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低空经济:中国经济发展新引擎
》
售價:NT$
403.0
《
汉字学理与小学汉字教学
》
售價:NT$
408.0
《
即将到来的能源战争
》
售價:NT$
407.0
《
时刻人文·臆造南洋:马来半岛的神鬼人兽
》
售價:NT$
296.0
《
时刻人文·信用的承诺与风险:一个被遗忘的犹太金融传说与欧洲商业社会的形成
》
售價:NT$
469.0
《
同与不同:50个中国孤独症孩子的故事
》
售價:NT$
301.0
《
开宝九年
》
售價:NT$
250.0
《
论僭政:色诺芬《希耶罗》义疏(含施特劳斯与科耶夫通信集)
》
售價:NT$
500.0
|
內容簡介: |
面对当前纷繁复杂的金融环境和不断深化的金融演进,洞察其背后的货币运行及其政策机制显得异常重要。本书打破了货币理论中经验主义的桎梏,以准确简洁的语言、更切合现实的模型体系和务实的政策操作,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揭示了货币的本质属性和货币政策实施的宏观影响、微观基础。作为金融教科书的典范,本书是我们认识现代金融体系全貌、把握宏观经
|
關於作者: |
基思·贝恩 英国东伦敦大学首席经济学讲师,教授货币经济学、货币政策、金融学、经济学等课程。
彼得·豪厄尔斯 英国西英格兰大学货币经济学教授,西英格兰大学全球金融研究中心成员。
译者简介
杨农
现任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副秘书长,曾任中国人民银行金融市场司副司长。先后获得武汉大学、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后,美国斯坦福大学访问学者,北京大学经济研究所博士后导师。出版《战略合作经济学》、《银行的秘密》第2版、《中国企业债券融资:创新方案与实用手册》、《回购市场导论》第3版、《产业组织:竞争和规制》、《中国债券市场:发展与创新》、《非正规金融:根源、运行及演进》等多部著作。
权威人士点评
当前的金融危机暴露了许多标准分析的不足,尤其凸显了货币创造乘数模型的诸多缺陷。从来没有一本像这样的教科书,能够基于更符合现实世界的模型,揭示银行创造货币的真理。本书集中讨论货币政策,并通过货币理论向读者解读货币政策为何和何时产生效用。这才是理论的最终目的。
——理查德·杰克曼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经济学教授
|
目錄:
|
第1章什么是货币
1.1引言
1.2货币的功能和形式
1.3货币总量
1.4货币的正式定义
1.5货币的官方度量
1.6小结
本章重要概念
问题和练习
扩展阅读第2章货币供给过程
2.1引言
2.2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表
2.3货币供给量测算法之一:基础货币乘数法
2.4货币供给量测算法之二:资金流量法
2.5基础货币乘数法和资金流量法的比较
2.6小结
本章重要概念
问题和练习
扩展阅读第3章货币需求
3.1引言
3.2货币数量论
3.3《通论》与货币需求
3.4利率与交易性货币需求
3.5不确定性条件下预防性动机交易模型
3.6托宾的货币需求组合模型
3.7货币主义与货币需求
3.8货币需求理论的其他发展
3.9结论
3.10货币需求检验的注解
3.11小结
本章重要概念
问题和练习
扩展阅读第4章货币供给与调控
4.1引言
4.2货币供给的内生性
4.3利率作为政策工具
4.4利率与银行业
4.5基础货币调控的反对之声
4.6小结
本章重要概念
问题和练习
扩展阅读第5章货币政策与总需求
5.1引言
5.2传导机制
5.3ISPCMR 模型
5.4ISPCMR模型中的货币与银行
5.5小结
本章重要概念
问题和练习
扩展阅读第6章总需求、产出与价格
6.1引言
6.2菲利普斯曲线和预期
6.3新古典模型和政策无效性
6.4价格粘性
6.5长期中的货币中性
6.6小结
本章重要概念
问题和练习
扩展阅读ⅨⅩ第7章政策制定中的国际问题
7.1引言
7.2固定汇率体系、资本流动和货币政策有效性
7.3盯住汇率制度和货币联盟
7.4浮动汇率制下的货币政策
7.5货币政策协调
7.6资本流动和托宾税
7.7小结
本章重要概念
问题和练习
扩展阅读第8章货币政策的设计问题
8.1引言
8.2政策目标与工具
8.3货币政策的锚
8.4规则与相机抉择
8.5动态不一致性
8.6央行的独立性
8.7政策制定过程中的透明度
8.8小结
本章重要概念
问题和练习
扩展阅读第9章货币当局与金融市场
9.1引言
9.2中央银行杠杆
9.3通胀目标与资产价格
9.4资产市场传递信息的功能
9.5市场的限制
9.6市场对货币政策可信度的检验
9.7小结
本章重要概念
问题和练习
扩展阅读第10章英国货币政策的演进
10.1引言
10.2英国在1985年之前的货币政策
10.3金融创新与货币政策
10.4货币目标消亡后的货币政策
10.5小结
本章重要概念
问题和练习
扩展阅读第11章欧盟的货币政策
11.1引言
11.2欧元区成员
11.3欧元区的英国席位
11.4欧元区的货币政策机构
11.5欧元区货币政策的形成
11.61999年以来欧洲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及欧元币值
11.7欧洲中央银行在策略和程序上可能的改革方向
11.8小结
本章重要概念
问题和练习
扩展阅读第12章美国的货币政策
12.1引言
12.2美国联邦储备体系简史
12.3美国货币政策目标及形式
12.4美联储的独立性和问责机制
12.5美联储2000年至2008年的货币政策
12.6小结
本章重要概念
问题和练习
扩展阅读附录
1利率的期限结构附录
2银行业危机和信贷紧缩
问题和练习答案
译者后记
|
內容試閱:
|
“NAFMII金融译丛”总序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这个论断普适而常新。
近代以来,由于危机和丑闻周期性频发,金融家和金融行为曾广受诟病,这个“门口的野蛮人”在每次大危机中总被视为一切祸患的罪魁。但是,历经颠扑、洗礼,从产业资本时代走来的金融浪潮,虽百转千回,也未改变奔涌向前、发展壮大的趋势,在与实体经济的融合互动中终成国民经济的枢纽锁钥。在我国改革开放历程中,伴随着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我国金融体系的发展和开放持续深入,金融对国民经济的支持和促进作用愈发突出。特别地,金融之于国民经济的媒介,尤以金融市场的作用为重!近些年来,我国金融市场发展迅猛,规模迅速扩大,创新步伐加快,广度深度不断拓展,市场参与者日益丰富,基础设施和运行机制进一步完善。不断发展的金融市场为国家实施宏观调控提供了新的平台,为市场主体进行投融资和风险管理提供了更为丰富的渠道和手段,使社会资源得到了更为合理、有效的配置,在经济发展和金融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增强。高速发展中的中国金融市场,既以“润物细无声”的姿态飞入寻常百姓家,影响着国计民生建设,更以挺立潮头、博采众长的谦逊态度与国际接轨,稳步对外开放,在推动我国经济“走出去”的同时,将各种有益的国际经验“引进来”。斯是译丛,也正是向国际金融市场发展经验学习中所进行的一点点努力。
在不同的发展时期,金融市场都有着鲜明的特点。从国际实践看,固定收益市场因其规模大、产品丰富、易于衍生和机构交易等特性,已经成为成熟金融市场重要组成部分,特别在以直接金融为主要融资渠道的“市场主导型”国家(如美、英等国),债券市场支持国民经济发展的核心作用绝非传统信贷融资模式可以比拟!毫无疑问,在现代经济条件下,债券市场发展是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的至关重要的环节。在此基础上应当看到,市场的发展总是依循其内在规律前行,债券市场因其固定收益和个性化特征,适合询价交易,适宜面向机构投资者,因此场外市场是债券市场的主体,以场外市场(即银行间债券市场)为主、场内市场(即交易所债券市场)为辅,两个市场分工合作、相互补充、互通互联的债券市场发展道路已通过各国市场实践广为证明。
债券市场体系建设对于我国要发展直接融资、完善金融体系、分散过度集中的银行信贷风险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和启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过程中,发展债券市场、推进金融市场建设、完善金融体系是一项波澜壮阔的伟大事业。我们有幸能够见证并亲身参与这项工作。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NAFMII)自2007年9月成立以来,不断充实和发挥市场自律管理职能,大力推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展。我们建立了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发行注册机制,提高市场管理效率。自2008年4月15日至2012年10月31日,NAFMII接受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注册总额度为7.5万亿元,累计发行总额为6.9万亿元,占我国非金融企业直接债务融资产品(包括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企业债、公司债、可转债、可分离交易债)的
76% 以上;未到期余额总量为4.0万亿元,占全部余额的
61%以上。我们以市场需求为依托,大力推动了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的创新。在自律管理模式下,NAFMII组织市场成员相继推出了中期票据、中小企业短期融资券、含权中期票据、美元中期票据、中小企业集合票据、超短期融资券等创新产品,受到市场参与者的普遍欢迎和广泛好评。我们有效推动了场外金融市场标准文本制定和应用。在成立之初即推出了《NAFMII主协议(2007版)》,并于2009年3月16日发布了与《CFETS主协议》合并后的《NAFMII主协议(2009版)》,确立了中国场外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的统一“标准”。以此为依托,经过长时间的研发,特别是认真观察国际金融危机中CDS市场的变化规律,推出了中国的信用风险缓释工具(CRM)。此外,我们在发行承销、信息披露、信用评级和市场交易等领域发布了一系列的规则指引,开展了大量自律管理工作,有效推动了市场的规范发展。
然而,事非经过不知难,我们也必须承认,由于起步晚、市场体制建设滞后等原因,我国债券市场和金融市场的发展还远落后于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发展,依然是我国债券市场建设的第一要义。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难能可贵的分析研究案例,我们看到了一场由金融市场引发的令人震撼的“繁荣危机”,对于金融市场的发展,是进行“飞蛾扑火”式的大发展,还是“荷戟独彷徨”而踌躇不前?如何在积极推进市场创新的同时,避免脱离实体经济“实需原则”的“创造性毁灭”?现在已到了积极开展思想突破和理论创新的关键时刻!协会应该在这方面更好地发挥作用,加强场外金融市场知识和理念的普及,加深相关金融理论的研究,积极借鉴国外发展的经验,为我所用,努力在全社会营造加快场外金融市场发展的氛围,不断推进金融市场建设。
与我国国民经济改革开放其他领域一样,“摸着石头过河”和向国际经验学习是我国债券市场建设的重要经验。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需要更进一步吸收来自成熟市场的理念和思想,通过扬弃从中汲取营养壮大自己。在广泛调查、研究和甄选的基础上,通过审慎、细致的翻译和研校,我们决定出版“NAFMII金融译丛”系列图书,将国外优秀的金融学教材引入中国,让国内读者有机会接触到国际最经典和前沿的理论知识。国外的金融教材浩瀚无边,但诚如诗人所写“触目横斜千万朵,赏心只有三两枝”,我们秉承了“优中选优”的原则,从金融学的图书海洋中,精选出国际上享有盛誉的经典力作奉献给读者。“NAFMII金融译丛”系列所入选的图书包括三类:在金融领域有着广泛影响力的权威之作,国外最畅销的金融学教材,著名金融专家的最新力作。它们的共同特点在于体系严密,深入浅出,非常适合金融学相关专业本科生、研究生作为教材或研究参考书;同时,由于理论与实践并重,它们对金融行业从业人员也有较高的参考价值。“NAFMII金融译丛”是一个开放的系列,在丛书编委会的精心挑选和严格把关下,我们会有越来越多的国外优秀金融教材纳入其中,期待各位读者给我们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也衷心希望该系列丛书能为金融市场从业人员厘清概念,为培养现代化的金融人才做出贡献。
然而,我要强调的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理论是灰色的,实践之树长青,希望吾辈同侪特别是青年人加入到推进债券市场建设、完善我国金融体系的事业中来!
