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註冊 |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EMS,時效:出貨後2-3日

2024年10月出版新書

2024年09月出版新書

2024年08月出版新書

2024年07月出版新書

2024年06月出版新書

2024年05月出版新書

2024年04月出版新書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2023年1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0月出版新書

2023年09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哈佛凌晨四点半的秘密(哈佛是智慧的殿堂,更是强大的象征!哈佛大学送给青少年最好的礼物!三流学校教授课本,二流学校教授知识,一流学校教授精神!)

書城自編碼: 2266401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成功/勵志青少年励志
作 者: 余林
國際書號(ISBN): 9787546410883
出版社: 成都时代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4-03-01
版次: 1 印次: 1
頁數/字數: 256/136000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268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汗青堂丛书144·决战地中海
《 汗青堂丛书144·决战地中海 》

售價:NT$ 765.0
逝去的武林(十周年纪念版 武学宗师 口述亲历 李仲轩亲历一九三零年代武人言行录)
《 逝去的武林(十周年纪念版 武学宗师 口述亲历 李仲轩亲历一九三零年代武人言行录) 》

售價:NT$ 250.0
唐代冠服图志(百余幅手绘插画 图解唐代各类冠服 涵盖帝后 群臣 女官 士庶 军卫等 展现唐代社会风貌)
《 唐代冠服图志(百余幅手绘插画 图解唐代各类冠服 涵盖帝后 群臣 女官 士庶 军卫等 展现唐代社会风貌) 》

售價:NT$ 398.0
知宋·宋代之科举
《 知宋·宋代之科举 》

售價:NT$ 454.0
那本书是(吉竹伸介与又吉直树 天才联动!)
《 那本书是(吉竹伸介与又吉直树 天才联动!) 》

售價:NT$ 454.0
传播的跃迁:人工智能如何革新人类的交流
《 传播的跃迁:人工智能如何革新人类的交流 》

售價:NT$ 505.0
纯粹·古代中国的历史与制度
《 纯粹·古代中国的历史与制度 》

售價:NT$ 286.0
生活来来往往  别等来日方长 新版(伍佰:“讲好了这一辈子,再度重相逢。”别等,别遗憾!珍惜当下才是最好的解药)
《 生活来来往往 别等来日方长 新版(伍佰:“讲好了这一辈子,再度重相逢。”别等,别遗憾!珍惜当下才是最好的解药) 》

售價:NT$ 265.0

建議一齊購買:

+

NT$ 247
《 哈佛凌晨四点半:哈佛大学写给青少年的人生信条 》
+

NT$ 7794
《 玛格南元老级摄影师珍藏版画册(传奇卡帕+塞尔吉奥·拉莱) 》
+

NT$ 288
《 哈佛凌晨四点半:初中实践版 》
+

NT$ 288
《 哈佛凌晨四点半?高中实践版 》
+

NT$ 315
《 哈佛不眠夜:你见过哈佛凌晨4点的图书馆吗?(哈佛被誉为“美国人的思想库”,建校300多年来,培养了8位总统,40位诺贝尔奖金获得者,数以万计的社会精英!) 》
+

