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註冊 |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EMS,時效:出貨後2-3日

2024年10月出版新書

2024年09月出版新書

2024年08月出版新書

2024年07月出版新書

2024年06月出版新書

2024年05月出版新書

2024年04月出版新書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2023年1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0月出版新書

2023年09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管理思维(曾仕强教授管理著作,汇集大师毕生心血,引领事业人生至高境界传世文化瑰宝,尽揽领袖智慧,集传家之宝,搜赠友之礼。)

書城自編碼: 2198916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管理一般管理學
作 者: 曾仕强 著
國際書號(ISBN): 9787550222298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 2014-01-01
版次: 1 印次: 1
頁數/字數: 284/240000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精装

售價:NT$ 1152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中国历代竹器图谱与数字活化
《 中国历代竹器图谱与数字活化 》

售價:NT$ 2540.0
EDA技术与设计(第2版)
《 EDA技术与设计(第2版) 》

售價:NT$ 387.0
揉碎浪漫(全两册)
《 揉碎浪漫(全两册) 》

售價:NT$ 320.0
古籍善本
《 古籍善本 》

售價:NT$ 2448.0
人民币国际化报告2024:可持续全球供应链体系与国际货币金融变革
《 人民币国际化报告2024:可持续全球供应链体系与国际货币金融变革 》

售價:NT$ 398.0
道德经新注 81幅作者亲绘哲理中国画,图文解读道德经
《 道德经新注 81幅作者亲绘哲理中国画,图文解读道德经 》

售價:NT$ 653.0
清俗纪闻
《 清俗纪闻 》

售價:NT$ 449.0
镜中的星期天
《 镜中的星期天 》

售價:NT$ 347.0

建議一齊購買:

+

NT$ 765
《 被领导的艺术(曾仕强教授管理著作,汇集大师毕生心血,引领事业人生至高境界传世文化瑰宝,尽揽领袖智慧,集传家之宝,搜赠友之礼。) 》
+

NT$ 675
《 人性有弱点无缺点(曾仕强教授管理著作,汇集大师毕生心血,引领事业人生至高境界传世文化瑰宝,尽揽领袖智慧,集传家之宝,搜赠友之礼。) 》
+

NT$ 675
《 中国人你为什么爱生气(曾仕强教授管理著作,汇集大师毕生心血,引领事业人生至高境界传世文化瑰宝,尽揽领袖智慧,集传家之宝,搜赠友之礼。) 》
+

NT$ 882
《 如何使中国人同心协力(曾仕强教授管理著作,汇集大师毕生心血,引领事业人生至高境界传世文化瑰宝,尽揽领袖智慧,集传家之宝,搜赠友之礼。) 》
+

NT$ 1152
《 做最有效的总裁(曾仕强教授管理著作,汇集大师毕生心血,引领事业人生至高境界传世文化瑰宝,尽揽领袖智慧,集传家之宝,搜赠友之礼。) 》
+

NT$ 792
《 领导的真功夫(曾仕强教授管理著作,汇集大师毕生心血,引领事业人生至高境界传世文化瑰宝,尽揽领袖智慧,集传家之宝,搜赠友之礼。) 》
編輯推薦:
《中国式管理全集》煌煌二十四卷,囊括曾仕强教授全部管理著作
汇集大师毕生心血,引领事业人生至高境界
传世文化瑰宝,尽揽领袖智慧,馈赠、收藏首选珍品
1. 全集首度出版
《中国式管理全集》首次结集出版,精心修订,集中展示曾仕强教授中国式管理系统理论与系列方法,内容之丰、规模之全、编撰之精,同类书无出其右者。从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人际关系到中道管理,透彻领会修己安人的管理真谛,从容驾驭复杂局面;从易经管理的智慧到三国的奥秘,轻松掌握中国文化的精髓与实质,豁然贯通应对变化的不二法门。
2. 典藏珍品
煌煌二十四卷,设计精美典雅,豪华圆脊精装,内文印刷采用品质最佳的80克纯质纸,实属阅读精品、收藏珍品。
3. 馈赠佳品
全球限量发行,倍赠收藏价值。集传家之宝,搜赠友之礼,《全集》乃不二之选!
內容簡介:
管理思维决定管理成效。中、美、日三种不同的管理思维正在我们的管理界交错运用,但由于大家对这三种不同的思维方式各自的特性、优点与缺失缺乏深入的了解,往往造成思维的混乱与组织内部的纷争,以致大大影响了管理的成效。《管理思维》一书即是为了帮助大家建立清晰的、适合中国人心性与文化的管理思维模式,以达到提升个人管理水平与组织管理成效的目的而写作的。
關於作者:
曾仕强教授:中国式管理之父,当今中国极具影响力的管理大师与国学大师。台湾交通大学教授,台湾师范大学教授。英国莱斯特大学管理哲学博士,美国杜鲁门州立大学行政管理硕士。研究中国管理哲学三十年,首倡中国式管理,名动政商学界,享誉海内外。
曾仕强教授深谙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管理学术,学问渊深,世情洞达。他是央视《百家讲坛》最受欢迎的主讲专家之一,以其深厚的中国文化功底和中西贯通的渊博学识在中国管理界独领风骚。
目錄
序一.......IX
序二...........XIII
前言.......XV