2012年12月
序言
本书第1版问世以来,货币政策的理论和实践发生了两件令世界瞩目的大事件。
第一件是2008年美国爆发信用危机。在这场涉及全球的危机肆虐期间,政府慌乱地实施着对大银行的救助计划,许多国家的官方利率一降再降,财政政策可以防止经济衰退的信念也沉渣泛起。然而,货币经济学理论却从来也没有讨论过如何应对这种政策环境突变的情况,很显然,就这场危机而言,理论已经跟不上现实的步伐了。本书主旨是探讨货币政策的理论和实践,而非跟踪时事热点。不过,在新版附录中我们还是增加了一些信用危机方面的背景情况,并概述危机爆发原因的相关理论,分析了危机中的这些事件对未来的货币政策可能产生的影响。
第二件是人们普遍接受了“货币供给是内生的”(the money supply is
endogenous)这一重要观点。尽管“货币供给是外生的”这个结论显然不成立,但却追随者甚众。有关内生抑或外生的争论不可小觑,因为货币内生的假设将从根本上改变人们对货币本质的看法,并将货币供给的重要性提升至远远超过货币需求的高度。当然,持异议者也不乏其人,比如,戴维?莱德勒
David Laidler在1999年编辑的一套三卷本著作《货币经济学基础》(The Foundation of Monetary
Economics)中,用了17页的篇幅来分析货币需求,而对于货币供给却只字未提!
我们始终坚定地认为,货币供给是内生的。然而,也有很多经济学家同样坚定地支持货币外生性假设,他们绝不会接受以“货币内生”为假设前提的政策推论。因此,在新版中我们花了两章的篇幅介绍货币需求的相关内容;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两个章节中,大部分内容都是基于货币供给外生性假设进行分析的。
鉴于人们对“货币内生”日益广泛的接受,我们将打破货币需求理论中经验主义的桎梏,并弱化IS?LM模型深入人心的影响。取而代之的是,我们建立了一个新的模型,该模型提出了一个毋庸置疑的假设前提,即货币政策的主要工具是中央银行设定的短期利率。在本书中,我们没有费尽心思来证明立脚点的公正性,这使得我们在写作过程中心无旁骛,也不易引起学术同行的非议。
读者们对第一版提出了很多重要而合理的建议,在新版中将予以采纳。我们一直坚信,货币经济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所有经济学专业的学生都应该认真学习,最近发生的诸多事件就是最好的例证。这也是我们认为没有必要调整全书结构的原因,再次重申,我们将专注于货币政策的理论和实践。读者们会理解我们的良苦用心,并能从本书中找到学习的乐趣。
基思?贝恩(KB)
彼得?豪厄尔斯(PGAH)
篇章节选
1.1引言
货币经济学(monetary
economics)是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货币以及经济中存在的各种货币关系。这是货币经济学的广义定义,它包括了诸如货币存在的原因、货币在商品交换过程中扮演的角色、财富转移以及经济增长模型等问题。然而,正如书名所示,本书将聚焦于货币政策,特别是货币经济学宏观方面的内容,即货币与价格总水平、产出和就业之间的长短期关系。在这个层面上,货币经济学家们特别关注货币供给增长率和通货膨胀率之间的关系以及货币“中性”问题,即经济中货币数量的变化是否对“实际”产出价值和就业产生影响,还是仅对价格总水平产生影响。
尽管货币经济学的理论繁多,但我们必须始终把握一点,即货币经济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理解货币政策及其对经济的影响:政府或中央银行如何使用货币政策工具改善经济的运行状况,或者至少避免对实体经济产生破坏性后果。
人们普遍认为,货币政策对家庭财富和公司盈利至关重要,中央银行关于利率的例行决策往往成为报纸的头版头条,汇率变化则是每日新闻报道的重要组成部分。至于英国是否应该放弃英镑而加入欧元区,也已成为我们日常讨论的重要政治话题。货币政策如此敏感,以至于许多国家都将货币政策操作应遵守的法则写入宪法,其中最引人注意的是赋予中央银行决定利率政策的独立性。
尽管如此,人们通常还是认为货币经济学晦涩难懂,只有经济学专业的学生才需要去专门学习。部分原因可能在于,这个学科自身充满了分歧和矛盾。例如,对某一个问题,两个经济学家可能有三种不同的观点,这种情况在货币经济学中比比皆是。甚至连货币存在的原因、货币在经济中扮演的角色乃至货币的定义,都存在广泛争议。很显然,当人们谈及“货币”时,他们的所指并不相同。《牛津参考在线》(Oxford
Reference
Online,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http:www.oxfordreference.com)中关于“货币”的引述有一百多条,涉及范围从圣经到甲壳虫乐队——诸如“对金钱的追求是万恶之源”(Epistle
of St paul to the Ephesians,vi.10),“我不在乎钱,因为钱买不到爱”(John
Lennon)。而且,在日常生活中,“货币”这个词的含义往往与货币经济学中的含义大相径庭。例如,在许多语境中“货币”意味着“收入”或“财富”。亚当?斯密(Adam
Smith)在1776年就指出“在通俗的语言中,财富和货币几乎可以被认为是同义词”(Smith,1776,IV,I)。在经济学领域,收入和财富可以用货币形式来表示,但是其与“货币”含义却不相同。
一个更为重要的问题是,即使在货币经济学范畴之内,“货币”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定义。因此,我们必须首先弄清楚什么是货币以及货币存在的原因。思考题1.1莎士比亚经典剧《威尼斯商人》第1章第3幕中出现的“钱”是什么意思?
“狗会有钱吗?一只野狗可能会借给别人3 000个硬币吗?”
1.2货币的功能和形式〖*2〗货币和交换〖=H〗货币〖=S〗(money)存在于所有现代经济体,在产品和服务交换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探寻货币存在的原因,可以从分析交换过程入手。通常的方法是研究个体行为,为什么个人(“经济行为人”)会参与交换?我们首先要面对的问题是,这个世界如此之复杂,它的过去决定了现在的资源禀赋和制度环境,各种复杂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又难以准确界定,而且,这些相互作用可能还存在很长的时滞。人类的行为动机难以把握并且相互冲突,影响决策的因素又瞬息万变。这种复杂性要求我们在分析经济行为时必须作出许多简化假设。经济学家通常会排除历史因素,而是把已经存在的资本、劳动和财富作为给定条件,并假设这些资源的分布不会发生变化。
因为个体效用最大化是经济分析的核心,我们可以从独居荒岛的鲁宾逊?克鲁索(Robinson
Crusoe)开始入手分析。鲁宾逊是男性,此处忽略他的仆人“星期五”(Man
Friday),以回避雇主-雇员关系问题。他自给自足,不可能发生交易,显然不需要货币。鲁宾逊的经济模式前无古人,但是,作为小说中的人物,他所具备的人物特性都是为了特定故事情节而设。例如,我们可以换个方式讲述这个故事,假如在同一岛上有两个鲁宾逊,他们都很老而且记忆很差,他们偶尔会一起见面餐叙。然而这两个人的记忆力都实在太差了,以致他们都忘了最近的那顿饭是谁请的。这时就需要货币帐户作为记录工具。
如果我们把这个模式扩展到多个个体,每个个体事实上都是一个独立的鲁宾逊,即他的行为不会考虑其他人的存在。在这个虚构的社会模型中,其中的角色假定固定不变,但在其他情况下,模型有所修改,以保证家庭效用的最大化。即使在这样一个世界里,人们也会很快意识到,可以通过社会分工、专业化和交换来提高总效用水平。在传统社会的家庭里,也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专业化——家庭中的第一个成员捕鱼,第二个饲养动物,第三个织衣服等等……但是更彻底的专业化需要相互交换,这就意味着需要建立市场。
所有的交换都通过市场进行,市场的出现可以被看成一个没有制度背景和社会结构的自然而然的行为。在这个抽象世界里,消费是判断财富的唯一基础,而经济的主要目的则是尽可能有效地利用有限资源实现个体效用的最大化。现代经济学分析依然坚持用“实际口径”(real
terms)来判断经济系统的绩效。我们知道,实际生活中,人们常常基于货币口径作出判断,例如,富人有时通过奢侈消费向人们炫耀以获得满足,尽管如此,经济分析的一般假设仍然是:经济个体的目标都是为了自身效用最大化,其效用通过实际消费来衡量。实际上,传统经济学认为,任何基于货币而不是实际价值作出决策的行为都存在“货币幻觉”(money
illusion)——货币的名义价值和实际价值的混淆,它仅在经济体系处于不均衡时才会短暂出现。所以,货币幻觉是偶然而短暂的。思考题1.2你能对经济世界中的实际价值作出判断吗?你能列举你所经历过的“货币幻觉”吗?
供给和需求分析可以用来解释不同产品和服务的价格是如何决定的。为此,我们需要先假设每个人的效用已经最大化,从而经济处于均衡状态,然后再假设外部的冲击扰乱了这种均衡,个体则试图在已发生变化的环境下实现效用最大化。尽管我们不知道这需要花费多长时间,但可以肯定的是,个体行为人将调整他们的行为(当经济体系处于短期的不均衡状态)以达到新的均衡(长期的状态)。在我们简化的模型中,新的均衡总是可以达到的,短期只是一个调整的过程。均衡模型可以是局部均衡(一次只改变一个变量)或者是一般均衡(变量之间存在着错综复杂的关系)。为了研究一般均衡模型,使其具有数理逻辑分析特征,各种假设条件必不可少。
最著名的一般均衡模型是由比利时数学家、经济学家里昂?瓦尔拉斯(Leon Walras)提出的。参见Donald A.
