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低空经济:中国经济发展新引擎
》
售價:NT$
403.0
《
汉字学理与小学汉字教学
》
售價:NT$
408.0
《
即将到来的能源战争
》
售價:NT$
407.0
《
时刻人文·臆造南洋:马来半岛的神鬼人兽
》
售價:NT$
296.0
《
时刻人文·信用的承诺与风险:一个被遗忘的犹太金融传说与欧洲商业社会的形成
》
售價:NT$
469.0
《
同与不同:50个中国孤独症孩子的故事
》
售價:NT$
301.0
《
开宝九年
》
售價:NT$
250.0
《
论僭政:色诺芬《希耶罗》义疏(含施特劳斯与科耶夫通信集)
》
售價:NT$
500.0
|
編輯推薦: |
“伐木声通常是在10月响起,到了次年5月,冰消雪融了,它才余音袅袅地飘逝在森林中。伐木的有公家的,也有私人的。公家伐木的都是各个林场的工人,而私人伐木的都是住户,他们是为着家中的火炉而伐木。公家伐木是天经地义的,他们伐的是落叶松、樟子松这些上等木材,它们被运送到全国各地后,可以造房屋、建桥梁。私人砍伐的,被允许的只有风干了的树木——我们俗称“杖杆”的已无生长迹……”这是来自《名家散文典藏·迟子建散文:年画与蟋蟀》的节选部分。
|
內容簡介: |
本书收录了迟子建多年以来的散文创作,其中的散文透出少有的沉静,在喧闹的当代社会中有着沉淀人心的作用-。东北的风土人情、北方的风雪、宁静的乡村都是她特别有感悟和体会的事物,对人世的透彻理解,对生命的尊重和热爱都时时流露出作者仁慈和善良的内心。堪称散文中的佳作精品。
|
關於作者: |
迟子建,当代女作家,1964年出生于东北最北方的小村“北极”,大兴安岭师专毕业。1986年因发表中篇小说《北极村童话》而成名,其作品带有某种散文化风格,这一点与萧红有些相似,许多读者也许正是因此而喜欢她独特的语言风格。是我国当代著名作家,她的小说创作在文坛有着重要地位。她的散文在众多女性散文作家中别具特色。
|
目錄:
|
第一辑
会唱歌的火炉
哑巴与春天
昆虫的天网
采山的人们
动物们
邻里间的围栏
棺材与竹板
露天电影
五花山下收土豆的人
伐木小调
年画与蟋蟀
上天的九级浪
奏捷之驿
龙眼与伞
灯祭
蚊烟中的往事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
一只惊天动地的虫子
傻瓜的乐园
第二辑
鲁镇的黑夜与白天
紫气中的烟火
飞向泥土的箭
花季的乞讨
土著的落日
尼亚加拉的彩虹
艺术之“缘”
石头与流水的巴黎
酒吧中的欧洲杯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
柏林墙的第十七层防线
农事博览会
从此岸到彼岸
落红萧萧为哪般
我对黑暗的柔情
伤怀之美
苍苍琴
时间怎样地行走
第三辑
我的梦开始的地方
在温暖中流逝的美
朗诵与逆向思维
远去的邮车
午夜的费穆与伯格曼
罂粟的报复
木匠与画匠
马背上的民族
中国北极的天象
雪山的长夜
美景,总在半梦半醒之间
红绿灯下
我的世界下雪了
寒夜生花
故乡的吃食
上个世纪的飞雪和溪流
玉米人
枕边的夜莺
谁能让我带走星空
|
內容試閱:
|
伐木小调
雪花弹拨森林的时候,有一种声音会在苍茫中升起,它不是鸟鸣,而是伐木声。
那时的树木茂密,高大得遮天蔽日,如果你独自走进森林,又有山风吹过,林海发出阵阵轰鸣,那种肃杀、神秘的气息就会令你心生寒意。那时林中的动物也很多,一年之中谁家不会套上一两只兔子和狍子呢?
伐木声通常是在10月响起,到了次年5月,冰消雪融了,它才余音袅袅地飘逝在森林中。伐木的有公家的,也有私人的。公家伐木的都是各个林场的工人,而私人伐木的都是住户,他们是为着家中的火炉而伐木。公家伐木是天经地义的,他们伐的是落叶松、樟子松这些上等木材,它们被运送到全国各地后,可以造房屋、建桥梁。私人砍伐的,被允许的只有风干了的树木——我们俗称“杖杆”的已无生长迹象的树木,以及那些不能成材的杂树,譬如水冬瓜、柞木、枫桦树、水曲柳等。但是由于这些杂树枝丫纵横,修剪起来麻烦,而且作为烧柴又不抗烧,所以偷着砍伐新鲜的落叶松作为烧柴的大有人在。
公家砍伐树木一般都选择到离居民区比较远的地方,当地人把它叫“工段”。工段搭着帐篷,工人们晚上就住在那里。他们喝的是雪水,吃的往往是冰凉的馒头。蔬菜不是黄豆粉条,就是海带和咸菜。帐篷里虽然有地火龙可以取暖,但到了后半夜,没人给火炉添柴,人就会被冻得缩成一团。白天呢,他们又得蹬着没膝的雪去伐木.所以林业工人十有八九都患有风湿病。他们伐木使用的工具是油锯和弯把子锯,电动的油锯发出的声音很大,比拖拉机运行的声音还要响,你隔着一里地都可以听到,但那时油锯是奢侈的工具,不是每个工人都能够用上的。大多数的人使用的是手工操作的弯把子锯。由于锯是铁制的,而被伐的又都是水分充足的鲜树,所以弥散的伐木声清脆悠扬、悦耳动听。由于人使用锯的时候有急有缓,有轻有重,有间歇,因而听伐木声跟欣赏一首完整的乐曲一样,有舒缓的行板,也有急遽的快板,更有给人留下回味余地的休止符,最后那声令人回肠荡气的“顺——山——倒——啦——”的呼喊,总是与树木的訇然倒地声融合在一起,浑厚圆满地作为伐木曲的结束。
我童年进山伐木,通常是跟着父亲。他很爱惜树木,喜欢盘树墩来作为烧柴。如果伐一棵高高的树,把它锯为几截,那么你会得到很多的柴火;而伐一个只有人的膝盖高的侏儒般的树墩,获得的只是一截烧柴,而你用的又是同样的力气和工夫,所以我常常觉得父亲愚痴,树木那么多,伐它上百棵又如何?况且别人家都伐树,为何我家要盘树墩而遭人耻笑?而且盘下的树墩因为散而不好装车,常常是拉着一车树墩朝家走,半途中就会有因为颠簸而骨碌骨碌滚到路上的.还得停下车来重新装车,费尽周折。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