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汗青堂丛书·晚清风云(4册套装):帝国的切口 清朝与中华传统文化 太平天国运动史 冲击与回应
》
售價:NT$
1948.0
《
穿在身上的历史:世界服饰图鉴(增订珍藏版)
》
售價:NT$
2540.0
《
历史的严妆:解读道学阴影下的南宋史学(中华学术·有道)
》
售價:NT$
500.0
《
海外中国研究·江南:中国文雅的源流
》
售價:NT$
347.0
《
迟缓的巨人:“大而不能倒”的反思与人性化转向
》
售價:NT$
352.0
《
我们去往何方:身体、身份和个人价值
》
售價:NT$
305.0
《
大学问·批判的武器:罗莎·卢森堡与同时代思想者的论争
》
售價:NT$
449.0
《
低薪困境:剖析日本经济低迷的根本原因
》
售價:NT$
301.0
|
內容簡介: |
茶叶有什么秘密?饮茶行为,对人意味着什么?
一叶绿草,从无名无声到叮叮咚咚,再至人声鼎沸,如泣如诉在尘世间响起,其间到底经历了什么?茶人事茶,茶客品茶,各自有其志趣,表述却完全是另一回事。我们去探究的是人茶之恋,这是一种相濡以沫的情感,能调远近,入幽微,指江山,定性情,显精神。
茶生活是一种退步的生活,从繁华喧嚣、钧天广乐和钟鸣鼎食一类的生活倒退,回到一碗一水一叶状态中。茶与水的最初相遇,杜育描述得极美:“惟兹初成,沫成华浮,焕如积雪,晔若春敷。”
夏茂、秋落、冬锁而春敷,一叶一汤就可以让世界明亮、繁华起来,夏现冰雪,冬呈春意。
|
關於作者: |
周重林,中国茶业新复兴计划项目召集人,著有《茶叶战争》等作品。
太俊林,著名茶人,著有《茶叶战争》。现任云南普洱茶厂有限公司董事长,深圳市永年太和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云南普洱茶协会副会长
,云南茶业商会副会长 ,世界茶文化交流协会副会长。 是第四届全球普洱茶十大杰出人物的获得者。
|
目錄:
|
上篇 情要用水调
素手试水,一叶关情
但问品泉人,茶是水何物
百花之首,万源之母
情要用水调
中篇 饮品的国家主义
碧云碾作尘,惊破一瓯春
道心微微,晶莹可饮
所谓伊人,在茶一边
坐对当窗木,看移三面阴
常伴君侧,非喜勿扰
茶余饭后且作闲
饮品的国家主义
茶之清明,国家简约气象
酒之奢靡,规范与节制
万病之药,国家养生主义
下篇茶的精神
对一份大清遗产清单的观察
茶与隐,高蹈人格
隐者陆羽
茶与书,命名与猜想
茶与诗,绝妙好辞
茶与禅,高手在寺院
茶与道,身意与心意
茶与人,人生如茶
茶与器,虚己待人
茶与画,选择问题
茶与物,不过尔尔
茶与味,神奇舌头
|
內容試閱:
|
没有多少人会记得茶最初的容颜,它与云雾、雨露为伴,自生自灭。茶不经意跌入人间后,在杯中召唤沸水,发出嘤嘤之声,等待那些懂自己的人。
茶是半成品形态的东西,因为与水发生了关系,才被塑造成饮品;而水,则流于寡白无味之间,是茶为水注入色、香、味。水让茶找到了归属,而茶则为人提供了生活与思考的途径。