Walker,Walker, Leon 1834—1910, New Palgrave Dictionary of
Economics online,
http:cms.dictionaryofeconomics.com/2008。在其构造精美的模型中,经济世界被描述为众多市场的集合,其中经济个体的行为导致价格变化,从而推动所有市场同时达到供需平衡。从数学分析的角度看,此模型几乎完美无缺,但瓦尔拉斯的结论如何在实践中得以应用却困难重重。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瓦尔拉斯构造了一个上帝拍卖商的角色,负责搜集市场上现有价格条件下所有个体的供求信息,计算超额供给和需求,进而得出一系列新的价格,不断重复该过程,直到求得均衡价格集合。瓦尔拉斯模型能否成立,还需要依赖其他两个假设,第一,除非达到最终的市场出清价格,否则不会发生任何交易,也就是说,只有当人们拥有所有产品的价格信息(包括远期价格),交易才可能发生。第二,信息搜集没有成本。
我们这里提到的价格指的是相对价格,可以完全用商品来表示。交易可以物物交换的形式发生,货币并非必需,那么,货币的广泛存在又如何解释呢?可以通过考察货币经济节约交易成本这一优势的有效性,以及从物物交换到货币使用这一变化过程中交易成本的节省度来加以解释。众所周知,市场交易在货币使用之前就已经通过物物交换形式大量发生,然而,由于要实现〖=H〗需求的双重偶合〖=S〗(double
coincidence of
wants),物物交换缺乏效率——一个捕鱼的人想换一把水壶,他必须得找到一个制造水壶的人,并且这个人恰巧同时想要鱼。这意味着大量的信息搜集工作和高昂的信息成本。换言之,人们在交换过程中耗费了过多时间,而在更有效的制度下,这些时间本可以用来生产更多的商品和提供更多的服务。在经历了物物交换效率不断提高的初级阶段之后,经济也快速发展了,尤其是在交易市场和商栈出现之后。〖=H〗交易市场〖=S〗(fairground
barter)是指在同一地点定期销售某种特定商品,在欧洲,一个常见例子是马的交易会。商栈(trading post
barter)是指买卖特定商品的场所。人们相信如果他们在营业时间去商栈,就可为自己的商品找到恰好需要购买此商品的买方,反之亦然。交易市场和商栈都大大降低了交易的〖=H〗搜寻成本〖=S〗(search
cost)。这两种减少搜寻成本的方法如今依然存在,例如,汽车后备箱出售点和交易市场。因为这些方法也允许使用货币交换,所以它们只是属于组织方式的范畴,与物物交换没有必然联系。
问题在于,物物交换都需要用到大量的价格比率,例如多少条鱼换一把壶,多少斤玉米或多少条鱼换一头牛等等。如果只存在两种商品(鱼和壶),那么就只有一个价格比率。然而,如果存在三种商品(鱼、壶、玉米),就需要三个价格比率(鱼壶;鱼玉米;壶玉米)。Visser(1974,pp.2—3)证明,价格比率的数量是从一个含n个元素的集合中,任意抽取两个元素组成的组合的数量,计算公式是:12nn-1(1.1)这里n代表产品或服务的数量,也就是说,如果一个经济体系中有4种商品,将会有6个价格比率;如果有100种商品,将会有4
950种价格比率,如果有1 000种商品,将会有499
500种价格比率。显然,搜集如此众多的价格比率信息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因此交易成本很高。基于以上原因,物物交换是一种非常低效的交易制度。
货币的出现
货币的出现改变了这一状况。人们可以把一种商品作为〖=H〗价值尺度〖=S〗(unit of
account),通过它来计量其他商品的价格。价值尺度(货币)的使用节省了大量的信息搜寻成本,人们可以把更多的时间用于生产产品和提供服务,社会整体生活水平由此得以提高。“信息成本”的表述值得进一步探讨。例如,Clower于1971年阐述了两种与易货交易相关的成本——交易成本和等待成本(储藏成本,资产延期购买所放弃的利息,以及缺少服务和产品而产生的主观成本)。在分析货币的作用时,Goodhart(1989a)将货币(连同销售网络和有组织的市场)视为一种可以帮助人们节省时间的社会化产品,而时间被视为最稀缺的资源。
由此可见,物物交换经济下的高额信息成本,导致很多决策都是基于不完全信息而作出的。货币的使用降低了市场活动的不确定性,并使得资源利用更加有效[具体事例见(Brunner
and Meltzer,1989)]。
货币作为价值尺度还不足以说明为什么货币需要不停换手。或者说,货币是如何发展成为支付手段的?Goodhart(1989a)对此的解释是,市场交易过程中缺乏交易对方的信誉度或可靠性的相关信息才是货币存在的根本原因。如果市场中的每个人都可以被充分信任,所有的交易可以基于信誉来进行,多边信用和市场体系健全,货币就不再是必需的了。如果交易者不愿提供信用或接受其他商品作为支付手段,货币的出现和存在自然成为必需,这就是〖=H〗流动性〖=S〗(liquity)或〖=H〗货币先行约束〖=S〗cash
in advance constraint。
对于从物物交换向货币经济制度的转变,存在两种批评意见:第一,物物交换和货币交易的区别反映了静态分析的视角——这种非黑即白的认知过于简单化,事实上,交易是一个社会过程,货币是一项社会发明。货币在交换中的作用因地而异,因时而变。在现代经济中,货币交易和物物交换的并存即是证明。过于简化的分析模式忽略了经济变化和交易本质之间互相影响的方式。为了解读复杂的现实世界,我们必须运用新的分析模型,即考虑到静态世界遭受偶然的外部冲击时可能发生的情况。思考题1.3如果产品和服务在未来的某个特定日期实施交易,你认为存在哪些不确定因素?货币是怎样消除这些不确定因素的?
第二,物物交换和货币交易的二分法认为货币的出现仅仅是为了方便交易,这显然缺乏历史观。前经济社会(pre?economic
societies)中,交易只是仪式化的活动,并没有任何证据表明物物交换早于货币而出现。事实上,Wray(1990)曾指出,货币的演变先于市场的发展,货币的使用快于市场的增长。这个观点的提出至关重要。在缺乏历史视野的研究框架中,我们通常先分析一个没有货币的物物交换经济体系,然后再简单地将货币添加其中。这一逻辑在现代经济学中仍然盛行,它实质上是以下观点的核心支撑:货币是“实体经济的面纱”、货币对实体经济没有影响(Pigou,1949,p.24)。
由此,我们可以把货币存在于现代经济的原因概括为:
? 交易促进了劳动分工和专业化,提高了时间的利用效率;
? 货币通过执行价值尺度职能降低了交易成本;
?
因为市场存在不确定性和信息不对称,人们需要货币作为支付手段。我们在此很容易理解为什么在包含拍卖商的瓦尔拉斯一般均衡模型中很难解释货币的存在,因为信息成本为零,并且只有当获得所有相关价格的信息后交易才会发生。
然而,这并不能帮助我们准确界定货币究竟是什么。《牛津英语词典》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中对货币的描述性定义是(见专栏1.1):任何一种可以执行交易媒介、价值尺度、〖=H〗价值储藏〖=S〗(store
of value)等功能的商品,都可被看作是货币。
专栏1.1《牛津英语词典》中货币的定义
《牛津英语词典》(修订版,2007年12月)对“货币”给出以下定义:
1. 任何使商品交易摆脱了物物交换的方式且被普遍接受的交易媒介;任何被视为价值储藏手段并可被用作交易媒介的物品或符号。
a.
铸币和银行券以及随后更为宽泛的被作为交易媒介的物品:任何被作为等价物普遍接受的、或者可交换为铸币和纸币的一切所有权的记录(不论其是书写的、印刷的还是电子形态)。
b. 可以用作与铸币或纸币相同用途的任何其他物品或材料……
2. a.
作为代表价值或购买力的支付方式;通过铸币、银行劵和支票等体现的购买力或交换方式。因此应包括:具有可交换价值或者可以货币单位计价的拥有物、财产、资源。
b. 用于特定目的或为特定人所拥有的一笔钱。
c. 可以被购买、借入的一种可交易商品。
d. 财富,特别是继承的财产;拥有财富的人或阶层……
e. 薪水,工资;一个人的报酬;利润……
3.
