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可控性混乱
》
售價:NT$
301.0
《
协和专家大医说:医话肿瘤
》
售價:NT$
500.0
《
潜水指南 全彩图解第4版
》
售價:NT$
602.0
《
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设计——从工具到实例
》
售價:NT$
403.0
《
村上春树·旅(一本充满村上元素的旅行指南,带你寻访电影《挪威的森林》拍摄地,全彩印刷;200余幅摄影作品)
》
售價:NT$
301.0
《
智能驾驶硬件在环仿真测试与实践
》
售價:NT$
709.0
《
都铎王朝时期英格兰海事法庭研究
》
售價:NT$
398.0
《
中年成长:突破人生瓶颈的心理自助方案
》
售價:NT$
296.0
|
編輯推薦: |
书该怎么读?有人只读表面看个热闹,有人读到里面,沉得下去,却不一定出得来。胡文辉的读法是始终站在书边,看书中风起云涌,看书外刀光剑影,读通读透,再信手拈来,嘻笑怒骂皆文章,文字练达,人情亦练达,轻描淡写间透出的深度、厚度和趣味却是学问家本色。他在后记中说:“我在行文之际,有月旦,有臧否,虽我于他人本无所谓恩仇,然而他人于我却未必无恩仇”,此为“恩仇录”之由来。读此书,要学问者得学问,要八卦者得八卦,要趣味者得趣味,各得其所。
|
內容簡介: |
学者胡文辉四年来的读书札记集,他多年来广泛涉猎各类书籍,触类旁通,此书共分五辑,以书为核心,承接《广风月谈》的随性姿态,集趣味性和独特性的观点于一体,对史事文事、名人名著都做出了全新的理解。
|
關於作者: |
胡文辉,曾用笔名胡一刀、顾思齐等,学问比作家要好,文章比学者要好。已刊的随笔集有不八卦的《最是文人》,也有八卦的《广风月谈》、《拟管锥编》,专著《陈寅恪诗笺释》最详尽地发掘了一代史家的心史,《现代学林点将录》以趣味性的方式总结了近百年中国学术史。
|
目錄:
|
辑一
饭局改变历史
如果·酒
我老婆是大厨
流亡者的私房菜
美食如何公正
炫耀
东海西海,情色攸同
粗话的文化
阉人之恋
民国的艳照门
珠江水边多丽人
回忆半熟少年时
梅兰芳的前传
明星与正史
演戏而已
角川可以是虚假的
有情人未成眷属
“辩士”与“解画”
卫西谛
史上最牛的别墅
城市主题曲
脑筋急转弯
误读
辑二
为什么赢的是“她”
他的眼中没有“她”
毕竟是张宗子
疯话不疯
我佛,他娘
飞蛋下的民主
给日本的遗书
李敖的序跋
童元方的乡愁
大“势”已去的文化人
女人与小品文
关注力的贫乏
剽窃与原创
抄书是一种美德
个人史
似是故人来
剥洋葱与剥笋
未必繁琐方成学
陈寅恪家的冰箱
创造性的遗忘
学界的世外高人
打破知识分子的光环
唐德刚谈外交
回忆中的许倬云
继续卖桔子的张五常
近视眼的学问
哲学家与诗
书话家的气象
逝去的变得可爱
大历史的思维
又见国学院
辑三
骄傲
香山人与河南人
记住这个英国佬
山寨版报纸
世界上最窄的大厦
中国人的“望乡”
士大夫的黄?br 文人未必怕死
扮老
怀念贼
“抗日散”与“反日丹”
中国现代史上的鸿门宴
民国领袖的日记
脚气病与三门峡
政治的原罪
“听风楼”索隐
悄悄话的主旋律
在批判斗争的世界里
政治护身符
大字本
想像的回忆录
临时工
遥远的七十年代
辑四
爱国的方法
坏的爱国主义
天堂、地狱与法律
作为国民性的报纸
首脑的藏书
不借钱的美德
成功是失败之母
迫使他自由
昨日的世界
统一或劫收
辑五
武士的一分
“吃倒”与“穿倒”
色情的一休
禁书问题
日本文化畸人
“请成为优秀的学者”
爱己国易,爱邻国难
东瀛一鳞半爪
“外人”
必须站在蛋的一边
一曲相知两不言
优雅的恐怖
后记
|
內容試閱:
|
1、流亡者的私房菜
赵珩的《老饕漫笔:近五十年饮馔摭忆》并不是一本新书了。以前觉得它纯粹谈吃,就没有买;近日总算买了第六次印本,略略检读,确是不差。作者出身世家,曾祖赵尔丰当过驻藏大臣、四川总督,曾伯祖赵尔巽更当过四川、湖广、东三省总督,父亲赵守俨原是中华书局副总,故近水傍月,阅历丰富,下笔皆其见闻,当得起言之有物。
书中印象较深的,是《俄国老太太》那篇。写五十年代北京一家没有招牌的西餐馆,由一位流亡中国的“白俄”胖太太主理,西餐做得地道,俄国菜更不在话下。因为口碑好,而且餐馆每周只开两三晚,每次不能超过十人,故往往要提前半个月预订。这才是真正的私房菜啊,如今那些大树特树“私房菜”招牌的私房菜算啥私房菜呢?
