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啊哈!原来如此(中译本修订版)
》
售價:NT$
290.0
《
部分识别入门——计量经济学的创新性方法
》
售價:NT$
345.0
《
东野圭吾:变身(来一场真正的烧脑 如果移植了别人的脑子,那是否还是我自己)
》
售價:NT$
295.0
《
推荐连接万物
》
售價:NT$
290.0
《
严复与福泽谕吉启蒙思想比较(王中江著作系列)
》
售價:NT$
750.0
《
甘于平凡的勇气
》
售價:NT$
225.0
《
存在与结构:精神分析的法国转向——以拉康与萨特为中心
》
售價:NT$
240.0
《
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与多模态技术应用实践指南
》
售價:NT$
495.0
|
編輯推薦: |
最好的《千金方》图解版本,畅销百万册,全新修订,忠于原著。一部科学价值较高的著作。
一部系统完善的临床诊疗全集,其中的方剂囊括了妇、幼、内、外、心、肝、脾、胃等各科室病症的治疗方法。内容扩增、图片大增,收录最齐全,讲解最详尽,增加了草药手绘彩图、金陵古图以及实拍的药材成品图。并针对当代人的健康特点,甄选了460余种家庭实用方剂,以及近千种民间疗病验方。
|
內容簡介: |
《图解千金方》初版问世于2011年,在出版后这几年时间里,我们结合读者反馈以及适应市场需要,不断改版更新,每一次改版都是更精进更准确更符合读者需求。本次修订堪称权威专家审订畅销版,综合了之前版本的所有精华,在保留原文的基础上,继续加强优化了一看就懂的图解式风格,真正达到让读者“一次就读懂的白话读本,一次就能读懂《千金方》的精华”的编辑理念。
不仅如此,本次改版我们还邀请了中医领域权威专家耗时一年之久全盘审订,最大程度地保证了内容的准确性和权威度。《千金方》系唐代医学家孙思邈所著,对后世影响极大。我们将这部巨作重新呈现给读者,在保持原著原貌的同时结合了一些创新图解的表现形式,另外,尽可能展示了市面上常见的中草药成品图,使读者更为直观地识别草药,以便按图索骥。
|
關於作者: |
主编
赵庆新 著名中医内科医师,从事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近40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
审订专家
陈飞松
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员,北京亚健康防治协会会长,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临床医生》《北京中医》杂志等期刊编委。
于雅婷
高级药膳食疗师,世界中医药联合会药膳食疗研究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北京世健联首席养生专家,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中国特效医术专业委员会首席专家。
|
