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河流之齿
》
售價:NT$
270.0
《
新经济史革命:计量学派与新制度学派
》
售價:NT$
406.0
《
盗墓笔记之秦岭神树4
》
售價:NT$
259.0
《
战胜人格障碍
》
售價:NT$
302.0
《
逃不开的科技创新战争
》
售價:NT$
467.0
《
漫画三国一百年
》
售價:NT$
250.0
《
希腊文明3000年(古希腊的科学精神,成就了现代科学之源)
》
售價:NT$
374.0
《
粤行丛录(岭南史料笔记丛刊)
》
售價:NT$
374.0
編輯推薦:
●入选亚马逊网络书店2010年百大好书
●荣获《出版人周刊》星级书评
●高级宅男手册 电玩游戏体验指南
●第一本非游戏玩家看了也能乐在其中的游戏评论书
內容簡介:
本书是汤姆·比塞尔依据他在《纽约客》上发表的文章所作,他认为我们正处在“游戏人间”的黄金年代,电玩游戏可以发挥更佳的功用。比塞尔以调侃的文笔,剖析电玩游戏让人流连忘返和备感挫败之处,并介绍了当前电玩游戏的设计高手,
如乔纳森?布洛、克林特?霍金、克利夫·布莱斯金斯基等。他在思索为何电玩游戏有如此魅力的同时,针对世人尤其是为人父母的偏见和误解提出热情的辩护。
有别于坊间的电玩工具书,本书融合了自传、评论和第一手的报道资料,是市面上第一本以轻松有趣的方式深入探讨电玩游戏的书籍。无论你是喜好或厌恶电玩游戏,或者只是好奇为何电玩游戏会演变成现今主流的休闲娱乐,这本书都值得细细品读。
關於作者:
汤姆·比塞尔(Tom Bissell,1974— )
《纽约客》撰稿人,美国才子作家。34岁之前就已出版三本广受好评的书,除了从事写作之外,也是电玩高手,整日沉迷在电玩的虚拟世界中乐此不疲,像是风靡全球的人气电玩游戏《孤岛惊魂2》、《生存之路》、《生化奇兵》等。在Xbox
LIVE的玩家代号为T C Bissell;在PlayStation Network的玩家代号为TCBissell。
比塞尔曾荣获美国著名的“罗马文学奖”和“古根汉姆学术奖助金”。现任职于波特兰州立大学教授创意写作,居住在奥勒岗州波特兰。
汤姆·比塞尔的其他作品:
《万物之父》
《上帝住在圣彼得堡故事集》
《追寻大海》
《讲话,评论》(与杰夫·亚历山大合著)
目錄 :
前言
第一章:异尘余生
第二章:爆头
第三章:游戏之不可承受之轻
第四章:快乐法则
第五章:小小大问题
第六章:时空幻境
第七章:质量效应
第八章:孤岛惊魂
第九章:飞天大盗
附录:彼得·莫利纽克斯爵士访谈录
关于作者
內容試閱 :
总有一天我的孩子们会问我美利坚合众国选出国家历史上第一位黑人总统时我在哪儿,又在干什么。我会告诉我的孩子们(当然他们还只是将来时,就叫他们凯尔米特和胡赛因吧),当时我待在家里,同成千上万个美国人一样看着电视。这是政治家般的答案,正确无误,但在重要细节方面几乎全部都是黑白颠倒的。因为我应该对凯尔米特和胡赛因坦白,我会告诉他们二○○八年十一月四日那天爸爸还住在爱沙尼亚的塔林,看着窗外浅橙色的天空,在冷风中等待美国大选日的到来。当天我本打算看cNN国际频道,可通知比赛的电话来了。结果我只好告诉凯尔米特和胡赛因二oo八年十一月四日发生的其他事情。
描写后劫难时代的电子游戏《异尘余生3》(Fallout3)于十月三十曰在欧洲市场正式发售,但在爱沙尼亚到处都找不到。《异尘余生3》的开发者贝塞斯达软件公司(BethesdaSoftworks)从几周前就开始在网上放出一系列游戏推广视频,我怀着极其崇敬的心情观看了若干遍。我给塔林最好的游戏店留了言:《异尘余生3》到货时请通知我。十一月四日傍晚,他们终于打来电话了。当我把游戏光盘放入XBOX360主机时,美国那边的第一次全民公投再有两个小时就要结束了。就玩一个小时,我这样告诉自己。也许两个,但绝对不会超过三个。结果七个小时之后,我头晕晕地眨着双眼,关掉了XBOX360主机,通过CNN得知提名演讲都已经结束了。