上篇 绪 言

第一章 东西文化的根本差异
我们只有一.个地球
西方人从西方观察
东方人从东方审视
一.样事实,两种看法
意识形态显有差异
产生中西不同观点

第二章“二构成一”的特性
是非十分明确,表达也很清楚
彼此公平竞争,接受优胜劣败
避免过度膨胀,讲求有力制衡
注重个人权益,尽力加以维护
善于表现的人,容易获得成功
一.切遵照规定,大家依法而行

第三章“二构成一”的优点
适合于稳定的环境
有一.定的途径可循
权利义务相当明确
看起来条理很分明
有利于教育和学习
相对地简单和专业

第四章“二构成一”的缺失
缺乏应变力
丧失创造力
不喜欢创新
不能够互助
书面才算数
不容易调整

第五章“一内涵二”的特征
是非并不明确,表达也很含糊
彼此互补互助,能者应该多劳
不需明显制衡,不知不觉互动
注重个人义务,力求善尽责任
善于隐藏实力,必要时才显露
因时因地制宜,大家合理配合

第六章“一内涵二”的优点
适合于变动的环境
采取持经达变方式
随时可以调整应变
继旧开新,日新又新
可进可退,因时制宜
在动态中维持均衡

第七章“一内涵二”的缺失
不容易学习
不觉得公平
不容易判断
不觉得单纯
不能说分明
不易生信任

第八章 都可能变成“一统全局”
“二.构成一.”有四种变形
要变成“一.内涵二.”很难
“一.内涵二.”有五种变形
很容易变成“二.构成一.”
只有一.种共同的变形
特别称之为“一.统全局”

第九章“一统全局”的特性
绝对服从上级的命令
对外抗争而对内互助
以关怀消弭制衡心理
注重团体
不容许个人突出表现
组织成员一.致行动

第十章“一统全局”的优点
适合小变动的环境
执行没有大的阻力
充分沟通再做决策
大家商量才能改变
团体的约束力甚强
成员必须充分合作

第十一章“一统全局”的缺失
决策错误时损失很重
团体所施的压力太强
个人的牺牲实在太大
脱离团体时不知所措
情势不利时容易自杀
实非一.般人所能忍受

第十二章 纷乱的根源
过去各自拥有不同的理念
彼此不兼容引起区域战争
现代信息发达社会多元化
不同理念在同一.区域争吵
今后区域内纷争必定增多
如何化解继续深入去探究

下篇 绪 言

第十三章 中国人的基本精神
一.切都是不一.定
不一.定也不一.定
从不一.定到一.定
一.定含有不一.定
变来变去都一.样
一.样会变来变去

第十四章 中国人的基本信条
坚持以不变应万变
以不变应万变是变
变到和没有变一.样
有所变又有所不变
持经达变以求合理
合理应变叫作时中

第十五章 中国人的基本立场
既不表示赞成也不表示反对
应该反对才反对,否则就赞成
有本事不可以随便表现出来
深藏不露才不致一.表现就死
可以骗别人,千万不能骗自己
保留颜面,促使自己好好表现

第十六章 中国人的矛盾心态
喜欢管人却不喜欢被管
一.方面自大,一.方面自卑
抓住很乖,一.放手便作怪
自己含糊,却骂人不清楚
害怕被讨好,又怕受冷落
遇有矛盾设法把它化解

第十七章 中国人的心灵状态
随时随地都十分自由
自由之中要讲求伦理
有本事的人应该做主
谁有本事要由我决定
与人有关的事都主观
科学也不可能纯客观

第十八章 中国人的衡量标准
不喜欢单一.的衡量标准
多重标准以寻求合理点
有时候对外人比较客气
有些事对自己人更宽厚
看起来亲疏有别不公平
注重长期性与综合性的平等

第十九章 中国人的判断标准
妥当性往往大于真实性
虚安和诚信并没有关系
和合性常常大于分别性
合中有分容易维持和谐
合理性层次高于合法性
我们只能接受合理的法

第二十章 中国人的基本态度
习惯于含含糊糊中找出明朗的答案
喜欢用半推半就的方式来争取名位
高层的官和基层的老百姓处事方式不同
用你消我就长的较量精神彼此拉扯
愿意抬轿也可以自愿地长相左右
以下赌注的心态来寻找合理平衡点