这让我想起,香港第一才子陶杰有篇专栏文章《刀叉丛中》,说他去过伦敦西区一家俄国菜馆,发现那里的罗宋汤味道甚佳,但汤里只有红萝卜和土豆,比之香港或上海用料丰盛的招牌罗宋汤寒酸多矣。遂向老板——也是俄罗斯胖大妈——请教,答曰:你们吃过的是沙皇时代的罗宋汤,而我们在“幸福的斯大林时代”吃过的,就是现在这种罗宋汤呀。
这么说来,陶生在资本主义英伦喝的,已是苏联新移民做的社会主义罗宋汤;而赵公当年在社会主义北京喝的,倒是旧俄流亡者做的帝国时代罗宋汤呢。
比起俄国菜馆,海外的中餐馆想必更多吧,里面还有没有当年“白华”开的呢?还保持着“旧社会”的味道吗?
2、民国的艳照门
我是看了《新快报》上肥沙的书评《亦真亦假的民国生活史》,才找来陈存仁的《我的医务生涯》,以见识一下民国史上的“陈冠希”的。
书中大约以第四章最为劲爆,主要写名流丁福保之子丁惠康。丁自己开“贵族医院”,日进斗金,尽日寻欢作乐。他的摄影技术一流,但凡到手的女子,都拍下丽影,其中一半是祼照,另外还有私处的写真。他甚至将一百幅私处写真装裱成精装画册,请吴湖帆、刘海粟、邓石如、马公愚及周炼霞(还是女的)等名士传观,众人叹为奇观,但要他们题笺,却人人摇首推辞。最后,命名为“天赋繁衍之道”,由邓石如题字,署名“粪翁”。
陈存仁还附带提到,有位世家子弟叶仲芳,每追到一名女子,必剪下她一根阴毛,贴在一本西洋进口的真皮记事本里面,并一一注明姓名和日期,时常随身携带着。
可见陈冠希在任何时代都是有的,区别只在于,他们有的用剪刀加记事本,有的用相机,有的用DV而已。对于陈冠希们来说,阴毛、私处写真或春宫录影,性质都是一样的,都是他们猎艳的纪念品,或者说战利品。丁惠康、叶仲芳比陈冠希更要出位多了,可是,在前电子映像的时代,他们倒还留了余地,没有让那些阿娇和张柏芝们满世界露脸呢。
那位叶仲芳还有个意想不到的结局——据说在抗战时,他参加了中国远征军,战死在缅甸。这样的话,他倒有点像《笑傲江湖》里那个浪子回头的采花贼田伯光了。从魂销情场到魂断沙场,色狼成了烈士,分外显得壮烈。不知道,那本阴毛纪念册,是不是也给带到东南亚丛林里,最后同归于尽了呢?
3、回忆半熟少年时
在影碟满街贱卖的时候,影评之类的文字当然也泛滥成灾了。不过,王樽的随笔集《带电的肉体》还是有其特色——既写电影,也写情色,光影之间,活色生香。他是将性萌动的记忆融入观影体验之中,或者说,是将观影体验带回到性萌动的记忆之中。
《青春猜想——乳房之二》那篇,写到他初中时“文革”尚未结束,好书难得,就养成了抄书习惯,“很多年后,我从自己早年的珍藏中看到那些白纸本,上面密密麻麻、歪歪扭扭的字体暴露了当年自己幼稚的偏爱。我惊奇地发现,就像《天堂影院》中老放映员将那些被神甫勒令剪掉的接吻镜头收藏剪接到一起一样,在我的摘抄中竟有大量的关于情色的段落……”
这让我想起一个传说:在只有特权阶层才能购阅《金瓶梅》的年代,有老同志让秘书将西门庆猎艳的“精彩段落”汇辑起来,搞成了《金瓶梅》精选,以便“啖啖都系肉”、一次爽个够。情窦初开的少年王樽不也是那样吗?