在妙玉眼里,无论是雨水还是雪水,都是品茶的首要功夫,至于喝什么茶,反而不重要。今人多会分析雨水好还是雪水好,弄了一大堆化学分子式,也把茶叶肢解为氨基酸之类,美学荡然无存。
茶水调节着人类对历史、对文明的敬意与温情,对朋友的友情,对爱人的爱情,对亲人的亲情,也调节了我们对世界的热情。
碧螺春,会令人想起烟雨江南,想起那些小巷,仿佛耳边就传来了婉转的昆曲,一袭旗袍的曼妙女子,正指引你在苏州园林中闲逛,文徵明正在写书法,唐伯虎画已成,芸娘泡在荷花露中的茶,香气四溢,聂怀宇正端着走到眼前。
端上君山银针,眼前浮现的是宋迪的潇湘八景,走进去,山川顿时明亮起来,侧耳倾身,空谷尚有余音。临水时,蓑翁垂钓,霜清水落处,芦苇苍苍,群鸟腾空。回望处,渔网收,炊烟起,呼声急,李菡不在,扁舟已没。
一片武夷山的茶叶,从它带着清晨的露水被采摘到茶农手中开始,就走上了一条辗转之路,它被卖到附近的集市,换了主人。在这里,被品评,被炒制,被装运,接着翻山越岭、舟车川流,南下到广州,集装成箱,开始长达四个月乃至八月的越洋过海。等到伦敦消费者喝到这片叶子的时候,最早的都已是炎炎夏日,然而春天的气息还在唇边荡漾。
用利器撬开普洱茶,心已经跟着马帮踏上茶马古道,密密匝匝的西双版纳雨林,充斥着野象、嗜血的蚊虫,马帮每走一站,都会面临天堑、气候以及土匪的考验,徒步走过横断山脉、薄衣穿过白玛雪山,溜索飞渡澜沧江,在枪弹中保护财产……茶叶始终伴随着人性、物欲和期望,它保存着苦难,并努力超越困难。
越过那些令人畜心惊肉跳的溜绳,越过丛林深处泛着绿光的豹子,越过那些专噬人血的恶蚊,越过面目峥嵘的土匪,我看到了那些脖挂哈达接受欢迎礼仪的幸存者,目光闪烁。你可以把那些运送普洱茶、盐巴等等生活用品的行为理解为马帮赚钱交易,但也要看到,他们同时也把别人更好的生活当作了自己的使命。英国人亚当o斯密已经喝着跨洋过海而去中国茶讨论过这一点了。
想象茶马古道,想象它的内在真实,如同品尝眼前的普克茶,在丽江秋月堂茶馆里,心一阵绞痛。华夏帝国的茶,以及那些人,从药,从梗,从枝叶,再到茶、茶膏,样子从饼、砖、沱再到紧压袋泡,一步步的认识,一天天的便捷与时尚,不变的,是我们对生活的期待与亘古未灭的精神。
是的,那个阳光明媚的午后,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聚集在一起,轮流喝普克系列茶,从玫瑰到桂花、从陈香到伯爵、从柠檬到薄荷……来考察茶马古道的西澳大利亚大学孔子学院院长席格伦博士说,通过茶可以了解变化中的中国,口感的国际化、时尚的气息、快捷的品饮……秋月堂主人解方则想起了家乡屏边一度风靡的糯米香茶,90后的美女茶艺师阿芝谋划着把玫瑰、柠檬、薄荷、桂花凑齐,设计出一场实物与茶相得益彰的茶席。
我们是在品茶,然后我们也在生活。喝不同口味的茶,蕴含着不同的情致,与不同经历的人在一起,分享各自不同的人生经验与感悟。
如果不知晓这些,茶叶依旧是不起眼的叶子,或者是一种单纯的饮品。茶叶有其独特的文化,考究每个人的认识与想象力。
人之味觉,往往是客观的,理性的,可以描述,亦容易达成共识。
苦还是甘?咸还是辛?少有分歧,然而味道影响着味觉,味觉有其独特的回忆方式,远可追溯历史层面,近可唤醒童年记忆。内涵情感,个中滋味,难以取得一致认同。