第二十一章 中国人的复合标准
害怕权威却不服从权威
喜欢表现却又害怕表现
个人主义却又重视团体
没有意见便是很有意见
不用担心就是各自小心
中国人主张合理就好

第二十二章 中国人的必要修养
明辨随机应变和投机取巧
把圆通和圆滑切实分清楚
分辨虚安和欺骗的差异性
辨别艺术和权术的分界点
区别“大我”与“小我”的同和异
弄清楚经和权之间的配合

第二十三章 现代中国人的共同问题
脑筋时常不清楚
对自己很不了解
说什么融合中西
谈什么他山之石
对自己缺乏信心
不认真提升自己

第二十四章 现代中国人应有的素养
重新认识中华文化
先做好一.个中国人
建立中国人的观点
客观比较中西文化
尊重各种文化特性
自然成为世界主流

结语
內容試閱
东西文化的根本差异
我们只有一个地球,这一句话,现在相当流行。但是,同样这么一句话,就有许多种不同的解释。
注重环境保护的人士认为,我们只有一个地球,把它毁坏了,就没有了。而且我们共同拥有一个地球,彼此密切相关,任何人的破坏举动,都会使其他的人遭殃。以前一家人祸福与共,现在则是全世界的人祸福同当。
重视文化交流的人士指出,信息发达,交通便利,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应该同心协力建造共同生活的地球村,和平共存,彼此尊重,过上和谐、幸福的日子。
研究地球科学的人觉得,人类已经在这一个地球上生存了三万五千年之久,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却始终弄不清楚它的真面目。因此希望大家一起用心,来了解地球,爱护地球。
本书的着眼点则是,摆在我们面前只有一个地球,为什么同样是居住在这一个地球上的人,却有这么多有分歧的观点?几乎任何事情,都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永远说不清。
近年来流行抗争,好像无事不可争,而又无事不必争。我们只有一个地球,为什么会每一个角落都纷争不断?人类爱好和平,却纷争不断,必然有缘故,一定有理由,因此要从根本上探讨纷乱的根源。
西方人从西方观察
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大家都是地球上的同居人。为什么长久以来,彼此打来打去?不论是为了土地、宗教、财富或意识形态,说起来,就是意见不同才大打出手。
意见为什么不同呢?法国哲学家兼数学家笛卡儿(R. Descartes)在他所著《方法论》中明确地指出:“人们的意见,所以发生各种不同的原因,并不是由于各人的理想有好有坏,或者想象力有优有劣,而是因为对于宇宙万物的观察法以及观察的处所各不相同。”
这一段话告诉我们,只要立场不同,很可能意见就不一致。东方人和西方人各站在这一个地球的一端,立场不一样,所以对于事物的看法便不相同。
东西方的划分,实在十分困难。既然无法划出一条明确的界线,就只好用一种比较模糊的概念,把非东方的称为西方。站在中国人的立场,西方在右手边而东方在左手边,因为中国人喜欢坐北向南,常说天南地北,所以如此。而西方人却和我们相反。
西方人发现,一切生物原本都发端于一个基本细胞。基本细胞分裂为二,二分裂为四,四分裂为八,这样持续分裂下去,由简而繁,才构成宇宙万物。
“一分为二,二分为四,四分为八……”是西方人观察地球所得的结论。
东方人从东方审视
亚里士多德(Aristotle)是柏拉图(Plato)的学生,也是他的修正者和完善者。亚氏丢掉幻想,一切都实实在在地观察。西方人运用科学方法来观察事实,可以说是受到亚氏的影响。
东方以中国为代表,这会不会引起印度和日本的不满?我们姑且不去管它。站在中国人的立场,这时候“舍我其谁”,应该是相当合理的。
中国人从东方审视地球,如图13。
中国人从东方审视地球,用的不完全是观察法。我们喜欢在观察之外加上深切的体会。就方法论而言,体会法是不被西方学术界认可的,一般西方人也弄不清楚什么叫作体会法。但是中国人却时常用它,而且对它十分亲切。体会的前提,是认为自然界和自己的生命为一体,别人和自己也可以相通;将心比心,比较容易体会外界或他人的感知。体会不是完全靠思索,要有活动才可能体会。每隔一段时间,换一种角度,若是结果依然如此,便可以证明自己的体会相当正确。
老子所关心的是:怎样消解纷争,以获得安宁?他审视地球,终于体会出宇宙的生成法则,是“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四十二章)。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好像是东方人审视地球所获得的代表性答案。
一样事实,两种看法
我们只有一个地球,面对这一事实,东西方却出现两种不同的看法。如图14。
