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註冊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物流,時效:出貨後2-4日

2024年11月出版新書

2024年10月出版新書

2024年09月出版新書

2024年08月出版新書

2024年07月出版新書

2024年06月出版新書

2024年05月出版新書

2024年04月出版新書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2023年1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0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書城自編碼: 2265192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政治/軍事政治
作 者: 本书编写组 著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
國際書號(ISBN): 9787515011356
出版社: 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4-04-01
版次: 1 印次: 1
頁數/字數: 303/200000
書度/開本: 32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252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穿在身上的历史:世界服饰图鉴(增订珍藏版)
《 穿在身上的历史:世界服饰图鉴(增订珍藏版) 》

售價:NT$ 2540.0
历史的严妆:解读道学阴影下的南宋史学(中华学术·有道)
《 历史的严妆:解读道学阴影下的南宋史学(中华学术·有道) 》

售價:NT$ 500.0
海外中国研究·江南:中国文雅的源流
《 海外中国研究·江南:中国文雅的源流 》

售價:NT$ 347.0
迟缓的巨人:“大而不能倒”的反思与人性化转向
《 迟缓的巨人:“大而不能倒”的反思与人性化转向 》

售價:NT$ 352.0
我们去往何方:身体、身份和个人价值
《 我们去往何方:身体、身份和个人价值 》

售價:NT$ 305.0
大学问·批判的武器:罗莎·卢森堡与同时代思想者的论争
《 大学问·批判的武器:罗莎·卢森堡与同时代思想者的论争 》

售價:NT$ 449.0
低薪困境:剖析日本经济低迷的根本原因
《 低薪困境:剖析日本经济低迷的根本原因 》

售價:NT$ 301.0
穷人的银行家(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穆罕默德·尤努斯自传)
《 穷人的银行家(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穆罕默德·尤努斯自传) 》

售價:NT$ 347.0

建議一齊購買:

+

NT$ 225
《 做合格的共产党员——“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实践 》
+

NT$ 481
《 互联网+:国家战略行动路线图 》
+

NT$ 623
《 社会治理(国家“十二五”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新中国成立65周年主题出版项目) 》
+

