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纯粹·我只要少许
》
售價:NT$
367.0
《
投机苦旅:一位投机客的凤凰涅槃
》
售價:NT$
403.0
《
重返马赛渔场:社会规范与私人治理的局限
》
售價:NT$
316.0
《
日子慢慢向前,事事慢慢如愿
》
售價:NT$
254.0
《
场景供应链金融:将风口变成蓝海
》
售價:NT$
509.0
《
汗青堂丛书146·布鲁克王朝:一个英国家族在东南亚的百年统治
》
售價:NT$
418.0
《
人生是旷野啊
》
售價:NT$
332.0
《
甲骨文丛书· “安国之道”:英国的殖民情报系统及其在亚洲的扩张
》
售價:NT$
403.0
|
編輯推薦: |
◎我们也许逃不过这样的荒诞:阅读极其泛滥又极其荒凉,文化极其壅塞又极其贫乏。这里倒是有一条安静的自救小路:趁年轻,放松心情读一点经过选择的经典。
——余秋雨
◎经典中的经典。
——著名儿童文学作家、上海师范大学教授梅子涵◎教育部推荐最佳学生课外读物书目。
◎最受老师和学生喜爱的课外阅读丛书。
◎北京市语文学科骨干教师主编 强大的编写团队。
◎简洁上口的白话表达
专业插画师绘制精美插图 清晰详尽的知识点拓展。
|
內容簡介: |
《包公案》是中国明代著名的公案小说,流传久远,影响至深,本书是《包公案》的白话版。全书由几十个包公断案的短篇故事构成,情节曲折,引人入胜,在刻画了铁面无私、清正廉明的包公形象的同时,也颂扬善良忠义之人,批判了邪恶贪婪之徒。
|
關於作者: |
张燕均,北京市语文学科骨干教师、青年岗位能手。
|
目錄:
|
包公细查双底船
包公设计抓驸马
智拿三屠户
卖僧鞋捉恶僧
智捕赵王爷
杀假僧得真情
吕月娥丢银告亲夫
夫妇争罪
乌龟为恩人雪冤
山中鸟替人伸冤
乌盆告状
高尚静丢银城隍庙
包公借神猫捉五鼠
撕伞辨真伪
竹篮观音助包公
小家童为主人伸冤
包公智拿曹国舅
破窑里的皇太后
墙壁上的铜钱
地窖中的阴谋
指腹之盟
江名玉谋害好友
巧扮新妇
猜字谜破凶杀案
持假银抓盗贼
和尚报仇
马客商身死水塘
王倍冒充赵家女婿
光棍抢人妻子
彭裁缝选官
张榜找鞋抓凶手
新妇的考题
画轴中的遗嘱
胡居敬寺中逃生
游总兵夺功
巧判白鹅
坎坷的陈郎
恶僧人拐骗良妇
方春莲外逃
吴员城偷鞋
恶仆谋害主人
水沟里的银子
黄贵谋朋友妻
牛舌案
愚仆不慎丢良马
李秀姐多疑害死人
哑巴弟弟告兄长
家仆为主人伸冤
四个和尚
伍和争亲陷害人
樵夫大意卖柴刀
包公为三娘子伸冤
包公审石碑
无才考官屈杀英才
蜘蛛吃案卷
才子佳人心如金石
陈世美抛妻弃子
包公令城隍拿妖
包公巧计擒猴精
包公扮客商识破骗术
婢女冤魂托梦
张兆娘冤死诉神灵
判罚张妃以正国法
“三官”解救程文焕
刘安住认亲
张千金不改操守
城隍助包公断疑狱
崔君瑞通州充军
|
內容試閱:
|
包公细查双底船
苏州府吴县有个船夫叫单贵,雇了妹夫叶新做帮手,专门在江上打劫商客。
徽州有一个叫宁龙的商人,带着仆人季兴,在苏州买了一千多两的绸缎,准备贩到江西去卖,他雇了单贵的船。绸缎被搬上船后,四人登舟开船,一路向江西而去。第五天他们到达一个叫漳湾的渡口,在那里停船休息。