于是我们也有了困惑,许久没有听到这样的说法,冰糖香、青菜香、蜂蜜香、米饭香……这样的香味,直接、日常,易懂,更能找到广泛的情感共鸣。但兰花香、樟香、罂粟香、陈香这样的词汇,往往会令人不知所措。一个连兰花都没有见过的人,连樟树都没有摸过的人,他要怎么来认同你所言的香气?要么跟你依葫芦画瓢,要么另谋路径,或彻底放弃。
茶有复杂的时刻,所以我们会刨根问底,追溯情感与记忆的来源。
2009年,我们在一片白雪茫茫的青海日月山下,顶着烈风,进入一户简陋的牧民家,吹着热气,喝着从遥远家乡云南带来的普洱茶,不见得多好,甚至粗糙得看可见茶梗之模样,加上那缺口的瓷茶具,锔过的茶碗,闻得见修补后的手温,让这一切变得温暖起来。
当我送出那个当地人称为“窝窝茶”的景谷沱茶时,他们小心翼翼地包裹好,放入贴身口袋,眼角分明有泪花,“这以前可是只有上等人才能喝的啊。”远在唐代,这里的日月山出现了第一个茶马互市,后来还出现了南茶北上的政府机构茶马司,茶叶造成的格局影响至今。
尚记得在上海幽葟大红袍私房茶馆喝到潘勤所泡的母本级大红袍,其茶底,会让流年复归,依稀有着儿时所记——岩蜂遗落的翅膀吧?曾经翱翔在山水草木之间,穿花摘叶,留下醉人的芬芳。而岩中蜜香,深藏在巉石缝隙中,非智勇者不能夺。
岩中茶树,非有缘人不能相遇,你遇不到时,它自成一个宇宙,任花开花落;你遇到时,便打开了敞亮的世界,道心惟微,却晶莹可饮。
2012年元旦,我们从景谷喝茶到景迈,来去上千公里。在高原阳光的沐浴中,在盐水温泉的热汤中,在柏联精品酒店的泳池旁,在普洱茶厂的休息台,随身携带的普克普洱茶总会在歇脚处送到手边。茶来自云南著名茶山,水就地取材,而品茗者却是来自三山五岳的不同茶客。有人想起了初恋者的裙摆,有人回忆出峥嵘岁月,也有人重拾了昔日味道。
确实,有些茶柔蜜得如情人的舌尖,令人久久不想放齿。有些茶泛起了春日万花盛开的涟漪,唇色有留在杯边。有些茶则在历史里行走得过久,乃至每一次泡它,都有不舍的情绪。
一个冬日午后,与乡贤李东,会聚在茶马司胡浩明处,一泡“酸枣树”,就是一个下午。阳光吹散昨夜的上山滞留的潮气与晦气,印在衣衫上的靛蓝,和着暖风,多年来在茶山游荡的岁月,渐渐有了味道。从景迈到景谷,阳光灿烂,气候宜人,满眼皆是风景,可以探究茶从饼到沱的转变,也可以寻找产地与差别。岁月知味,茶乃生活之词根。
其实,站在任何一棵古茶树前,观其数千年面孔,根枝交错缠绕,人心岂可不古?
在景谷,在普洱,在景迈,或者在任何一个古茶园,就像不胜枚举的历史遗迹一样,我们只能从传说的蛛丝马迹中,从长满青苔的青石板上,透过岁月的沧桑,去感受它昔日的嘈杂与辉煌……只要你抵达这些茶叶的原产地,你都会为人类为了生活所作的不懈努力而动容。
是夜,满天星斗,遍地蛙声与虫鸣,耳濡目染之余,一席老茶,高朋满座,叫人如何不感慨?王逸少《兰亭集序》曾云,即便时代在变,人在变,但所有的后来人,都会如先人一般感伤。才如太白者,不也发出“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的悲痛之音么?
