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同与不同:50个中国孤独症孩子的故事
》
售價:NT$
301.0
《
开宝九年
》
售價:NT$
250.0
《
论僭政:色诺芬《希耶罗》义疏(含施特劳斯与科耶夫通信集)
》
售價:NT$
500.0
《
传播与流动:移民、手机与集装箱(新闻与传播学译丛·学术前沿系列)
》
售價:NT$
500.0
《
《证券分析》前传:格雷厄姆投资思想与证券分析方法
》
售價:NT$
612.0
《
当我点击时,算法在想什么?
》
售價:NT$
356.0
《
服务的细节136:提高成交率的50个销售技巧
》
售價:NT$
296.0
《
变法与党争:大明帝国的衰亡(1500—1644)
》
售價:NT$
439.0
|
編輯推薦: |
由巴蜀书社编辑出版的《今注本二十四史》,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批准立项的国家“十一五”重点图书出版项目。是《二十四史》继乾隆殿本、商务百衲本、中华点校本之后,第四次大规模的古籍整理成果。填补了《二十四史》有史无注的学术空白,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一 《二十四史》学术整理的四个阶段
1.清乾隆年四十九年,首次完成《二十四史》的系统整理,其成果是武英殿本《二十四史》,史学界称之为殿本。
2.20世纪30年代,张元济先生在殿本的基础上组织整理增补勘校,由商务印书馆编辑出版的《二十四史》,史学界称之为百衲本。
3.新中国成立之后,由毛泽东倡议,周恩来总理亲自部署,由中华书局在殿本和百衲本的基础上重新勘校并加上标点,历经20年出版的《二十四史》,史学界称之为点校本(标点本)。
4.21世纪,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批准立项,由著名史学家张政任总编纂,汇聚数百位史学专家集中整理,系统注释。由巴蜀书社编辑出版的《二十四史》,史学界称之为今注本。
二、《今注本二十四史》的特点
1.首次今注,填补二十四史有史无注的空白;
2.博采众长,在前人的基础上汇集当代数百位史学专家的最新研究成果和
|
內容簡介: |
同以往版本相比,《今注本二十四史?三国志》具有如下特点:
1.史家注史
与传统的注音、释意与白话翻译不同,《今注本二十四史》的特色在于史家注史。“今注本”不追求一词一义的杂芜注解,而在于理清历史脉络,对关键问题进行考辨论证,为研究者提供快速了解学术研究动态及准确把握历史事件提供方便。同时,也因其高质量的学术价值成为后来研究二十四史不可或缺的必备资料。《今注本二十四史?三国志》,力图以新的角度、新的内容、新的形式,为《三国志》创造出一套代表当代学术水准的现代善本。
2.底本校勘
本书以中华书局校点本为版式底本,再与百衲本、殿本、卢弼《集解》本及部分中华再造善本相互校勘,择善而从;同时,在具体校勘中,还利用了《艺文类聚》、《册府元龟》、《太平御览》、《建康实录》、《群书治要》、《续后汉书》等。
3.繁简选择
本书一般语词不注,难解者及易生歧义者则注释。异体字、假借字、避讳字,若所校四种版本中有一种作正体字者,则径从该本,不再出注;若四种版本皆同,则不改字,并注明异体字之正字、假借字之所通字、避讳字之避讳原因。校增字用方括号之,校删字用圆括号括之。
4.内容把握
(1)典章制度
对于此部分作扼要说明,需要追溯沿革以说明问题者则溯其源流,非引原文不足以说明者,则引原文。
(2)职官名称
本书主要参考《续汉书?百官志》、《晋书?职官志》、《宋书?百官志》、《通典》、吕宗力主编《中国历代官制大辞典》(北京出版社1994年版)、祝总斌《两汉魏晋南北朝宰相制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出注。
(3)人名地名
三国以前人名,不常见、不加注有碍于理解者,据本文所需作简要注释。三国时的人名,凡本书有传或附传者概不作注,不碍理解阅读者也不作注;若需注释者,其事迹较集中地叙述于本书某传或裴注中,则只注明见本书某传或裴注引某书;如在本书无集中叙述者,则作简注。地名主要参考《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广东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5.博采众家
本书所注,广泛采用前人研究成果。如陈景云《三国志辨误》、赵一清《三国志注补》、卢弼《三国志集解》、张元济《三国志校勘记》、周一良《三国志札记》、吴金华《三国志校诂》、赵幼文《三国志校笺》等。此外,引用了考古领域的研究成果。