NT$ 324
《 习近平用典(平装) 》
+

NT$ 405
《 推进国家治理与社会治理现代化 》
編輯推薦:
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专题研讨班17日在中央党校开班。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必须适应国家现代化总进程,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提高国家机构履职能力,提高人民群众依法管理国家事务、经济社会文化事务、自身事务的能力,实现党、国家、社会各项事务治理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不断提高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有效治理国家的能力。
为帮助党员干部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切实实现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我们组织权威专家对讲话精神进行解读,以帮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內容簡介:
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本书力邀中央国家机关和中央党校既有较高理论水平又有实践经验的专家按照讲话精神编写,全面展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治国理政新思路,是推进实现我国第五个现代化的纲领性文件,对提高党员干部的思想理论水平、全面深化改革、打开工作新局面具有重要帮助。
目錄
"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
精神全面深化改革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
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第一章 完整理解和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
一、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二、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三、正确把握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与实现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二者之间的关系
四、全面深化改革的方向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第二章 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有效治理国家
是与我国现代化总进程的发展相适应的
一、救亡图存,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是国家
现代化总进程的基本前提
二、解决温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国家现代化
总进程中承上启下的关键阶段
三、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
现代化国家是国家现代化总进程的根本目标
第三章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是制度建设的重大任务
一、领导制度、组织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
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
二、民主集中制是党和国家的根本组织制度和
领导制度
三、不断推进党的建设和国家治理制度化、
规范化、程序化
第四章 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为重点,提高党
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
一、加强执政能力建设是党执政后的首要任务
二、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
三、建设高素质执政骨干队伍
第五章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推进国家
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历史发展和重大意义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内涵
三、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第六章 大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和核心价值观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
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思想基础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
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目标方向
三、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推进国家治理
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历史基础
第七章 处理好“五个关系”,从战略上谋划国家
治理体系的现代化
一、全面深化改革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
二、认真学习和全面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
三、立足国家整体利益、根本利益、长远利益
第八章 全面加强党的建设,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
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坚强领导主体
一、在思想建设方面,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
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
二、在作风建设方面,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
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三、以干部队伍建设为重点、以党员队伍建设
和基层党组织为基础,增强党的组织功能
四、坚定不移反对腐败,永葆共产党人清正廉
洁的政治本色
五、健全和维护民主集中制,严明党的纪律
六、改革和完善党的执政方式,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第九章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推进国家
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根本目标
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本含义
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已经展现
出光明前景
三、奋力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变为现实
附录
深刻理解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
——一论学习贯彻习近平在省部级专题研讨班重要讲话
准确把握国家治理现代化
——二论学习贯彻习近平在省部级专题研讨班重要讲话
走自己的路,坚定制度自信
——三论学习贯彻习近平在省部级专题研讨班重要讲话
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四论学习贯彻习近平在省部级专题研讨班重要讲话
全面领会和落实三中全会精神
——五论学习贯彻习近平在省部级专题研讨班重要讲话
內容試閱
"第一章完整理解和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专题研讨班上的重要讲话中明确强调,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就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应有之义。习近平指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完整理解和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这是两句话组成的一个整体,即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我们的方向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一、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是我们党和国家历史上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全会作出的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进一步表明了我们党坚持改革的坚定态度。因为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没有改革,就没有中国的今天,也就没有中国的明天,所以我们必须进一步深化改革。那么,我们改革的目标是什么?如何正确认识深化改革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之间的关系,习近平在中央党校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专题研讨班上的重要讲话中,十分鲜明地把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之一。这就表明全面深化改革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手段、路径和动力,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才是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标和归宿。