特定的铸币;铸币制(现在已很少见)。也指记账货币:用于记录和会计用途的价值尺度,有时代表一种特定的铸币或其他支付方式。摘自The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draft revision,Dec.2007。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
Online2008,http:dictionary.oed.com。事实上,这个定义比前文的解释更进了一步,因为它引入了货币作为价值储藏手段的概念。这也可以从降低交易成本的角度来解释,并帮助我们理解什么样的资产可以充当货币。只要货币是耐用资产,它的存在就可使得商品买卖实现分离。换言之,这大大减少了需求双重偶合问题,给买方以充足的时间来搜集信息以作出明智的购买决策。
我们还可以很容易地罗列出作为货币的资产所应具备的其他性质。如为了方便交换,它需要便于携带,易于分割,并可作为标准价值尺度。最为关键的是,为了能被普遍接受,它的价值必须比较稳定,这就意味着这种资产的供应要相对稳定。
货币的形式
尽管如此,货币却可以多样化形式出现。
Samuelson(9e,1973)列举了历史上各种各样的货币形态:“牲口、烟草、皮革、兽皮、皮毛、橄榄油、啤酒或酒精、奴隶或妇人、铜、铁、金、银、戒指、钻石、贝壳珠串或贝壳、岩石、界标和香烟”。货币首先以商品货币(commodity
money)的形式存在,其具有内在价值和在交易中被普遍接受的特性。但对比货币的特性,我们很容易理解为什么商品货币很快就被能够精确称量的贵金属铸币所取代。但人们随即发现可以很容易地降低铸币中贵金属的含量,比如切下金属货币的一小块留作自用(sweating
the
coinage),这就使同样数量的贵金属可以交换比原来更多的商品。用铸币交换的商品价值高于铸币中金属的价值,铸币的交换价值与其生产成本之间的差额被称为〖=H〗铸币税〖=S〗(seigniorage)
“铸币税”一词来自法语中的“封建领主”,因为铸币税往往为货币发行者所得。在现代经济中,纸币的发行使货币当局获得了一劳永逸的收益。,基于此,国王们过去通常用这套把戏为战争融资。
由于铸币可切割的特性,人们通常会将金属含量最高的铸币储藏起来,将动过手脚的铸币用于交易并流通出去,这样就导致流通中的货币通常缺斤少两。这导致了格雷欣法则描述的“劣币驱逐良币”现象,由托马斯?格雷欣(Thomas
Gresham)在1558年提出。正是由于存在这种通过降低货币成色来获利的现象,银行业有了一次重大发展。Galbraith(1975,
pp.25—26)指出,银行创始于17世纪的荷兰,这些银行通过称量和评估铸币中所含金属的真正价值来保证铸币的价值。同时,随着国家权力变得日益强大,政府开始垄断铸币权,从而大大减少了流通中的铸币种类。
最初,金融中介机构发行银行券作为收到铸币和黄金的凭据,因此,这些银行券都以等量的黄金储备为支撑。后来,当银行发现人们愿意持有它们发行的银行券并将其用于交换产品和服务时,于是银行开始放心地借出存入的黄金,由此,现代银行体系的部分准备金制度得以建立和发展。最终,银行券的发行权被中央银行垄断,中央银行将黄金作为准备金,后来硬币中不再含有贵金属成分,中央银行发行纸币也不再需要黄金作为准备。自此,〖=H〗法定货币〖=S〗(fiat
money)开始作为通货流通并得到立法认可。
因为法定货币由私人部门之外的货币当局发行,其被称为〖=H〗外生货币〖=S〗(outside
money);又因其作为货币基数派生了货币供应中的其他部分,也被称为“高能”货币(“high?powered”
money)。交易的发生是以纸币和铸币(尤其是银行存款)的所有权转移为基础的,以银行存款开立的支票就是实现这种所有权转移的重要手段。银行发行的支票卡(cheque
card)部分解决了Goodhart提出的交易对手方可信度(信誉度)信息缺失的问题。借记卡、电话银行和网上银行使得存款转账无须书面指令便得以实现。因而,定义1和1a包含了经济学中货币“狭义”定义的所有要素——纸币、硬币和活期存款。
然而,“任何被普遍接受的交易媒介”是一个过于宽泛的概念。我们要在形式多样的资产中辨别哪些是货币,哪些不是货币,还需要确定“普遍接受”的标准是怎样的,而这个标准实际上会随时间和地点而变。Goodhart1989a指出,货币是存在于所有社会的普遍现象,但又各不相同。
货币和信用
更重要的是,我们必须充分理解和解释“交易媒介”(medium of
exchange)中“交换”的含义。原因在于,现代经济中产品的交换通常基于延期支付的承诺,而非铸币、纸币或银行存款的转移,也就是说,买方通过卖方或金融中介的授信而负债。那么,为什么信用不是一种“普遍接受的交易媒介”呢?货币经济学承认信用的重要性,但一直将
“货币”和“信用”严格区分,标准的区分方法是,交换行为的完成,只有当买方债务通过最终“货币”的转移得以清算后才能实现。
因此,货币通常被定义为这样一种资产,它被普遍接受作为交易媒介并可用于债务的最终清偿,但这种定义与“货币是交易的前提条件”这个观点南辕北辙。例如,在购买汽车时产生的债务,也许几年都没有清偿,但是交易行为在买方获得汽车的使用权时就发生了,之后的债务清偿是交易的结果,而非交易发生的必要条件。从更为广义的角度来看,交易行为的经济后果都源自合同的交换而非债务的清偿——负债购买的车辆也被记入销售数据,并且影响产量和就业决策。尽管会有一些买车的人可能还不了债,但是公司能够容忍一定额度的坏账,当然,坏账过多对经济会产生负面影响,但是现代经济中很大比例的交易都是通过获得信用支持来完成。如果考虑用信用卡购买产品,情况将会更复杂。产品的卖方通过信用卡发卡银行的存款转账获得支付,信用卡支付一旦被接受意味着交易已经发生了。在这种情况下,银行通过设置额度限制信用卡参与交易的能力,买方的债务不再直接对应购买的特定商品。的确,买方的债权银行可以把债务卖给另一家公司,买方也可以通过从其他银行、财务公司借款或房产抵押来偿还债务。然而,债务也可能被转移至后代或者随着债务人的破产、死亡而消失。如此看来,债务的最终清偿与特定的交易行为又几乎完全分离。
货币和信用还存在一个逻辑上的区别,债务只有被清偿才意味着交易完成,否则,交易则是“不完全的”(incomplete),但根据定义,从债权人的角度来分析,“货币”是可用于清偿债务的合法或通常被接受的资产,若从买方来看,货币就是一种“支出性资源”(spending
resources)——购买者可快速进行交易的存在物,这又取决于以下两个因素:
a 当前持有的实物资产、金融资产和可用借款额度;
b 持有的资产可以方便和快捷地转化为卖方所接受的形式(资产的流动性)。
(a) 给我们描述了财富的广义定义,其中包括了米尔顿?弗里德曼(Milton
Friedman)于1975年提出的〖=H〗人力财富〖=S〗(human
wealth)——能够使人们根据预期收入获得借款的能力和技能,因此“货币”只构成全部财富的一部分。很显然,从买方角度定义货币要比从卖方角度定义货币的外延性更广,尽管如此,两种方式都没有对货币给出一个准确的定义,我们仍无法辨识,哪些资产应被包含或排除在货币范畴。在考察〖=H〗广义货币〖=S〗(broad
money)时尤其难以界定(从买方角度来定义),因为买方在将资产转化成可用于清偿债务的形式时,可能会或多或少地愿意承担一些损失。思考题1.4本章已提到:
(a) 活期存款是“货币”,因为它们可以通过支票、借记卡或电子转账的形式清偿债务;但是
(b) 信用不是“货币”,因为信用的使用产生了债务;
那么,应该如何理解活期账户的透支?透支可以用来清偿其他债务,但同时又产生了新的债务。透支是“货币”吗?
由于无法准确界定哪些资产属于货币,因此对货币需求的分析也存在问题。人们需要货币是因为他们可用其购买产品和服务,从这个意义上看,货币短缺将会限制消费支出,因而,货币对经济运行中的支出分析非常重要。
由于可以通过负债或变卖其他资产获得产品和服务,从而对于个人来说,〖=H〗狭义货币〖=S〗(narrow
money)的持有并不能限制其消费支出。那些拥有资产或是有能力借款的人总是能够获得支出所必需的资金。从交易的角度来看,很难理解资产组合中狭义货币的比例为何受到如此关注。如果把货币的定义放宽一些,将流动性较好的资产也包括在内,同样也会产生问题,因为人们持有的流动资产并不都是为了进行交易而准备。
1.3货币总量
本章一开篇,我们就将关注重点放在货币与消费支出的关系上。然而,从个人角度说,由于交易可以通过借款或是转化资产形式发生,我们没有理由认为狭义货币和支出之间存在着必然的关系。因此,在微观经济层面,狭义货币的超额需求或供给无关宏旨,只有在总量层面上才有研究价值。
我们来分析狭义货币总量供给问题。如果假设货币当局能够直接控制货币供应量(即货币供给是外生的),那么可以假设经济中狭义货币的供应总量暂时固定,或至少以预先确定的比例增长。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产品和服务的需求出现超预期增长,那么货币需求将随之增加,这就导致了狭义货币供给短缺。这种短缺不是源于纸币或铸币短缺(它们主要由中央银行和铸币厂提供,用于兑付银行存款之需),而是主要源于银行存款的增长不够及时。既然银行发放贷款能够创造存款,那么为什么银行不能或不愿完全满足客户不断增长的借款需求呢?
货币当局控制狭义货币的供应总量,是通过控制货币基数规模(高能货币)实现的基本上是纸币和铸币。。如果银行试图增加贷款以满足不断增长的借款需求,它们就会面临货币基数短缺。借款的价格(利率)很可能随之上升,这将会消除人们对货币的过度需求,迫使人们减少借款,进而减少支出。因此,除了“借款能力”之外,
“借款意愿”也成为支出的约束因素。在某些情况下,银行也许会收紧其放款条件,人们的借款能力和支出性资源将受到信贷的约束。另一种情况是,如果中央银行减少货币基数(或降低其增长速度),结果也是类似的。上述讨论采用的都是我们之前提到的局部均衡模型,即先假设经济处于均衡状态,随后外部冲击发生并引致新的均衡,然后对二个均衡状态进行对比分析。
但是如果当局无法控制货币基数,或是货币基数的改变对货币供给的影响无法预测,银行可能会继续满足人们因支出增加而不断增长的信贷需求,银行存款增加,货币供给也随之增加(货币供给成为内生的)。换言之,货币供给的增加仅仅是为了满足货币需求的不断增长,对狭义货币的过度需求可能永远也不会发生。因而,狭义货币需求的增长(即使只在总量层面上)是否重要,取决于经济中货币供给的性质。
至此,我们在货币供给外生观点的前提假设下,分析了货币当局为了减轻通胀压力,试图通过控制货币基数的增长速度,以限制银行贷款能力、推高利率、阻止人们借款。货币当局实施这种政策是因为其相信经济中的货币供给和支出水平之间存在密切而稳定的关系。换句话说,这意味着一个经济体的货币总量与实际总支出水平之间存在数量关系,即货币流通速度必须是稳定的。为了检验其稳定性,我们需要准确地定义狭义货币,不过,如果货币供给是内生的,货币的需求就显得不那么重要了,我们也就没有必要给出清晰的定义。思考题1.5请解释为什么稳定的货币需求意味着稳定的货币流通速度。
事实上,在货币经济学的发展史中,货币供给外生和货币需求稳定的假设一直占据主导地位。这并非因为其准确地描述了实际的经济运行,而是因为通过假设具备完全信息的经济个体和市场总会趋于均衡来分析经济系统是一种最优选择。在这样一个世界里,实际收入总是处于已知的均衡水平;储蓄决策反映了人们在当前和未来消费二者间的长期选择,储蓄用于投资,投资水平决定了资本存量的增长速度,进而决定了预期产出水平;实际的利率水平由投资和储蓄行为共同决定;金融交易不存在任何不确定性;货币当局决定货币供给;如果货币需求稳定,控制住货币供给也就控制了总需求的增长(当产出增长由实体要素决定)和价格水平以及通货膨胀率。在这个模型中,货币是中性的,我们可以视其为“货币是实体经济的面纱”的另一种表述形式。
