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大家小书 译馆 骑士:历史与文化
》
售價:NT$
255.0
《
没有一种人生是完美的:百岁老人季羡林的人生智慧(读完季羡林,我再也不内耗了)
》
售價:NT$
257.0
《
日耳曼通识译丛:复原力:心理抗逆力
》
售價:NT$
155.0
《
海外中国研究·未竟之业:近代中国的言行表率
》
售價:NT$
614.0
《
我们为何建造(城市与生态文明丛书)
》
售價:NT$
406.0
《
算法经济 : 商业逻辑与人类生活的智能演进(生动呈现AI与算法的创新应用与商业价值)
》
售價:NT$
359.0
《
家书中的百年史
》
售價:NT$
359.0
《
偏爱月亮
》
售價:NT$
207.0
|
編輯推薦: |
★10年亲子心理咨询经验,化为12堂妈妈课,让你与7个家庭同学习,共成长。
★12堂妈妈课,犹如12篇微小说,家长一读就懂,好操作、好应用。
★12堂妈妈课,引领千万个父母,破解和谐亲子关系密码
★12堂妈妈课,帮助孩子顺利度过每一个叛逆期,并释放出内在的生命力
★新教育实验发起人、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朱永新
知心姐姐卢勤教育服务中心负责人、《知心姐姐》杂志主编祝薇
新浪网教育频道主编彭昆
北京广播电台《教育面对面》策划、主持人延红
联合推荐并做序!
|
內容簡介: |
一个周六的下午,七个家庭的父母与孩子齐聚在心理咨询师昕怡的课堂上,热烈展开了关于父母如何与叛逆的孩子相处的讨论,并由此引发了关于如何倾听才能听到孩子内心声音、如何对话、如何表达爱意、如何互相理解等一系列叛逆的孩子与父母之间矛盾、冲突、互不理解的话题。
经历12个争执与觉醒的周六,这七个家庭的父母和各自的叛逆宝贝达到了前所未有的互相理解和融洽,家庭的快乐与温暖包裹了每一个人。家长从此不再伤心、焦虑,孩子更与愤怒、孤独彻底说拜拜!
|
關於作者: |
周婷丽
毕业于北京市中科院心理所心理咨询与治疗专业;
《大学生心理成长进行时》、《中国学生健康报》、《大众健康》特邀撰稿人;
北京交通广播《1039都市调查组》、北京新闻广播《教育面对面》、《都市生活汇》、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华夏之声》等节目长期特邀心理嘉宾;
连任七年北京市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双选会咨询专家;
十年工作经历,专职从事团体心理咨询与培训、婚姻家庭咨询和青少年心理咨询的研究。
|
目錄:
|
推荐序一:愿父母们修好“沟通之船”
推荐序二:让沟通敲开孩子的心门
自序
第1个星期六
听见孩子内心发出的声音
孩子说话时,我们是在“听”,可是真的“听见”了吗?倾听是一门艺术,不仅要用耳朵,还要用心,从而感受孩子内心发出的声音。
第2个星期六
读懂孩子没有说出来的意思
倾听孩子的语言,观察他的表情和动作,才能读懂他省略掉的话语和没有表达出来的意思,甚至是他的潜意识。
第3个星期六
把问题交给孩子,把权利还给孩子
父母不要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孩子,试着从他的角度来体会他的感受,也许就能够理解他的那些“不当之举”
第4个星期六
孩子的心门是这样关闭的
面对青春期孩子出现的新特点,如果父母不能了解、理解,孩子便会渐失与父母沟通的欲望,关上心门。
第5个星期六
妈妈的担心不等于孩子的事实
青春期的孩子,性意识开始发展了,开始关注异性了,开始注意自己的外形了。他“早恋”了?其实这只是父母的误读。
第6个星期六
你这样说话,孩子才喜欢
说话前,先停一停,静一静,想清楚为什么而说,再以孩子最乐于接受的方式表达出来。
第7个星期六
让孩子愿意听又愿意说的沟通密码
如何跟孩子进行有效沟通,让孩子愿意听又愿意说呢?这需要我们关注自己、孩子和情境三者之间的平衡。
第8个星期六
五种爱的表达,给孩子最安全的爱
每个孩子都有专属的爱的表达,父母要了解孩子最想得到的爱的表达,去填满孩子的爱箱,给孩子最安全的爱。
第9个星期六
引导孩子和自己的情绪和平共处
青春期的孩子,情绪多样且易冲动,一触即发。父母要给予孩子理解,并引导孩子和自己的情绪和平共处。
第10个星期六
使孩子走当行的道,到老也不偏离
在教养孩子的问题上,父母要做的是培养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责任心等为人的优良品质,使孩子走当行的道。
第11个星期六
提高孩子自控力的方法与规则
父母要学会放权和信任,让孩子在生活的一点一滴中,学会自我管理。
第12个星期六
亲子关系最高技巧是父母做好自己
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父母首先做好自己,学会使用多种爱的语言,在此熏染下,孩子自然也会成为一个懂得爱、分享爱的人。
|
內容試閱:
|
还我权利
已上初二的聪聪让妈妈很头疼,在学校里经常和同学打架,谈恋爱,难以管理。妈妈说多了,聪聪就会瞪眼,嫌妈妈管得太多,而且还会搬出自己的理由来和妈妈顶嘴,比如,妈妈让他按时回家,不允许他晚归,他却理直气壮地说:“为什么不能晚归?我爸怎么就可以晚上不回家?”
