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金融科技监管的目标、原则和实践:全球视野下加密货币的监管
》
售價:NT$
505.0
《
城市轨道交通绿色低碳规划设计研究——深圳地铁6号线工程创新与实践
》
售價:NT$
1010.0
《
艾尔米塔什国家博物馆 少年游学 人一生一定要看的博物馆
》
售價:NT$
173.0
《
世界四大博物馆4册套装 卢浮宫大英大都会艾尔米塔什博物馆 青少年游学艺术参观科普书
》
售價:NT$
694.0
《
艺术家之路 塑造插画风格
》
售價:NT$
759.0
《
古乐钩沉(中国音乐学院60周年校庆中青年学者文集)
》
售價:NT$
602.0
《
我和抑郁症的3000天
》
售價:NT$
301.0
《
与骸骨交谈:我希望每一个真相都被发现
》
售價:NT$
347.0
|
編輯推薦: |
这个人必须也很爱电影
【真实的“真”,只用眼睛是看不见的。光凭照镜便相信“看见(懂)”自己的人,可以是一种下意识的自我否定。愈来愈多的人对着影像和文字大叫“感动”,我在想,做梦本来就要经历真实的提炼,我们是否害怕经历这个过程,才把做梦的权利交予他人设计、主宰?】
|
內容簡介: |
林奕华排演舞台剧这么多年,取材每多来自文学,手法上的灵感却总是电影。令他难过的是,好电影似乎越来越少,电影与思想已渐行渐远,成了现代人用来暂时解除焦虑的特效药。如果电影人缺乏好奇心和想象力,漠视知性与心灵的满足,无法掌握大众的欲望和期待,那即使有再多光鲜亮丽的姿态、悲天悯人的情怀,也找不到投射的空间。
|
關於作者: |
林奕华,横跨剧场、舞蹈、电影、教育等不同领域的香港多栖创作人、批评家。1989—1995年旅居伦敦期间,自组“非常林奕华”舞蹈剧场。1995年回港后致力推动舞台剧创作,编导作品超过五十部。1999年获香港艺术家年奖。1994年凭电影《红玫瑰与白玫瑰》获台湾金马奖最佳改编剧本奖。自1997年起至今担任香港大学通识教育、香港浸会大学电影学院、香港演艺学院人文学科讲师。其批评文章散见《新京报》、《南方都市报》、《外滩画报》、《上海壹周》、《明日风尚》、《号外》等各地报章杂志。
|
目錄:
|
等不到牧羊人的羔羊
给电影的情书
香港不重视什么是“人”
旧瓶新酒
香港人漠视“真”
非诚勿扰
Boys will be boys
人质方程式
天水围的日与夜
男人之苦
港片翻拍风
Laughing Gor 之变节
你听到《风声》了没?
用耳朵看电影
What has revolution got to do with it ?
请君入瓮的“感同身受”
72 家租客
叶问的“二” “三”事
《如梦》初醒
致谢晋
舞台姐妹
陈凯歌
第一次
何梦华
波兰斯基
李安
费里尼
埃里克?侯麦
法国新浪潮
女人的欲望
男人不坏
迪斯尼特色的《赤壁》
没有历史感的“历史大片”
保持通话
不够 Camp
看不进的《画皮》
梅兰芳
梅兰芳的孤独
当年的《征婚启事》 ,今天的《非诚勿扰》
新宿事件
《新宿事件》的六个巧合
《新宿事件》仍然“很港产片”
政治正确
酷刑作为娱乐
十月围城
十月围城的“感动”
娱乐是条母狗
《杜拉拉升职记》的务实
张艺谋一二三
什么叫牺牲?
同志大片
圆梦人
老少女战士
欲望都市 :电影版
食欲都市
中国版《欲望都市》
名人推荐
功夫熊猫
雷霆丧兵
W.
女人大作战
女人们
量子危机
故园风雨后
贫民窟的百万富翁
好莱坞方程式
米尔克
别让电影太严肃,别让奥斯卡太沉重
胡士托风波
假结婚
九月号的恶魔
神探伽利略——容疑者X之献身
华丽后台
当标签等于名牌
欲望都市
从“男伴”到“玩伴”
仔和靓仔
评香港电影金像奖颁奖礼
柏林电影节
影展全球浮夸化
电影节的真正主角
圣丹斯电影节
心清眼亮
女王评审团
威尼斯影展
台湾电影金马奖
台湾电影的困境
柏林影展
戛纳影展
难为了男人
标准
星星的意见
开季电影
片花
剧本
人人都是编剧
贺岁片出笼
电影预告片
夏季大片
五月等八月
中国女艺人
推特与电影
好莱坞暑假电影
十一国庆
封神榜
好莱坞没有夏天
|
內容試閱:
|
第一次
陈凯歌在我的回忆里标志着好些“第一次”。一九八五年他携《黄土地》来港首映,适值进念?二十面体的咖啡座剧场开幕不久,荣念曾邀请他在那里与影迷作交流会。第一次,小小一千尺的空间逼得水泄不通。他说话铿锵有力,第一次,我在一个人的自我表述中感受到历史的力量。年青的他,与同行的张艺谋站在一起,恍若山丘之外还有山峰,身上斜背着绿色书包,第一次,我看见朴素也是时尚(不旋踵台湾就兴起了“书包大王”热潮)。
一九八七年初,第一次正正式式到北京,荣念曾把我们一行几个小伙子交代给他“照料”,于是有了毕生难忘的经验,是他和阿城一起来带我们去吃了很特别的一顿饭。回想起来,连那餐厅的名字也有感情,叫“留杯”。之后多次向北京朋友打听它尚在否,得回来的感觉是,我们曾到“失落的地平线”一游。饭后,他还夤夜送我们上公交车。那一次赴京,也是第一次与陈凯歌单独聊天。有一晚,他来电问我可在房间,然后人就来了。至为寒冷的冬夜,走进室内礼貌地脱下帽子,说着说着空气也暖和起来,只有我的手依旧有点冷——小学生面对大学生,只能唯唯诺诺。但有一番话我倒是印象犹新,凯歌说:“(大意)唐朝时,有人敢指着一块石头说它是青蛙,大家便会围着它讨论像还是不像,不会一口咬定它是抑或不是。”这番话被我以为听懂了,其实不止,原来受用至今。
一九八七年第一次去纽约。又是冬天,知道陈也留学当地,拿到地址便冒昧登门拜访。开门是位虬髯客,衣服又是穿得厚厚的,显得寄居的阿柏文更加冷,歌剧中不是有出《陋室明娟》?原名《波西米亚人》,不知怎的,斯情斯景依稀有着该剧的音符在空气中回荡。那次会面留下我与陈的一张合照,但掌摄影机的是谁?我完全记不起来。
陈凯歌讲话时棱角分明,但我总觉得他脆弱一面久被隐藏。隐藏在他(可能)认为自己是怎样的一个人的意识之下。所以,他的电影将留给我们大量解读空间。比较陈凯歌与李安是我给自己的功课之一,他们对中国电影的贡献是异曲同工之妙——中国(男人)为何刚强,为何阴柔;为何愤怒,为何哀伤。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