(一)正确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科学内涵
中国的改革是同开放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因为开放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我国在对外关系方面由改革开放前的封闭半封闭状态向全方位开放的改革。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重大成就,在治党治国治军、内政外交国防等方面都取得了重大进步。可以说,新时期以来我们一切成就的取得都是源于改革开放,因此,我们要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深化改革。
2012年12月3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进行第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改革开放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繁重的事业,必须一代又一代人接力干下去。还是在这次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习近平进一步指出,历史、现实、未来是相通的。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未来的历史。要把党的十八大确立的改革开放重大部署落实好,就要认真回顾和深入总结改革开放的历程,更加深刻地认识改革开放的历史必然性,更加自觉地把握改革开放的规律性,更加坚定地肩负起深化改革开放的重大责任。为此,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五点意见。
(1)改革开放是一场深刻革命,必须坚持正确方向,沿着正确道路推进。在方向问题上,我们头脑必须十分清醒,不断推动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2)改革开放是前无古人的崭新事业,必须坚持正确的方法论,在不断实践探索中推进。摸着石头过河,是富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国情的改革方法。摸着石头过河就是摸规律,从实践中获得真知。摸着石头过河和加强顶层设计是辩证统一的,推进局部的阶段性改革开放要在加强顶层设计的前提下进行,加强顶层设计要在推进局部的阶段性改革开放的基础上来谋划。要加强宏观思考和顶层设计,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同时也要继续鼓励大胆试验、大胆突破,不断把改革开放引向深入。
(3)改革开放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坚持全面改革,在各项改革协同配合中推进。改革开放是一场深刻而全面的社会变革,每一项改革都会对其他改革产生重要影响,每一项改革又都需要其他改革协同配合。要更加注重各项改革的相互促进、良性互动,整体推进,重点突破,形成推进改革开放的强大合力。
(4)稳定是改革发展的前提,必须坚持改革发展稳定的统一。只有社会稳定,改革发展才能不断推进;只有改革发展不断推进,社会稳定才能具有坚实基础。要坚持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结合点。
(5)改革开放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必须坚持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坚持在党的领导下推进。改革开放在认识和实践上的每一次突破和发展,改革开放中每一个新生事物的产生和发展,改革开放每一个方面经验的创造和积累,无不来自亿万人民的实践和智慧。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越繁重,我们越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越要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善于通过提出和贯彻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带领人民前进,善于从人民的实践创造和发展要求中完善政策主张,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不断为深化改革开放夯实群众基础。
(二)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方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并不断完善和发展的,或者说,中国的改革开放之所以能够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就是因为我们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创立并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从国际视野来看,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改革开放已经形成了一种世界潮流,进行改革开放的国家并不只是中国,而是不论是社会主义国家也好,还是资本主义国家也好,都在进行改革开放。然而,各国改革开放的结果却不尽相同,有些国家发展起来了,有些国家不仅没有发展,反而倒退了,特别是如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各国,就是在改革开放的口号下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改垮了,国家的社会主义性质改变了,究其原因,从根本上说就是因为他们在改革开放的借口下,丢掉了社会主义这面旗帜。他们的改革不是为了坚持社会主义制度,而是为了抛弃社会主义制度。对比之下,我们国家在改革开放以来,逐渐形成并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开辟并不断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创立并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这就充分表明,我们的改革开放不是抛弃社会主义这面大旗,不是要否定社会主义制度,而是要改掉阻碍社会主义发展的各种体制、机制,使之与中国的基本国情相适应,与人民的要求相吻合,即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总之,改革开放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所进行的第二次伟大而深刻的革命,必须坚持正确方向,沿着正确道路推进,这个正确方向、正确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方向和道路问题上,我们头脑必须十分清醒,这就是:我们要通过全面深化改革,不断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三)增强全面深化改革的信心和勇气
改革开放是我们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也是我们党最鲜明的旗帜。30多年来,我们党靠什么来振奋民心、统一思想、凝聚力量?靠什么来激发全体人民的创造精神和创造活力?靠什么来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在与资本主义竞争中赢得比较优势?靠的就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用改革的办法解决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的一系列问题。同时,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旧的问题解决了,新的问题又会产生,制度总是需要不断完善,因而改革既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劳永逸。面对未来,要破解发展面临的各种难题,化解来自各方面的风险和挑战,更好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除了深化改革开放,别无他途。当前,在改革开放问题上,党内外、国内外都很关注,全党上下和社会各方面期待很高。改革开放到了一个新的重要关头。我们在改革开放上绝不能有丝毫动摇,改革开放的旗帜必须继续高高举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正确方向必须牢牢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全党要在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这个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标上统一思想,以坚定的制度自信坚定改革信心,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更有力的措施和办法推进改革。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没有坚定的制度自信就不可能有全面深化改革的勇气,同样,离开不断改革,制度自信也不可能彻底、不可能久远。我们全面深化改革,是要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好;我们说坚定制度自信,不是要固步自封,而是要不断革除体制机制弊端,让我们的制度成熟而持久。