目錄:
|
卷一 序例
大医习业第一
大医精诚第二
治病略例第三
诊候第四
处方第五
用药第六
合和第七
服饵第八
药藏第九
卷二 妇人方上
求子第一
白薇丸
吉祥丸
大黄丸
妊娠恶阻第二
半夏茯苓汤
养胎第三
徐之才逐月养胎方
乌雌鸡汤
补胎汤
艾叶汤
黄连汤
雄鸡汤
茯神汤
菊花汤
调中汤
阿胶汤
安中汤
麦门冬汤
柴胡汤
葱白汤
杏仁汤
芍药汤
葵子汤
半夏汤
猪肾汤
丹参膏
甘草散
大黄丸
妊娠诸病第四
旋覆花汤
竹沥汤
胶艾汤
马通汤
蟹爪汤
香豉汤
鲤鱼汤
产难第五
子死腹中第六
逆生第七
胞衣不出第八
下乳第九
卷三 妇人方中
虚损第一
四顺理中丸
桃仁煎
地黄羊脂煎
羊肉汤
地黄酒
猪膏煎
羊肉黄芪汤
猪肾汤
当归芍药汤
杏仁汤
桂枝加附子汤
鲤鱼汤
虚烦第二
竹根汤
薤白汤
蜀漆汤
知母汤
芍药汤
中风第三
大豆紫汤
甘草汤
独活汤
防风汤
独活酒
大豆汤
小柴胡汤
三物黄芩汤
羊肉汤
葛根汤
防风酒
心腹痛第四
蜀椒汤
当归汤
干地黄汤
芍药汤
大岩蜜汤
羊肉汤
桃仁芍药汤
内补当归建中汤
吴茱萸汤
蒲黄汤
桂心酒
生牛膝酒
内补芎?汤
恶露第五
甘草汤
蒲黄汤
泽兰汤
大黄汤
柴胡汤
干地黄汤
大黄干漆汤
桃仁汤
生地黄汤
麻子酒
升麻汤
栀子汤
下痢第六
生地黄汤
当归汤
桂蜜汤
白头翁汤
胶腊汤
阿胶丸
淋渴第七
鸡肶胵汤
栝楼汤
竹叶汤
石韦汤
茅根汤
滑石散
杂治第八
竹茹汤
厚朴汤
温经汤
半夏厚朴汤
昆布丸
硫黄散
当归散
五加酒
白玉汤
卷四 妇人方下
补益第一
钟乳泽兰丸
柏子仁丸
大平胃泽兰丸
小五石泽兰丸
增损泽兰丸
白芷丸
大补益当归丸
大五石泽兰丸
泽兰散
三石泽兰丸(石斛泽兰丸)
月水不通第二
干姜丸
干漆汤
桃仁汤
芒硝汤
黄芩牡丹汤
干漆丸
干地黄当归丸
当归丸
禹余粮丸
鳖甲丸
牡蒙丸(紫盖丸)
大虻虫丸
桂心酒
鸡鸣紫丸
牡蛎丸
硝石汤
当归丸
辽东都尉所上丸
赤白带下崩中漏下第三
白石脂丸
白垩丸
卷五 少小婴孺方
序例第一
紫丸
黑散
初生出腹第二
惊痫第三
大黄汤
五物甘草生摩膏
龙胆汤
客忤第四
一物猪蹄散
小儿夜啼方
龙角丸
芎?散
伤寒第五
麻黄汤
芍药四物解肌汤
调中汤
大黄汤
二物茯苓粉散
二物通汗散
生地黄汤
莽草浴汤
三物黄连粉
麦门冬汤
咳嗽第六
桂枝汤
四物款冬丸
竹沥汤
麻黄汤
八味生姜煎
癖结胀满第七
地黄丸
藿香汤
桂心橘皮汤86痈疽瘰疬第八
五香连翘汤
苦参汤
泽兰汤
苦参洗汤
小儿杂病第九
升麻汤
卷六 七窍病
目病第一
十子散(又名瓜子散)
大枣煎
补肝丸
泻肝汤
补肝散
鼻病第二
口病第三
升麻煎
百和香
甘草丸
五香丸
舌病第四
生麻煎泄热方
唇病第五
润脾膏
齿病第六
含漱汤
喉病第七
乌翣膏
母姜酒
耳疾第八
赤膏方
面药第九
五香散
栀子丸
白膏
卷七 风毒脚气
论风毒状第一
汤液第二
第一竹沥汤
第二大竹沥汤
第三竹沥汤
第一服麻黄汤
第二服独活汤
第三服兼补厚朴汤
第四服风引独活汤兼补方
防风汤
茱萸汤
甘草汤
小风引汤
四物附子汤
越婢汤
乌头汤
瘫缓顽痹方
石膏汤
半夏汤
附子汤
紫苏子汤
防风汤
独活汤
诸散第三
八风散
茱萸散
秦艽散
酒酿第四
黄芪酒
小黄芪酒
侧子酒
石斛酒