时空往往会凝固在某种情感之中,非借助茶酒不能解。言之有物,情感四溢,便是通途。
在山川之间找茶,在茶室里找人,在人之间寻找认同,在认同中相互慰藉。
茶唤起心中之丘壑,向下,贴近尘埃大地,在中,释放情感理想,向上,散发智性灵光。
所谓伊人,在茶一边
来自《诗经》的传统告诉我们,伊人总在水边,苏轼又说,从来佳茗似佳人。
《檀几丛书》有云:“即以茶论,其合乎美人之道者三焉:一欲其颜色之雅淡也;一欲其风味之香浓也;一欲其韵致之轻清也。”
原来,佳人在水边,亦在唇边。
第一个把泡茶与泡妞联系起来的,是明人冯开之。因为他事茶,取水、劈薪、烹烧、用茶……每每都亲力亲为,别人不解为何如此操劳,他回答说,泡茶如美人,如古法书画,岂宜落他人手?此妙论深得人心,不仅张大复记了,许次纾也记了他们茶媲美佳人的发现:
一壶之茶,只堪再巡。初巡鲜美,再则甘醇,三则意欲尽矣。余尝与冯开之戏论茶候,以初巡为婷婷袅袅十三余,再巡为碧玉破瓜年,三巡以来,绿叶成阴矣。开之大以为然。所以茶注欲小,小则再巡已终,宁使余芬剩馥,尚留叶中,犹堪饭后供啜漱之用,未遂弃之可也。若巨器屡巡,满中泻饮,待停少温,或求浓苦,何异农匠作劳。但需涓滴,何论品尝,何知风味乎。
茶近佳人,是爱情的催化剂,因为一杯茶水,仿佛爱与佳人唾手可得。
甚至,在不可揣测方面,茶性与女人也有着惊人的一致。又有几个人敢说,自己知晓茶、知晓女人的一切呢?她们都像云一样飘逸,像雾一样曼妙,又像星空一样,看似触手可及,可一旦你伸出手,又发现这不过是痴人一梦而已。
开茶馆的朋友经常诉苦说,茶艺师流动很大,大部分原因是茶客把女孩子卷跑了。女人一近茶,几乎都会呈现出其他场景不可见的曼妙气质,让人爱意顿生。
《普洱》杂志有“佳人佳茗”栏目,每期刊发一位茶艺师写真,后来我们统计,但凡上了这个栏目的女子,事后都身价倍增,不是嫁入豪门,就是远赴异国他乡。
茶在诱惑人,人也被茶蛊惑。
王世贞有《题美人捧茶》,写得太充满文人的恶趣味了,但阻挡不了觊觎之心。
中泠乍汲,谷雨初收,宝鼎松声细。
柳腰娇倚,熏笼畔,斗把碧旗碾试。
兰芽玉蕊,勾出清风一缕。
颦翠娥斜捧金瓯,暗送春山意。
微袅露环云髻,瑞龙涎犹自沾恋手指。
流莺新翠低低道:卯酒可醉还起?
双鬟小婢,越显得那人清丽。
临饮时须索先尝,添取樱桃味。
赵明诚有李清照喝茶猜书典故,沈三白也有芸娘荷花薰茶。
沈复记芸娘别出心裁的育茶方式,夏月荷花出开时,芸娘用小纱囊撮茶叶少许,置花心,次日清晨取出,烹天泉水泡之,“香韵尤绝”。许多人读出文人雅士风范,其实这不过是一位妻子的用心,倘若有心,何人不可呢?这与乾隆命人收集荷叶露水泡茶有着天镶之别。
冒辟疆遇到董小宛,在酒量上就输掉了满腹才华,但董小宛为他弃酒烹茶。
姬能饮,自入吾门,见余量不胜蕉叶,遂罢饮,每晚侍荆人数杯而已,而嗜茶与余同性,又同嗜界片。每岁,半塘顾子兼择最精者缄寄,具有片甲蝉翼之异。文火细烟,小鼎长泉,必手自吹涤。余每诵左思《娇女诗》“吹嘘对鼎钅历”之句,姬为解颐;至“沸乳看蟹目鱼鳞,传瓷选月魂云魄”,尤为精绝。每花前月下,静试对尝,碧沉香泛,真如木兰沾露,瑶草临波,备极卢陆之致。东坡云:“分无玉碗捧峨眉。”余一生清福,九年占尽,九年折尽矣。
董小宛俨然芸娘与李清照的合体,而这个叫冒辟疆的人,令每一位读完这段文字的男人都咬牙切齿,这饮茶的清福,这似水柔情,佳人与良辰,在江湖上再无传说。
我的朋友周公度写过《奴家茶饮》,深得男人喝茶精髓:
喝茶最好是三个人,两个人就最好不要说话,喝到茶汤寡淡,就微笑走人。三个人相聚,便像看待月西厢下,必须另有这么一人“叮”“咚”“嗳”“呐”,打下边鼓,不然故事不好进展,或进展太速。一个人喝茶,则宜选夜深,白日容易孤单,夜晚容易自大。若四、五、六人,不妨喝酒走马,七、八、九人,则只好寻衅打架。
秋花秋月美人,相称的是美人的婉约曼妙。绿风蝉鸣酽茶,我爱的是这无边寂寥。以这寂寥之心爱美人,胜若苦茶过长夏。是以隐士爱秋,取其清淡,与寥阔,君子爱夏,取其漫长,与无赖。我的理想呢,恰是一个世家的无赖,佳茗云瓶列,诗书枕上读,第一道茶粗涩,那就省去,“呔,袭人过来,换个杯盏,且与我那怄气的姨太端去!”
