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剑桥意大利戏剧史(剑桥世界戏剧史译丛)
》
售價:NT$
740.0
《
教育何用:重估教育的价值
》
售價:NT$
299.0
《
理想城市:环境与诗性
》
售價:NT$
390.0
《
大模型推荐系统:算法原理、代码实战与案例分析
》
售價:NT$
445.0
《
逆风翻盘 危机时代的亿万赢家 在充满危机与风险的世界里,学会与之共舞并找到致富与生存之道
》
售價:NT$
625.0
《
工业互联网导论
》
售價:NT$
445.0
《
木偶的恨意(法国悬念大师米歇尔普西悬疑新作)
》
售價:NT$
295.0
《
孤独传:一种现代情感的历史
》
售價:NT$
390.0
|
內容簡介: |
四至六世纪的的中国处于历史上的南北分裂割据时期。北方是十六国北朝,南方是东晋宋齐梁陈。秦汉以来大一统的中国社会至此彻底走上分途发展的道路。较之东晋南朝,当时中国北方由于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少数民族的勃然兴起,呈现出尤为突出的民族重新组合和融合的景象。这些少数民族政权及其史官史家们曾经就夷夏、家国和天人等事关皇朝久治长安的问题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其间的流血斗争、是非曲折、以及大一统情怀,深深地印刻在当时的史学之上,成为不可磨灭的历史记忆。本书即围绕夷夏、家国和天人这三个主题,就当时北中国的史学和历史记忆的形成提出了视角独到的认识,以期阐明其上承汉魏、下启隋唐的历史文化价值。
|
目錄:
|
上篇史官制度与家国传承
第一章十六国北朝的史官制度与史学发展
第二章北魏崔浩石经石史考
第三章北齐与设馆修史
第四章北齐北周隋史家王劭史学考论
附表:十六国北朝史官与史学表
中篇民族史传与夷夏关系
第五章十六国时代:大一统民族观的播迁和认同
第六章邓渊和崔浩时代:别造一天下
第七章李彪、崔鸿和郦道元时代:描摹太和改革与天下一道蓝图
第八章魏收时代:大一统民族观与民族通史《魏书》
附表:《魏书》“史臣日”统计表
下篇专史撰述与天人之际
第九章传统经济史记述的继承和发展
第十章郦道元《水经注》与中古中国的环境史图景
第十一章十六国北朝佛教史记述的朴素理性色彩
参考文献
后记
|
內容試閱:
|
两种看法哪个更接近史学发展的真相呢?由于王劭史学著述的佚失,由于双方立论的偏差,长期以来前一种看法主导了人们对于王劭史学的基本认识。
刘知幾在《史通》当中对王劭史学的评价多是积极的和肯定的。王劭最重要的两部史著就是《齐志》和《隋书》,刘知幾盛赞它们收录文章入史的做法,在和其他史书作过比较之后说:“唯王劭撰《齐》、《隋》二史,其所取也,文皆诣实,理多可信,至于悠悠饰词,皆不之取。此实得去邪从正之理,捐华摭实之义也。”②同时,刘知幾又从“载言”的角度批评了魏徵《隋书》对王劭的评价,说:“如《隋书》王劭、袁充两传,唯录其诡辞妄说,遂盈一篇。寻又申以诋诃,尤其谄惑”,指出《隋书》列传的写法更是不可取,“《隋史》讥王君懋撰齐、隋二史叙录繁碎。至如刘臻还宅,访子方知;王劭思书,为奴所侮。此而毕载,为失更多。可谓尤而效之,罪之甚焉者矣”,强调“夫载言示后者,贵于辞理可观。既以无益而书,岂若遗而不载”③。
刘知幾论及北齐国史时,有这样一段话:“逮于齐灭,隋秘书监王劭、内史令李德林并少仕邺中,多识故事。王乃凭述起居注,广以异闻,造编年书,号日《齐志》,十有六卷。李在齐预修国史,创纪传书二十七卷。自开皇初,奉诏续撰,增多齐史三十八篇,以上送官,藏之秘府。皇家贞观初,敕其子中书舍人百药仍其旧录,杂采它书,演为五十卷。今之言齐史者,惟王、李二家云。”①由此可知,北齐国史,有王劭编年体和李德林、李百药纪传体两种编纂模式。但为什么最终李百药《北齐书》“胜出”了呢?分析原因,第一,王劭死得早,又没有继承人,赶不上唐朝初年深刻反思历史、重修西晋以来诸史的机会。第二,即使赶上了,王劭编年体《齐志》在体裁上也不符合时代对于“正史”的要求,唐初重修的八史,无一不是纪传体。所以,王劭《齐志》便逐渐走上了散佚之路。幸有刘知幾在《史通》当中的评价,我们才有了重新认识《齐志》编纂特色和王劭史学价值的重要凭借。
事实上,《隋书》本传对王劭的评判,本质上是唐初史家对近代人物的一种道德判断,不涉及其史学成就的考量。而作为史学评论家刘知幾的认识则非常值得重视和思考,他与王劭生活的时代相去不远,能看到王劭的原书,更重要的是他对王劭的评价建立在对历代史学发展总体而深入把握的基础之上,有充分的史学依据。刘知矮的评价方式为我们如何看待王劭这类少有史著流传至今的史家提供了有益的思路。同时,通过几方面极其有限的材料的对比研究和分析,也印证了《史通》有关论断的准确性,从而凸显出刘知幾在史学评论方面的精辟认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