夜里,单贵买了酒肉,四人盘坐在船上开怀畅饮。宁龙主仆在单贵和叶新的频频劝酒下,醉倒在船上。二更时分,夜深人静,星月当空,单贵和叶新将船偷偷地撑到江心处,把宁龙主仆二人丢入水中。仆人季兴昏昏沉醉,不省人事,很快就被水淹死了。宁龙自幼识水性,落水后清醒过来,顺势钻到水下。等他浮到水面时,恰巧碰到一根木头,便抱着木头一直向下游漂去。后来,一条大船悠悠而上,宁龙看到后高声呼喊救命。船上有一个人,名叫张晋,正好是宁龙的表兄。他听到呼救声,从声音上听出落水之人是同乡,便急忙让船家将宁龙救起。两人相见,才知道是亲戚。寒暄几句后,张晋拿来自己的衣服给宁龙穿,并问为何落水。宁龙将前前后后的事详细说了一遍。张晋听后,跟宁龙商量说:“明日包公巡行此地,可以去包公那里讨回公道。”第二天,二人来到吴县衙门,把状子呈给包公。
包公看到状子后,详细询问事情的经过,下令捕捉单贵和叶新。公差回禀说二人尚未回家。包公便下令把单贵全家老小都关进监牢,宁龙也被关了进去。又让捕快谢能、李隽二人沿河道巡逻,明察暗访。
单贵、叶新二人把货物转移到另一只船上,对外谎称自己的船被人打劫了,其实是寄存在漳湾。二人把货物运到南京,全部卖了出去,得银一千三百两,然后掉转船头回家。二人到漳湾取船,遇到谢、李二位公差,便说:“既然你们要回家,可坐我们的船回去。”谢、李二人没说话,上船与之同行。船开到苏州城下,谢、李二人突然拿出枷锁将单贵、叶新锁了起来。单贵、叶新两个人吓得魂不附体,不知道是哪里走漏了风声,问道:“我们犯了什么法,你们无故把我们锁起来?”谢、李两公差说:“等你们见到包大人就知道了。”
公差把单贵和叶新押到衙门,把他们船里的所有物品都搬进府衙中。包公升堂,正襟危坐,审问犯人:“单贵、叶新,你们两个谋害宁龙主仆,得到多少银两?”
单贵回答说:“小人从未谋害过人。这是宁龙告诉大人的吗?”
包公道:“有证人看到宁龙雇你的船去往江西,半路上他却被杀,你为何还要强行争辩?”
单贵道:“宁龙是雇了我的船,但中途被劫,我的命差点儿没保住,还顾得了他吗?”
包公十分愤怒,说:“你把他灌醉,丢入江中,还这么嘴硬,应该打四十大板。”
这时,叶新说道:“小人纵是做了亏心事,也应该有人证物证才能定我们罪。为什么追风捕影,不审明白,就对我们用刑,我们怎么甘心呢!”
包公说:“事到如今,不怕你不甘心。你们从实招来,免得受刑;如果不招,那你们就等着受刑。”
随后,单贵、叶新二人均被用刑,但二人形色不变,一直为自己争辩。过了一会儿,一伙公差把船里的物品一一陈放在台阶上面的空地上。宁龙来到大堂,看了这些东西后,向包公禀报说这些物品里没有一样是自己的,而且被劫的主要是银子和绸缎,而这里一两银子一匹缎娟都没有。单贵趁机说:“宁龙你好负心。那天夜里,贼人劫持你二人,把你们推入水中,为何不告贼人反诬告我们?真是没有天理。”
宁龙反驳说:“那晚哪里有什么贼人?是你们把我们灌醉,然后悄悄地把船撑到江中央,把我们丢下水。现在货物一定寄存在别人家,你们还在这里强词夺理。”
包公见二人争辩不已,一时也拿不定主意,心想:既然谋害过宁龙,船里怎么没有一件物品是宁龙的?银两在哪里?上千银两的货物又在哪里?思索了一会儿,包公下令退堂,明日再审。
第二天早上,包公再次升堂,从牢里提出单贵、叶新二人。让单贵站在大堂东廊,叶新站在大堂西廊。包公先把叶新传来,问道:“那天夜里,既然贼人劫持了你的船,那你告诉我贼人有多少?他们都穿什么样的衣服?面貌又如何?”