茵芋酒
乌麻酒
秦艽酒
膏第五
卫侯青膏
野葛膏
神明白膏
神明青膏
曲鱼膏
太傅白膏
卷八 诸风
论杂风状第一
诸风第二
大续命汤
小续命汤
小续命汤
西州续命汤
大续命汤
小续命汤
大续命汤
贼风第三
芎?汤
干姜附子汤
荆沥汤
桂枝酒
当归丸
肾沥汤
麻黄汤
干地黄丸
半夏汤
麻黄续命汤
八风防风散
温中生姜汤
偏风第四
杜仲酒
防风汤
独活寄生汤
葛根汤
菊花酒
风痱第五
荆沥汤
煮散
竹沥汤
风癔第六
枳茹酒
防己汤
白术汤
桂汤
石南汤
附子散
独活汤
角弓反张第七
秦艽散
仓公当归汤
八风续命汤
风痹第八
汉防己汤
麻子酒
海藻汤
黄芪汤
卷九 伤寒上
伤寒例第一
辟温第二
屠苏酒
大青汤
桂心汤
茵陈蒿汤
大青汤
伤寒膏第三
白膏
青膏
黄膏
发汗散第四
五苓散
六物青散
度瘴发汗青散
崔文行解散
发汗汤第五
麻黄汤
桂枝汤
大青龙汤
雪煎方
发汗丸第六
神丹丸
麦奴丸
宜吐第七
服酒胆方
水导散
瓜蒂散
藜芦丸
宜下第八
大承气汤
大柴胡加葳蕤知母汤
生地黄汤
抵当丸
发汗吐下后第九
白虎汤
生姜泻心汤
小青龙汤
玄武汤
竹叶汤
桂枝二麻黄一汤
葛根黄连汤
茯苓汤
栀子汤
大陷胸丸
厚朴汤
大陷胸汤
甘草泻心汤
青葙子丸
大青汤
知母汤
卷十 伤寒下
伤寒杂治第一
豌豆疮方
麻黄升麻汤
苦参汤
漏芦连翘汤
栝楼汤
凝雪汤
芦根饮子
牡蛎散
猪胆汤
木香汤
劳复第二
枳实栀子汤
麦门冬汤
小柴胡汤
百合第三
百合知母汤
百合滑石代赭汤
伤寒不发汗变成狐惑病第四
狐惑汤
半夏泻心汤
伤寒发黄第五
黄芪芍药桂苦酒汤
桂枝加黄芪汤
麻黄醇酒汤
大黄丸
治黄疸方
治黄疸方
茵陈汤
小半夏汤
苦参散
茵陈丸
枳实大黄栀子豉汤
凝水石散
茯苓丸
半夏汤
大茵陈汤
茵陈丸
温疟第六
恒山丸
乌梅丸
乌梅丸
恒山丸
藜芦丸
卷十一 肝脏
肝脏脉论第一
肝虚实第二
补肝散
防风补煎
补肝汤
槟榔汤
竹沥泄热汤
前胡汤
远志煮散
防风煮散
地黄煎
肝劳第三
猪膏酒
虎骨补酒
筋极第四
丹参煮散
橘皮通气汤
地黄煎
人参酒
五加酒
坚积聚第五
三台丸
乌头五石丸
陷胸汤
太一神明陷冰丸
恒山丸
神明度命丸
大五明狼毒丸
小狼毒丸
甘遂汤
野葛膏
消石大黄丸
土瓜丸
大黄汤
卷十二 胆腑
胆腑脉论第一
胆虚实第二
千里流水汤
酸枣汤
栀子汤
温胆汤
半夏千里流水汤
咽门论第三
髓虚实第四
羌活补髓丸
柴胡发泄汤
风虚杂补酒煎第五
巴戟天酒
五加酒
天门冬大煎
填骨万金煎
小鹿骨煎
地黄小煎
陆抗膏
枸杞煎
桃仁煎
治五劳七伤方
虚劳滋补方
夏姬杏仁方
膏煎方
猪肚补虚方
吐血第六
黄土汤
生地黄汤
坚中汤
柏叶汤
泽兰汤
犀角地黄汤
当归汤
黄土汤
竹茹汤
赤小豆散
干地黄丸
麦门冬汤
万病丸散第七
三建散
大金牙散
三物备急丸
小金牙散
卷十三 心脏
心藏脉论第一
定心汤
小定心汤
心虚实第二
茯苓补心汤
牛髓丸
半夏补心汤
大补心汤
补心丸
石膏汤
泻心汤一
泻心汤二
竹沥汤
茯神煮散
安心煮散
心劳第三
大黄泄热汤
脉极第四
生地黄消热止极强胃气煎
脉虚实第五
防风丸
升麻汤
麻黄调心泻热汤
心腹痛第六
桂心三物汤
乌头丸
九痛丸
走马汤
温中当归汤
生姜汤
胸痹第七
枳实薤白桂枝汤
治中汤
通气汤