这令妈妈很烦恼,尽管她跟聪聪讲了,爸爸是因为工作,但是仅仅十几岁的聪聪却难以理解这点,他认为妈妈这样对自己不公平,就是不听。
无奈的妈妈只好让爸爸来管儿子,自己干脆不管了。聪聪的父亲杨先生是位军官,平时对儿子管教较少,现在面临这个状况,也只会用军队的方式对待儿子。
一脸严肃的杨先生转向大家,指了指坐在右边低着头的男孩说:“这是我儿子聪聪,初二,我是一名军官,平时也是对儿子要求比较高,总想让他出人头地,考个好学校,有个好未来,但似乎聪聪觉得我很烦,不想好好学习,这令我很头疼。”
说完他用手推了推聪聪,目光严厉地看着儿子,以示让他和大家打招呼。
聪聪木然地抬起头来,毫无表情地看了看大家,又低下了头,就算和大家打过招呼了。
杨先生皱了皱眉头,没再说话。看来,聪聪和爸爸之间的隔阂的确很大。
昕怡注意到杨先生的军人角色在家庭中的重现,这不是父子,而是上下级,聪聪的父亲需要转换角色,在家里做爸爸而不是领导,允许聪聪做孩子。昕怡的记录本上又记上一条。
聪聪的表情似乎告诉我们:有这样的父亲,想发出自己的声音都很难,更何况自己是一个成长中的青春期孩子,这得有多大的勇气才可以和父亲抗衡?!
培智见聪聪低着头,不说话,又听杨先生说自己是军官,就乐了,说:“看来聪聪和我一样遇到了强悍的家长。”
杨先生尴尬地说:“培智这孩子真有眼光,一下子就看到我们家的问题了。”杨先生自我解嘲地笑了笑,继续说道:“我平时工作忙,回家少,有时工作到很晚也是常事,他妈妈对他要求也挺高,这不,她妈妈觉得管他太难,就把这难题交给我了。”
面对如此矛盾和对立的父子,昕怡的脑海里浮现了一幅画面:在聪聪的家里,每天都是聪聪和妈妈在一起的画面,吃饭,看电视,谈学习,争吵。不过这个家里似乎总缺了点什么,对!是父亲!聪聪的父亲在什么地方呢?
昕怡问:“那您平时是怎样和儿子相处的呢?”
许是现场家长很多,为聪聪增添了些许勇气,因此一听到昕怡提到爸爸,他就愤愤地说:“我整天都看不见他,谁知道他在哪里?做什么?偶尔看见他,还老训斥我不好好学习。可是他管过我吗?”
杨先生没有想到儿子今天在这里伶牙俐齿,平时在家里可是很少说什么的。他诧异地看着儿子。
聪聪见父亲用奇怪的目光看自己,坐直了身体说:“哼!我说的是事实。”
杨先生说:“对,我是很少管你,我奇怪的是,你在家里和在外面就像是两个人。”
聪聪立刻说:“我在学校是老大,他们都得听我的。”然后他又小声地说:“可是在家里,你和我妈是老大。”
聪聪最后这句话令大家哄堂大笑。人人都感受到了这点。
明白了,原来,聪聪是在向父亲家中唯一的男性角色求取认同。对于已经进入青春期的聪聪来说,爸爸是他认同和学习的榜样,在他的眼里,男人就可以像爸爸一样晚回家,可以在外面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而他认为自己长大了,可以自己做主了,和同学玩,谈恋爱,当老大打架,这些都很正常,妈妈不该把自己限制在家里。
聪聪还说:“为什么我就不能谈恋爱啊?我都十四岁了,就我妈事儿多。”
昕怡想:一方面是孩子向家长要求自己的权利,要独立,要自己管自己,父母不给;另一方面孩子尚处在不成熟的青春期阶段,难以分辨事情的真相,仅仅看表面现象就做出极端的决定。看来,聪聪的这个情况的确令人头疼。
聪聪的确在用行动要求公平,自己和爸爸都是男人,为什么妈妈的要求就不一样?
昕怡问杨先生:“平时你们在家里,儿子有机会发出自己的声音吗?”
聪聪接话:“哪里能有我的声音啊?到处都是妈妈的声音,要不就是偶尔才回家的爸爸教育我的声音。”
杨先生尴尬地说:“的确,平时他妈妈说的比较多,有些唠叨,可能是因为我工作忙不在家,她有些压力大吧。”
“您可以允许聪聪在家有自己的话语权吗?”昕怡问。
“当然,”杨先生说,“我们肯定给他话语权。”
聪聪抬头问父亲:“真的?我自己的事情我可以说了算?”
杨先生点点头,说:“看见前面几个例子,我受教育很多。决定做出改变,就从你的话语权开始。”
聪聪担忧地说:“我妈妈能同意吗?”
