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摄影构图法则:让画面从无序到有序
》
售價:NT$
505.0
《
论僭政:色诺芬《希耶罗》义疏(含施特劳斯与科耶夫通信集)
》
售價:NT$
500.0
《
一个经济杀手的自白
》
售價:NT$
500.0
《
传播与流动:移民、手机与集装箱(新闻与传播学译丛·学术前沿系列)
》
售價:NT$
500.0
《
大唐诡异录
》
售價:NT$
254.0
《
《证券分析》前传:格雷厄姆投资思想与证券分析方法
》
售價:NT$
612.0
《
当我点击时,算法在想什么?
》
售價:NT$
356.0
《
服务的细节136:提高成交率的50个销售技巧
》
售價:NT$
296.0
|
內容簡介: |
《怎样选择成长股》以通俗易懂的解释,配以简单明了的图示,向我们介绍了一套能够对公司经营与财务状况进行快速分析的技巧。书中关于“防御型利润表”与“激进型利润表”的编制与分析模式,以及“阶梯递增型盈利公司”和“盈利质量图”等概念和图示,给我们提供了便捷实用又易于掌握的方法。对我们识别传统利润表中可能存在的粉饰信息,更加关注企业盈利质量与风险问题,更加理性地进行股票投资选择等,无疑会有明显的帮助。
|
目錄:
|
赞誉
推荐序
译者序
致谢
引言
第1章 成长型投资者的困惑
第2章 如何阅读应计制利润表
第3章 激进型投资者和防御型投资者
第4章 五分钟测试
第5章 防御型利润表
第6章 激进型利润表
第7章 盈利能力图
第8章 典型的盈利能力
第9章 最理想的盈利能力图形:阶梯式递增图形
第10章 没有一成不变的股票
第11章 市盈率
第12章 公司管理测评
第13章 格雷厄姆课堂
第14章 今天就行动起来
后记
注释
|
內容試閱:
|
历史性的通胀泡沫
1998~2000年发生的股市泡沫一直被认为只是时间问题(即随着时间的推移不可避免终会遇到的问题),至少在查尔斯麦凯于1841年编著的研究市场狂热表现的著作《非同寻常的大众幻想与群体性疯狂》(Extraordinary Popular Delusions and the Madness of Crowds)的新版中是如此论证股市泡沫的。当然,现在我们已经知道,引起市场狂热的原因有很多。
毫无疑问,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我们已经步入了一个“新时代”。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发展,我们正步入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一个新千年。计算机技术的飞跃发展、微芯片价格的暴跌和万维网,都印证着人类社会正处于一个彻底变革的开端。
“这是个不一样的时代”,也是这个新时代的重要特征。随着投资者疯狂进入股市,股票市场的总体价格水平几乎持续上涨。从1998年开始到2000年3月的股市最高点,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主要代表的是“新经济”股票)涨幅达到了220%,甚至连不够景气的“旧经济”股票所对应的纽约证券交易所指数也回升了40%。
新的黄金时代
随着新经济的发展,华尔街这一重要金融营销中心的核心地位很快被人们所发掘。大量企业和投资者蜂拥而至,参与其中。随后有人提出,“一个新的黄金时代已然到来”。事实上,这只是通过加速现有成长型股票的交易以及更积极地推进首次公开发行上市的股票(常常冠以“投资发掘”的名义)来促成新黄金时代的到来。不过,并非对所有投资者而言,它都是黄金时代。确切地说,从股市泡沫中赚取数十亿,甚至成百上千亿美元的都是一些金融大亨、投资银行家、基金经理人、网络先行者和企业家等,他们抛出新观念和创建新公司的速度就如同让大众能够认识他们一样快。
这同时也是公司高管的黄金时代。在目前的高管薪酬制度中,依然存在很多缺陷,比如授予高管的股票期权是基于公司股价的短期上涨,而不是基于企业内在价值的持续增长;对资本成本的约束缺失;对那些已经通过行权而持有股份的公司高管的经营管理没有具体的目标约束要求,而只依赖于他们的自觉性;利用不确认股票期权费用的手段来掩盖股票期权真实的资本成本等。这些缺陷基于企业管理当局改变了资本所有权私有制度下的传统经营管理模式,从传统的资本所有者管理体系转变为新型的经理人管理体系。这一改变也逐步影响到传统的资本模式所依赖的道德和伦理标准基础。它不仅使企业管理当局没能真正做到把股东利益置于管理者利益之上以维护股东权益,甚至有些企业的股东自己都不知道,至少是不关注他们的利益,事实上这些股东的利益已经遭受了一定程度的侵害。
带动股票价格不断上涨的动力支撑通常会是不正确的企业收益传闻。在解释股价高涨时,股市参与者总会为之寻求合理化的原因:“新经济”形势下据说将要建立新的会计原则;企业不仅能够“完成”当季度收益目标,还能提前完成下季度收益目标;预计当期盈利比按照公认会计原则计算出来的收益更可观等。这些愚笨的想法不仅会对初次踏入股市的个人投资者产生影响,也会对一些经验丰富的机构投资者产生影响,这真让人匪夷所思。
巧妙的预谋
为什么没有人对此进行研究或进行客观的评论呢?一定程度上讲,是因为投资者乐见其成,因为股价大涨会使“每一个持股人”都变得富裕。但我们难道不该更好地去了解一下相关公司的真实状况吗?显然应该如此。我们难道没有意识到这个疯狂的大牛市注定要惨淡收场吗?答案也是肯定的。事实上,在“安然事件”发生的两年前,我就曾针对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发出过警示。在1999年10月20日纽约证券分析师协会的一次题为“沉寂的资金”的主题会议中,我站起来发表了如下观点,当时我感觉自己就像身处异国的陌生人一般孤立。我当时说:
如今我们置身于一个充满“盈余管理”的环境中。公司管理层在进行“盈余管理”时至少是得到了公司董事和审计师的默许,以及那些目光短浅的机构投资者,甚至是投机者和套利者的鼓励和支持。而这种“盈余管理”的行为并非是从长线投资者的角度去考虑。不管投资者是否乐意,公司高管和财务会计都更关注华尔街股市所要求披露的每一季度报告的盈利预期,这意味着公司需要有稳定的年收益增长率,理想的话,他们会设法保持每年至少12%的收益增长水平,并不惜一切代价使公司报表达到年初制定的收益目标。如果其他方法都无法做到这一点,公司就会通过合并、一次性巨额摊销以及权益法核算等非常手段来粉饰报表。所有这些财务上的粉饰手段都是为了提高公司的股票价格,为了使管理层得到更多以及为了机构投资者的需求服务。
如果股市走向是以企业价值评估为基础,如果对企业的价值评估是基于企业精确的财务报告以及关注企业长期发展预期的基础之上,那么我认为股市一定会良性发展。然而股市表现与企业价值评价却似乎完全相反。虽然美国的企业会计实务受到了全世界的追从和肯定,但我们的财务环境已被“盈余管理”这一概念所渗透,充斥着平滑盈余报告信息的思想。企业常常是先利用金融分析师抛出一个年度收益目标,然后设法使每一期财务报告上的收益都“达标”,当然更好的是“超标”。这显然变成了一个无视收入和费用正常上下波动的虚幻世界,一个不惜一切代价避免“惊现亏损”的世界……
目前,通过大量的结构重组、频繁的并购会计、资产准备、过多的无形资产,以及提前确认收入等手段进行“盈余管理”的现象已经非常严重。正如美国证券交易所主席阿瑟莱维特所说:“每一位身处金融与财务领域的人(包括企业管理者)都要为目前这一境况负责。”这是一种有悖常理的巧妙的预谋。但是我相信,没有一个公司能永远利用“盈余管理”来操纵利润,“盈余管理”只会扰乱经济业务的固有周期。当我们开始认为盈利波动趋于稳定甚至上涨已成定局时,我们应该意识到,这也有可能是给有朝一日令人不快的亏损清算埋下了伏笔。
清算之日来临
其实,仅仅过了六个月,不可避免的清算之日就来临了。2000年3月24日,股票大牛市不可避免地结束了,因为股价的飙升不可能永远持续(借用经济学家赫布斯坦的官方措辞)。牛市终结的后果很难让人心情舒畅起来:从2000年3月的股市高峰到2002年11月初的市场低谷(变化如此之快),纳斯达克指数暴跌了75%,纽约证券交易所的股指也下跌了33%之多。在我写这篇文章时,纳斯达克指数和纽交所股指都已经从低谷时期恢复过来了,但也仅仅是接近于1997年年底股市泡沫经济开始之前那一时期的水平,而且已经对投资者、资本制度以及我们的社会造成了极大的伤害。
这些不良商业行为的最终赢家成功抛售股票套现的高管、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企业家、在公开市场上抛售新股的华尔街上的那些公司以及吸收了近万亿美元公众资产的共同基金管理人,他们大多集中在新经济时期成立的激进型基金中,其中有近500人是在股市交易达到疯狂的顶峰时孤注一掷进场的。
这些不良的商业行为也给了那些失败者以教训。所谓失败者不是那些长线投资者,他们只是见证了自己的投资产品从一个合理的价位上涨到一个荒谬离谱的高价位的过程,对他们而言股市大跌仅仅是投资产品再度恢复到合理的水平而已。真正遭受损害的是短期投资的股票持有者,包括数以百万计的公众投资者,他们被那些油嘴滑舌的营销人员所迷惑,又或者是被他们自身的贪婪和无知所诱惑而进入这一狂热市场;不客气地说还有那些为了避免因过度实施股票期权计划而稀释股份,因而进行股票回购的公司。然而最终的回报似乎并未如其所愿。公平地说,我们见证了一次大规模的财富转移,其中大部分是从那些既不懂也不关注企业真实财务表现的投资者那里,转移到了那些清晰了解哪些才是公司真实财务信息的投资者手中。
我不得不承认有太多的共同基金管理人都是属于那些既不懂也不关注企业真实财务表现的人。基金这一行在股市繁荣和随后的股市萧条期间的表现都不尽如人意,这在很大程度上与基金管理者不得力的投资分析息息相关。早在1968年,哥伦比亚大学法学院教授路易斯洛温斯坦就曾发现,那些基金管理者“一直强调关注短暂的股票价格,却全然不顾特定行业之间存在的不同之处”。从那以后,基金运作情况变得越来越糟糕:每年基金所持有的证券投资组合都在不断变换调整,从20世纪50年代大约15%的调整比例,上升到20世纪60年代末期40%的调整比例,而这还仅仅是个开始。去年,平均每家基金的换手率高达110%,是从股权投资向租赁行业转换的高峰期。其实,当奥斯卡王尔德将那些玩世不恭之人描述为一群“只知道世间万物的价格而不知道其任何价值的人”时,他已经简略描述了今天的基金经理人的形象。
盈利才是最重要的
要想让股市重回稳定,拥有坚实的发展基础,就需要共同基金的管理者和其他机构持股人摒弃他们目前只关注即时股票价格变动的短期投机行为,而重新回归到传统的以注重公司内在价值为基础的长期投资行为。由于企业价值取决于(事实上也确实一直取决于)企业未来现金净流量的贴现价值,因此根据现金流量来推算企业盈利价值才是公允、准确和可靠的,这正是这本由小休伊特 海瑟曼所著的优秀之作中所阐述的内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