不妨说,在电影中偷香窃艳,是对性禁锢时代的青春补偿。王樽写电影中的女性胴体,从头到脚写女体的各部分,乃至体味,乃至呻吟,由此抚慰自己那些无处安放的青春,那些无法满足的欲望,那些无从体验的性……他的整本书,也可以说是文字版的“天堂影院”啊。
当我们长大了,或老去了,情场繁华阅尽,容颜备受摧残,这个时候回忆青春的欢爱或忧伤,总是容易令人动容的吧。杜拉斯的《情人》就是这样。甚至,那本明代的AV《痴婆子传》,不也是一个老年木子美回想她青春欢畅的时辰吗?
4、为什么赢的是“她”
“她”,作为汉字,一般人司空见惯,但未必清楚其来龙去脉——其实,它是五四时期才由刘半农发明,用来对应英文女性第三人称的she,去今不过九十年。为了这一个字,黄兴涛专门写了一部专著:《“她”字的文化史——女性新代词的发明与认同研究》,搜集材料甚丰,分析也有相当深度,算得上一部奇书。
黄的专业是中国近代文化史,尤以译介辜鸿铭的著作闻名,但他很早就已留意近代汉语的词汇问题,曾写过一篇《近代中国新名词源流漫考二则》,考证“文凭”、“支那”两词的来历。因此,如今他对“她”大动手脚,不过是这一思路的发扬光大而已。
有意思的是,在“她”字初创出来的时候,不少名流并不看好,在“她”字与“伊”字的PK中,“伊”还一度占据了上风。那么,为什么“她”最终胜过了“伊”呢?作者认为,“她”、“他”同音是主要原因。但我觉得,这个理由似乎并不充分,有点事后诸葛亮的味道。她他同音,好处是一音两字,一音两性,显得男女平等;但另一方面,她他在口语中无法区分,不也是一个缺点吗?要知道,在英文里面,she(她)跟he(他)也并不相同啊。
我想,“她”的胜出,与其说由于内在的语文优势,不如说由于外在的文化背景。黄兴涛在书里提到:鸳鸯蝴蝶派的名作家周瘦鹃长期反对使用“她”字,不但他自己的作品,就连他主编的杂志,都一律只用“伊”字;直到四十年代,发现大势所趋,来稿中的“她”已改不胜改,才不得不发表声明,向“她”俯首称臣。
——这就意味着,“她”还是“伊”,不仅是一字之异的问题,更是在文学上趋新或守旧的标志,代表着新旧作家群体的立场问题。于是,当新文化运动大获全胜的时候,当新文学最终压倒了旧文学的时候,“她”作为五四时代“最迷人的新语词之一”,也就顺理成章地戴上了文字的后冠;而那个古雅的“伊”,“所谓伊人”的“伊”,就只能沦落到“在水一方”了。
5、怀念贼
有一本书,《为什么去中国——1923—1950年在中国的回忆》,作者菲茨杰拉尔德原是英国人,他凭着在中国的长期经验,后来成了澳大利亚国立大学东方研究系教授。这本书我没有认真看过,只是偶尔翻到一个有趣的段落。
作者三十年代初经过贵州大凉山,听说当地偶有“兼职”土匪出没,向导更告诉他一件真事:有位姑娘回家时遇到刀匪拦路抢钱,她说没有钱,土匪就说:“那么,把你穿的这条漂亮的新裤子给我怎么样?”她表示姑娘家不穿裤子有伤风化,于是土匪提议把自己的破裤子换给她穿,她就同意了,但要求那个土匪脱掉裤子后转过身去,等她换裤子……结果,等土匪转过头来,那姑娘已拿着他的裤子逃跑了。真是个可怜的贼啊。
曾在《羊城晚报》上看过一篇介绍潮州“侨批”的文章,所谓“侨批”,是近代闽粤侨乡特有的海外汇款方式,要由分批员(批脚)孤身步行派送。当年的女分批员庄雪卿回忆,潮汕乡村八成以上的家庭都依赖批款维持生计,当时虽有盗匪,但盗匪从不抢海外汇回来的救命钱。这样看来,那时抢劫也是有原则的。
在如今的电影里,像《天下无贼》的刘德华、刘若英,《宝贝计划》的成龙、古天乐,偷鸡摸狗也是有底线的,但实际呢?
现在许多人动辄怀念过去的大学,过去的教授,过去的知识分子,在这个为了抢一点东西就拍头斩手的年代,我们是不是也该怀念过去的贼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