叶新回答说:“那天三更时分,我们四人在船里沉睡。贼人们偷偷地把我们的船拉到江心。有一个粗壮的贼人先到船上,他身穿青衣,并且涂了脸。有三只小船将我们团团围住。宁龙主仆二人见贼人来劫船,惊慌跑到船尾,跳入水中。有个贼人抓到我,重重打我。小的再三哀求说:‘我是船夫。’他才放手。贼人们把宁龙的货物都掳去了。现在宁龙诬告我们,这真是瞒心昧己啊。”
包公听完,让他回到西廊。又把单贵叫来,问了同样的问题。单贵回答说:“那天三更时分,贼人们把我们的船拉到江中央,七八只小船围住我们。一个穿着红色衣服的小伙子,跳到我们船上,把宁龙主仆二人丢入水中,后又想要把我丢到水中,我央求说:‘我不是客商,我只是船夫。’他才放了我,要不然我也命丧黄泉了。”
包公见两人的口供不一致,知道其中定有隐情,于是对二人用刑。二人辩解说:“我们至今也没有回家,如果我们谋得了钱财,那钱财能藏到哪里去?”包公见二人依然不招供,一时也无计可施,只能把他们押回大牢。
包公亲自到贼船上查看,发现船内空无一物。仔细再一看,船底有缝隙,木板的棱角都被磨平了。包公令随从打开这块木板,但里面有暗栓,打不开,随从就用斧头劈开。打开后发现里面有很多货物,有衣物和器具,还有两箱银子。包公命人将这些货物一一清点,抬回衙门。宁龙看到后说:“这些衣物、器具和这个新箱子都不是我的,只有这只旧箱子是我的。”
包公把单贵、叶新二人提到跟前,指着从船底搜出的物品问道:“你们这俩贼人,真是可恶,这些物品都是谁的?”
单贵答道:“这些都是别人寄存在我这里的。”
宁龙说:“是别人寄存在你这里的?那些不值钱的皮箱簿帐我想你早就丢了。在这只旧皮箱内,左边写有一‘鼎’字,请大人查看一下。”
包公让人打开一看,果然有一‘鼎’字。于是将单贵二人重打六十大板。单贵二人实在熬不住,就把事情原委招了出来。包公最后判单贵、叶新二人秋后问斩,这两名盗贼再怎么狡猾也终究没有躲过律法的严惩,可谓是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包公设计抓驸马
登州有一个地方叫市头镇。这个镇子人口稠密,人们把房子并排建在河岸上。镇上作恶的人多,行善的人少。镇东边有一个姓崔的员外,为人好善布施,从不与人相争。
崔员外的妻子张氏,性情温柔,勤俭持家。她为崔家生了一个儿子名叫崔庆。崔庆年方十八,聪明伶俐,极受父母的宠爱。
有一天来了一位老僧,到崔家化斋,敲门说:“贫僧是五台山云游的和尚,听说此府长者好善,特来化一餐斋饭。”崔员外知道后,整理好衣冠,请那僧人在中堂坐下。崔员外低头拱手相拜,对僧人说:“有失远迎,还请恕罪。”
僧人连忙扶起崔员外,说道:“贫僧是个轻率莽撞之人,特意来此见员外一面。”
崔员外很是高兴,让家人做了丰盛的斋饭款待僧人。席间,崔员外问僧人为何事而来。僧人回答说:“我云游到此处来见员外,是想告诉您一件事。”
崔员外拱手说:“上人若是化缘或者化斋,老朽我不敢推脱阻拦。”
僧人说:“这足可以看出您的心善了。过几日,此地有洪水之灾。员外您准备几条船,等着避难逃跑。我来这里就是想把这件事告诉您。”
崔员外听完,连连说是,问道:“什么时候才能知道洪水要来呢?”