西方的看法是:“一分为二,二分为四,四分为八……”
东方的观点,则是“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初看起来,东西方的结论并无不同,甚至可以说完全一致。有人说:“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大家的看法相同,因为世间只有一种真正的道理。
细想起来,东西方的答案并不相同,甚至可以说完全相反。有人说:“人心不同,各如其面。”彼此看法不同,因为“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古希腊哲学家普罗塔哥拉(Protagoras)有一句名言:“人是万物的尺度,人认为是就为是,人认为非的便是非。”问题是这句话所指的“人”究竟是谁?如果是普遍性的,指整个人类,就相当客观;若是个人性的,指个体的人,那就十分主观。
“一分为二”和“一生二”,表面上看起来,都是“一变成二”,真正探究“一怎么能变二”,那就各有各的道理了。
东西方都极力追究“一何以生二”,因为它是“一分为二”或“一生二”的根本问题,非设法解答不可。
意识形态显有差异
马绍伯先生穷毕生之力,探究“一何以能生二”,因为这个问题获得解决,其他“二何以能生四”、“四何以能生八”或者“二何以生三”、“三何以生万物”,也都迎刃而解,用不着费心了。
他在所著《国父思想探微》书中明确指出:“一何以能生二,主要由于一是由二构成的。中国的太极图像,即充分表明此点。”
但是,他又说:“中国古人由一去看二,总是看见二,虽然相克,却也相生,就是我们常说的相辅相成。”这种观点,他认为是“一内涵二”。
“一内涵二”和“二构成一”都是“一何以能生二”的答案。如图15。
马先生认为:“二构成一”,“一内涵二”。就二看,是两种现象;就一看,则两种现象皆发于同一之体。
西方人比较倾向于“以个体的对立看事物”,站在二的立场来看一,所以比较偏向于“二构成一”。因为“二构成一”,当然一可以分裂为二。
东方人比较倾向于“从整体的和谐看事物”,站在一的立场来看二,所以比较偏向于“一内涵二”。因为“一内涵二”,自然一可以生二。
我们用“比较”两字,意思是“只有程度上的差异”,而不是“完全如此”。
产生中西不同观点
钱穆先生在《从中国历史来看中国民族性及中国文化》一书中,用“分别性”与“和合性”来说明人性。他说:“人生有他的分别,就有他的和合。所以分别性与和合性其实只是一个性。先天的自然是男女分别的,后天的人文则是男女和合的。”
然而,“中国人的天性”,“是和合的分数比较多过分别的”;西方人好分,与中国人的好合,充分表现在双方的历史上。钱先生认为“今天我们东方人可以说很是羡慕西方人,然而离婚的比数东方人总是追不上西方。我们感觉到离婚是一件大事,或许西方人并不感觉这样。否则他们的离婚数字就不会永远超过我们。”
西方人“分大于合”,东方人“合大于分”。如图16。
这种“分大于合”和“合大于分”的差异性,造成双方不同的观点,例如:
1.达尔文(Charles Darwin)从二看一,认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中山先生从一看二,认为人类应该以互助为原则,发扬服务的精神,帮助不如自己的人。
2.西方哲学从二看一,为了“唯心”、“唯物”而争论不休。中山先生从一看二,简单概括为:“两者本合为一。”
3.西方人重分析,做学问分门别类,各有专精。中国人好像只有一门学问,叫作“人生哲学”。
我们的建议
我们常常觉得:社会好像愈来愈不安宁。各种纠纷和冲突令人困惑和不安。这种纷乱的现象,真正的根源究竟在哪里?最好冷静思考,把它弄个明白。
一般人思考问题,不喜欢追根究底,稍微有一点眉目就停下来了。这样,顶多获得枝枝节节的解答,无法得到根本的答案。我们要做到头脑清楚,观念正确,应该追根究底,找出根本的解答,才能够正本清源,原原本本地看清问题的本质。
东西方不容易划分,实在也没有必要区分。今天东西方交流频繁,已经形成东方中有西方思想,西方中也有东方思想的局面。做东西方的比较,只是为了寻找源头,找到问题的根源,并非强调东西方应该各自固守本位,而不异中求同。
世界应该维持多元化,才能够长久多彩多姿。我们不愿意看到西方或东方文化变成全世界唯一的文化,在地球村逐渐形成的今天,东西方文化必须在和合中保持分别,同时在分别中保持和合。各民族一方面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不要设法消灭它,或者把它隔绝起来让它自然消失掉;一方面也应该维护自己民族的文化,让它能够继旧开新,从原有的基础中发展出新的,以求发扬光大。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