NT$ 288
《 哈佛凌晨四点半:哈佛大学给青少年的励志课(经典珍藏版)(畅销书)让孩子用哈佛方式成长,像哈佛人一样成功!学习哈佛学子从平凡到非凡的奇迹转变法则! 》
編輯推薦:
世界顶级学府的核心理念 西方社会精英的成功秘诀
三流学校教授课本,二流学校教授知识,一流学校教授精神。哈佛精英教育的核心,就是培养学生自由的思想、独立的精神和强大的内心。
內容簡介:
哈佛是智慧的殿堂,更是强大意志的象征,不管你是否曾走进过哈佛的大门,都可以从本书感受哈佛的朝气,接受哈佛的洗礼,并让哈佛的精神力量注入你的人生。
目錄
第一章世界顶级学府的秘密
哈佛大学——世界最高学府的核心 2
哈佛的“神童”是怎样炼成的 6
自由还是引导,听听哈佛怎么说 10
什么?教育也会扼杀孩子的天赋 13
什么年龄教什么 16
第二章成为十年后的强者
为什么哈佛的学生更独立,中国的学生更听话 22
独立思考是美国学生最大的优势 26
孩子有没有“不听话”的权利 31
抛开父母老师的权威,让孩子占据主动 34
玩多久?学多久?时间怎么分配最合理 38
不宠不惯,才能教出强势的孩子 42
犯了错,就应该让他承担后果 46
时间不会倒流,人生没有彩排 49
大声说出自己的想法 52
哈佛的三条忠告 55
第三章到底是该重成绩还是重素质
学习素质决定成绩,综合素质决定一生 60
搞清楚为什么有“厌学症” 63
只读教科书,是读不出精英来的 68
学外语,真的有那么难吗 72
中国有文理科,美国还有更多“科” 76
思考,比学习和考试更重要 80
第四章每个人都是潜力无限的天才
打开智慧的眼睛,会观察才会更聪明 84
激发好胜心,开始主动学习 87
哈佛的魔法记忆训练营 90
走出校园后,有多少知识是能“带走”的 95
不断鼓励,点燃神奇潜能 98
发现你的潜能 102
开发潜能不能急功近利,否则会适得其反 104
语言天赋越早开发越好 106
如果你有音乐天赋,千万不要忽视它 109
游戏教育:玩出来的天才 113
第五章学再多知识,也不如学会怎样做人
勇于剥去身上的泥土,才能露出金色的心 122
尽早学会为他人着想 125
不可忽略“爱的教育” 128
明白平凡也是一种幸福 132
珍惜现在拥有的一切 136
懂得感恩,会更容易幸福 139
脚踏实地,不要炫耀自己 143
吝啬的人再富有也是贫穷的 146
懂得诚信才会有人尊敬 149
第六章叫我第一名,从小就有“领导范儿”
开启勇气教育,等于掘到了第一桶金 154
不要总是发号施令,让他自己作决定 157
培养责任心,敢担当才能成大事 161
懂得助人,对未来大有帮助 165
I believe I can!相信自己能 168
哈佛领导课,让你变得更加优秀 171
第七章世界有多险恶,你就要有多勇敢
正确认识自己是成长的关键 176
获得辨别能力,自己去认清这个世界 179
世界再功利,也要做正直的人 182
不管贫穷还是富贵,都绝不自卑 185
学会信任,但不要轻信 188
乐观,比黄金更重要 191
发牌的是上帝,打好牌得靠自己 194
第八章父母应该尽早做的6件事
好家长胜过好老师 198
爱他,就给他开一个独立账户 200
正确引导,走出失意的阴影 204
如何应对“十万个为什么” 207
用乐观去战胜苦难 211
为未来制订一个大胆的规划 213
第九章中国式教育VS哈佛式教育
填鸭式的灌输VS兴趣的引导 218
死记硬背,不如为记忆插上想象的翅膀 221
应试教育VS能力培养 224
兴趣,究竟是“贪玩”还是“潜力” 228
听话的只能是孩子,不可能是家长 231
尽量不说“看看人家!” 234
反复“唠叨”,真的就会听吗 236
无限制的娇惯和溺爱只会毁了未来 239
父母和老师何时才能放下“权威” 241
內容試閱
世界顶级学府的秘密
哈佛大学——世界最高学府的核心
掌握常青藤教育就是掌握了如何与孩子沟通、如何开发孩子的潜能、如何引导孩子的积极进取心、如何让孩子的品格和人格得以自我完善……如此,便会拿到通向成功教育的金钥匙。
