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宠物革命:动物与现代英国生活的形成
》
售價:NT$
360.0
《
世界杂货店:罗伯特·谢克里科幻小说集(新版)
》
售價:NT$
340.0
《
(棱镜精装人文译丛)蔑视大众:现代社会文化斗争的实验
》
售價:NT$
275.0
《
皇家宫廷中的保健秘方 中小学课外阅读
》
售價:NT$
290.0
《
《诗经》十五讲 十五堂《诗经》历史文化与文学课 丹曾人文通识丛书
》
售價:NT$
395.0
《
述异记汇笺及情节单元分类研究(上下册)
》
售價:NT$
475.0
《
环境、社会、治理(ESG)信息披露操作手册
》
售價:NT$
1190.0
《
桑德拉销售原则 伍杰 [美]大卫·马特森
》
售價:NT$
440.0
編輯推薦:
在社会主义中国的城市中,单位(工作单位)不仅是工作场所,也是城市中最基本的社会与空间单元。它不仅为大多数城市居民提供就业岗位、工资以及其他物质收益,也是对城市人口进行住房安置、组织、管理、管辖、教育、培训、保护和调查等的一项重要制度。不仅如此,作为城市社会的基本构成单元,每个单位实际上构成一个社区,为其成员提供认同/身份、“面子”以及社会归属感。薄大伟编著的《单位的前世今生:中国城市的社会空间与治理》着眼于单位的空间形态与社会组织之间的联系,追溯单位这一关键性制度的起源与发展历程。在近期的经济重构过程中,单位在中国城市中的主导性地位逐渐下降,然而单位仍然影响中国城市的转型过程。新的制度仍然带有旧有单位制度的一些重要特征。
內容簡介:
单位曾是社会主义中国城市中的基本社会组织、空间单元、并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主导并影响了中国城市与社会的结构与衍变。薄大伟编著的《单位的前世今生:中国城市的社会空间与治理》从空间形式与社会结构之间的关系着眼,追溯了单位制度的谱系、起源与发展,阐述了社会主义中国城市通过单位制度实现的城市管理、社会组织与政府管制,以及与社会变革相伴随的单位制度的瓦解与消亡。
《单位的前世今生:中国城市的社会空间与治理》可供社会、历史与城市空间研究的相关人员,城市管理与规划人员;单位、企业管理者与单位职工和居民,以及从事单位相关研究的专业人员学习参考。
關於作者:
David Bray(薄大伟),1964年生,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University of Melbourne,2000)博士,悉尼大学(The
University of Sydney)语言与文化学院中国研究高级讲师(Senior
Lecturer)、中国研究系主任,曾留学中国多年,精通中文。主要研究中国城市社会转型、单位制度演变及社区建设等,在国际上享有盛誉。主要作品除专著Social
Space and Governance in Urban China:The Danwei System fromOrigins to
Reform(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2005)外,还有“Buitdingcommunity:new strategies of
governance in urban China”(Economy and
Society,2006)、“治理型设计:武汉两个社区的空间与权力”(《中国研究》,2007)、“Designing to govern:space and
power in two Wuhan communities”(Built Environment,2009)等多篇论文。
目錄 :
总序
献给Louise
1 导论
1.1 单位是什么?
1.2 研究单位
1.3 关于单位的“谱系法”
1.4 城市空间的理论化
2 高墙大院:单位空间实践的谱系
2.1 中国的墙与文化
2.2 探讨墙的谱系
2.3 围墙围合的城市:宇宙观、治理和社会秩序
2.4 由墙围合的家院:宇宙观、家庭,以及儒家道德标准
2.5 总结
3 现代性与1949年前的社会组织:单位雏形的出现
3.1 主体性和单位
3.2 重绘传统主体性:民国城市中的行会、帮派和企业
3.3 延安时期和单位雏形的出现
3.4 延安时期的主体性
3.5 延安和治理性
3.6 对中国社会主义治理性的分析
3.7 总结
4 从空间治理到治理的空间化:革命性空间实践的出现
4.1 追溯城市规划的谱系
4.2 治理术
4.3 城市规划的出现:奥斯曼对巴黎的规范化
4.4 革命性空间
4.5 社会主义空间
4.6 保达诺夫、无产阶级文化和“社会浓缩器”
4.7 斯大林主义
4.8 总结
5 治理城市中国:劳动、福利和单位
5.1 包下来:社会保障的出现
5.2 组织起来:城市动员
5.3 组织工人:工会和单位
5.4 工会大争论:对单位的启示
5.5 中央计划和社会主义治理技术
5.6 干部和单位
5.7 总结
6 单位空间
6.1 社会主义城市规划的局限
6.2 空间形式的标准化
6.3 单位大院的出现
6.4 “单位”的空间模式
6.5 总结
7 单位改革
7.1 从“群众路线”到“盈亏线”:单位管理实践的改革
7.2 抵制劳动纪律
7.3 从大院到街道:城市空间实践的革新
7.4 单位、城市和市场
7.5 住房改革和单位
7.6 从单位大院到门禁社区:住房发展的新趋势
7.7 精简单位:国有部门职工大规模下岗
7.8 下岗与单位
7.9 从单位到社区
7.10 沈阳模式
7.11 总结
8 结论
8.1 单位的理论化
8.2 权力、主体性与单位
8.3 治理性与单位
8.4 空间与单位
参考文献
图表索引
致谢
译后记