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註冊 |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EMS,時效:出貨後2-3日

2024年10月出版新書

2024年09月出版新書

2024年08月出版新書

2024年07月出版新書

2024年06月出版新書

2024年05月出版新書

2024年04月出版新書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2023年1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0月出版新書

2023年09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就业?创业?从美国教改的迷失看世界教育的趋势

書城自編碼: 2196746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中小學教輔教育理论/教师用书
作 者: 赵勇 著, 周珊珊 ,王艺璇 译, 王安琳 校
國際書號(ISBN): 9787504179203
出版社: 教育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4-01-01
版次: 1 印次: 1
頁數/字數: 254/215000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358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明代社会变迁时期生活质量研究
《 明代社会变迁时期生活质量研究 》

售價:NT$ 1474.0
律令国家与隋唐文明
《 律令国家与隋唐文明 》

售價:NT$ 358.0
现代吴语的研究(中华现代学术名著3)
《 现代吴语的研究(中华现代学术名著3) 》

售價:NT$ 296.0
天下的当代性:世界秩序的实践与想象(新版)
《 天下的当代性:世界秩序的实践与想象(新版) 》

售價:NT$ 352.0
德国天才4:断裂与承续
《 德国天才4:断裂与承续 》

售價:NT$ 500.0
妈妈的情绪,决定孩子的未来
《 妈妈的情绪,决定孩子的未来 》

售價:NT$ 194.0
推拿纲目
《 推拿纲目 》

售價:NT$ 1836.0
精致考古--山东大学实验室考古项目论文集(一)
《 精致考古--山东大学实验室考古项目论文集(一) 》

售價:NT$ 1112.0

建議一齊購買:

+

NT$ 298
《 中国高校"融入式"创新创业教育 》
+

NT$ 304
《 世界主要国家创业教育情况 》
+

NT$ 324
《 慕课革命:互联网如何变革教育 》
+

NT$ 428
《 高校创业教育研究—全球视角与本土实践(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上海市高等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原上海师范大学校长杨德广教授作序推荐) 》
編輯推薦:
面对这个就业艰难、变幻莫测的全球化时代,你和你的孩子准备好了吗?
美国教育学教授协会2013年度图书奖
美国教育出版商协会评委奖
2013年度教育领导力杰出成就奖
內容簡介:
人口变迁、经济全球化和技术革新三股力量推动当今世界产生巨大变革,传统教育范式已无法满足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世界范围内青年人就业难的问题,则更加凸显了这一矛盾。
在批判分析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最新教改政策趋向之基础上,作者对比各国PISA成绩与创业水平等相关数据,论证了“优质教育”的代价以及“创造力和创业精神才是推动社会进步、改革教育范式的目标”的观点。结合部分国家成功的学校案例,提出人类社会即将面临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向以创业为导向的教育范式的转换,进而为世界教育之未来给出了三位一体的全球创业教育框架建议。
面对时下“史上最难就业季”与“上海PISA二连冠”,书中对西方国家教改“东学之路”提出的警示和建议,或为中国读者带来新鲜的视角和不同的思考。
關於作者:
美国俄勒冈大学教育学院校长讲席教授,全球化与网络教育中心主任。曾荣获美国教育研究协会“早期成就奖”、“2012年教育技术领域十大最具影响力的人物”。研究领域集中在全球化教育和教育技术。发表论文100多篇,出版专著20本。
目錄
致谢
前言 创造,人之天性
1 错误的赌注:统一的课程和标准对教育何益之有?
2 变化的世界:对创业者的需求
3 如何造就创业者:创业精神
4 学业能力差距与创业能力差距:教育巨人之谜
5 中美两国的教育围城:“优质”教育如何扼杀创业精神
6 从偶然到必然:改革教育范式
7 学习的自由:学生自主权利与领导能力
8 作品导向型学习:创作有意义的作品
9 无国界校园:全球化创业者和全球化企业
10 打造世界一流的教育:基本原则与参照指标
內容試閱
优质教育之殇:中国教育
中国人显然不认同索耶及其他外国人对中国教育的评价。相反,他们更愿意丢弃索耶所褒扬的教育体制,因为他们深知其危害。中国人很早就意识到,那些引人嫉妒的“高分”恰恰是导致中国缺乏像史蒂夫乔布斯这样的创新人才和创业大师的原因之一。
◆ 中国学生成绩优秀的公开秘密:专注、努力及考试
毫无疑问,中国人非常重视教育,但在这里“教育”的定义是追求高分或学习政府认为对高考这一高风险考试有帮助的东西。高考即中国大学入学考试,一直被作为大学录取学生的唯一评判标准。人们认为上大学是向社会上层流动提高的唯一途径,因此,中国教育体制下的任何行为都是为了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
过分关注学业成绩实则是中国几千年来“唯有读书高”的情结的延续。现代高考制度的前身是具有上千年历史的“科举制度”。科举制度是中国的发明,它通过考试来选拔朝廷官员。虽然,科举制度创立之初涵盖了较为广泛的学科内容,但它最终却演变为考查对儒家经典的记忆和理解。(Zhao,2009)科举制度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根深蒂固,读书在人们看来是获取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并进入统治阶层的唯一途径。长期以来,中国的“读书人”就是指受过教育的人,在受西方文化影响较小的地方,“上学”仍然叫作“读书”。中国有句俗语“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至今仍被很多中国人奉为座右铭。
因此,对中国学生而言,没有什么比备战高考更为重要了。而准备高考的路程特别漫长,甚至在进入幼儿园之前就开始了。有经济支付能力的中国家长,通过让孩子上各种早教班,以具备幼儿园入学考试所需的知识与技能,这样孩子便可进入到“精英幼儿园”学习。据2011年的一项调查显示,目前中国早教市场的总值大约为500亿人民币,即8000万零至三岁儿童的学前教育总支出。(Wu,2011)大多数的早教机构是私立性质且费用昂贵,虽然早教内容包含了游戏的成分,但真正让家长愿意掏腰包的则是早教阶段开设的中英双语课程、数学教育以及其他认知技能的训练。
孩子四岁时进入幼儿园,而幼儿园的学习通常是为小学入学考试作准备,尽管政府三令五申不允许小学设置任何入学考试,但这种情况却屡禁不止。2012年,教育部又出台政策,禁止幼儿园训练学生为小学入学考试作准备,这反映了仍有小学采用考试的方式来录取学生。大多数小学的入学考试科目为语文、数学和英语,因而幼儿园也要教授这些课程。
同理,小学阶段的学习是为初中入学考试作准备,初中教育是为高中入学考试作准备,而高中教育则为最终的战役高考作准备。一路走来,家长、学生和学校都孤注一掷地为一个终极目标而努力,即在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
中国家长很舍得为孩子的教育投资,他们花费大量金钱确保孩子进入好学校和为孩子补课。据《2011年中国家庭教育消费白皮书》报道:2011年,中国平均每个家庭的教育支出为23000元人民币(约4000美元),但大部分中国家庭(74%)的年收入低于40000元人民币,其中36%的家庭低于10000元人民币(MarketProbe Sina Education, 2011)。鉴于中国的教育体系是以公立教育为主,以上数字是非常惊人的。大部分的个人支出都花费在补课或各类课外辅导班上。同一研究还发现,73%的小学家长非常关注课外辅导及校外培训,43%的家长特别关注课外辅导中的考试科目,而另外一半家长则希望在备考和孩子的全面发展之间寻找平衡点。“超过80%的家长将孩子送到各类培训学校。”(OECD,2011,p.92)