僧人说:“东街宝积坊下面有个石狮子,一旦发现它眼中流血,你就要收拾东西逃跑。”
崔员外有点儿困惑,对僧人说:“既然有此大灾,应该告诉乡里才是啊。”
僧人说:“你们这地方的人大多是为恶之徒,怎么会相信我说的话呢?员外您就是相信我,躲过这一劫,也还会经历其他苦难厄运。”
崔员外惊奇不已,问道:“这厄运能让我丧命吗?”
僧人答:“不会。发洪水那天你要牢记,遇到动物落水一定要救起,遇到人落水千万不要管。”僧人吃完斋饭后向崔员外辞别。崔员外取出十两白银赠给僧人,僧人推辞不要,说:“贫僧是云游四方的人,即便是有银两,也没什么地方可用。”
僧人离开后,崔员外把僧人的话告诉了妻子张氏,并请匠人在河边打造了十几艘大船。人们问他为什么要造船,他说要发洪水了,造船躲避灾难。大家听了都笑话他。崔员外任别人讥笑,每天让一个老太太去东街查看石狮子眼睛里是否流出血。过了一段时间,街上有两个屠夫看到老太太这样跑来跑去,就问她原因,老太太如实告诉了他。两屠夫等老太太走了后,大笑说:“世上怎么会有这等痴傻之人!天都旱成这样了,哪里会有什么洪水?况且那石狮子眼睛里怎么会流出血?”其中一个屠夫为了戏弄老太太一番,第二天把猪血洒在石狮子的眼睛里。当天老太太看见石狮眼睛流血,急忙跑回去告诉崔员外。崔员外立刻吩咐家人把该搬的物品都搬到船上。当天,空中一点儿云彩都没有,天气又热又闷。等崔员外的家人全部上船后已经是黄昏时分,突然黑压压的云层从四面聚集,顷刻间下起滂沱大雨。大雨连下三天三夜,导致河堤决口,河水冲进市头镇。很快,所有的房屋都被冲垮,两万多人被洪水淹死。因为这里的人作恶多端,所以上天才会用洪灾惩罚这些人。崔员外夫妇心地善良,得到神人相助,躲过一劫。
那天崔员外的十几艘大船随洪水流出河口,忽然一块山岩崩落,有一只小黑猿随石头落入水中。崔员外看到后,让家人用竹竿把小黑猿救到岸上。后来水面上又漂来一根树杈,上面有一个鸦巢,几只小乌鸦困在里面。崔员外让家童用船板托起鸦巢,小乌鸦解困后展开双翼飞走了。船行到一个渡口,崔员外看见一个人在水里挣扎,呼喊救命。崔员外急忙令人去救他。他的妻子张氏阻拦说:“老爷您不记得僧人说过的话吗?遇到有人落难就不要管。”崔员外说:“动物都要救起,何况是人呢?”说完就让家仆用竹竿把那人救上船,并取来干衣服,让那人换上。
等到雨停,崔员外让家仆回去查看镇上的情况。家仆回来禀报说,镇上的房子都被泥沙淹没了,唯有自己家的房子没有大的损坏。崔员外请工人修整房子,带着一家老小回到原来的住所。同乡的人能回到家的,十个里面也就是一两个而已,大部分都被洪水淹死或者失踪了。崔员外问他前几日救起的那个人,是否想回家。那人说:“小人是宝积坊刘屠户的儿子,叫刘英。现在整个镇子都被洪水冲垮了,我的父母也不知道是死还是活,家里也没留下什么钱财。我情愿做仆人跟随您,来报您的救命之恩。”崔员外说:“你既然想留在我家,那就做我的养子吧。”刘英连连磕头拜谢。