栝楼汤
茯苓汤
头面风第八
芎?酒
防风汤
防风散
沐头方
卷十四 小肠腑
小肠腑脉论第一
小肠虚实第二
大黄丸
柴胡泽泻汤
舌论第三
风眩第四
贲豚汤
续命汤
薯蓣汤
防己地黄汤
防风汤
薯蓣丸
薯蓣煎
天雄散
人参丸
风癫第五
治五种癫疾的药方
续命风引汤
芎?汤
天门冬酒
天门冬汁
天门冬散药方
鼍甲汤
九物牛黄丸
茯神汤
十黄散
人参汤
风虚惊悸第六
茯神汤
茯神汤
远志汤
小定心汤
大定心汤
镇心汤
定志小丸
荆沥方
大镇心散
好忘第七
孔子大圣知枕中方
开心散
治健忘的处方
菖蒲益智丸
养命开心益智方
北平太守八味散
卷十五 脾脏
脾脏脉论第一
依源麻黄汤
恒山丸
脾虚实第二
补虚药方
槟榔散
温脾丸
麻豆散
白术散
补虚药方
平胃丸
消食断下丸
干姜散
曲糵散
泻热汤
射干煎
大黄泻热汤
脾劳第三
通嗳消食的膏酒方253 半
夏汤
肉极第四
越婢汤
解风痹汤
西州续命汤
肉虚实第五
五加酒
半夏除喘汤
秘涩第六
麻子仁丸
便秘方
三黄汤
热痢第七
陟厘丸
白头翁汤
苦参橘皮丸
冷痢第八
健脾丸
桃花丸
温脾汤
椒艾丸
厚朴汤
四续丸
马兰子丸
乌梅丸
猪肝丸
七味散
疳湿痢第九
硫黄散
苦参汤
小儿痢第十
黄柏汤
温中汤
枳实散
温中大黄汤
卷十六 胃腑
胃腑脉论第一
胃虚实第二
人参散
补胃汤
泻胃热汤
喉咙论第三
反胃第四
呕吐哕逆第五
桂心汤
小麦汤
前胡汤
猪苓散
小茯苓汤
犀角人参饮子
白茅根汤
枇杷叶汤
生姜汤
橘皮汤
生芦根汤
半夏汤
噎塞第六
五噎丸一
五噎丸二
竹皮汤
干姜汤
通气汤
羚羊角汤
胀满第七
温胃汤
大半夏汤
附子粳米汤
厚朴七物汤
厚朴三物汤
吴茱萸汤
大桂汤
痼冷积热第八
大建中汤
曲末散
露宿丸
生地黄散
匈奴露宿丸
茱萸消石汤
赤丸
半夏汤
大黄附子汤
生姜汤
甘草汤
五石汤
乌头桂枝汤
朴硝煎
细丸
大乌头汤
竹叶汤
半夏汤
枳实汤
承气汤
地黄煎
卷十七 肺脏
肺脏脉论第一
肺虚实第二
麻子汤
泻肺散
橘皮汤
小建中汤
肺痨病第三
半夏汤
厚朴汤
麻黄引气汤
气极第四
竹叶汤
黄芪汤
大前胡汤
大露宿丸
钟乳散
积气第五
人参汤
七气丸
五膈丸
槟榔汤一
海藻橘皮丸
槟榔汤二
枳实汤
半夏汤
杏仁茯苓丸
补伤散
肺痿第六
桂枝去芍药加皂荚汤
甘草干姜汤
生姜甘草汤
甘草汤
麻黄汤
肺痈第七
桔梗汤
葶苈大枣泻肺汤
卷十八 大肠腑
大肠腑脉论第一
大肠虚实第二
生姜泄肠汤
黄连补汤
肛门论第三
皮虚实第四
蒴藋蒸汤
栀子煎
咳嗽第五
小青龙汤
茯苓桂心甘草五味子汤
茯苓干姜甘草细辛汤
大黄利热方
小青龙加石膏汤
泽漆汤
厚朴麻黄汤
苏子煎
麻黄石膏汤
十枣汤
温脾汤
百部根汤
海藻汤
杏仁煎
通声膏
五味子汤
竹皮汤
百部丸
白前汤
唾血方
七星散
痰饮第六
甘草汤
小半夏汤
木防己汤
椒目丸
大茯苓汤
甘遂半夏汤
五苓散
当归汤
干枣汤
吴茱萸汤
旋覆花汤
前胡汤
姜椒汤
杜蘅汤
顺流紫丸
撩膈散
姜附汤
松萝汤
葱白汤
蜜煎
九虫第七
懊散
桃皮汤
青葙散
杏仁汤
猪胆苦酒汤
卷十九 肾脏
肾脏脉论第一
肾虚实第二
泻肾汤
肾劳第三
麻黄根粉
栀子汤
精极第四
枣仁汤
韭子丸
羊骨汤
竹叶黄芩汤
禁精汤
骨极第五
三黄汤
骨虚实第六
腰痛第七