常青藤或常青藤盟校指的是美国东北部最著名的8所大学:哈佛、耶鲁、普林斯顿、哥伦比亚、康奈尔、布朗、达特茅斯和宾夕法尼亚大学。这8所大学,除了康奈尔大学建于1865年以外,全都是在十七八世纪创建,属于美国历史最悠久也是最为精英的大学。在习惯上,人们把精英教育称为常青藤教育。19世纪末,一些研究型的大学崛起,如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芝加哥大学,等等。但是,人们习惯上还是把常青藤教育作为精英教育的另一个代名词,虽然它的范畴远远超越了这8所大学,而成为了全世界精英教育的典范。
多年以来,在美国的学术界渐渐形成了一种学术标准,对真理的认真探索以及道德水准的提高至今仍然是这一标准的核心,而这一标准的源头,正是出自于哈佛大学。哈佛的创办者是一批从英格兰远道而来的清教徒,从他们的思想中,折射和衍生出一种求真务实的做人态度,影响着一代又一代哈佛人,教导他们以此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哈佛大学第19任校长昆西曾着重指出:“大学最根本的任务就是追求真理,而不是去追随任何派别、时代或局部的利益。”
哈佛学子威廉·詹姆斯在1903年开学典礼致辞时说:“真正的哈佛是无形的哈佛,藏于那些较为追求真理、独立而孤隐的(学生)灵魂里……这所学府在理性上最引人称羡的地方,就是孤独的思考者不会感到那样的孤单,反而得到丰富的滋养。”的确,在哈佛,真理被摆在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求学的过程就是求真的过程。不断地掌握知识、探索世界的过程,就是不断接近真理的过程。
在美国,曾经有位企业家说过:“你就是让那些哈佛的新生不上学、随便干点什么,20年后,他们还是会比别人成功。关键不在于哈佛教了他们什么,而在于哈佛选了什么样的人。”可见,哈佛的精英教育法则最根本的一点不在于让孩子能够走进哈佛,获得哈佛大学的精英教育本身,而在于挑选并培养具有“哈佛素质”的孩子。那些刚进哈佛的孩子们,在某种程度上都具有这样的素质。因此,不要将孩子未来的成功寄希望于千方百计把他们塞进哈佛大学,让他们接受世界上最好的教育,而在于从小就开始培养你的孩子,让他们具备“哈佛素质”。国外研究指出,人到17岁时个人素质的发展已基本定型,再进行教育效果就不大了,而17岁以前特别是14岁以前,可塑性非常强。这时期的教育,对孩子一生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所以应该尽早用哈佛的教育方式对孩子们进行培养。
很多父母在自己的孩子一出生时,就希望他们能走进哈佛,做下一个“哈佛女孩”、“哈佛男孩”,然而,由于各种限制,并不是每一个优秀的孩子都能走进哈佛。其实,走进哈佛也许是高等教育的目标,但绝对不是成功人生的目标。衡量一个人,从来都不是看他是不是上过哈佛。只要孩子们具有哈佛素质,无论他们身处世界的哪一个角落,都能够在越来越要求创造力和竞争力的未来世界中脱颖而出。
要使孩子具有“哈佛素质”,就必须从孩子出生开始用哈佛的教育目标、原则和方法对孩子进行教育。
哈佛的教育目标,绝不仅仅是学到知识,更在于引导他们走向成功。这种成功并不仅仅是我们一般意义上的有权有势,而是作为一个“人”的大写的成功。哈佛的教育理想是培养一个完美的人,一个有能力让自己幸福也能带给别人幸福的人。哈佛要培养的是各个领域中的领袖。这些领袖的价值观念、远见和能力,都关系着未来社会的发展,担负着未来人类的命运。
这绝不是夸大其词,倘若查一查哈佛出来的孩子们,你就能够看到无数包括总统、议员、政府官员在内的美国政治精英、企业总裁、顶尖律师、媒体掌舵人,等等,他们就是哈佛精英教育法则的受惠者,也是哈佛教育出来的领袖。