时光似箭,岁月如梭,转眼间崔员外已回家半年。皇宫里张娘娘丢失了一块玉印,仁宗皇帝布告全国,谁能找到玉印,就给他高官厚禄。一天夜里,崔员外梦到一位神人。神人对他说:“国母张娘娘丢失了一块玉印,目前这块玉印在后宫的八角琉璃井中。上天看到你做了很多好事,派我特意告诉你的。让你的亲儿子去揭榜,可以换来高官厚禄。”第二天早晨,崔员外醒来,将此梦告诉了妻子。忽然,家仆进来报告说登州府衙门口挂起一张布告,说京都国母张娘娘丢失一块玉印,仁宗皇帝布告全国,谁能找到玉印,就给他高官厚禄。崔员外惊喜万分,想让儿子崔庆前去京都把玉印的下落报告给朝廷,换得高官。张氏说:“我们只有这么一个儿子,怎么能让他远离我们?富贵不富贵是命中注定的,老爷您就不要指望这个了。”刘英听到后,说:“小儿一直想着报答您二老的恩情,只是没有机会。现在既然神人有意相助,我愿意代替弟弟前往京都。倘若换得一官半职,我便回来把官职让给弟弟。”崔员外一听,很是高兴,急忙给刘英准备银两,让他尽早启程。
第二天,刘英启程辞别养父母。不到一天时间,刘英就到了京城。他径直来到朝门外,揭了榜文。公差带他见了王丞相。刘英把自己的姓名以及玉印的下落都说了出来。王丞相让他住进馆驿,在那里等消息。次日,王丞相入朝,禀告了此事。张娘娘才记起,中秋赏月时,自己曾跟宫女们在八角琉璃井边取水,不小心把玉印落入井中。随后张娘娘让宫里太监下井去查看,玉印果然在下面。仁宗好奇,把刘英召到殿上,问他怎么会知道玉印的下落。刘英把神人入梦相助之事告诉了仁宗。仁宗说:“想必是你家积有阴德。”仁宗念刘英有功,降旨封他为驸马,把偏后黄娘娘的第二个公主下嫁给他。刘英谢恩,不胜欢喜。过了几天,朝廷修建了驸马府给刘英居住。刘英一时富贵显达,有权有势,就把养父养母对他的恩情抛在了脑后。
自从刘英走后,崔员外日夜盼望他的消息,但两个月过去了,依然杳无音讯。有个从京都回来的人,跟乡里人说刘英已被召为驸马,极其显贵。这件事传到崔员外的耳朵里,崔员外吩咐家仆小二跟随儿子崔庆一起赴京。崔庆到了京都后,找了家客店住下,第二天,就急着去驸马府。途中崔庆向一个人询问去驸马府的路,那人说:“前面鸣锣开道,就是给驸马让路的,驸马来了。”崔庆立在道边,等驸马来到,就走向前去与刘英相认。刘英一见到崔庆,大声喊道:“你是什么人,敢冲撞我的马?”便让人把崔庆抓起来。崔庆惊讶地问:“哥哥为什么不认识我?”刘英大怒道:“我有什么兄弟?”不等崔庆说,就让人把他拿进府中,重打三十棍。崔庆被打得皮开肉绽,被押入了狱中。
此时,仆人小二听说主人被抓了起来,就来狱中看崔庆,却受到阻挠,被拒在门外。崔庆在狱中把自己的冤情告诉狱卒。狱卒觉得他可怜,就时不时地帮助他。崔庆本是富家子弟,顿顿离不开肉,狱中的伙食极差,崔庆根本吃不下。正当他饥渴难耐时,一只猿猴从树上爬到窗子上,钻进牢房,手里拿着一块熟羊肉,献给崔庆。崔庆突然记起,这只猿猴很像发洪水时他父亲救的那只。崔庆接过羊肉吃了起来。猿猴离开数日后,又送来食物给崔庆吃。狱卒知道此事后,叹道:“动物都懂得知恩图报,人反而不知道。”