然而,这些假设与现实世界相去甚远,对此有两种辩解:一是尚且不论理论假设本身的正确性,而是考察由理论模型推导出的结论与现实是否相符,如果相符,那么假定经济总是处于均衡状态就是合适的;二是利用1.2节中提到的短期和长期的区别,“短期”内经济处于不均衡状态,意味着经济个体混淆了实际价值与货币价值。问题是无法用日历时间来界定短期和长期。一个复杂的经济体系中某一重要变量的变化可能需要很长时间来进行调整,除此之外,实际经济运行往往还具有以下特征:
? 经济体频繁受冲击,从未处于均衡状态;
? 外部冲击很可能引起系统内其他因素变化;
? 这些变化可能与最初的冲击相互作用从而引起进一步的变化;
? 冲击和随后的其他变化将产生对未来变化的预期。
在现实中,没有一个经济体会达到长期的均衡状态,因此,我们可以认为货币政策都是在短期的状态下实施的(其中的货币关系是以不确定性和非均衡为特征的)。在这样的现实世界中货币本身有价值,如果持有货币没有损失风险(在无通胀时期),那么人们就可能以货币形式持有一部分储蓄,而不是用来购买产品和服务,货币作为一种资产被闲置起来。事实上,市场参与者经常犯错误,如果对真实变量的未来价值缺乏明确可靠的信息,人们最明智的行为就是按目前的名义价值作出决策。货币幻觉可能是不确定世界中理性行为的一种反映。我们极有可能找不到关于货币的定义,使得其与收入之间存在稳定的关系,即持续稳定的货币流通速度。果真如此的话,我们可能根本不需要对货币进行定义。如果必须把信用与货币供应区分开,我们可以选择货币的广义定义,即将高流动性金融资产包含其中。
1.4货币的正式定义
目前为止,我们已经了解了货币形式的多样性,并将货币定义为,任何在交易过程中流通的、充当产品或服务的通用计价单位的物品。这是从债权人的立场和债务清偿的角度给出的狭义定义。尽管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在不同的阶段这种可接受的标准会有所差异,但每个人都应知道什么样的物品在交易中是可以接受的。人们还需要知道将非流动性资产转化为货币的便捷性和成本,以及他们通过借贷取得流动性资产的可能性。实际上,人们并不需要了解“货币”的正式定义,也不需要估计有多少“货币”存在于经济体中,因为人们并不会因为缺少货币就停止商品交易,倒是会因为缺乏支付能力或无法承受较高的借款成本而缩减消费。思考题1.6人们经常引用凯恩斯的话,“长期中,我们都将死去”。(提示:请参阅The
Tract on Monetary
Reform,1923)通过本章的讨论以及对凯恩斯原文的分析,您认为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在总量层面上,情况可能会有所不同。如果政府可以并且应该通过控制货币存量来影响利率,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弄清楚什么是货币供给的组成部分,也需要具备对其进行度量的能力。但是,如果当局试图通过调整利率直接控制支出,我们就不需要定义或度量货币(即使在总量层面上)。我们要谨记,尽管经济学家对货币的兴趣不仅限于货币供求间的宏观经济关系,但对货币的定义却关注较少,这可能会对我们应用货币定义造成影响。接下来,让我们先回顾一下经济学家们为处理各种问题而给出的货币定义。
货币的描述性定义
经济学文献中关于货币的定义大都遵循了我们上述的思路,即强调货币作为交易媒介、价值尺度和价值储藏手段的职能,而又以交易媒介为核心。任何可用作交易媒介的资产一般都可作为价值储藏手段和价值尺度。Hicks(1967)对此观点存有异议,他认为,只要在当日的交易中,经济主体不曾有过所卖多于所买或相反的行为,货币就可以摆脱价值储藏手段的身份,而单纯地充当交易媒介。这毕竟是一种特殊情况,通常我们认为所有形式的货币都是价值储藏手段,但反过来并不成立(Harris,1985)。因此,充当交易媒介是货币明显区分于其他资产的特征。
但是,仅将货币定义为交易媒介并不能够使我们把信用排除在货币范畴之外(信用也可作为一种交易媒介)。Shackle(1971)提出了一种以是否具有债务最终清偿能力来区分〖=H〗支付手段〖=S〗(means
of payment)和交易媒介的解决方法。通常,相关教科书对货币的表述如下:
? 一种购买力的临时储藏工具;
? 一种对产品和服务享有即时要求权的资产;
?一种在交易中被广为接受的财产权。
这些都是货币的描述性或〖=H〗先验性〖=S〗(priori)定义,它们都没有精确地指出哪些资产应该计入货币存量。在这种货币定义中,一切都取决于什么是“普遍接受”的资产。然而,对货币支付手段作用的关注导致人们对货币普遍持有一种“狭义”观点,即货币只是暂时拥有的资产,而非一种储蓄形式。除非用于交易,经济行为主体没有理由持有货币。
基于上述观点,是否支付利息成为区分狭义货币和其他金融资产的依据。如果存款在不久的将来即被用来购买产品或服务,银行就不需为其支付利息。〖=H〗生息资产〖=S〗(interest?bearing
assets)可能会相对容易地被转化为货币,但也可能作为储蓄。直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构成货币的资产才被确定为纸币和铸币(外生货币或基础货币)以及无息银行存款(活期或支票存款)。银行的活期存款可以被视为〖=H〗内生货币〖=S〗(inside
money),因为它们由私人部门创造并持有。
上述对狭义货币的定义存在两个明显问题。第一,它认为所有的其他资产必须转化为纸币、硬币或活期存款才能进行交易。但一直以来,其他类型的银行存款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存款也可以很快地(而且几乎没有成本地)转化为狭义货币,其中的区别微乎其微。如今,无论何时,人们都可以通过网络或电话转账。实际上,一些银行现在提供一种叫做“流动账户”(sweep)的服务,可以实现存款在低息活期账户与其他高息账户之间自动转账。同样,还有一些资产不必非要通过出售才能获得狭义货币,通过抵押即可获取狭义货币形式的贷款。由此可见,很多类型的资产都可以方便地用于交易。当然,如果我们的兴趣点在于研究货币缺乏是否对消费支出或消费计划形成制约,那么就更没有必要区分狭义货币和其他高流动性资产了。
因此,将银行其他类型的存款纳入狭义货币范畴是合理的。然而,如果我们抛弃债务的最终清偿手段这一严格解释,并将流动性作为判断标准,就很难在货币与类货币资产之间做出明确划分。
20世纪80年代,银行开始给活期存款支付利息,从而使问题变得更加复杂化。这种情况下,持有活期存款可能是为了储蓄而非作为支付手段,两者之间很难进行区分。有些资产具有很好的便利性,可以作为支付手段,或者很容易转化为支付手段。银行对这部分资产提供的利率很低,因为与其他资产相比,它们更易被取走,银行难以从中获利。同时,储蓄者因为其便利性也可以接受低利率,道理在于,资产流动性程度不同,所获利息也不同。由于过去活期存款没有利息,人们误以为这就是活期存款和其他银行存款的区别所在。
第二,上述狭义货币的定义忽略了一个重要观点,即作为支付手段的资产必须是被普遍接受的资产。因为资产的可接受程度取决于习俗和金融机构的性质,所以在不同的经济体和不同的时代,对于什么是货币、什么不是货币,并非一成不变。
如此一来,货币的狭义定义就显得太过局限,不能反映财富持有形式的复杂影响。但广义的货币定义又不够准确,因为没有一个明确的标准决定哪些应该被包括,哪些不该被包括。米尔顿?弗里德曼有句名言广为流传,即“货币即货币所为”(“money
is what money
does”),意指任何执行货币功能的物品都可被叫做货币,遗憾的是,作为一个描述性定义,它也未能给我们进一步的启发。
有人试图通过货币持有者的〖=H〗显示性偏好〖=S〗(revealed
preference)来解决这个问题。这是一种微观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其原则是人们把哪些资产视为货币,这些资产便是货币。我们从货币的狭义定义开始,先考虑被普遍认可的纸币和铸币,然后通过研究家庭经济行为寻找足够接近的替代品。但何谓“足够接近的替代品”,这仍然是一个开放性问题,依然具有较强的主观性。
货币的规范性定义
还有一种完全不同的方法来定义货币:首先从理论上建立起货币与其他重要经济变量的关系,然后定义货币的范畴以保证上述关系成立。换言之,解决问题的出发点是货币在某个经济模型中扮演明确的角色,而这种角色依赖于此模型的假设。模型一旦设定,我们便可尝试去明确货币的定义,使其能够支撑模型。例如,假设我们相信货币是中性的,也就是说,“货币”是一个资产集合,其价值的变化对产量和就业等真实变量没有任何影响。然后,通过实证检验,我们希望找到这样的资产,这些中性的资产就是货币。再比如,我们可以从通货膨胀源自货币供应过快的观点开始讨论,这样必然得出货币需求与真实收入稳定相关的结论,于是,货币需求函数就建立起来了。但是,如果这个函数不稳定,货币的定义就需改变,直到它能支撑稳定的货币需求函数。弗里德曼非常支持这种实用主义的方法,他所谓的“货币即货币所为”就反映了这一观点,其基本的理念在于相信一定存在某种东西,它的增长率与通货膨胀率密切相关,这种东西我们称之为“货币”。采用这种方法的唯一问题,是很难在实践中找到与理论相对应的范畴。如何定义货币,取决于什么样的货币范畴能最准确地进行预测。经济学的一般研究方法是将模型的预测能力置于首位,即便模型的假设与实际不符,也无须过分担心。
在这种分析框架下,为了维持理论关系的正确性,需要对货币定义频繁修改。鉴于函数中其他变量的定义存在困难,以及许多统计量的质量问题,再加上时间滞后的复杂性,这种修改更多地依赖于经济计量技巧,而对更为重要的经济关系,它并未给我们太多启迪。那些不相信通货膨胀由外生货币供应过度增长而引起的经济学家们,会很自然地怀疑这一做法。换言之,一个特定的定义在应用到某段时期的数据上时,可能产生我们想要的结果,但这种确定的关系可能在以后时期就不再成立了。造成这种困难的原因之一,可能在于货币定义中的不同资产与收入的关系各不相同,例如,纸币、铸币、活期存款、其他银行存款可能与名义收入都有着稳定的关系,但这些关系却各有不同。如果货币定义包含这些资产,且每种资产形式在货币供应量中所占的比重随着时间推移而发生变化,那么货币作为一个整体,与名义收入的关系就会改变。实证方法的不断改进使得针对不同形式存款进行加权成为可能,进而可以分析不同的流通速率。或者还有一个方法,就是〖=H〗迪维西亚指数〖=S〗(Divisia
indexes)的做法,用利率来衡量流动性的差异(资产利率越低,流动性越强)。下节将对此详细讨论。
1.5货币的官方度量
上一节已经提到,如何定义货币取决于我们如何看待货币的作用。虽然理论认识使我们往往对某些特定的定义先入为主,但实践中,货币当局必须给出货币总量的具体定义,而不能仅停留在理论研究层面。例如,围绕内生货币和外生货币的争论,要求对非生息货币进行度量,但如果银行不对生息和非生息的银行存款进行区分,这种数据将无从统计。货币的官方测度要反映存款机构的行为和实践,这将导致:第一,实用主义在官方统计的货币总量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货币当局不得不接受从银行体系中获取的信息。第二,货币总量将因银行业务和银行产品的改变(也即所谓创新)而改变。在大多数经济体中,货币的官方定义和货币调控手段的发展是货币当局和银行体系之间持续博弈的结果。