美国总统奥巴马也不例外。据说在他小的时候,常常会提一个问题,不得答案不罢休。这个问题是:“这样是不是公平?”奥巴马的当选当然不是偶然,他小时候的这个问题就已经显露了他身上的某种领袖气质。政治家要解决的问题,包括国际争端、国家发展、利益共享,等等,但归根结底,是要解决“公平”这一问题。他小时候的思考就决定了他日后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然而,在中国的教育中,家长们更喜欢按照自己的意志塑造孩子,孩子们最大的责任就是被灌输知识,记住大人们告诉自己的事情,他们并不作为家庭成员参与家庭讨论,就更不用说提出问题了。哈佛的精英教育法则强调让孩子提出问题,让孩子启动自己的大脑。孩子们只有学会挑战大人,长大后才可能超越父辈,走向自己人生的独立和成功。要让孩子从小就能独立面对世界,建立自己的信心,能发出自己的声音,相信自己有改变世界的力量。
此外,哈佛的教育绝不局限于课堂,他们最为提倡的是家庭教育,将对孩子的教育渗透进生活的点点滴滴。本书就是希望能为各位家长们拨开教育的迷雾,呈现出哈佛最为清晰的教育蓝图。
在中国,许多家长,特别是一代新兴中产阶级的家长,对孩子的未来充满了梦想,梦想着下一代能拥有一个自己不可企及的,甚至难以想象的美好人生。但是,在这个日趋全球化的时代里,我们不能期待孩子靠着中国传统教育或者家长潜移默化中已经根深蒂固的教育观念来创造一个不一样的人生。对孩子美好未来的梦想如果不以一个崭新的教育为起点,将永远停滞不前。
中国传统的教育方式是权威式的,要求死记硬背。过早逼迫式的死记硬背也许会使孩子在教育的早期领先于他人,让家长获得暂时性的满足,但日后孩子会非常容易厌学,成绩往往落后于那些游戏中成长起来的孩子。而“哈佛教育法则”提倡平等,要求父母和老师通过提问、讨论的方式,培养孩子的品格和能力,帮助他们主动吸收知识,让他们自发地提高理解力、分析力、感受力和表达力。
哈佛的教育让孩子一生下来,父母就要做孩子的朋友,甚至可以说是重新变为孩子,和他一起去成长,一起去接受教育——包括自我教育和互动教育。换言之,这里的哈佛首先是我们自己,是作为父母的我们,父母必须用心引导和教育孩子。父母要用心给孩子创造一种很好的哈佛氛围,帮助孩子利用各种尽可能好的受教育、训练和熏染的机会,让孩子首先培养出哈佛素质。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不同潜能和特点,关键是父母必须用心地观察、体会,发现孩子的潜能,不要错过发展这些潜能的最佳时机。对于孩子的教育不应该是千篇一律的,中国的大课堂和统一的培养方式容易扼杀孩子的潜能,家长必须通过成熟的家庭教育来弥补这一不足。
哈佛的“神童”是怎样炼成的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加德纳说:“每个孩子都有其不同的智能强项,而每一种智能强项的充分培育和发展都能导向成功。”
到目前为止,哈佛共出过8位美国总统,40名诺贝尔奖获得者和30名普利策奖获得者。此外,还出了一大批知名的学术创始人、世界级的学术带头人、文学家、思想家,如诺伯特·德纳、拉尔夫·爱默生、亨利·梭罗、亨利·詹姆斯、查尔斯·皮尔士、罗伯特·弗罗斯特、威廉·詹姆斯、杰罗姆·布鲁纳、乔治·梅奥等。著名外交家、美国前国务卿亨利·基辛格也出自哈佛。我国近现代,也有许多科学家、作家和学者曾就读于哈佛大学,如胡刚复、竺可桢、杨杏佛、赵元任、陈寅恪、林语堂、梁实秋、梁思成、江泽涵等。
而耶鲁大学也一样拥有众多杰出的校友:美国两位前总统都是耶鲁大学校友,乔治·布什是耶鲁著名的秘密团体骷髅会的一员,克林顿与他的夫人希拉里就是在耶鲁的图书馆里认识的。著名影星朱迪·福斯特、《时代周刊》的著名专栏作家凯文·翠林都是耶鲁人。在耶鲁大学众多的学术精英中,有13位学者曾荣获诺贝尔奖。
除了这两所大学,其他的哈佛盟校也是人才辈出。人们不禁疑惑,究竟是学校造就了天才,还是天才造就了学校?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哈佛天才的故事。