又有一日,墙外有十几只乌鸦聚集在牢房上面,哀鸣不已。崔庆想:这必是父亲当时救起的乌鸦,便对乌鸦说:“你们如果可怜我,就请帮我寄封信给我父亲。”那些乌鸦明白他的意思,飞到他跟前。崔庆向狱卒借了纸笔,写了一封信,绑在一只乌鸦的腿上。乌鸦带着信很快飞到崔庆家里。崔员外正在跟妻子张氏叹息儿子没有音信之事,忽然看到一只乌鸦飞过来,立在自己身边。崔员外很是惊奇,仔细一看发现乌鸦腿上系着一封信,就把信解下来读。信里崔庆把他在京都的遭遇写得一清二楚。崔员外看后大哭,张氏得知后,也痛哭说:“当初叫你不要收留他,现在倒好,他恩将仇报,把儿子关入大牢,该怎么办呢?”崔员外说:“鸟兽尚且懂得仁义,人怎么能如此负恩呢?我要亲自去京城走一遭,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张氏说:“儿子现在还在受苦,你赶快去吧。”
次日准备行李,崔员外辞别妻子,赶赴京城。几日后到了京城,找了一家客店住下。第二天,天刚亮,崔员外正要出去打探儿子的消息。忽然看到家仆小二,穿着破烂的衣服,在房檐下乞讨。小二一看到崔员外,便跑过来抱着他痛哭。崔员外也很悲伤,细问小二事情的原委。小二将情况诉说了一遍。崔员外不怎么相信,想要亲自去驸马府找刘英。小二怕老爷到了驸马府遭毒手,抱住崔员外不放他去。忽然远处有人报驸马来了,众人都回避,崔员外站在廊下等刘英离近,叫道:“刘英我儿,现在你富贵了就忘记我了吗?”刘英一看是养父,没有搭理,只装作没听见。崔员外哪里肯罢休,一直跟着刘英,直到驸马府。刘英关上府门,不让崔员外进去。崔员外愤恨交加,喊道:“你不认我是你的养父也就算了,还把我儿子关进大牢里受苦!”崔员外没有办法,只能到开封府告状。正好遇到包公回来,崔员外跪在包公的马前。包公带他到府中,崔员外把情况一一向包公哀诉。包公听完后,让崔员外暂住开封府里,把狱卒叫来,问:“狱中有一个叫崔庆的吗?”狱卒回答说:“是有一个叫崔庆的,狱中的饮食不好,崔庆一身狼狈。”包公让狱卒善待崔庆。
第二天,包公请刘驸马到府中饮酒。刘英到开封府后,被领到后堂。包公吩咐下人,把府门关上,不许闲杂人等来回走动。喝到一半,酒就被喝光了,但下人一直没有添酒。包公有点儿气愤,说道:“为什么还不添酒?”厨子回报说:“酒已经喝完了。”包公笑道:“既然酒已经喝完了,那就以水代酒吧。”让下人提了一桶水来。包公命人倒了一大碗水给刘英,说:“驸马您先喝一碗。”刘英觉得包公这样是怠慢了他,怒道:“包大人太欺负人了!朝廷官员谁敢不敬我?哪有用水当酒喝的!”包公说:“众官员尊敬驸马,唯独本官不敬。今年六月间驸马能喝河水,难道这一碗水就不能喝了吗?”刘英听后,毛骨悚然。突然崔员外走进来,指着刘英骂道:“忘恩负义的小人,今天你负我,日后必负朝廷。请大人为我做主。”
包公让人把刘英拿下,摘去冠带,拖到台阶下,重打四十棍。刘英知道自己做得不对,便吐出实情,招供领罪。包公随后把刘英关进狱中。第二天,包公把这件事情详细奏给仁宗皇帝。仁宗召崔员外到殿前,详细了解情况后称赞崔员外:“你如此重情重义,亲儿子应该受爵禄,朕明日就下旨。”崔员外感动万分,谢恩回家。
第二天,仁宗皇帝下旨:刘英冒领功劳,忘恩负义,残暴不仁,判处死罪;崔庆授武城县尉,即日走马赴任;崔员外平时好善,建立义坊,宣扬他的德行。
智拿三屠户