总之,一句话,我们全面深化改革,不是要抛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而是要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全面深化改革的这个目标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
二、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是我国改革与发展历史上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的一次会议。这次会议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之一,不仅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国家的必然要求,也是治国理政理念的重大创新和发展,它必将指引我们沿着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胜利前进。
(一)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涵与要求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国家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概念,是我们党执政理念的重大创新。首先,国家治理体系,是一个内涵和外延都十分庞大的综合性概念,既包括国家治理的主体,如党、政府、民间团体以及广大人民群众等;也包括国家治理的客体,如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环境等;同时还包括国家治理的道路、理论、制度、政策、方法等等。其次,国家治理能力,是国家治理体系中各方面相互协调、共同发展的本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强调的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要与社会的发展要求相适应,与社会发展的一定阶段相联系。我们要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客观上要求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因此,我们要全面深化改革,就是要改革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求不适应的问题,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到新中国成立100周年时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国家治理方面的基本保证。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构建现代化的国家治理体系,提升现代化的国家治理能力,除了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贯彻中国共产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基本要求,还要符合现代社会和现代治理的要求。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适应社会发展。我国社会正在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现代化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必须采取与我国现代化发展的历史进程相适应的方式来组织和运行,以推进现代化的发展。二是发扬人民民主。在社会加速现代化的过程中,人们的受教育程度、观念意识、交往方式、利益要求等都发生着深刻变化,其中在更大范围、更高程度上参与国家和社会生活,真正切身感受到自己是国家的主人,这是人民群众最强烈的政治诉求。现代化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必须有利于人们的政治参与和利益表达,有利于人民群众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三是坚持依法治国。将国家治理的规则法律化、制度化,既是现代法治的基本精神,也是现代国家治理的基本要求。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必须保证国家治理在法治的轨道上运行,不允许任何组织和个人有超越法律的权力。四是体现成本效益。国家治理的过程,必然消耗一定资源,形成治理成本。现代化的国家治理体系治理能力不能只考虑结果而不计成本,而是要追求以更小的成本争取更大的效益。
(二)提升政府管理现代化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
从当前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个关键问题就是,提升政府管理现代化水平。这是由政府管理在国家治理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决定的。一般来说,政府职能的主要内容包括四个方面:政治职能、经济职能、文化职能、社会职能。
1.政治职能
政治职能,亦称统治职能,政治职能是指政府为维护国家统治阶级的利益,对外保护国家安全,对内维持社会秩序的职能。我国政府主要有四大政治职能:一是军事保卫职能。即维护国家独立和主权完整、保卫国防安全、防御外来侵略的职能。二是外交职能。即通过政府的外交活动,促进本国与世界其他各国正常的政治、经济往来,建立睦邻友好关系,促进国与国之间互惠互利,反对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等方面的职能。三是治安职能。即维持国家内部社会秩序、镇压叛国和危害社会安全的活动、保障人民的政治权利和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宪法和法律尊严的职能。四是民主政治建设职能。即通过政府活动,推进国家政权完善和民主政治发展的职能。
2.经济职能
经济职能,是指政府为国家经济的发展,对社会经济生活进行管理的职能。随着我国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我国政府主要有三大经济职能:一是宏观调控职能。即政府通过制定和运用财政税收政策和货币政策,对整个国民经济运行进行间接的、宏观的调控。二是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职能。政府通过政府管理、制定产业政策、计划指导、就业规划等方式对整个国民经济实行间接控制;同时,还要发挥社会中介组织和企业的力量,与政府一道共同承担提供公共产品的任务。三是市场监管职能。即政府为确保市场运行畅通、保证公平竞争和公平交易、维护企业合法权益而对企业和市场所进行的管理和监督。
3.文化职能
文化职能,是指政府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的需要,依法对文化事业所实施的管理。它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促进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保证。我国政府的文化职能主要有下面四类:一是发展科学技术的职能。即政府通过制定科学技术发展战略,加强对重大科技工作的宏观调控,做好科技规划和预测等工作,重视基础性、高技术及其产业化研究。一般的科技工作主要依靠市场机制来推动。二是发展教育的职能。即政府通过制定社会教育发展战略,优化教育结构,加快教育体制改革,逐步形成政府办学与社会办学相结合的新体制。三是发展文化事业的职能。即政府通过制定各种方针、政策、法规等,引导整个社会文学艺术、广播影视、新闻出版和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等各项事业健康繁荣地发展。四是发展卫生体育的职能。即政府制定各种方针、政策、法规等,引导全社会卫生体育事业的发展。
4.社会职能
社会职能,即指除政治、经济、文化职能以外政府必须承担的其他职能。政府的社会职能主要有:一是调节社会分配和组织社会保障的职能。即政府为保证社会公平、缩小地区发展差距和个人收入差距,运用各种手段来调节社会分配、组织社会保障,以提高社会整体福利水平,最终实现共同富裕。二是保护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职能。即政府通过各种手段,对因经济发展、人口膨胀等因素所造成的环境恶化、自然资源破坏等进行恢复、治理、监督、控制,从而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三是促进社会化服务体系建立的职能。即政府通过制定法律法规、政策扶持等措施,促进社会自我管理能力的不断提高。四是提高人口质量,实行计划生育的职能。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也是关系到国家长远发展的一件大事,因此我国政府必须加强对计划生育工作的管理,包括计划生育的法制建设,方针、政策的制定,规划组织计划生育科学研究,加强计划生育的宣传、咨询和技术服务工作。
与此同时,要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逐步建立精简、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系。推进政企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中介组织和社会事务分开,创造良好的经济社会环境,在更大程度、更大范围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要以提高公共服务效率和质量为中心,整合各类相关资源,优化配置公共资源,切实履行政府的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努力做到以最低廉的行政成本提供更多、优质、高效的公共服务。加大机构整合力度,探索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健全部门间协调配合机制,精简和规范各类议事协调机构及其办事机构,减少行政层次,着力解决机构重叠、职责交叉、政出多门的问题。加强行政执法部门建设,规范垂直管理部门和地方政府的关系。