1914年,美国一个年仅15岁的少年从哈佛大学毕业了。他的名字叫威廉·詹姆士·塞德尔兹,是著名心理学家鲍里斯·塞德尔兹的儿子。
威廉·詹姆士·塞德尔兹的学历非常奇特:他不到两岁就开始接受教育,3岁时已经能用母语流利地读写了。5岁时看到家里的骨骼标本,又对人体产生了兴趣,开始学习生理学,不久竟然达到了执业医师水平。6岁那年春天,和别的孩子一样开始上小学。入学那天上午,他被编在一年级,可是到了中午,他母亲去学校接他时,他已经是三年级的学生了。就在这一年,他完成了小学的全部课程。第二年,7岁的他打算上中学,因为年龄不够,学校不收,他只好在家自学,主要是学高等数学,语言学他早就学过了。
一年以后,他满了8岁,终于被中学录取。他的各科成绩都很优秀,数学更是出类拔萃,所以没多久,学校就同意他不再上数学课,并且协助老师批改其他同学的数学作业。不仅如此,他还在中学期间编写了天文学、英语语法和拉丁语语法的教科书。不久,由于中学课程已无须再学,他就退学了。
这位小神童很快就出了名,很多人专门从各地赶来考他,结果他的表现比传说中的更令人惊讶。比如,麻省理工学院的一位教授,用自己在德国读博士时感到头疼的难题来考他,没想到他很快答了出来。这一年,他才9岁。
在随后的两年里,他还是在家自学。11岁时,他考进了哈佛大学。入学后不久,他就能讲解四维空间这样的数学难题了,这使教授们大为惊讶。他父亲塞德尔兹博士曾在《天才与俗物》一书中,写到他12岁时的情况:
他今年才12岁,却擅长连不少学者都感到头痛的高等数学和天文学,还能用希腊语背诵《伊利亚特》和《奥德赛》等名著。他精通古希腊文,在读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欧里庇得斯、阿里斯托芬等人的作品时,就像其他孩子读《鲁宾逊漂流记》那样轻松自如。他还精通比较语言学和神学,同时还熟读了逻辑学、古代史、美国史等书籍,并熟悉美国的政治和宪法。
1914年,塞德尔兹以优异的成绩从哈佛大学毕业了,随即在该校研究生院攻读博士学位。这一年,哈佛大学还出了两个像塞德尔兹那样的小毕业生。一个叫阿道夫·伯利,是塔夫托大学神学教授伯利博士的儿子。他是13岁半进入哈佛大学的,比塞德尔兹稍晚一点,但他只用了3年时间就读完了4年的课程,毕业后在该校学习法学。
另一个叫诺伯特·威纳,是哈佛大学斯拉夫语教授威纳博士的儿子。他上大学比塞德尔兹还早,10岁就考入了塔夫托大学,14岁大学毕业,随后考入哈佛大学研究生院。同样在1914年,年仅18岁的威纳就顺利地获得了哲学博士学位。
看了上述几个事例,大家也许会想,这就是人们说的神童。不过古话说,10岁是神童,15岁是才子,过了20岁就是凡人。这几个风华正茂的年轻人,难道再过几年都会成为普通人?其实,这种想法是没有根据的。他们过人的才能绝不是偶然产生的,而是得益于科学的教育。有一个事实可以说明这一点,威纳和伯利的兄弟姐妹都接受了同样的教育,因而有着同样的学历。伯利的姐姐丽娜,15岁就考入了拉德克利夫女子大学,1914年和伯利同期毕业。他的妹妹米勒姆和弟弟鲁道夫,分别在14岁和15岁考入大学;威纳的两个妹妹,康斯坦斯和贝尔特,都在14岁考入了拉德克利夫女子大学。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加德纳说:“每个孩子都有其不同的智能强项,而每一种智能强项的充分培育和发展都能导向成功。”这就是说,每个孩子都可以成为天才,或者说每个孩子都是潜在的天才,关键在于父母的引导和教育。
在哈佛大学的图书馆里,有一本珍贵的藏书《卡尔·威特的教育》,里面讲述了德国法学家卡尔·威特的父亲是如何对他进行教育的。他生于1800年,出生地是哈勒附近一个叫洛肖的村庄。他的父亲也叫卡尔·威特,是村里的牧师。老威特还没有孩子的时候就有了一个信念——孩子必须从婴儿时期开始教育。用他自己的话说,当婴儿出现智力的曙光时,教育就应该开始了。如果能做到这一点,普通儿童也可以变得才智过人。