肇庆县有一个村子叫宝石村,离县城有三十里。村子里有一个姓黄的老人家,祖上历代务农,非常富有。老人膝下有二子,大儿子叫黄善,小儿子叫黄慈。黄善娶了城中陈许的女儿琼娘为妻。琼娘性格温柔,自从嫁到黄家,侍奉长辈尽心尽力,非常孝顺。
琼娘出嫁还不到一年,忽然有一天,陈家的小仆人进安来通知琼娘说:“老爷外出回来后,得了很重的病。他很想念你,想让你回去照看他几天。”琼娘一听父亲身染重病,心里很放不下,便对丈夫说:“我父亲身染重病,我想回娘家一趟,你跟公婆说一声。”黄善说:“眼下正是收割的时候,伙计们没有时间送你回去,你等几天再走也不迟。”琼娘听后很不高兴,说:“我父亲卧病在床,思念我。对他来说,一天就像一年那么长。我怎么还能等几天再走呢?”黄善执意阻止,不让她回去。琼娘见丈夫阻拦她,闷闷不乐。深夜,琼娘久不能寐,想:“我父亲没有兄弟可依靠,万一有个三长两短,我后悔都来不及。不如我瞒着丈夫偷偷回去。”
第二天早晨,黄善一大早督促伙计们去收稻子。琼娘起床后,梳妆打扮,吩咐进安从后门跟她一起出去。琼娘在前面走,进安跟随在后面。二人走了数里路,来到了芝林。因为出门早,雾气还没散,看不清前面的路,进安说:“太阳还没出来,雾又这么浓。不如先回村子里,等雾气散去后再走。”琼娘是个机警的女子,便说:“这个地方太偏僻了,被人看到不好,先在前面那个亭子里等等吧。”进安觉得可以,便跟琼娘向亭子走去。
这天有三位屠夫要去买猪,都是一大早出门,恰好在这里遇到琼娘二人。其中一个姓张的屠夫看到琼娘穿戴很多金银首饰,悄悄跟其他同伴商量说:“这个娘子肯定是入城探亲的。她身边只有这么一个小仆人,我们不如抢了她的金银首饰,比做几天生意强多了。”一个姓刘的屠夫说:“这个好。我来对付那个小仆人,张兄去蒙住那娘子的眼睛嘴巴,吴兄去夺她的首饰。”
琼娘看到三个屠夫来者不善,赶紧把首饰拔下,正想要藏进袖子里,却被姓吴的屠夫一把抢去。琼娘情急之下紧紧抱住吴屠夫,不肯放手。姓张的屠夫怕这样下去会被人发现,便抽出屠刀,向琼娘的左手砍去。琼娘被砍伤后跌倒在地。三个屠夫把首饰抢完离开后,进安跑到琼娘身边,看到琼娘满身是血,已昏迷过去,就急忙跑回黄家,向黄善报告。黄善正与伙计们吃饭,听到这个消息后,十分惊讶,说:“唉,让她当初不听我的话,遭到这样的毒手!”说完急忙让三四个人抬着轿子来到芝林,找到琼娘。这时琼娘已有点儿清醒,黄善把她抱进轿子里,抬回家,请医生治疗她的刀伤。
之后黄善写了一份状子,把事情的经过详细陈述其上,带着进安到城里向包大人告状。包公看了状子,发现状子上面没有写贼人的姓名,便问进安:“你还记不记得贼人长什么样?”进安回答说:“长得跟一般人不一样,像是一伙屠夫。”包公说:“我想那贼人没走多远,估计现在还没入城。”于是吩咐黄善回家,让他把琼娘的那件血衫秘密地拿来。包公吩咐府上差役黄胜找来一位外地人,让他穿着血衫在城里到处喊叫说:“今天早上路过芝林,遇到三个屠户被劫,其中一位因跟贼人争斗,死在林中,另外两个屠夫跑了。”等他们到了东巷口,叫喊声被张蛮的妻子朱氏听到。朱氏连忙出来问道:“我的丈夫今天一大早就去买猪了,只是我不知道他跟哪个同伴去的。”黄胜听见后,就坐在对面的酒店里等张蛮。
