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为什么要读人类学
》
售價:NT$
352.0
《
井邑无衣冠 : 地方视野下的唐代精英与社会
》
售價:NT$
434.0
《
星地融合移动通信系统与关键技术从5G NTN到6G的卫星互联网发展
》
售價:NT$
968.0
《
妈妈,你好吗?(一封写给妈妈的“控诉”信,日本绘本奖作品)
》
售價:NT$
194.0
《
保守主义:为传统而战
》
售價:NT$
704.0
《
不同境遇的36岁:无尽与有限+人生半熟
》
售價:NT$
510.0
《
小时光 油画棒慢绘零基础教程
》
售價:NT$
403.0
《
可控性混乱
》
售價:NT$
301.0
|
編輯推薦: |
北京科技大学国家级心理咨询师、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会员杜学敏作品。
多年从业经验积累,数家研究机构合作,以科学严谨的态度熔铸成这本研究微反应的心理学图书,全面、系统、实用,让你在复杂的人际交往中,迅速抓住要点,准确地作出判断。
微反应来自于人的本能反应,无法作假。读懂微反应,就能看穿微反应背后的真实心理活动,让他人的秘密在你眼前无处遁形。
这本书能够为想看透别人而不想被别人看透的人提供科学的指导。
|
內容簡介: |
这是一本大众心理学类图书,书中讲述了几种典型的身体微反应,分析了其发生的机制和应用的领域,以便给读者以提示和启发。我们可以灵活地运用微反应心理学,不动声色地分析与我们交往的人,尤其是那些你还摸不透的人。
在遇到有效刺激的时候,人们总是难以控制自己的身体反应,这是人性最自然地流露,难以作伪,这也因此成为我们读懂他人的利器。这一原理其实早已经被世界顶级警方应用了很久,只是没有普及到日常生活中来。
|
關於作者: |
杜学敏,女,北京科技大学心理咨询与发展中心教师、讲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会员。
个人格言:感谢自己,感恩他人,用心体验,可以感受到更多的美好!
|
目錄:
|
part 1 什么是微反应 1
第一反应——被针扎了马上缩回手 2
内心真实的想法——邓文迪掌击袭击者 6
理性与微反应——微反应之后,对方在掩饰 9
“刺激”必须有效——在意什么,“刺激”什么 12
基线反应——身体反应有规律 15
脑功能与优先级——不听大脑指令的那条神经 18
情绪与能量——生气是个力气活儿 21
说谎那点事儿——向左看不一定代表说谎 24
part 2 常见的几种微反应 27
冻结反应——吃惊,需要判断局面 28
安慰反应——感到压力,寻求安慰 32
逃离反应——感到恐惧,模拟逃跑 36
仰视反应——微扬的下巴和俯下的酒杯 39
距离反应——能不能再靠近一点点 42
领地反应——用金箍棒画个圈儿 45
战斗反应——怒发冲冠是愤怒到了极点 49
胜败反应——胸有激雷而面平如水 52
part 3 解读微反应背后的秘密 55
小动作的秘密——小动作是一种随身携带的性格 56
十指分工不同——手指姿态反映的是心理变化 59
嘴部反应——嘴巴,不只是用来说话的 62
笑的语言——笑表达的意思不只是快乐 65
眼睛会说话——通过心灵门户识心意 68
脸的表情——“眉飞色舞”代表什么状态 72
走路姿态——每个人都会走自己的路 75
头部的小动作——点头、仰头传递复杂的信息 78
被忽视的双脚——离大脑最远却最诚实 81
part 4 认识自己,并控制自我 85