|
目錄:
|
魏书
前言1 臧霸1445
例言43 孙观1451
主要参考文献47 文聘1452
上三国志注表 裴松之1 吕虔1454
卷一魏书一 许褚1458
武帝操1 典韦1462
卷二魏书二 庞1465
文帝丕167 庞1469
卷三魏书三 母娥1472
明帝291 阎温1475
卷四魏书四三少帝 张恭1476
齐王芳375 恭子就1476
高贵乡公髦418 卷一九魏书十九
陈留王奂462 任城威王彰1487
卷五魏书五后妃 陈思王植1493
武宣卞皇后486 萧怀王熊1559
文昭甄皇后494 卷二魏书二十武文世王公
文德郭皇后510 丰愍王昂1563
明悼毛皇后517 相王铄1564
明元郭皇后520 哀王1564
卷六魏书六 彭城王据1568
董卓523 燕王宇1569
李549 沛穆王林1570
郭汜550
袁绍566 中山恭王衮1571
子谭605 济阳怀王1575
子尚605 陈留恭王峻1575
袁623 范阳闵王矩1576
刘表629 赵王1576
卷七魏书七 临邑公子上1579
吕布647 楚王彪1579
张邈652 公子勤1584
陈登670 城公子乘1584
臧洪675 戴公子整1584
陈容688 灵公子京1585
卷八魏书八 樊安公均1585
公孙瓒693 广宗公子棘1585
陶谦717 东平灵王徽1585
张杨727 乐陵王茂1587
公孙度729 以上武帝子
子康733 赞哀王协1589
康弟恭733 北海悼王蕤1589
康子晃733 东武阳怀王鉴1589
康子渊733 东海定王霖1589
张燕753 元城哀王礼1589
张756 邯郸怀王邕1590
张鲁758 清河悼王贡1590
卷九魏书九 广平哀王俨1590
夏侯769 以上文帝子
韩浩777 卷二一魏书二十一
史涣777 王粲1605
夏侯渊779 徐1610
曹仁790 陈琳1611
弟纯796 阮1612
曹洪797 应1614
曹休802 刘1614
子肇805 邯淳1619
曹真806 繁1620
子爽812 路粹1620
羲812 丁1621
训812 丁1621
何晏812 :百衲本作“”,中局校本作“修”,今百衲本。1621
827 荀1621
丁谧827 璩1625
毕轨828 贞1625
李828 阮籍1626
桓范829 嵇康1629
夏侯尚841 桓威1635
子玄844 吴质1635
卷一魏书十 1643
荀869 潘勖1648
子恽902 王象1648
孙902 刘1652
孙902 刘劭1661
荀攸908 缪1667
贾诩919 仲长统1668
卷一一魏书十一 苏林1669
袁涣935 韦诞1669
张范945 夏侯惠1670
弟承945 该1670
茂948 杜挚1670
国渊950 傅嘏1676
田畴953 卷二二魏书二十二
王964 桓1693
邴原980 陈1698
管宁989 子泰1713
王烈992 陈矫1724
张1008 徐宣1731
胡昭1008 臻1735
焦先1012 毓1742
卷一二魏书十二 卷二三魏书二十三
崔琰1023 和洽1755
圭1032 常林1765
孔融1032 杨俊1779
许攸1035 杜袭1784
毛1045 赵俨1790
徐奕1053 裴1798
何夔1055 子秀1801
邢1065 卷二四魏书二十四
鲍勋1068 韩暨1813
司马芝1075 崔林1820
子岐1080 高柔1831
卷一三魏书十三 礼1855
锺繇1083 王观1862
子毓1109 卷二五魏书二十五
华歆1114 辛毗1867
王朗1129 杨阜1881
子肃1151 高堂隆1899
叔然1164 栈1927
周生烈1164 卷二六魏书二十六
董遇1164 满宠1935
隗禧1166 田豫1948
卷一四魏书十四 牵招1958
程昱1175 郭淮1967
晓1184 卷二七魏书二十七
郭嘉1189 徐邈1977
董昭1199 胡质1983
刘晔1213 子威1988
蒋济1228 王昶1990
刘放1243 王基2007
资1244 卷二八魏书二十八
卷一五魏书十五 王2023
刘馥1263 令狐愚2026
司马朗1271 丘2034
梁习1279 诸葛2057
张既1286 唐咨2068
温恢1304 艾2070
贾逵1306 州泰2093
李孚1317 锺会2094
杨沛1319 王弼2120
卷一六魏书十六 卷二九魏书二十九
任峻1325 华佗2129
苏则1329 吴普2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