然而喝茶,终是要三道逐次来过才有味道。第一道茶有如临美人而只亲了下手背,耐心之人隐约可知茶香,究不爽意,草率之人,索然之际,可能就此罢休。第二道茶则仿佛初近香泽,愁心瞬间散去,恍然陶醉,难以名状。第三道茶最是容易忘我,把杯之下,几如露湿台阶之夜,美人罗袜布裙,隰苏而至,于耳畔悄语:“公子,奴家来矣。”
常有方家以茶喻女人,我们也姑且比一比,希望不要败坏读者的胃口。
绿茶清新脱俗,芽未成叶,宛如少女,清澈可鉴,我见尤怜,会让人一见倾心,一见钟情,一见误终生,是吾国审美之标准,饮之如读明清小品。
红茶为海龟的时尚佳人,卿本国有特产,奈何喝下太多洋墨水,浑身散发着一股工业文明熏陶的英伦范,令吾国之人难以招架,君不见近年来中国茶山一片红,品红茶如读翻译体,汉字还是那些汉字,味却不是那个味。
青茶,唯有知性美人可配之。她太成熟、太风韵,太唯美也就太圆满,青茶的欣赏者一个个都成了茶学泰斗。一杯青茶相伴,好比一首唐律在手,句数,字数,押韵,平仄都被限定,即便心有佳句,也怕误烫唇边。
白茶与黄茶,如空谷幽兰,不以他人不识而哀,也不以他人赏而喜。得之我幸,不得我憾。白、黄之茶,宛如一副对联,不必名山大川,走街串巷举目处,就可以发现绝妙好辞。
黑茶,粗枝大叶,谈不上精致,也装饰不了厅堂,她长活在高原,汲取阳光,吸纳各家之长,像每一个家庭主妇所过的日子,她说得出媲美哲学家的句子,也讲得了东家长西家短的絮语。一碗黑茶,可以穿越回《诗经》和《古诗十九首》的年代,无名的作者,激越而真挚的情感,像我们每一个人。
那么,普洱茶般的女子,会是怎样的女子?
刚被采下的嫩叶,一离开母体便被女子体温熨烫,之后的时光里,在孤独中漫长等待,留下岁月的沧桑和印记,满是寂寞的心思。而终于有一天,有人对她说:“我更爱你的沧桑容颜。”接着,小心翼翼地用沸腾的泉水冲洗那岁月的痕迹,顷刻间,香浓醇甜,温和柔美,缠绵地顺心而上,所有的等待,仿佛只是为了一刻的美丽。若有若无之间,人已痴了三分。反复冲泡,喉韵悠长,可以冲淡一切烦恼的,可以调剂一切寂寞的,可以解开千千心结的,又是那样满怀心思,叫人无比怜惜……
茶与女人,都有着婀娜的身体,一个开放在人群中,一个开放在清水里,那种韵味,那种妩媚,是何等地息息相通。那份娇嫩和光泽,温暖外界的方式,洋溢着的芬芳都是那么一脉相承。当赶马的男人终于有机会有时间静静地品茶时,他味蕾上期待的是不是梦中的情人?普洱茶一般的女子,就是高原女子,在波涛汹涌的俗世洪流里,一直清醇悠长回味无穷,见证着充满激情的岁月。
上好的普洱茶,令齿颊含香。那个女人的形象在茶香里曼妙轻舞。是的,是那如普洱茶般的女子:坚韧,在寂寞的时光里慢慢沉淀,然后释放。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