张蛮到了午后才回来,结果被黄胜一把抓住,押到包公面前,还在张蛮身上搜出几件金银首饰。包公对张蛮说:“你快点儿报出同伙的姓名,我会对你从轻发落。”张蛮慌忙把吴、刘二屠夫的姓名报给包公。包公立即吩咐官差分头捉拿此二人。不久,吴、刘两人被抓到衙门里。两人开始还不知道官府为何抓他们,到了衙门一看张蛮跪在大厅里,才明白过来,一时哑口无言。官差从二人身上搜出几件金银首饰,吴、刘二人知道抵赖不过,只得从实招供。包公依法判了张蛮等三人的罪,并把首饰还给黄善。后来,琼娘的伤被名医治好,与丈夫黄善团圆。
卖僧鞋捉恶僧
开封府尹包大人有次巡视地方,体察民风。行至济南府,司吏将以前的案卷呈给包公审视。包公把一些罪名较轻的人释放回去,让他们回家安心生活。
正当包公审理案卷时,门前刮起一阵旋风,一时间尘土飞扬,堂下站立等候的官员都睁不开眼睛。风过后,包公的桌案上多了一片手掌般大小的树叶。包公拿起树叶,看了良久,不知道这叶子是哪种树上的,便拿给旁边的人看,问:“这叶子是什么树上长的?”
有一个叫柳辛的官员走到包公跟前,说:“城里没有这种树,也不知道这种树叫什么名字。不过离城二十五里有所白鹤寺,寺院内有两棵树,叶子跟这片一样。这两棵树又高又大,枝条茂盛,这片叶子应该是从白鹤寺吹来的。”包公说:“你当真没认错?”柳辛答道:“小人就居住在白鹤寺旁边,每天都会看到这样的树叶,不会认错。”
包公知道白鹤寺一定有冤情,为了查明实情,他假意去到白鹤寺上香。轿子到了白鹤寺,僧人们连忙出来迎接,把包公请到房里喝茶。不一会儿,旋风又刮起来。包公让柳辛出去查看。柳辛发现旋风从地下滚出,大概有一丈高,刮到大树下就消失了。柳辛回复包公后,包公说:“这里必有缘故。”于是让柳辛在旋风消失处向下挖。挖了一会儿,挖出一条破席,里面竟然卷着一具女尸。死者看样子十八九岁,身上没有伤痕,只是嘴唇迸裂,两眼微睁,十分恐怖。包公令人撬开死者的口,发现口内有一根竹签,直接刺穿了死者的咽喉。包公召集寺中所有僧人,问他们这是怎么回事。众僧人都惶恐地说不知道,包公只好回府。
黄昏时,包公坐在房间里,思索这桩命案:为何寺中有女尸?如果是寺外之人作的案,也应该把尸体埋在别处,不该埋在寺内。一定是寺内的不良僧人,谋杀了这名女子,无处掩藏,所以埋在树下。包公思考到一更时,有点儿困倦,便趴在桌子上,小睡一会儿。谁知竟梦到一位女子哭着向他跪拜,诉道:“小女是城外五里村人,名叫云娘。父亲姓索名隆,曾经是本府的狱卒。今年正月十五元宵节,我与家人入城看花灯。到了半夜,小女与家人走散。回家过西桥时,碰见一个小伙子,说是与我同村,可以带我回去。走到半路上,又遇到一个人,却是一个和尚。我借着月光看见他后,就想转回城里。没想到那个小伙子从袖中取出毒药,塞进我的口里,我立刻就不能说话了。后来那二人把我拖入寺中。我知道他们想侮辱我,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这时我看到篱笆上有一根竹签,便拔下竹签,插入自己喉中,自杀而亡。后来那两个贼人将我的首饰抢去,把我埋在树下,求包大人为我伸冤。”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