后来,他有了一个孩子,但很快就夭折了。小威特是他第二个孩子。小威特在婴儿时期显得特别痴呆。残酷现实使这个牧师一度非常伤心,他曾这样说:“我有什么罪,上帝给了我这么个傻孩子?”邻居们虽然嘴上劝他“想开点”,但心里都认为小威特的确是个傻子,事实上,他们在背后也是这么说的。但老威特并没有绝望,他开始认真地按自己的计划对小威特进行教育。出人意料的是,正是这个傻孩子,不久就让邻居们惊讶不已。小威特8岁时就学会了德语、法语、意大利语、拉丁语、英语和希腊语6种语言,并擅长动物学、植物学、物理学和化学,数学尤其出色。他9岁那年,考入了莱比锡大学。1814年4月,还不到14岁的他就发表了数学论文,并被授予哲学博士学位。时隔两年,他刚满16岁,又被授予法学博士学位,并被柏林大学聘为法学教授。一个傻孩子通过适当的教育变成了天才,这就是教育的魅力。
诺伯特·威纳的父亲是哈佛大学的教授,他就是读了《卡尔·威特的教育》之后,对威纳兄弟进行早期教育的。塞德尔兹的父亲毕业于哈佛大学,也是在读了这本书之后对塞德尔兹进行教育的。我们不知道伯利的父亲和哈佛大学有什么关系,但是,从他写的《家庭学校》和《家庭教育》两本书中,可以清楚地看到,他也是在读了《卡尔·威特的教育》后对伯利兄妹进行教育的。由此可见,天才并不是偶然的,人为的努力能够改变孩子的未来。
哈佛的精英教育融合了哈佛各个盟校的教育实践成果,在儿童教育上更是成为全世界的范本。
自由还是引导,听听哈佛怎么说
哈佛的精英教育并非让孩子完全自由成长,而是建议对孩子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在尊重孩子的前提下,对他们进行兴趣导向,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尽早对其进行职业与生存能力的引导。
美国的教育是否也像他们的社会一样自由开放,不管孩子,让孩子自由发展?这绝对是一个认识上的误区。美国的许多政治家,不论是布什还是戈尔,或者是克里、迪恩,如果没有从小带有针对性的培养,他们根本无法走进哈佛,最后步入美国的领导阶层。
要知道,掌握财富和地位的美国上层阶级是绝对不让孩子自由发展的!头脑清醒、不满足于现状的中产阶级中的上层人士也不会让孩子自由发展!在充满竞争的世界中,他们不但没有满足感,相反却充满了危机感。他们保持着清醒的头脑,想方设法培养孩子从小拥有成功者所必须具备的素质。那些表面上看起来的不作为,譬如孩子摔了不会把他们扶起来,让他们自己面对挫折,“懒于”伸出援手,等等,都是一种积极的教育。中国的父母们,想要学习美国人的精英教育法则,首要的便是澄清这一观点——让孩子自由成长!这绝对是一种对美国精英教育的认识的误区。
哈佛校友隆重举办毕业十周年宴会,邀请了很多高中毕业生和他们的家长参加。这次校友会出动了不少老校友,还专门从远在新泽西州的校本部调来几位在校大学生当说客,目的在于动员优秀的高中毕业生选择哈佛大学。
晚宴开始之前,盛装的男女主宾们聚在一起,兴致勃勃地交谈着。在这其中,有位白人学生的父亲是律师,这个学生表示,在他本科毕业后,也将选择法学院。他对大家说,他还有一个哥哥,也是哈佛的学生,今年夏天就毕业了,学的是音乐专业。他的妈妈在一旁马上补充道:“哥哥在哈佛这四年,只有一次得过B,在校的平均成绩GPA超过3.9。”让人惊奇的是,父亲听了,马上又补充道:“是3.97,而且现在已经接到好几个法学院的录取通知,已经决定了,秋季开学就去上纽约大学法学院。”很难想象,让孩子自由发展的美国家庭能够如此清晰地记得孩子的本科成绩,这在中国也未必可能。
美国的精英阶层其实都在以一定的方式培养着他们的孩子。哈佛大学法学院院长艾琳娜·卡根的父亲是律师;耶鲁大学法学院院长的父亲也是耶鲁法学院的教授;哥伦比亚法学院院长的父亲同样是该法学院的教授;最高法院大法官金丝帕格的丈夫、儿子、女儿都是律师。
这么多成功律师的孩子,鲜有不当律师的。这让人更加确信了美国的家庭教育对于孩子产生的影响之强大。