从最狭义角度来说,所有的中央银行都会关注货币基数或“高能货币”(high?powered
money)的规模。基本原因在于,基础货币是货币创造过程中最基本的变量,银行必须根据存款数量按比例持有一定数量的基础货币,以保证这些存款能够及时兑换为现金,该比例是货币供应量决定的存款乘数模型的核心(见本书2.3节)。基础货币的组成部分是中央银行的负债,因此基础货币数量的改变会造成货币供应量成倍扩张或收缩,这就是我们所知的〖=H〗基础货币调控〖=S〗(monetary
base
control)。在英国,多年来一直用M0系列代表基础货币,与其他货币总量的范围相比,其涵盖面最窄。但是,2006年,英格兰银行改变了货币市场的操作方式,最重要的一个变化是英格兰银行对银行和建房互助协会(building
societies)存放的款项支付利息[同时,这些存款余额也被命名为〖=H〗准备金〖=S〗(reserves)。以前,这些存款余额被称为〖=H〗营运头寸〖=S〗(operational
balance)而没有任何利息补偿]。利息的支付不可避免地引致英格兰银行存款余额大幅增加,于是M0
也大幅攀升。为了不使M0在数据上出现剧烈波动,英格兰银行创造了“纸币、硬币和银行准备金”这个新序列,但本质上这一序列与M0包含的成分相同,可谓换汤不换药。
NIBM1(无息M1)、M1、M2三者通常都被称为“狭义货币”,但其所含范畴逐级宽泛。前两者之所以被称为狭义货币,因其强调纸币、硬币和“活期”存款是主要用于交易目的的媒介。1982年M2的出现解释了我们之前提到的制度变化,一方面,如果货币持有仅出于交易目的,那么在统计货币供应量时就不应遗漏规模庞大的建房互助协会存款,虽然当时它们还不能开立支票,但却可以随时提现,而且有证据显示,那些没有银行账户的中低收入阶层经常使用这种存款。另一方面,一些大额建房互助协会存款很明显是储蓄。所以,综合来看,M2统计中包括银行和建房互助协会存款,为交易货币的度量统计提供了另一种视角。
M3是广义的货币度量,包括活期存款和定期存款,可转让大额定期存单(CDs)也计入其中。M3的组成在各国大同小异——多数国家的货币当局都会公布类似数据(德国和美国都称为M3),这对开展实证性的比较研究很重要。
PSL1和PSL2是更宽泛的定义。例如,银行的长期定期存款、国库券和税收存款单都不能用于交易,但它们又可以很容易地转化为活期存款。值得注意的是,1979年之前,建房互助协会存款不仅被认为是非货币资产,而且仅被包含在PSL2中。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即使在货币目标制(monetary
targeting)的全盛时期, PSL2仅在三年后就取代PSL1成为被盯住的目标。
1986年,《建房互助协会法案》(Building Society
Act)第一次允许建房互助协会以全部资产的一小部分为限额发放无抵押贷款,但这也足以让它们发行自己的支票簿和保证卡。从支付的角度而言,这使它们的存款和普通的银行存款几无差异。从主流货币总量统计中排除建房互助协会存款(表现为M3与PSL2的区别)的做法已经不起推敲。所以,M4也作为广义货币总量的另一种度量口径发展起来。艾比国家建房互助协会(Abbey
National Building
Society)在1989年6月转变为银行时,所有的货币总量数据(不包括NIBM1)都出现了跳跃式增长,因为此前这些数据中只包括银行存款。从1989年7月起,M3不再被使用,多年来已被非官方认同为“货币”的建房互助协会存款终于得以正名。同时,因为艾比国家建房互助协会几乎没有非生息存款,所以NIBM1并未受到影响,一直使用至1991年。
1991年,对于流动资产(非货币)的记录和划分发生了很大变化,包括停止公布M4c、将外汇转移至M5口径中统计等。但M5本身已包含很多资产,包括英国持有的英镑离岸市场存款,海外机构在英国和离岸市场持有的英镑存款,英国持有的商业票据、短期的金边债券和未使用的〖=H〗英镑信用工具〖=S〗(sterling
credit facility),例如已批准但未使用的透支协议(七十多年前J. M. Keynes首次建议纳入这一范围)。
定义货币的传统方式是确定金融资产的合适子集,而衡量货币数量则是把子集中所有资产的名义价值简单相加。虽然这种方法直接明了,但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有缺陷。理论上,简单加总意味着认为所有资产是同质的,这似乎告诉我们,从货币角度来看,10亿英镑的存款凭证相当于10亿英镑的纸币和硬币,但事实上存款凭证能产生利息而纸币和硬币却不能,如果说它们是同质的话,那么没有人会选择持有纸币或硬币。在实践中,从1.3节中可知,经济学家很关注货币总量和收入之间关系的密切程度。如果划入货币范畴的资产完全用作交易目的,那么两者之间的关系就越密切。但我们也可以从1.3节中看出,很难区分一项资产是否完全因交易目的而存在。纸币、硬币和活期存款具有完全的流动性,很显然是交易媒介,但我们知道定期存款可以迅速且低成本地转换为活期存款,其他看似流动性稍逊的资产实际上也可能用于交易目的,只不过程度有所不同而已。
迪维西亚指数是用来度量经济中行使〖=H〗交易媒介职能〖=S〗的货币数量的一个指数。除了纸币与硬币之外,其他各类资产在行使交易媒介职能时都要付出成本,我们称其为使用者成本,它可以用持有资产所获得的利率水平来衡量。成本越高,意味着该资产行使货币交易媒介职能越困难,反之亦然。英格兰银行认为三个月地方政府存款的利率(即使用者成本)已经足够高,以致于其不具备交易媒介职能,那么利率水平更高的资产亦不具备交易媒介职能,利率水平低于其的资产具备某种程度的交易媒介职能,故在将之计入货币量时,需要系数调整。这个系数可以如下计算:
Wi=(三个月地方政府存款利率-i)(三个月地方政府存款利率-0)迪维西亚指数D是M4中组成资产名义价值经过系数调整后的加总D=?aiwi1.2如果我们主要关注货币的交易职能,那么迪维西亚指数确实很吸引人。但它同样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因为银行账户可以为其持有者提供其他服务,所以此指数是否仅衡量交易职能,值得怀疑。其次,在使用差异化利率来衡量使用者成本时,我们需要假设利率是完全竞争体制下的均衡利率(20世纪80年代,英国的银行和建房互助协会之间的竞争异常激烈,然而,在早些时候,这种竞争性条件可能并不成立)。第三,除非我们假设M4中各类资产的调整是同时进行的(证据表明这种调整并非同步),否则这些资产难以处于均衡状态。例如,如果一项资产利率提高,与基准资产(即英格兰银行认定的三个月地方政府存款——译者注)的利率差逐渐消失,其调整系数也就相应下降,不仅如此,这项资产的持有量也会随利率上升而变化。由于这一指数的计算依赖于大量资产和利率水平,而现实中利率水平不断改变,所以这些问题不仅存在于理论层面,实践中的操作难度也非常大。最后,在什么资产组合基础上构建指数,以及在构建过程中使用哪种基准利率也是一个问题。我们注意到,英格兰银行公布的指数是基于M4的资产组成而计算得出的,但是理论上计算这一指数可以基于任何货币统计量(除了M0),实际上也可以选用任何我们认为相关的资产组合。每类资产的利率相对容易确定,但选择基准利率却很困难,这取决于货币体系的制度特点。基准资产必须稳定(能够和指数中的其他资产进行比较)且不具备交易媒介职能(否则就应该被包含在指数中),但在多数情况下,找到这类资产很困难(例如,这类资产不能有二级市场)。如果这类基准资产不止一种,而且它们之间的利差随着时间而发生变化,那么利率最高的基准资产便是最优的选择。
1.6小结
货币经济学研究经济中的货币关系。货币政策是政府经济政策的核心,中央银行的利率决策受到普遍关注。然而,货币经济学仍被视为一门晦涩难懂的学科,其研究远不如经济学其他领域广泛,部分原因在于我们对货币在经济中的作用以及如何精确定义货币尚存争议。
货币的存在可以这样解释:相对于物物交换,货币的使用提高了交易效率,降低了交易成本。这很容易解释货币作为价值尺度的作用。交易对手方信誉信息的缺乏可以解释货币作为支付手段的作用。货币作为价值储藏手段也降低了交易成本。但这些说法都未能解释到底什么是货币。显然,货币在不同地点和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的形式,它经历了从商品形态的货币到电子化转账的银行存款这一演变过程。
现代经济中的许多交易都通过信用发生,而不是通过货币(最终清偿债务的资产)。信用并非货币,因为它产生债务而不清算债务。然而,从经济行为个体角度来看,(狭义)货币并不能限制其交易行为,因为其可以通过借款或将其他资产转化为(狭义的)货币来完成交易。对于个体而言,对狭义货币的需求无关宏旨。
即使在总量上,只有当我们假设货币供应外生且货币需求是由少数几个变量决定的稳定函数时,货币需求才真正有意义。很久以来,货币外生的假设主导着货币经济学这门学科,我们花费了大量时间来研究货币需求在总量上是否稳定。现在我们已很清楚,货币供应并非外生的,因此,货币需求的重要性存有质疑。
无论如何,围绕这一问题的争论一直是货币经济学的核心,经济学家们花费大量时间试图去定义货币进而一劳永逸地解决各种概念问题。另外,货币还有很多不同的官方定义,而且经常随着时间发生变化。
本章重要概念
货币(money)流动性(liquidity)
价值尺度(unit of account)货币外生(exogenous money)
价值储藏手段(store of value)货币内生(endogenous money)
交易媒介(medium of exchange)狭义货币(narrow money)
支付手段(means of payment)广义货币(broad money)
内生货币(inside money)迪维西亚指数(Divisia indexes)
外生货币(outsie money)基准资产(benchmark asset)
信用(credit)基准利率(benchmark rate)
问题和练习(答案见本书末)
1. 书中提到了中央银行利率政策的重要性。请说明下面所列中央银行什么时候发布利率公告,频率如何?
? 英格兰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
? 欧洲中央银行;
? 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
2. 在英国统治澳大利亚的早期(18世纪90年代),朗姆酒曾被短暂用作货币,请问此商品货币的优缺点各是什么?
3. 目前以家庭为单位可获得的信用额度是多少?货币当局是否采取了措施来控制家庭可获得的信用额度?
4.
“消费”和“消费支出”在经济学文献中有区别,这个区别意味着对“储蓄”的不同定义。这些定义是什么?它们与本书中讨论的信息和不确定性有什么关系?
5. 区别以下说法:
a 支付手段和交易媒介;
b 内生货币和外生货币。
6.
“外生”和“内生”这两个词在经济学中被广泛使用——并不仅仅用于货币。它们的精确含义是什么?举例说明它们的其他用途。
7. 举例说明现代货币经济中物物交换的例子,以及物物交换和用货币进行交易同时发生的例子。
8. 如果天气预报的准确率如下所述,你会相信天气预报吗?
10%?50%?90%?
这个问题能否为“经济总是在均衡状态”观点提供合理的类比?如果不能,为什么?