眉目传“情”——与人沟通时的目光投向 86
点头“YES”——点头的双重功用 90
开放拘谨的四肢——欢迎和接纳别人的表现 93
手部动作的使用——“摩拳擦掌”要谨慎 96
站如松、坐如钟——举止娴雅容易获取好感 99
身体动作传达亲和力——每个细胞都是“亲切”的 102
身体礼仪中的微反应——看透动作的本意 105
控制自己的反应——胸有激雷面如平湖 108
用身体语言传递“正能量”——发出积极的信号 112
part 5 看穿他人,并引导对方 115
做个“解语花”——在他人看穿你之前,先看透他 116
感受周围的空气——努力获得别人的信息 118
交际中引君入瓮——引导对方,占据主动 121
“头痛医头”不管用——具体情境中的判断和决策 124
看穿他人的肢体语言——万事如意就这样做到 127
赞同他人的自负之处——满足和尊重他人的自尊 130
学会安抚一只刺猬——消除对方的防备心理 134
微笑面对他人——真诚微笑是一种万能的微表情 138
人际王道——像赏识自己一样赏识别人 141
|
內容試閱:
|
第一反应——被针扎了马上缩回手
小时候,我们经常玩一个游戏:两个人面对面站着,一人突然伸出一只拳头作势要打对方的眼睛,这时,尽管双方的关系很好,对方的眼睛还是会迅速眨一下,头微微后仰以试图躲避。这个游戏不管玩多少次,被打的一方总是会条件反射般地眨眼和仰头。
警察往往是运用心理学的高手,他们在抓捕罪犯时,如果罪犯混迹于人群,难以分辨,警察就会大吼一声:“张三(犯罪分子的名字)。”结果,人群中一定会有人应一声或者回头,而这个人基本上就是罪犯。这是因为,罪犯此时正处于高度紧张时刻,突然听到自己的名字,总是会下意识地做出第一反应。
鲁迅先生当年收到一封信,他从信封的落款上一眼就看出了写信人用的是假名字,因为那笔迹上有勾抹的痕迹。我们知道,正常生活中,很少有人会写错自己的名字,张三签名时决不会下意识地写“李四”。
这几个例子中,眨眼、回头、一开始写下自己真名字的行为都属于微反应。微反应是指人在受到有效刺激的一瞬间,表现出的不受思维控制的真实反应,既包括眨眼、扬眉、皱鼻子等细微的面部表情,也包括耸肩、回头、颤抖等身体的微动作。另外,如前文警察的例子中,类似罪犯的语言回应,也属于微反应的范畴。
微反应最核心的特征和判断标准是,它必然是第一反应,指的是人在接受外界刺激之后,“下意识”的反应,是没有经过任何思考的,带着原始的动物性和人类本能。第一反应能够反应人的真实想法,这一观点已经被大多数人,尤其是心理学家认可。
很多心理测试中,都会出现“第一反应”的关键词。例如,某天(不是特别日子)你收到另一半的礼物或肉麻信息,你的第一反应是?走到一个陌生的十字路口,你的第一反应是向左走还是向右走?如果明天早上,你突然发现变了性别,你的第一反应是?测试的设计者之所以如此强调第一反应,是因为他们相信在那一瞬间,你的大脑还没有来得及对行为做丝毫伪装。
也有很多媒体喜欢探究人的第一反应,一条“诺贝尔奖委员会成员、文学奖宣布者对记者说,当他电话告知莫言获得诺贝尔奖的消息时,莫言的反应是:he
was overjoyed and
scared(他狂喜并惶恐”的新闻比莫言获奖后的公开演讲更吸引人,因为大家最想知道他的真实想法和内心反应。
第一反应有两大特点:
第一是具有转瞬即逝性。第一反应是“如露亦如电”的,当理性的光芒作用于人的大脑,第一反应的“露”会被迅速吸干,第一反应也恰如我们看到的闪电一样,只是一瞬间的霹雳,想将它捕捉也颇为不易。比如说,当人们发现自己撒谎成功之后,会情不自禁地做出嘴角上翘的微动作,但这种动作会持续不到五分之一秒,是几乎不可见、很难察觉的。研究表明,真正吃惊的动作只能持续一秒钟,超过这个时间的动作都是假装的、有目的的。