曾经有调查显示,美国大学生只有不到20%的人承认,他们的职业发展是受了父母的影响。于是很多人因此认为,美国人都是任由孩子自由发展的。但是,这是一种美国文化宣传的麻醉剂。虽然大多数的美国父母是任由孩子自由发展的,但是,理智的中上阶层美国家庭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在那些出身于政、商、医、法家庭背景的哈佛朋友中,只有极少数人大学毕业后没有选择政、商、法、医的专业。他们大多数都是在进入大学以前就有了明确的目标,而后基本没有什么改变。
在中国,父母喜欢包办孩子的一切,告诉孩子什么是该做的,什么是不该做的,眼睛死死地盯着孩子的成绩,孩子成年前的教育都围绕着一个目标——高考。只求将孩子送进大学,却不考虑孩子的兴趣、特长与志向。而美国精英教育中对孩子的“包办”与中国的“包办”是不一样的,美国的精英教育思考的不是能够在考试中拿高分,而是尽可能地开发他们的潜能,以尊重孩子为前提,帮助他们早早树立人生理想,培养孩子的职业与生存意识。
所以,对于中国的家长来说,想要培养出一个未来社会的精英,就应该把对孩子的培养从“分数高于一切”转到帮助孩子做好人生长期规划上。在孩子最初的十几年里,帮助孩子设立一个或者几个人生目标是很有必要的。虽然在成长旅程中,许多人会因为种种原因改变自己的人生轨迹,但有一个大致的人生方向,比迷茫过完高中,迷茫选择专业,仓促培养自己的职业技能好得多。从小树立人生目标,家长和孩子可以及时找出现实与目标间的差距,调整学习方向,培养相应的能力和素质。
让孩子成人以后才开始学习与生存密切相关的知识、技能,才开始训练本该长期培养起来的与职业有关的素质,难免会使孩子在越来越残酷的竞争中落败,使孩子屡屡遭受精神创伤,这才是失败的教育,让孩子们在懵懂中选择了让他们厌恶一生的工作,这也是失败的教育。在孩子尚小的时候,不妨引导他们设定一个或几个专业方向与职业目标,在促进孩子具有广泛的爱好与知识面的同时逐步培养其对某些专业的兴趣,这才是我们应该向教育精英们学习的。不要再把美国崇尚“自由独立”的口号挂在嘴边了,对于教育来说,“自由独立”只是方法问题,而不是原则。
有的人因为从小没有奋斗目标,于是将人生最宝贵的童年和青少年时光浪费掉了;有的人有了理想和目标,却不进行科学的设计和规划,采取持之以恒的行动,反而将理想束之高阁。这些都是我们家长需要注意和改变的。
参照世界先进的教育目标,参照哈佛的精英教育理念,结合社会资源和环境,在孩子们幼小时就帮助他们规划未来、设计人生,是这个时代的家长们应该作出的抉择。
什么?教育也会扼杀孩子的天赋
哈佛大学的研究表明,对孩子的天赋越早进行开发,孩子成为天才的可能性越会增加。因此,对孩子进行智力开发必须杜绝天赋递减。
美国哈佛大学的心理学家在2009年公布的一项研究成果中说,5岁的儿童都是天生的数学家,在没有进行正规的教育或教授相关知识的情况下,他们也能自己掌握数字抽象概念和算术法则。人们相信有数学天赋的儿童,不是循规蹈矩教出来的。当学龄前儿童面对简单数学问题的时候,他们能不用指导而自己回答出大部分。
由此可见,在学龄前对孩子进行智力开发,就不会扼杀孩子的天赋,从而让孩子成为天才的可能性增加。既然每个孩子都可以成为天才,或者说每个孩子都是潜在的天才,那么开发孩子潜能的最佳时机是什么时候?哈佛教育告诉我们:潜能开发越早越好!因为在人一生的智力发展中,存在一个绝对的真理——天赋递减原则。
比如说,生下来具有100分潜能的孩子,如果一出生就受到恰当的教育,将来就可以具有100分的能力;如果从5岁开始教育,即使是非常理想的教育,将来也只能具有80分的能力;如果从10岁开始教育,就只能具有60分的能力了。这就是说,教育得越晚,儿童与生俱来的潜能就发挥得越少。这就是儿童潜能递减规律。但是,中国的父母在孩子们年幼时,注意力仅仅集中在孩子们的衣食冷暖上,认为学习是长大后的事,在小学之前完全忽略掉儿童的启蒙教育。实际上,这是一种资源的浪费,家长们错过的是将儿童培养成天才的最佳时机。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