要理顺和创新政府行政体制和机制,提高政府决策科学化。根据建立责任政府、服务政府和法治政府的要求,明确政府权责,并使政府权责与财政支出统一起来。建立和完善公共财政体制,保证公平高效提供公共产品和有效履行政府职能。界定和理顺中央与地方不同层级政府职能,通过财政转移支付等方式支持促进欠发达地区的发展和农村公共服务的提供。建立民主科学决策机制,对关乎全局的重大决策进行审慎、科学规划,建立协商、协调机制,对一些技术性和涉及群众利益的决策,要由专家进行论证、咨询、评估与社会公示、群众听证等。完善问责制、决策失误追究制,做到权责明确、问责有力、行为规范、监督到位。创新和规范政府行政方式,推行政务公开,建立便捷、透明的政务服务体系,积极推进和完善“一站式”“窗口式”等政府服务方式。同时,推进厂务公开、村务公开、公共服务公开等,利用电子政务等手段,搭建公共信息平台。
要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必然要求,是政治体制改革的有机组成部分,又是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关键。这一方面因为政府是公共权力的代表,是政治体制改革的组织者和参与者;另一方面因为行政体制改革的过程是下放、收缩和调整政治权力利益的过程。因此,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成效,对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化至关重要。当前,我国行政管理体制存在职能转变不到位,对微观经济干预过多,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比较薄弱;一些工作人员依法行政意识不强;一些领导干部脱离群众、脱离实际,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严重;一些领域腐败现象易发多发等问题。我们要以转变职能为核心,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大力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努力为各类市场主体创造公平的发展环境,为人民群众提供良好的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使政府履行好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中所规范的“宏观调控、市场监管、公共服务、社会管理、保护环境”的职能。
要努力提高执行力和公信力。坚持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使各项政策更加符合实际、经得起检验。加强对政策执行情况的检查监督,做到令行禁止。强化行政问责,对失职渎职、不作为和乱作为的行为,要严肃追究责任。各地区、各部门对中央的决策部署要执行有力,绝不允许各自为政。各级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要自觉遵守宪法和法律,严格依法行政。切实改进行政执法工作,努力做到规范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加快建立健全决策、执行、监督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行政运行机制。认真解决企业改制、征地拆迁、环境保护、劳动争议、涉法涉诉等领域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加强和改进信访工作,改善流动人口管理和服务,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着力解决突出治安问题,防范和依法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要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逐步形成惠及全民的公共服务体系。这是建设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基本任务。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目的之一,就是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这里“服务”的属性在于它的公共性、普惠性和社会公平性。公共服务的范围比较广,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高低和政府建设的能力大小而定,但基本上包括公共教育、公共卫生、公共文化等社会事业,也包括公共交通、公共通信等公共产品和公用设施建设,还包括解决人的生存、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所需要的社会就业、社会分配、社会保障、社会福利、社会秩序等公共制度建设。这些公共服务产品和公共服务的提供,是政府调控社会群体之间收入差距、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社会安定有序的有效制度性手段和机制。政府必须既不断增加公共服务的总量,向社会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服务,又着力优化公共服务的结构和布局,为人民群众的生活生产提供有利的环境。
三、正确把握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与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二者之间的关系
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到这个总目标时特别强调,“这是两句话组成的一个整体”。这就是说,这两句话虽然各有自己特定的内容,但这两句话并不是相互孤立、彼此毫无关联的,而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概括地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和发展,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制度保障,而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则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体现。
(一)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一个国家的制度和制度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
领导制度、组织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制度作为一种带有普遍性规范性和强制执行性的行为规范,必然要求任何组织和个人,做任何事情都必须遵守制度、执行制度。因此,一个国家有什么样的制度,就必然要求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与之相适应。否则,如果出现了违背国家制度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国家制度就会强制其纠正。我们的国家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体表现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建立在这些制度基础上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这就要求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只能维护、完善和发展这些制度,而不能无视、削弱和损害这些制度。
(二)国家治理体系的科学化和治理能力的提高可以促进国家制度的完善和发展
当前,从总体来看,我们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好的,是有独特优势的,是适应我国国情和发展要求的。同时,我们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方面还有许多亟待改进的地方,在提高国家治理能力上需要下更大气力。一种国家制度的优越性,只有在国家治理的实践中才能体现出来。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国家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无可辩驳地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正确性和优越性,证实了国家治理体系的科学化和治理能力的强大。但是我们在发展中还存在许多问题,比如: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发展方式依然粗放,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社会矛盾明显增多,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医疗、住房、生态环境、食品药品安全、安全生产、社会治安、执法司法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较多,部分群众生活困难,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问题突出,一些领域消极腐败现象易发多发,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等等。正是这些问题的存在,倒逼我们必须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总之,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既是经济社会全方位改革的纲领,也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纲领。可以说,到2020年,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也就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进展。
