中国志愿服务法制化研究》讲述了:志愿服务是志愿者不以获取物质报酬为目的,自愿贡献时间、能力为社会和他人提供的公益服务。现代志愿服务实践最早源于西方,但中国传统的儒释墨道思想中的慈善利他思想与现代志愿服务理念是一脉相通的。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现代志愿服务在中国大陆以星火燎原之势迅速发展起来。实践中,志愿服务在培养公民精神、推进民主化进程、培养志愿组织、增加社会资本、促进社会发展以及增进社会福祉、助力经济增长等方面,都体现出其独特的价值与作用。然而,我们也应该看到,在中国志愿服务事业发展中,还存在着志愿服务理念不彰、统一有效的志愿服务协调机制缺乏、志愿者权益保障不力、志愿服务促进措施缺乏、志愿服务活动失范等诸多问题,亟待通过志愿服务法制建设来规范和保障志愿服务中的社会关系,推进志愿服务发展。
本文在考察境外志愿服务法制化经验、总结地方志愿服务立法创新的基础上,就国家志愿服务法的立法体例、立法宗旨、基本概念、协调机制、志愿者的权利与义务、促进措施、法律责任等基本问题进行了思考,并提出了立法建议。
|
目錄:
|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相关研究综述
1.3 基本概念
1.4 研究思路与框架
1.5 研究方法
1.6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第2章 中国志愿服务法制化的背景
2.1 中国志愿服务的传统渊源与当代发展
2.2 志愿服务的价值和作用
2.3 中国志愿服务法制化的必要性
2.4 小结
第3章 境外志愿服务法制化的经验与启示
3.1 境外志愿服务法制化概况
3.2 境外志愿服务法制化的经验启示
3.3 小结
第4章 中国志愿服务法制化历程
4.1 志愿服务法制化的萌芽期
4.2 志愿服务法制化的起步期
4.3 志愿服务法制化的发展期
4.4 志愿服务法制化的深化期
4.5 小结
第5章 地方志愿服务立法现状与问题
5.1 地方志愿服务立法现状
5.2 志愿服务立法中的问题
5.3 小结
第6章 地方志愿服务立法:以北京市为例
6.1 北京市志愿服务立法的背景
6.2 北京市志愿服务立法的历程与内容
6.3 《北京市志愿服务促进条例》的特色
6.4 北京市志愿服务立法的实施效果
第7章 国家志愿服务立法的思考与建议
7.1 立法迫切性
7.2 立法体例
7.3 立法宗旨
7.4 基本概念
7.5 志愿服务协调机制
7.6 志愿者的权利与义务规范
7.7 志愿服务之促进措施
7.8 法律责任
7.9 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主要访谈对象一览表
附录2:部分访谈录
附录3:地方志愿服务法规中关于志愿者权利的规定
附录4:地方志愿服务法规对志愿者义务的规定
附录5:地方志愿服务法规中关于志愿服务协议的规定
附录6:境外典型志愿服务立法
附录7:全国志愿服务主要法规与政策
附录8:地方典型志愿服务立法
后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