扩展阅读
经济学中关于“货币”含义的讨论经常限于货币的定义和标准角色。更多信息可以查阅Visser(1974)的书籍——但找到这种书已属不易。到目前为止,关于货币是什么和怎样发展的最有趣的书是Galbraith(1975)的作品。关于货币的早期作品可以查阅Glyn
Davies(1994)。L Randall
Wray(1990)在第1章中对经济学家们经常采用的考察货币历史的过于简单的方法进行了批判。许多更早期的货币经济学著作也研究了货币的定义,例如J
Struthers、H Speight1986和D Fisher(1989)。在New Palgrave Dictionary
of Economics
2008,也有在线词典)中也可以找到关于内生货币、外生货币、商品货币和法定货币的文章。与以货币供应作为中间目标的时代相比,现在对货币官方度量的研究已很少了。关于如何在广义上度量货币,包括英国、美国、欧元国家和日本的对比,可以参考Burgees和JansenBEQB,2007。
2.1引言
通过上一章的学习,我们已认识到准确界定货币绝非易事,特别是要超越对货币职能的简单描述而界定货币所含资产范围更是难上加难。尽管界定货币资产范围存在一定的主观性,而且该范围可能随时变化,但出于执行货币政策的考虑,货币当局也只能迎难而上,竭力为之。
实际操作中,多数货币当局把货币分为三个层次,即基础货币、狭义货币和广义货币,并赋予不同的序列编号以便分析。〖=H〗基础货币〖=S〗(monetary
base),记为M0,是最狭义的货币,由存在于中央银行之外的纸币、硬币和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构成。2006年4月,英格兰银行开始对商业银行在该中央银行的存款付息。不出所料,这部分存款数额激增,进而造成M0跳跃式增长。于是乎,英格兰银行“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更新了基础货币,并创造了一个新序列“纸币、硬币及银行准备金”。
狭义货币,记为M1,包含流通于银行体系外的纸币、硬币以及非银行部门持有的银行活期存款(sight
deposits)。在不同的货币体系下,M0和M1的内涵大同小异,但广义货币的内涵却大相径庭。广义货币,除在英国记为M4外,在大部分国家都记为M2或M3。广义货币与狭义货币的区别在于前者包含了定期存款和其他资产,但具体包括哪些资产,各国货币体系不尽相同。在第1章,我们就指出了不同货币体系下存在体制性的结构差异,并且这种结构也会随着时间推移而改变。在某一体系下被认定为货币的资产,在其他体系下未必如此。专栏2.1列示了英国、欧元区和美国广义货币和狭义货币的构成,同时也揭示了三个层次货币的区别,其中差异一目了然。
专栏2.12006年末官方货币统计
美国英国欧元区货币构成规模(单位:
10亿美元)货币构成规模(单位:
10亿英镑)货币构成规模(单位:
10亿欧元)联邦储备银行外的现金+商业银行在美联储的存款818M1:流通中的现金+支票类存款+旅行支票+NOW 存款1
366M2:M1+数额小于10万美元的储蓄存款和定期存款7
031纸币、硬币和银行准备金:英格兰银行之外的现金+英格兰银行内的商业银行营运性存款68M4:流通中的现金+非银行私人部门在商业银行和建房互助协会的英镑活期和定期存款1
498M0:各国中央银行外的现金+中央银行内的商业银行存款801M1:流通中的现金+活期存款3
677M3:M1+定期存款+货币市场基金+剩余期限小于2年的中长期债券7
732资料来源:www.bankofengland.co.ukstatisticsmscurrentindex.htm;
www.federalreserve.govreleasesh3; ECB, Annual
Report,2006。在本章,我们将研究货币数量变化的作用机理。基于这一目的,我们将货币定义为流通于银行体系外的纸币、硬币以及各类银行存款,其中银行存款占据主体。这一定义大致对应专栏2.1中广义货币的度量。区分不同类别的银行存款极为必要,这具有两方面意义:第一,货币数量的变化是银行、客户与货币当局相互作用的结果。例如,除非银行能从存贷款的边际增加中获益,且客户具备增加存贷款投资组合的意愿,否则存款规模扩大就无从谈起。第二,货币当局在控制货币和信贷增长时可能面临现实的困难,这不是货币当局单纯调整自身行为就能解决的简单问题,而是要通过调整其他经济个体的行为才能达成所愿。但这些经济主体可能认为货币当局的调控与它们自身利益相悖而无意配合。
银行存款是货币构成的主体,因此,为深入分析,我们需要熟悉商业银行和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以及资金在商业银行内部、商业银行和中央银行之间的流动如何引起存款数量和银行体系流动性的变化。因此,在2.2节中,我们将了解简化处理后的商业银行和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观察二者间的资金流动效应,并引入后文中将会使用的符号。在2.3节中,我们将运用“基础货币乘数法”分析货币供应量的变化。在2.4节,我们将运用“资金流量法”分析货币供应量的变化。在2.5节中,我们将说明这两种方法如何调和一致,并解释资金流量法在英国广受欢迎、拥趸甚多的原因。2.6节将对本章进行总结。
2.2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表
专栏2.2是简化的商业银行和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
专栏2.2商业银行和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
商业银行资产负债Cb
纸币、硬币Fs自有资本金Db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Dp客户存款MLb货币市场贷款Gb证券Lp对公众的贷款Lg对政府或公共机构的贷款中央银行资产负债BLcb对商业银行的贷款Db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GLcb
对政府的贷款Cb商业银行持有的纸币、硬币Gcb中央银行持有的政府债务Cp非银行部门(公众)持有的纸币、硬币〖3〗Dg政府存款如专栏2.2所示,我们将商业银行的资产按照流动性递减顺序排列。Cb和Db构成准备金(R),通常其利息回报很少,有时甚至不计息,但其却必不可少。原因有二:一是保证公众的银行存款能够即时兑现,这是维持公众对银行体系信心的关键;二是不同商业银行客户间的跨行资金往来有赖于中央银行的商业银行账户之间的资金划转。准备金的规模取决于客户存款的数量和类型,一般而言,定期存款的〖=H〗存款准备金率〖=S〗(reserve
ratio)比活期存款低。由于存在中央银行的利率非常低(例如英国在2006年4月之前都不付息),银行会依据货币当局规定的〖=H〗法定存款准备金率〖=S〗(mandatory
reserve
ratio)或基于历史经验确定的可以确保流动性安全的审慎存款准备金率,持有最低限度的准备金,这一点容易推断且合情合理。在此,我们将存款准备金率记为RDp。货币市场贷款包括银行间同业拆借贷款和其他货币市场工具,这类资产大都可以根据需要即时或短期内变现,因此可以用来补充准备金。以短期政府债券为主的证券资产也有便利的交易市场。流动性最差的银行资产当属向公众或私人机构发放的贷款和预付担保款(advances),它们一般不可交易,且预付担保款只有在借款者濒临破产时,银行才能要求偿付。
准备金既是商业银行的资产,也是中央银行的负债,由此,商业银行和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建立起了联系。表2.1和2.2揭示了对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产生影响的两类扰动因素如何传导至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如何影响货币供给,以及如何影响银行体系流动性。表2.1公开市场出售政府债券
商业银行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资产负债CbFsBLcbCbDb -Dp -GLcb
CpMLbFxDb -GbGcbDg +LpLg表2.2商业银行增加贷款
商业A银行中央银行商业B银行资产负债资产负债资产负债CbFsBLcbCbCbFsDb-[+]Dp[+]GLcbCpDb+[-]Dp+MLbGcbDbMLbGbDgGbLp+〖5〗Lp[+]Lg〖5〗Lg在第一种情况下,我们假定通过公开市场向非银行机构和个人出售政府债券。
非银行机构和个人动用其在商业银行的存款购买政府债券[以(-)表示]。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中,资金由商业银行存款账户[以(-)表示]转向政府账户[以+表示]。请注意,资产负债表两边必须时刻保持平衡。在此例中,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的左右两边相关科目同向变动(-),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相关科目单边反向等额变动-,+。
那么,货币供给和银行流动性如何变化呢?既然我们定义的货币存量包括非银行私人部门的银行存款,则货币存量因为这部分存款的减少而减少[共减少
Db-]。公开市场操作对流动性的影响或许不太明显,但考虑到准备金(Cb+Db)只是商业银行资产的一小部分,存款则是负债的主要构成(换言之,存款准备金率RDp的数值很小),因此资产负债表两边的等额减值对R的影响要比对Dp的影响显著得多,从而存款准备金率下降。同理,我们可以分析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买入政府债券的影响。
在第二种情况下,我们假定商业银行增加贷款。为使分析更接近现实,我们引入第二家商业银行,从而模拟多银行体系下的货币供给变化。
在本例中,我们以A银行决定增加客户贷款[上表中以Lp(+)表示]作为分析起点。严格来说,只有在其客户进行支付时,A银行的贷款才会增加。假设A银行的客户将新获贷款全部支付给B银行的客户,B银行的客户存款额增加[以Dp(+)表示],数额等于A银行的贷款新增额。同时,两家银行各自在中央银行开立的账户也进行了相应的资金划转,即A银行的Db减少,B银行的Db增加。B银行也会如法炮制,增加其客户贷款。B银行的客户贷款增加,记为Lp[+]。A银行的客户收到B银行客户的资金后,其存款增加,记为Dp[+]。在中央银行,资金从B银行的存款帐户Db[-]转移到A银行的存款账户Dp[+]。最后,我们发现两家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未有改变,但各自的存款和贷款额却等量上升。
在第二种情况下,货币供给和银行流动性又如何变化呢?一方面,在纸币、硬币(Cp)和银行存款(Dp)共同组成货币的前提下,二家银行的存款Dp上升导致货币存量增加。另一方面,由于Dp上升且R(=Cb+Db)不变,因此以存款准备金率RDp衡量,银行流动性降低。
在掌握了银行资产负债表的基础知识和存贷款变动对货币供给的影响路径后,我们将讨论测算货币供给总量的两种主要方法。
2.3货币供给量测算法之一:基础货币乘数法
基础货币乘数法(base?multiplier,B?M)属于存量分析法,这是其首要特征。所谓存量包括基础货币存量(称为M0)和货币存量(如M4)。货币存量是基础货币存量的倍数,而且这种倍数关系较为稳定。由于M0属于中央银行的负债项,所以中央银行可以酌情对M0进行调整;在假定M0和M4具有稳定关系的前提下,中央银行对M0的调整将通过乘数效应影响M4。
上述结论饱含深意。它意味着货币存量由基础货币数量决定,在中央银行不采取调控措施的情况下,货币存量将保持不变。这容易使人认为中央银行在货币存量的决定上具有绝对话语权,因为商业银行获取非准备金资产(如贷款和预付担保款)的能力受限于准备金规模。
但是,这一观点建立在严格假设的基础之上:第一,B?M法假定M0和M4之间的关系稳定,但这有待于实证检验;第二,尽管基础货币构成中央银行的负债项,但并不意味中央银行能够或者希望控制这些负债项目;第三,在基础变量连续变动的情况下,存量均衡分析是否有意义还有待商榷。简言之,在B?M法描述的货币体系中,货币供给只受中央银行基础货币调控的影响,不受经济体系中其他经济个体偏好的影响,因而具有外生性。接下来,我们将用更规范的方式阐释基础货币乘数法。
专栏2.3银行贷款、存款和货币
假定货币体系中仅有两家商业银行。它们的简化资产负债表如下:A银行B银行资产负债资产负债Cb=50Dp=2
000Cb=150Dp=5 000Db=30Db=50Lp=1 920Lp=4
800此外,非银行公众持有纸币和硬币(Cp)数额为400单位。
1. 现有广义货币存量的数额是多少?