第二个特点是第一反应符合人性,但并不一定合乎理性和道德。所有微反应都源于人类内心深处自我保护等“自私”的愿望,它能反应当事人一刹那的情绪,可能是正面的,也可能是负面的。战场上的士兵,在听到敌军枪声那一刻,第一反应可能是逃跑,但这种反应很短,而且会被随之而来的道德和理性否定,因而并不影响事件的结果,也不妨碍当事人的道德水平。
在日常生活中,通过他人遇事时的第一反应来“读心”,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是讨论微反应给我们带来的最大福利。在社会交往中的各个领域,都有微反应的用武之地,它可以帮助我们更顺利地做事,更游刃有余地与人打交道。
在中国古代的神话故事中,无论美丽而魅惑的狐狸精们法术多么高强,总会有露出狐狸尾巴的时候,还会不小心被人们发现。如果说人类也有一条能够暴露本性的“狐狸尾巴”,它就是微反应。即使人类进入文明社会已经数千年,但仍然不能完全掌控自己的身体。无论我们怎么想要在他人面前树立自己期待的美好形象,或者掩盖自己的真实想法,微反应都会在某些时候“出卖”我们。比如,难以抵挡美食的诱惑时,人会不自觉地分泌或吞咽唾液。而相爱中的两人,在刚刚获知对方心意的时候,虽极力克制,但一定难掩内心的兴奋,急促的呼吸、加快的心跳都是最可能出现的微反应。微反应属于人类的本能,它不是我“想”做的,也不是我“不想”做就可以不做的,这给以“微反应”来判断人的真实心理的方法打开了方便之门。
说到底,婴儿吮乳、受惊时动作停顿、害怕时心跳加快,这些行为没有一样是某个人“想做”的,这些行为不必经过人的大脑思维,就像动物界蜜蜂酿蜜、鸡孵蛋一样顺其自然地发生。当然,本能还有无法抗拒性,因为它不受“想”的控制,因而我们也“无处可逃”,紧张时会用手揪住衣角,这些动作是不由自主的。
本能反应的这一特点,为测谎器的发明和存在提供了科学依据。记得在某一香港幽默警匪片中用到一个仪器,此仪器外形很像一个躺椅,椅子上连着一些数据线和其他器具,人躺在上面,被问到一系列问题。只要问话过程中人撒谎了,仪器就会显示出来。
这种仪器并非无稽。据科学研究,一个人说谎的时候,他的心率和呼吸要比不说谎时快许多。而类似测谎仪的器械就是利用人的本能反应,记录下相关的生理变化指标,从而进行数据分析。被测试者,有时要戴上胸带、血压计、橡皮囊袖带、电极等装置。这些装置会记录相关信息,观察与之相关的呼吸频率、心率的变化情况,并综合分析,最终判断被测者是否在说谎。这种测试仪虽然不是100%准确,但有一定科学依据,能够得出有意义的结论。
追根溯源,人的本能反应往往与动物生命中的两件大事有关,即生存和繁衍。几乎大多数的本能,无论是动物本能,还是人类本能,无论是早期社会人类的本能,还是文明社会人类的本能,都可以归结到这两个方面。孔雀开屏,雄鸟在雌鸟的面前跳舞,是要博得对方的喜爱,从而获得交配权,这是繁衍本能的体现;动物遇到强敌,会拼命逃跑,打败对方会引颈长鸣,这是一种自我保护,是生存的本能。
人类虽然是高等动物,但基本的生命诉求仍然是这两者。人获知意外事件时惊讶的反应,遇到强敌时企图缩小身体面积,都是自我保护心理的体现。而面对异性时的紧张、不安,对美女的喜爱,则与繁衍需求有关。一旦遇到与此两类有关的诱惑或威胁时,人的身体就会表现出非常诚实的一面,让你的内心想法“无处遁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