杨先生说:“能,你妈妈通情达理,只要她知道你能够说到做到,她还巴不得呢,你妈妈累着呢。”
艾琳也说:“我觉得你妈妈要是知道你已经长大了,能为自己负责了,她一定会同意的。我自己的体会告诉我,虽然孩子离开妈妈独立令我们这些做妈妈的有些焦虑,有些不适应,但是我们宁愿自己焦虑也要允许孩子长大。”
张轶妈妈也说:“是呀,哪个妈妈不想让孩子好好长大呀,我觉得你妈妈就是担心你,你又是恋爱又是不回家,还在外面打架的,谁当你妈妈都操心呀。你说是不?”
聪聪点点头说:“哦,那好吧,如果我妈妈同意,我以后一定会做好的,不让父母操心。”
军人家庭的聪聪,想独立相对困难了些,这就不难理解他在外面和在家里的表现大不一样。怎么办呢?难道任其自由发展?或者像聪聪父母一样说教和限制?
其实,所有这些,仅仅是一个表象,而真正的核心问题是:孩子向父母要权!要自我管理的权利。孩子认为自己长大了,可以自己做主了,不愿意再受成年人限制了,不管是谈恋爱还是晚回家,都是和父母抗衡的表现,包括在学校打架也是在向老师这个权威挑战。而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如果你给了我权利,我自然会为自己负责任。
青春期孩子由于“成人感”的形成,自以为已经成人,要求具有和成年人相当的社会地位和决策权,反对从属地位,更反对权威式的干涉。
一个母亲的悲哀,就是要接受孩子不再依赖自己。
一个母亲的智慧,就是允许孩子逐渐离开自己,即使明知孩子要跌跤,也要让他找寻自己的道路。因为她知道,一不小心,母亲就会变成他成长的牢笼。
承担自己的责任
针对这个实质性问题,杨先生回家后及时召开了家庭会议。爸爸、妈妈和聪聪展开了讨论,当妈妈把做主的权利交给聪聪时,聪聪会怎样?
对待给家长制造麻烦的孩子,最好的办法是把问题交给孩子,家长不断提问,让他自己去思考,而不是一味地说教和限制。
比如,在谈恋爱的问题上引导聪聪思考,现在谈恋爱准备结婚吗?两个人假如准备结婚,又怎样生活呢?责任到了聪聪自己手里,他变得沉默了,不再像开始时烦躁了。
聪聪想了很久才说:“我也没有想好,只是觉得妈妈不让做的事情我就要做,现在这样一问反而觉得两个人谈恋爱只是彼此喜欢而已,并不准备结婚,因为自己目前没有这个能力,也没有办法生存,现在的主要任务只能是好好学习,为将来做准备。”
太棒了!把问题交给问题的制造者,促使聪聪思考和为自己负责任,当聪聪为自己负责任时他开始成长了。聪聪的妈妈瞪大了眼睛,自己怎么就没有想到呢?!
每个人是自己问题的专家,问题不是问题,如何解决问题才是最重要的。
这是杨先生后来和大家说的回家以后发生的事情,大家听了都很开心,没有想到妈妈的放手能让儿子有这么深刻的思考,这给在场的妈妈们一个很好的启发。
把问题和人区分开来,每个问题都是孩子成长的契机。大家兴奋着。
“还没完呢。”杨先生继续讲家庭会议的内容。
再谈到打架,晚回家的事情,聪聪不好意思地挠挠头说:“我就是讨厌老师要我们只能这样,不能那样,我故意和他们作对,至于晚回家就是不想让妈妈总限制我,她如果不这样限制我,在家里不烦我,那我肯定按时回家了,谁愿意在外面待着呀?”
说完,聪聪腼腆地笑了,完全没有了刚开始时和妈妈之间的对立和跋扈,这令聪聪的妈妈很意外,也很感动,她不由得泪流满面,同时自责地说:“看来儿子真的长大了,我不能再用以前的方法对待他了。”
以前的方法?很好!聪聪的妈妈开始醒悟了。以前的方法是什么呢?
“唉!以前总觉得他是个小孩,没有长大,所以什么事情都不敢让他自己做,样样要求他听我的,从来也不听孩子说。现在看来,是我错了,儿子已经长大了,不能再拿对待小孩子的办法对待他了。需要给他空间,听他的观点,并尊重他,让他自己做主,允许他去尝试,只有他体会了,才能成长。别人告诉我们的我们不相信,只有自己亲身经历了、体会了才会信以为真。正所谓‘事非经过不知难,此时方知妈妈好’啊!”
多么经典的总结啊!对待正处在青春期的孩子,就需要给予他充分的尊重和理解,倾听他内心的声音,给他自主权,允许他出错,这样才有助于他成长。这是每个青春期父母都需要很好地学习和效仿的为人父母经验。
杨先生带来的家庭会议令大家耳目一新,尤其是父亲们,明白在孩子的教育方面,不能一味地依靠孩子的妈妈,自己也要发挥适当的引导和约束作用。此时,爸爸们群情激奋,恨不能立刻回家就开始履行自己的父亲职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