于是,我亲爱的凯尔米特以及我可爱的胡赛因,在这个注定要载入美国历史的时刻,你们的父亲正在一片遭到洲际核弹袭击的不毛之地上游荡,紧张地检测着周围的辐射水平,身上只有一支棒球棒、一把十毫米口径的手枪、六发子弹,四处寻找一群留着莫霍克头的穷凶极恶之徒,他们每个人都不是省油的灯,但我别无选择。请一定要相信爸爸。
《异尘余生3》是贝塞斯达软件公司自二○○六年的《上古卷轴:湮灭》(TheElderScrolls,IV:Oblivion)之后推出的第一款作品。两款游戏都属于同一种游戏类型,其拥有众多名称:开放性世界游戏、“沙箱游戏”、自由漫步游戏。此类游戏需满足几个一般条件——置身于一个庞大且相对独立的世界之中,允许玩家为了支线任务(甚至在没有任何原因的情况下)舍弃主线故事,大量可以与之进行深度互动的辅助角色,还有可以自由调整(或者用现在的话说,“调教”)游戏中由玩家控制的主要人物。这种开放性世界游戏的乐趣丰富、复杂,而且十分私密;这种乐趣难以解释,同宗教有些类似,很多此类游戏都变成了阿斯巴甜①一样的存在。由于玩家获得的充分自由,可以从探索中获得的情节、关卡方面的奖励以及那种逼真的无穷尽感,优秀的开放性世界游戏都变成了吞噬玩家业余时间的病毒。也许你们无法理解,但我在《湮灭》上花的时间超过了两百个小时。我知道这一准确数字是因为游戏会自动记录玩家的总游戏时间。我只能想出一种不愿意被人如此统计的私人活动,而那正巧也是一种单人行为。
很难客观地描述《湮灭》这款游戏,因为我会不由得想起一九八五年我也是被那个穿着牛仔夹克的蠢蛋激怒,将《高级龙与地下城怪物手册II》(AdvancedDungeon&DragonsMonstet—Manual)扔进密歇根湖的场景。至于《湮灭》具体的游戏内容,我只记得与兽人有关,还有“召唤骷髅”的魔法,除此以外就什么都没写了。那么:两百个小时的《湮灭》游戏时间?那怎么可能呢?我并不是十分肯定。完成游戏的主线部分只用了其中的一小部分,但在《湮灭》的世界中,你可以采摘花朵、探索洞穴、寻找宝藏、购买房产、就角斗士竞赛的结果赌博、狩猎棕熊,还可以读书。
当贝塞斯达宣布从已经关闭的互动工作室(InterplayScudio)处(“异尘余生”系列前两作的开发者)买下《异尘余生3》的开发权时,很多人都持怀疑的态度。《湮灭》那淘气的想象如何驾驭二十三世纪的荒废美国呢?第一款《异尘余生》游戏仅在电脑上推出,由于其睿智的讽刺和经常被过度夸张的暴力而深受好评。《湮灭》几乎像支结肠镜一样充满讽刺,游戏中的打斗场面不但和暴力扯不上关系,很多时候甚至有些迟缓。
贝塞斯达于二OO八年夏天放出了《异尘余生3》的第一段游戏视频。其中游戏的制作入托德·霍华德引导着玩家控制的角色走人了遭到核打击后面目全非的华盛顿特区,只能从周围的断壁残垣中找到一点曾经的影子,其中包括残破不堪的华盛顿纪念碑,一切都令人不安。根据这短短几分钟的影像,《异尘余生3》就可以确定跻身史上视觉表现最为突出的游戏行列。后来贝塞斯达又放出了游戏的实际战斗画面,将动辄开上几枪的第一人称射击风格与传统角色扮演游戏的回合制战术元素巧妙结合在一起。当你攻击时,敌人会予以反击,随后你再组织反击,如此交替往复,直到其中一方倒下。视频放出之初,很多人都不敢相信那种有如佩金柏风格的卡通暴力风格。这种风格大多在游戏中被诠释为既恶心又美丽的慢动作镜头:头骨经过爆炸成为包含眼球碎片、脑浆和顶端脊椎骨的零碎;手臂液化成为红色珍珠洒满整个天空;躯干在空中不停地翻着筋斗。玩家最终达成一致,将怀疑的论调一扫而空:《异尘余生3》绝对会他妈很棒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