肾著汤
杜仲酒
补肾第八
石韦丸
大建中汤一
大建中汤二
小建中汤
石斛散
内补散
五补丸
薯蓣丸
卷二十 膀胱腑
膀胱腑脉论第一
膀胱虚实第二
除热汤
龙骨丸
胞囊论第三
榆皮通滑泄热煎
滑石汤
榆皮汤
三焦脉论第四
三焦虚实第五
泽泻汤
黄芪理中汤
麦门冬理中汤
黄连丸
厚朴汤
蓝青丸
黄连煎
柴胡通塞汤
赤石脂汤
止呕人参汤
大黄泻热汤
香豉汤
黄柏止泄汤
人参续气汤
茯苓丸
伏龙肝汤
当归汤
续断止血方
霍乱第六
治中汤
四逆汤
四顺汤
四逆汤
通脉四逆汤
竹叶汤
小青龙汤一
小青龙汤二
附子粳米汤
扶老理中散
人参汤
盐水汤
扁豆香薷汤
艾蒿汤
桃叶汤
生姜汤
杜若丸
草药丸
杂药汤
新鲜井水
蓼子汤
卷二十一 消渴淋闭尿血水肿
消渴第一
消渴除热方
茯神汤
猪肚丸
浮萍丸
消渴方
黄连丸
枸杞汤
栝楼粉
铅丹散
茯神丸(宣补丸)
酸枣丸
鹿角炙散
增损肾沥汤
补养地黄丸
铅丹散
九房散
榆皮汤
补肾汤
黄芪汤
棘刺丸
羊肺羹
茯苓消渴汤
竹叶人参汤
骨填煎
茯神煮散
枸杞汤
三黄丸
茅根汤
黄连丸
阿胶汤
淋闭第二
地肤子汤
石韦散
尿血第三
水肿第四
大豆散
徐王煮散
褚澄汉防己煮散
茯苓丸
泽漆汤
猪苓散
苦瓠丸
麻黄煎
大豆汤
麻子汤
大豆煎
摩涂药
麝香散
卷二十二 疗肿痈疽
疗肿第一
齐州荣姥
痈疽第二
五香连翘汤
黄芪竹叶汤
八味黄芪散
王不留行散(神散)
内补散(也称木占斯散)
排脓内塞散
猪蹄汤
麝香膏
食恶肉膏
食恶肉散
生肉膏一
生肉膏二
蛇衔生肉膏
五香汤
漏芦汤
瞿麦散
丹参膏
小竹沥汤
白薇散
蒺藜散
藜芦膏
发背第三
内补散
丹毒第四
升麻膏
升麻拓汤
隐疹第五
大豆汤
瘭疽第六
苦瓠散
卷二十三 痔漏
九漏第一
曾青散
散药
蔷薇丸
肠痈第二
大黄牡丹汤
赤龙皮汤
天麻汤
飞乌膏
鹿角散
连翘汤
排脓散
除热蒺藜丸
五痔第三
槐子丸
槐子酒
猬皮丸一
槐皮膏(蜂房膏)
猬皮丸二
疥癣第四
茹膏
九江散
恶疾大风第五
岐伯神圣散
狼毒散
石灰酒
卷二十四 解毒并杂治
解食毒第一
解百药毒第二
鸡肠草散
解毒药散
狐臭漏腋第三
石灰散
六物敷
脱肛第四
瘿瘤第五
生肉膏
陷肿散
九瘿丸
病第六
蒺藜子汤
猪蹄汤
葱白膏
卷二十五 备急
猝死第一
还魂汤
蛇毒第二
被打第三
黄芪散
桃仁汤
蒲黄散
当归散
火疮第四
二物汤
续断散
内补散
地黄膏
卷二十六 食治
序论第一
果实第二
菜蔬第三
谷米第四
鸟兽第五
卷二十七 养性
养性序第一
道林养性第二
居处法第三
服食法第四
去三虫方
地黄方
天门冬方
枸杞酒
黄帝杂忌法第五
房中补益第六
卷二十八 平脉
平脉大法第一
诊五脏脉轻重法第二
指下形状第三
五脏脉所属第四
五脏积聚第五
阴阳表里虚实第六
诊四时相反脉第七
分别病形状第八
三关主对法第九
何时得病第十
扁鹊华佗察声色要诀第十一
诊五脏六腑气绝证候第十二
诊脉动止投数疏数死期年月第十三
扁鹊诊诸反逆死脉要诀第十四
诊百病死生要诀第十五
诊三部脉虚实决死生第十六
索引
|
內容試閱:
|
九漏第一
由于寒热失调引起的狼漏、鼠漏、蝼蛄 漏、蜂漏、蚍蜉漏、蛴螬漏、浮沮漏、瘰疬 漏、转脉漏等被称为九漏。寒热多是随着四季