四、全面深化改革的方向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道路关乎党的命脉,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十分落后的国家探索民族复兴道路,是极为艰巨的任务。90多年来,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独立自主走自己的路,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取得革命建设改革伟大胜利,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基本内涵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据此,可以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基本内涵作如下五个方面的理解。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道路,就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就要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带动和帮助后富,逐步走向共同富裕;坚持和完善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保证国民经济持续科学健康发展,人民共享经济繁荣成果。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道路,就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这就要坚持和完善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以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实现社会安定,政府廉洁高效,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和睦,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这就要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大力发展科学教育文化事业,提高教育科学文化水平,努力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繁荣学术和文艺;建设立足中国现实、继承历史文化优秀传统、吸取外国文化有益成果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发展道路,就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建设。这就要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着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文化、完善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活力,走共同富裕道路,推动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协调发展。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发展道路,就是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就是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
上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发展道路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有机统一,不可分割。只要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们的国家就会在经济上更加富强、在政治上更加民主、在文化上更加繁荣、在社会上更加和谐、在生态环境上更加美丽,我们的民族就会更加进步,人民的生活就会更加幸福美满。
(二)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大意义
2012年11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这里“两个必由之路”,充分强调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实践价值,科学回答了我们党为什么要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基本原因和重大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回首近代以来中国波澜壮阔的历史,展望中华民族充满希望的未来,我们得出一个坚定的结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我们党是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的,党的一切理论和实践的最高原则和最终目标都是让人民群众能够生活得更加美好、更加幸福。党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也是要创造人民美好生活。我们的人民是伟大的人民。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国人民依靠自己的勤劳、勇敢、智慧,开创了民族和睦共处的美好家园,培育了历久弥新的优秀文化。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着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人世间的一切幸福都是要靠辛勤的劳动来创造的。因此,我们党的责任,就是要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努力解决群众的生产生活困难,逐步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三)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基本要求
2012年11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既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又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其他各方面建设;既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又坚持改革开放;既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又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就回答了我们党在实践中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基本要求,即怎样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一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其他各方面建设。坊间的一句话很能说明问题,那就是“财大气粗”。坊间还有一句话,叫做“金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金钱是万万不能的。”这两句话通俗地表明了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当今世界各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都充分证明了一个客观事实,即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成就是硬实力。然而,在所有发展当中,经济发展始终是第一位的,经济建设始终是中心。只有把经济建设搞上去,才能为其他各方面建设的发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二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来说,犹如一个人的灵魂和肢体。我们要靠四项基本原则把握政治方向,靠改革开放提供强大动力。四项基本原则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改革开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三要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目的,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必须更加自觉地把以人为本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不断在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取得新成效。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台灣用户 | 香港/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