中国家长要求孩子只专注于学习。总体来说,中国孩子不用做任何家务,也不允许参与任何与学习无关的活动。更重要的是,学生没有时间参加其他活动。据报道,中国小学生的平均学习时间为每天10小时,初中生为11小时,高中生为12.5小时。(Jingri Zaobao,2011) 学校也要求学生将全部精力放在学习上。根据教育部的规定,从理论上讲学校每天只能开设6小时的课程,一周5天,一学年40周(Ministry of Education,2001),但实际上,学校会千方百计地挤出更多时间,某些学校会选择周末补课或者利用共计长达11周的寒暑假时间补课。为延长学习时间,学校给学生布置大量的家庭作业。经合组织的一项调查报告指出,“在中国,家庭作业是学生学习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以某种形式支配着学生放学后的时间。家长希望孩子每晚都做家庭作业,并将家庭生活都奉献在孩子的学习上……家庭作业对孩子而言是莫大的负担,因此,中国一些地方政府规定了学校布置家庭作业的上限(按小时计算)。”(OECD,2011,p.92)
毫无疑问,中国学生是世界上最勤奋的学生。“整体上讲,上海学生比其他国家的学生在学习上的投入要多得多。”(OECD,2011,p.93)因此他们获得“最优秀”的学业成绩,即最高的考试分数也就不足为奇了。
◆ 创新和创业人才的命运
然而,中国人普遍认为这种对教育的关注方式存在着诸多问题。国际学生评估项目将中国推上了世界领先的教育领导者地位,但即使是作为PISA考试组织者的经合组织也承认:
“他们(上海学生)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一直备受争议,评论者们认为上海学生完全接受了“填鸭式”的教育,他们很少以自己选择的方式来主动学习,例如,他们很少接触到大自然,也几乎没有任何社会经验。虽然他们被灌输了很多书本知识,但却不知道该如何学习。(OECD,2011,p.93)
正如李开复在2010年夏季达沃斯论坛上阐述的观点一样,对中国教育最激烈的批评是:中国对考试分数的过度关注直接导致了其培养创新和创业人才的失败。(Caijing, 2010)
虽然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多种多样,但中国的教育体制显然首当其冲。首先,我们没有理由相信中国人缺乏创新和创业的基因。事实上,如果说人类的创新基因是在全世界人口中随机并平均分布的话,那么中国,一个有着13亿人口的大国显然应该比美国拥有更多的创新和创业基因人群。换句话说,中国应该有更多像史蒂夫乔布斯那样的基因原型。然而事实上,目前中国还没有出现过像史蒂夫乔布斯这样的创新型企业家。其次,虽然中国投入了大量的资金进行研发,同时也致力于培养年轻一代的创新和创业能力,但是最新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拥有全世界人口的20%,占有全世界9%的GDP和12%的研发经费,但是获得外国权威专利局批准的专利申请却只有1%。除此以外,有50%的中国专利来自于跨国公司在中国的子公司。(Gupta Wang,2011)
因此,教育显然成了罪魁祸首,但教育是如何扼杀孩子们潜在的创新和创业能力的呢?
第一,对考试分数的绝对关注意味着除了学习成绩好以外,其他任何因素一概没有价值。如果对考试分数的提高没有帮助,那么它则一无是处。由此导致学生只关注学习,即使鼓励学生参加艺术、音乐、体育、设计课程等,也是因为在全国竞赛中获得奖项或通过某些考试可以为高考加分。学生的课外活动非常有限,只有当它们与考试成绩直接挂钩时才能得到某种程度的重视。再者,沉重的课业负担消耗了学生的大部分时间,扼杀了他们进行其他探索的可能性。因此,中国学生几乎没有机会去发展自己的兴趣及天分。由于缺乏探索和实践的机会,在最好的情况下,学生的创新和创业潜力可能处于休眠状态;而最坏的情况则是逐渐萎缩。例如,若Lady Gaga从来没有机会接触音乐,她就不可能成为今天的Lady Gaga。因此,只重视考试科目,使得学生没有机会发展自己的兴趣与才能的学校教育,其实剥夺了学生发现自己创新和创业潜能的机会,更谈不上去开拓和发展这些潜能了。
第二,一些创新和创业人才由于不能达到规定的学业标准而被早早地踢出局外。如我们之前谈到的,中国正规的学校教育更像一个选拔机制而非教育机制,从本质上讲是选拔考试高手并让其进入更高的社会阶层。而那些具有创新和创业才能的人,由于不擅长考试或是对学业不感兴趣而被早早地剔除出局,无法得到教育资源并获得认可,如果他们足够幸运,坚持不懈并极具创业才能,可能终有出头之日,但在一个看重学历和文凭的社会,这种机会极其渺茫。
但更糟糕的情况是,最具创业潜力的创新型人才可能会遭受到最大的伤害,因为他们在某些方面常常具有不太均衡的遗传天分,而不擅长于死记硬背式的学习。他们有可能是未来伟大的音乐家、艺术家、运动员、企业家和科学家,但他们恰恰不擅长于考试,也不擅长于学习学校规定的科目。他们可能在某一方面颇具天赋,但却很难有兴趣、耐心和能力完成常规学业。由于他们的学习成绩不佳,或是他们根本就不愿意玩考试这个游戏,因此他们被安排到低质量的学校或班级,要么被勒令退学,或者他们干脆自己选择退学。
第三,绝大多数人天生都具有一定程度的好奇心、创新能力和创业潜能。但单纯应付考试的教育体制打压了我们的好奇心、扼杀了创新能力、抑制了创业的欲望,它只教会我们如何在考试中取胜。总的来说,大部分的考试提高了回答问题的能力而非找出问题的能力。换句话说,大多数考试就是测验一个人对标准答案的记忆力,并按照考试设计者的要求以特定的方式还原出记忆的内容。一些考试甚至通过错答倒扣分来防止学生猜测答案。但是,善于质疑、挑战现状和敢于冒险都是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的重要特征,它们与标准化考试的宗旨背道而驰。毫无疑问,那些适应了中国考试文化并如鱼得水地生存的人,学会了顺从和压抑自己的创新能力及创业欲望。
第四,当孩子们为学习投入全部的时间,他们就无暇进行社会交往或团队合作,而正是这些活动提供机会让孩子们去经历失败、与他人互动、发展个性,挖掘自己的兴趣,以及培养社交能力等一切创业所需的重要潜质。因此在中国,很少有学生具备独立生存的能力来管理好自己的生活,更不用说开创企业了。
第五,当学生严格遵循规定的道路,他们就没有走弯路的机会。虽然中国学生学习非常刻苦,但他们仅仅是按部就班地完成规定的任务,他们没有机会去犯错,没有机会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更没有机会脱离规定的路线。最终,他们学到的是政府、学校及家长想让他们学习的东西,而非他们自己想学的东西。实际上,他们学会了忽略自己的兴趣和热情。
最后,当用唯一的标准来评判学生,他们就会不断地被要求与自己的同伴作比较。学生的学习名次一向都是公开的,并根据学习成绩的好坏受到奖励或惩罚。结果是大多数学生的学习成绩都不如班里、学校或市里几个凤毛麟角的学优生,最后造成了大部分学生的内心形成自卑感,并最终丧失自信心。如前所述,自信心是创业精神的核心。
中国教育部对中国的教育体制如何伤害孩子们的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作了最好的总结。1997年,中国教育部(时为国家教委)在一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