的交替发生。瘰疬生长在颈项和腋下,是由于 鼠瘘病的寒热气邪,滞留于血脉中,没有被消 除干净留下的后遗症。
鼠瘘的病根都在内脏,若是病的特征主要表 现在颈项和腋下,则说明毒邪没有在内里伤及各 种脏器及肌肉,只是浅浮在血脉中,在浅表部位
形成了脓血,此时治疗起来就比较容易。 要治疗,主要是从病因着手,寻找引导患
部的邪毒,想方设法使它弱减并且不使它发生寒热。仔细查找发病之邪所属的经脉,针灸时,我们好循经找穴,下针时好把握力度慢进慢出,在
减少病人疼痛的前提下祛除毒邪。小的像麦粒的
瘰疬,遵循上法,不出几次就会痊愈。如果颈项边和腋下部位先有瘰疬出现的,则可能要发作漏病了,此时要注意禁忌,不要饮食
五辛、酒、面及各种热食。漏病有累累相叠而成 疬子,核在两颈及腋下,形状像石痈但不痛不热的,可内服五香连翘汤来泻祛毒邪,外用炼石散
药敷抹患处的外部来治疗。若是已经溃烂流脓的 可采用治疗痈的方法治疗,各种结核还没有破的
漏病,可以用消毒火针准确刺透结核中央。
治疗由于忧恚抑郁一起的发作于颈部,起 于缺盆之上,连延耳根肿大,引发的肿有根无
头的,其气上逆而无法下行,病根在肝或是肺的狼漏
空青、猬脑各二分,独活、乳妇蓐草、黄 芩、鳖甲、斑蝥、干姜、商陆、地胆、当归、茴 香、矾石各一分,芎?半分,猬肝一具,蜀椒粒
三十粒。以上十六味药捣碎制成药散,一日三次,连服十五天,每次服用一方寸匕,用酒送服。
治疗始发于颈部,没有头,尾像鼷鼠,人发寒热怕冷,明显消瘦,因食物被鼠毒破坏所以没 有消化掉而得病,病根在胃的鼠漏
狸骨、鲮鲤甲、知母、山龟壳、甘草、桂 心、雄黄、干姜各等份。
以上八味药捣碎配成散药,一日三次,每 次一方寸匕,用温开水送服。同时拿蜂蜜调和 散药成泥,把它涂抹在疮中;若是病没有发作
成疮的,先针灸它,使发作为疮,再用药来敷 疮治疗。
治疗病根在大肠,始发于颈项,形状好似肿 胀,所食的瓜果毒没有被消除的蝼蛄漏
桂心、干姜、桔梗、矾石、独活、芎?各一 分,荏子、龙骨各半两,蜀椒一百粒,附子一两。
以上十味药研成粉末,用二十枚枣和捣, 以醋浆来调和,制成丸药形状,像大豆般大
小,一日三次,每次服用五丸至十丸,用温开水送服。
治疗由于饮流水,水里面的蜂毒没被驱除干 净,病根在脾,始发于颈部,瘰疬三四处相连且 出现溃破的蜂漏
雄黄、黄芩各一两,鳖甲、茴香、吴茱萸、干姜各半两,蜂房一具,蜀椒二百粒。
以上八味药制成药散,一日一次,连续用药 十天,用来敷抹疮口患处。
治疗所吃食物中没有消除蚍蜉毒,病根在 肾,始发于颈项,患病时症状如同伤寒的蚍蜉漏
石、防风、桃白皮、知母、雌黄、干地 黄、独活、青黛、斑蝥、白芷、松脂(又写作柏 脂)、芍药、海藻、当归各一分,白术、猬皮各
四分,蜀椒一百粒。
以上十七味药研磨为末制成散药,一日三次,每次服用一钱匕,用温开水送服。
治疗由于喜怒哭泣等过激情绪引发的病根在 心,始发于脖颈下部,形状像枣核般堆累,没有 头和尾,漂移在皮里,导致人发寒热畏冷、心里
烦满的蛴螬漏
矾石、白术、空青、当归各二分,猬皮、斑 蝥、枸杞、地胆各一分,细辛一两,干乌脑三大 豆左右 。
以上十味药研末制成散药,一日三次,每次 服用一方寸匕,用醋浆送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