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税的荒唐与智慧:历史上的税收故事
》
售價:NT$
500.0

《
图式疗法的刻意练习
》
售價:NT$
408.0

《
人间游戏:人际关系心理学(500万册畅销书《蛤蟆先生》理论原典,帮你读懂人际关系中那些心照不宣的“潜规则”)
》
售價:NT$
203.0

《
伟大的遗址(亲历100座人类文明考古奇迹)
》
售價:NT$
959.0

《
秦汉国家的思想、信仰与皇权政治
》
售價:NT$
1000.0

《
反卷社会:打破优绩主义神话(一本直面焦虑与困境的生活哲学书!)
》
售價:NT$
388.0

《
偶然事件(命运总是欺软怕硬,你不认命就会赢!)
》
售價:NT$
255.0

《
余下只有噪音:聆听20世纪(2025)
》
售價:NT$
959.0
|
內容簡介: |
《公共管理系列:公民网络参与公共政策过程研究》以公民网络参与和我国公共政策过程两个变量为研究对象,试图回答三个核心问题:公民怎样在互联网上参与公共政策过程?公民的网络参与对公共政策过程产生了什么影响?公民网络参与公共政策过程的内在逻辑是什么?
基于实证案例的考察,《公共管理系列:公民网络参与公共政策过程研究》认为网络参与对我国政策过程的确发挥一定作用,在政策过程的不同阶段网络参与表现出不同的特点。政府和政治精英的态度是影响网络参与效果最重要的决定因素。我国当前的网络参与大致存在高效型、低效型、倒逼型、孤立型、受阻型和公敌型等六种基本类型和“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两种参与机制。公民网络参与公共政策过程未来的发展趋势是可以依托较为成熟的网络社团,实现一定程度的网络直接民主,建立覆盖公共政策全过程的网络投票制度,切实保障公民参与权。
《公共管理系列:公民网络参与公共政策过程研究》可以供从事公共管理学、新闻传播学学习和研究的读者参考,亦可供一切对互联网时代公民参与和公共管理问题感兴趣的读者阅读。
|
關於作者: |
王法硕,男,生于1984年,天津市人。2012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获得博士学位。现为华东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互联网时代公共管理。
|
目錄:
|
导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核心概念界定
四、理论工具与分析框架
五、研究方法与研究意义
六、本书框架与创新之处
第一章 公民网络参与公共政策过程的背景
第一节 政治背景:政策民主不足与执政理念的更新
一、精英主导:中国式的公共政策过程
二、参与失灵:我国公民参与的传统模式
三、以民为本:政党执政理念的更新
第二节 经济背景:新型经济形态与我国经济发展
一、知识经济与网络经济方兴未艾
二、我国经济发展成就与风险并存
第三节 技术背景:互联网及其政治影响
一、互联网与信息技术的兴起
二、互联网带来政治生态变革
第四节 社会背景:中国市民社会的孕育与成长
一、中西方话语中的市民社会
二、网络参与成为中国市民社会的成长路径
第二章 公民网络参与公共政策过程的途径
第一节 网络论坛:民意表达的新渠道
一、网络论坛:虚拟议事广场
二、网络论坛的公民参与功能:塑造网络民意
三、议题与民意表达——对代表性时政论坛的研究
第二节 政府网站:建言献策的新平台
一、电子政府:开启政府E时代
二、政府网站的公民参与功能:推动网络民主
三、结构设计与绩效评估——对三个公民网络参与平台的研究
第三节 博客(微博):官民交心的新媒介
一、博客(微博):自媒体的宠儿
二、博客(微博)的公民参与功能:强化政治沟通
三、发声与倾听——对代表性政治博客与政务微博的研究
第三章 公民网络参与公共政策过程的阶段
第一节 公民网络参与政策议程设置:上海“钓鱼执法”
一、上海“钓鱼执法”事件始末
二、政策网络运行机制:民与官的博弈
第二节 公民网络参与政策方案选择:北京治堵与新拆迁条例
一、北京治堵与新拆迁条例的网络意见征集
二、政策网络运行机制:政府主导的政策协商
第三节 公民网络参与政策执行:微博打拐
一、微博打拐:一场全民解救运动
二、政策网络运行机制:多元行动者的合作治理
第四章 公民网络参与公共政策过程的政府应对
第一节 公民网络参与的双重效应
……
第五章 公民网络参与公共政策过程的反思与优化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