2. 两家商业银行以及整个货币体系的准备金率分别是多少?
假设A银行向其客户增加了50单位的贷款,客户将其中20单位支付给了A银行其他客户,剩下的30单位支付给了B银行客户。
3. 请根据上述操作编制两家银行新的资产负债表。
4. 现在货币存量的数额是多少?
5. 现在两家商业银行以及整个货币体系的准备金率分别是多少?
假设B银行向其客户增加了100单位的贷款,客户将其中50单位支付给了B银行其他客户,剩下50单位支付给了A银行客户。
6. 请根据上述操作编制两家银行新的资产负债表。
7. 现在货币存量的数额是多少?
8. 现在两家商业银行以及整个货币体系的准备金率分别是多少?
假设非银行公众现在决定增持50单位的纸币和硬币。
9. 这对货币存量产生什么影响?
10.
这对整个货币体系的准备金率产生什么影响?首先我们定义两个存量概念:M≡Cp+Dp2.1和B≡Cp+Cb+Db2.2M是(广义)货币,由非银行公众持有的纸币和硬币(Cp)以及银行存款(Dp)构成。实践中,M对应专栏2.1中某一层次的广义货币。B是基础货币,由Cp、商业银行持有的纸币和硬币(Cb)以及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Db)构成。实践中,B对应专栏2.1中的M0。现在我们将Cb+Db定义为银行准备金,记为R,则式(2.2)可改写为:B≡Cp+R2.3将广义货币量M与基础货币量B相除可得:MB≡Cp+DpCp+R2.4将恒等式右边的分子分母同除以非银行公众的银行存款Dp,得到MB≡CpDp+DpDpCpDp+RDp2.5为方便起见,令CpDp=χ,
RDp=ρ,则式(2.5)改写为:MB≡χ+1χ+ρ2.6由此可见,广义货币与基础货币之间的乘数关系,取决于公众持有的〖=H〗现金比率〖=S〗(cash
ratio)χ和银行的准备金率ρ。假定这些比率在一定时期内保持稳定(未必一成不变),则我们可以推出:M≡Bχ+1χ+ρ2.7和ΔM≡ΔBχ+1χ+ρ(2.8)在部分准备金体系下,ρ小于1;将χ+1χ+ρ记为m,则m1,是一个扩张乘数。前文中我们已知基础货币构成中央银行的负债项,如果假定中央银行愿意且能够按其意愿控制这些负债项,那么我们将得到第二个更有意思的结论,即货币存量规模是由中央银行提供基础货币资产的意愿决定的。这些假设实际上意味着货币供给的外生性。另外,将式2.7简单变形,就能得到B?M法的增量表达式(2.8)。通过式(2.8),很容易分析货币存量的变化,这也是在外生货币体系下,大家倾向于使用B?M法的原因。
在简化的抽象模型中,χ和ρ可能被视为固定值。但χ和ρ实际上代表了公众和银行的投资组合决策,反映了他们的资产偏好,受制于相对价格和其他约束条件。
在分析货币的过程中,我们仍然应当坚持效用最大化这一标准经济学公理。下文中,我们可能不会推导实现效用最大化的详细过程,但会分析与资产偏好有关的一些因素。例如,公众持有的现金比率χ体现了公众将货币在现金(包括纸币和硬币)和银行存款之间分配的决策,必然受到各类银行存款利率,即〖=H〗货币自有利率〖=S〗(money?s
own
rate)记为im的影响。在其他条件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存款利率越高,银行支付利息的存款种类越多,公众持有现金的意愿越弱。
除获取利息外,获得银行支付便利也是公众持有银行存款的原因之一,当然这一好处的吸引力取决于银行支付体系的应用程度——100年前,通过银行存款账户进行的交易要远远少于现在——这一定程度上与技术发展有关。高效运转的支票清算体系是银行转账支付广泛应用的前提。自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来,支付体系已迅速发展至电子支付阶段。这一过程中,通过设计自动化程序,客户只要建立定期支付指令或直接借记指令,电子支付就可轻松完成。目前,电子支付主要通过借记卡实现。随着银行存款配套服务的改进提升,银行存款较现金更具吸引力。
现代技术还通过其他途径影响现金比率。在存款利率和银行服务水平既定的前提下,现金和银行存款的分配比例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二者间转化的难易程度。所谓的皮鞋成本(shoe
leather
cost)正是反映了公众提取现金时寻找银行和排队等候的不便。但自动提款机(ATM)的出现使得在超市、加油站、购物中心、教育机构等场所进行日常交易成为可能。这些设备使存款变现更为便利,公众因而倾向于减少现金持有。这一效应在通胀快速攀升、名义利率高企的时期更为明显,因为此时计息存款在保证货币购买力方面的作用最为突出。
上述两个技术发展的例子都倾向于降低公众持有的现金比率χ,但不能因此一概而论,未来技术发展也可能会推动现金比率向反方向变化。这意味着技术对现金比率的影响不像货币自有利率(存款利率)那样明确,在现金比率χ的函数表达式中,我们无法对技术的偏导数给出明确的信号。尽管如此,实践中技术变化很可能延续数年来现金比率下降的趋势。
表2.3展示了近来支付偏好的变化。表中显示,自动支付金额急速上升,五年内增长了45%;信用卡支付金额也迅速增长,同期增长39%;而纸币清算金额和现金使用金额同期分别下降了25%和14%,这印证了我们关于技术发展对支付偏好影响的观点。表2.3英国通过金融中介进行交易的总量
百万200120022003200420052001—05年度变化率纸币支付2 5672 3942 2512 0891
931-5.9%自动支付3 7063 9304 2714 8275 378+7.0%信用卡支付4 3874 8215 3185
7396 094+6.8%现金支付(大于1英镑)27 68426 62225 85924 91623 968-2.9%其他3 0763
0253 0493 0093 0610.0%合计41 42040 79240 74840 58040
432-0.5%资料来源:www.apacs.org.ukresources_publicationsdocumengtspaymenttrendstable2.doc。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推断公众持有的现金比率χ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两个因素:货币自有利率(存款利率)和技术条件。χ≡CpDp=fim-,T?(2.9)
思考题2.1有些银行征收ATM使用费。如果这种收费普遍推广,那么你认为会对公众持有的现金比率产生什么影响?为什么?
银行在决定其准备金率水平时受到多重因素影响。我们知道银行是逐利机构,而准备金中的现金部分没有任何利息收益,在大多数经济体中,央行存款部分通常只有低息收益,因此对银行来说,准备金持有类似于对银行征税。
银行准备金的持有数量首先取决于持有成本。如果准备金是无息资产,持有成本可用其他流动性资产的回报率来代替,如〖=H〗债券利率〖=S〗(bond
rate)ib,如果准备金是生息资产,持有成本则为债券利率ib与持有准备金的收益率ir之差。准备金的持有数量还取决于商业银行因资金短缺而产生的融资成本,即银行向〖=H〗最后贷款人〖=S〗(lender
of last
resort)求援时需要支付的再贴现率id。再贴现率由中央银行定期公布,通常每月一次。在英国和欧元区,再贴现率也运用于短期回购交易中,该交易在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之间进行,以政府债券为基础资产。此外,准备金水平还取决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RR和银行现金流量的波动性水平σ。之所以考虑银行现金流量的波动性水平σ,是因为持有准备金的主要目的就是确保银行能够满足客户的现金支付需求或存款转账需求,后者尤为重要。大部分跨行支付可以对冲,但仍需准备金来结清差额。如果这一差额可以预测,所需准备金只限于预测的净现金流量;如果这一差额不可预测,就需额外持有一些准备金。因此现金流量的方差(或标准差)越大,准备金的持有规模就应越多。
总而言之,我们有:ρ≡RDp=fir+,ib-,id+,RR+,σ+(2.10)现在,我们对χ和ρ的影响因素及作用方向已有所了解,随之而来的一个疑问是χ和ρ的变动对式(2.7)和式(2.8)中货币乘数的大小有何影响。由此,我们也可观察χ和ρ对货币供给的影响。
回答上述问题的关键在于数值“1”。χ和ρ是真分数(实际上是数值很小的真分数),因此货币乘数表达式里的“1”决定了分子肯定大于分母。现在我们来考察χ和ρ的变动对货币乘数的影响。
如果χ变大,分子分母同时增大,乍一看货币乘数的变化不易判断。但仔细分析,我们发现由于分子大于分母,因此分子、分母等量变化对分母的影响要比分子大,也就是说分母的增长率要高于分子的增长率,货币乘数相应变小。
ρ只出现在分母中,因此它的影响显而易见。ρ的变动将引起货币乘数的反向变动。
既然货币供给取决于基础货币和货币乘数,我们可以得到:M=fB+,χ-,ρ-(2.11)将式(2.9)和式(2.10)中χ和ρ的影响因素引入式(2.11),得到如下货币供给模型:M=fB+,im+,T?,ir-,ib+,id-,RR-,σ-(2.12)其中,B的变化即为基础货币的变化,而其他变量的变化将引起货币乘数的变化。
专栏2.4货币乘数
1. 假定χ=0.05和ρ=0.01,计算货币乘数。
2. 假设公众持有现金的偏好发生了变化,α(原书如此,疑为χ之误——译者注)下降到0.04,重新计算货币乘数。
3.
如果银行将存款准备金率提高到0.012(χ保持在0.04),重新计算货币乘数。思考题2.2请运用B?M模型解释中央银行宣布利率提高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
接下来,我们来展示如何运用图形确定货币供应量。基于若干假设,前文采用账户分解的办法解释了如何确定货币供应量。然而,我们未曾提及的是,货币市场中存在一条垂直的供应曲线和一条向下倾斜的需求曲线,二者相交于某点,如图2.1所示。当然,货币供给曲线的斜率为何为正,我们将在本节结尾作出解释。在开始分析前,让我们先理清式(2.12)中各变量变动如何反映在图中。
图2.1货币供给曲线
横轴表示货币存量。在图2.1中,货币供应曲线与横轴相交于一点,表示货币存量M=mB(m表示货币乘数)。B的变动导致货币供应曲线移动,继而导致其与横轴交点发生变化。RR、id、ir、im、σ和T的变化会导致货币乘数的变化,也会导致货币供给曲线和横轴交点的变化。
需要注意到,上文分析中我们没有考虑债券利率ib,原因在于债券利率需要用纵轴表示。在利率-货币存量的二维空间中绘制货币供给曲线,主要是为了讨论货币市场的均衡状态,即货币供需曲线的交点。如图所示,货币需求曲线向下倾斜,纵轴上的利率表示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严格来说,在现代货币体系中,该利率应该是债券利率(代表市场主体为另类资产持有的“非货币金融资产”的回报率)和货币自有利率(现金收益率和存款利率的加权平均数)二者的利差。即使以利差项作为纵轴,债券利率的上升仍然会增加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随着利差的增大,货币需求会减少。重要的是债券利率一定要出现在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