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这里,群星闪耀:乒坛典藏·绽放巴黎(全套7册)
》
售價:NT$
1204.0

《
想通了:清醒的人先享受自由
》
售價:NT$
281.0

《
功能训练处方:肌骨损伤与疼痛的全周期管理
》
售價:NT$
653.0

《
软体机器人技术
》
售價:NT$
454.0

《
叙事话语·新叙事话语
》
售價:NT$
347.0

《
奴隶船:海上奴隶贸易400年
》
售價:NT$
352.0

《
纸上博物馆·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的诞生(破译古老文明的密码,法国伽利玛原版引进,150+资料图片)
》
售價:NT$
398.0

《
米塞斯的经济学课:讲座与演讲精选集
》
售價:NT$
347.0
|
內容簡介: |
本书以时间为序,讲述中国古代著名书法家王羲之、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等人的故事和他们的代表作,通过有趣的故事,让孩子了解了中国书法的魅力和中国历代著名书法家的奇闻异事,表现出了书法大家勤学苦练的精神,非常值得孩子们阅读。
|
關於作者: |
周园,天津美术学院美术史论硕士研究生。多篇文章发表于艺术类专业报刊。安健锋,天津美术学院美术史论系,现在天津美术学院美术史论系攻读硕士研究生。有多篇文章在专业报刊上发表。绘画作品被收入《中国当代书法美术人物年鉴》。
|
目錄:
|
从天而降的“甲骨文”
“毛公鼎”的讲述
石鼓上记录的文字
李斯和“小篆”的故事
“狱”创“隶书”
独一无二的“飞白书”
水池变墨池
“一心写字”的钟繇
“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
成功的付出
唐太宗写“戈”旁
退笔成冢
欧阳询学艺
褚遂良三次问师
种芭蕉学书
张旭的“醉书”
学习书法有秘诀吗
《祭侄稿》背后的故事
请教无臂老者
苏轼和《黄州寒食诗》
黄庭坚与《松风阁诗》
买“贵”纸学写字
米芾果敢写“蜀素”
赵佶和“瘦金体”
话说“落水兰亭”
用胆量写字
日写三万字
“以诗戏耍权贵”与“前后赤壁赋”
董书的“偶然成功”
“宰相”刘墉的浓墨书
“糊涂难”与“六分半书”
|
內容試閱:
|
西周也有像甲骨文那样的文字吗?这个时期的文字不是刻在骨片上的,而是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
你说奇怪不?这是一种什么字呢?我们能看到它的实物吗?
当然能了,它就是与翠玉白菜和肉形石并称台北故宫博物院“三宝”之一的毛公鼎。别看现在这件鼎是当之无愧的国宝,可在当初却经历了一段曲折的往事。
毛公鼎这件器物,是清道光年间在陕西岐山县一个叫做周原的地方出土的,据说,是当地的一户村村民从地里挖出来的,消息不胫而走,有古董商人便闻讯而来,这个商人通过官府,悄悄将它带走。从那时起,毛公鼎的命运可谓一波三折,它先是落入西安的一个古董商之手。接着,一位北京的金石学家、收藏家陈介祺又从贩子的手里购得,他将这件鼎收藏进了自己的密室。过了好多年,陈介祺去世了,他的家人又把鼎卖掉。这只鼎在几经辗转之后,十分幸运地被致力于保护国宝的大收藏家叶恭绰珍藏。后来,抗日战争爆发,叶恭绰将这件国宝托付给他的侄子照看,并叮嘱侄子:“毛公鼎不得变卖,不得典质,更不能让它出国。有朝一日,可以献给国家。”随后,叶家到了香港,不久,香港被日军攻占,他们将毛公鼎辗转运回上海。但叶家因生活贫困,将毛公鼎典押给银行,由商人陈永仁出资赎了回来,毛公鼎这才没有再次流浪。抗战胜利以后,陈家把毛公鼎捐献给南京政府,过了几年,再运往台北故宫博物院,结束了它半个多世纪的漂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